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7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晋升主治医师口腔修复学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Monson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2.Bonwill三角与全下颌修复的关系.

3.Christensen现象的临床应用.

4.中性牙合与正中牙合的关系.

5.Swenson 十定律及其应用.

6.全口义齿侧向平衡牙合的调整与横牙合曲线的关系.

7.下颌颊棚区的定义及临床应用.

8.如何调整可摘义齿的固位力.

9.可摘义齿的就位方向与模型倾斜的关系.

10.比较近中牙合支托远中固位臂与远中牙合支托

近中固位臂的作用特点.

11.固定义齿固位体的设计.

12.说明固定义齿的稳定性.

13.卡环的功能作用.

14.可摘义齿的散压设计.

15.咀嚼运动中生物杠杆的组成和转换.
基本知识

1.如何根据磨牙后垫指导排牙.

2.颌骨形态与全口义齿固位的关系.

3.加强下颌总义齿固位的措施.

4.全口义齿的选磨与调牙合.

5.一侧髁状突后上移位如何调整复位.

6.如何利用牙体倒凹.

7.如何运用推形卡环和悬锁卡环.

8.分析六种正中颌位记录错误的原因.

9.如何选择固定义齿的固位体.

10.全面说明腭部形态与全口义齿的固位关系.

11.说明可摘义齿的分类设计.

12.说明可摘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13.托盘与印模体脱离的原因.

14.海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成分及凝固机理.

15.热凝塑料产生空泡的原因及避免的措施.
试题精粹

* 何谓正中合?何谓中性合?

* 牙合型与合力的关系

* 横牙合曲线与全口义齿的固位.

* 颞下颌关节关节盘的生物机械特点.

* 颞下颌韧带的解剖特点及生理意义.

* 颞下颌韧带的结构与Bennett运动的关系.

* 牙体倒凹的定义, 分类, 转换, 应用.

* Christensen 现象的原因.

* Christensen 现象的表现.

* Christensen 现象的变异情况.

* Christensen 现象的临床应用.

* Bonwill三角与Monson的定性, 定量关系.

* Bennett角与侧向牙合平衡的关系.

* 如何调磨全口义齿正中牙合的早接触点.

* 如何调磨全口义齿前伸牙合的早接触点.

* 试分析平直的牙合曲线, 突向上的牙合曲线和突向下的牙合

曲线对咀嚼效率的影响.

* 试分析上颌弓大于下颌弓, 上颌弓等于下颌弓, 上颌弓小于

下颌弓对咀嚼效率的影响.

* 试分析远中固位臂及近中咬合支托及近中固位臂远中咬合

支托所形成的两类机械杠杆.

* 反横合曲线的意义。
名词解释

牙体缺损 嵌体 高嵌体 部分冠 3/4冠 开面冠 罩面(贴面)半冠 全冠 
锤造全冠 铸造全冠 非金属全冠 混合全冠 核冠 
桩冠 种植体牙冠 CAD/CAM修复体 牙体预备 抗力形 固位形 
摩擦力 自锁 约束力 反约束力 粘结力 粘固力 环抱固位形 
钉洞固位形 沟固位形 洞固位形 洞缘斜面 片切洞形 箱状洞形 
蜡型 铸模腔 喷砂 电解刻蚀 粗化处理 活化剂 肩台 代型 
可卸代型 瓷化 PFM 金属烤塑冠 冠桩 颈缘线 轴沟 
邻沟 切斜面 熔模铸造 失蜡铸造 低熔铸造 中熔铸造 高熔铸造 熔模
铸道 铸型 一次包埋法 二次包埋法 粘砂 缩孔 缩松 缩陷 缩颈 试合 

牙列缺损 固定义齿 固位体 桥体 连接体 双端固定桥 半固定桥 
单端固定桥 复合固定桥 种植体固定桥 固定-可摘联合桥 粘接固定桥 
简单支持梁简单固定梁 中性平面 内压力 
外张力 屈应力 屈距 

可摘局部义齿 牙支持式义齿 粘膜支持式义齿 混合支持式义齿 解剖式人工牙
非解剖式人工牙  半解剖式人工牙 基托 
直接固位体 间接固位体 冠外固位体 冠内固位体 卡环 卡环臂
卡环体 合支托 基牙 观测线 倒凹区 一型观测线
二型观测线 三型观测线 杆形卡环 回力卡环 对半卡环 联合卡环 
延伸卡环 倒钩卡环 尖牙卡环 RPI卡环组 RPA卡环组  
悬锁卡环 间接固位体 大连接体 倒凹深度 倒凹坡度 制锁作用 
制锁区 就位道 重衬

牙列缺失 全口义齿 颊棚区 远中颊角区 颤动线“P”切迹翼 上颌切迹
舌侧翼缘区 组织面 磨光面 咬合面 主承托区 
副承托区 边缘封闭区 缓冲区 全口义齿的固位 全口义齿的稳定 
吸附力 附着力 粘着力 初印模 终印模 肌能修整 后堤区 
垂直距离 颌间距离 唇高线 唇低线 笑线 Christensen现象 髁道斜度
切道斜度 切导斜度 补偿曲线崐曲度 牙尖斜度 牙尖高度 定位平面斜度 
同心圆学说 旋转中心 

覆盖义齿 覆盖基牙 长冠基牙 长冠顶盖 单顶盖 双层顶盖 短冠基牙 
根上附着体 根内附着体 杆附着体 弹性附着体 
无弹性附着体 

种植义齿 骨内种植 骨膜下种植 根管内种植 穿骨种植 
Branemark种植体 核孔种植体 TPS 螺钉种植体 叶状种植体

颌面缺损 翼状颌导板 阻塞器 
夹板 直型夹板 弧型夹板 
TMJDS 口颌系统 牙位 肌位 咬合板 松弛咬合板 稳定性咬合板 
再定位咬合板 轴枢咬合板 合调位性咬合板 软弹性咬合板 
咬合重建
判断题

※ 用于孤立并向近中舌侧或颊侧倾斜磨牙上的卡环是一型卡环( )
※ 塑料聚合体转化为单体的条件是促进剂( )
※ 无牙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外上( )
※ 不可逆水胶体引模材料中的缓凝剂是氯化钠( )
※ 不能采取用粘膜与基牙共同支持做义齿修复的Kennedy分类是第二类( )
※ 成反变关系的是髁与切( )
※ 不能实现卡环稳定作用的部分是卡臂( )
※ 上颌颊尖的颊斜面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 )
※ 牙体缺损修复体设计机械学要求是保护牙髓( )
※ 上颌总义齿后缘外侧界是上颌结节( )
※ 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是上BL( )
※ 白合金片中含量最高的是镍( )
※ 上颌骨缺损共分为三类三亚类( )
※ 导线在一个基牙上可以画出多条( )
※ 铸造嵌体片切面的龈缘应伸展到自洁区( )
※ 牙尖工作斜面斜度与补偿曲线成反变关系( )
※ 髁增则尖由后向前逐渐增加( )
※ 前伸咬合时前接后不接时应减补( )
※ 患者髁大而在全口义齿修复时所确定的切小应减定( )
※ 在调整前伸平衡咬合时应以补定为基础( )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牙槽嵴的吸收程度( )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颌弓的垂直关系( )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垂直距离( )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颌弓的水平关系( )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上下颌弓的外形的水平关系( )
※ Kennedy第一类义齿蜡型装盒法应用正装法( )
※ 上唇系带附着部的肌肉是口轮匝肌( )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下BB( )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下BL( )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下LL( )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上BB( )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上LB( )
※ 以下哪个是Kennedy第三类第二亚类: ( )
2│2456 7654│1278
A. ┴─── B.──┼───
54│24578 5 │2457
C. ─┼─── D.─┼────
8431│1234567
E.───────
※ 成正变关系的是切与尖( )
※ 成正变关系的是尖与补( )
※ 成正变关系的是定与尖( )
※ 成正变关系的是髁与尖( )
※ 成正变关系的是切与髁( )
※ 成反变关系的是定与补( )
※ 成反变关系的是切与补( )
※ 成反变关系的是尖与髁( )
※ 成反变关系的是定与切( )
※ 成反变关系的是髁与定( )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甲氯基二苯甲酮( )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聚乙酰胺( )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过氧化苯二甲酰( )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有无下颌前伸习惯( )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息止颌位是否稳定( )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测定颌间距离( )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瞳间线与口角线是否平行( )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 )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髁道斜度( )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切道斜度( )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补偿曲度( )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定位平面斜度( )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牙尖工作斜面斜度( )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越合卡环( )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对半卡环( )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倒钩卡环( )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正二型卡环( )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铸造回力卡环( )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一型卡环( )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一类( )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二类( )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三类( )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四类( )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五类( )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是王征寿第六类( )
※ 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倾是利用由前向后倾斜的就位道( )
※ 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倾的主要目的是制作方便( )
※ 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倾的目的是争取有利的固位条件( )
※ Kennedy第四类设计模型后倾减少义齿基托与余留前牙的间隙( )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塑料填塞期选择不当( )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基托伸展过长( )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基托过薄( )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弯制卡环时模型被磨损( )
※ 上前可摘义齿前后翘动,常见的原因是未设置卡环( )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主要基牙健康情况差,可增加数目( )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基牙冠短,外形不利固位,可增加数目( )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缺隙多可增加卡环数目( )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卡环数一般不超过四个( )
※ 可摘义齿卡环设计,切牙上一般不设卡环( )
※ 可摘义齿埋盒时,应除掉模型上与义齿无关的多余部分( )
※ 可摘义齿用混装法,应修去安放卡环的石膏牙咬合面( )
※ 可摘义齿装盒,卡环和支托应被石膏包埋( )
※ 可摘义齿用混装法,蜡型咬合面与上层型盒顶部至少保持10毫米( )
※ 可摘义齿用混装法,装盒前应在模型上涂分离剂( )
※ 颌间距离标志开合的程度( )
※ 颌间距离标志对刃合的程度( )
※ 颌间距离标志的交叉合程度( )
※ 颌间距离标志反咬合的程度( )
※ 在全口义齿修复时要测定病的颌间距离( )
※ 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 ( )
※ 髁道斜度增加补偿曲度增加 ( )
※ 髁道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减小 ( )
※ 髁道斜度增加牙尖工作斜面斜度减小 (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上颌牙尖工作斜面是LL(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上颌牙尖工作斜面是LB(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上颌牙尖工作斜面是BL(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上颌牙尖工作斜面是BB(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下颌牙尖工作斜面是BB(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下颌牙尖工作斜面是BL(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下颌牙尖工作斜面是LB(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下颌牙尖工作斜面是LL( )
※ 自凝塑料与热凝塑料所共有的成分不包括促进剂( ):
※ 自凝塑料与热凝塑料所共有的成分不包括阻聚剂( ):
※ 自凝塑料与热凝塑料所共有的成分不包括引发剂( ):
※ 自凝塑料与热凝塑料所共有的成分不包括单体( ):
※ 自凝塑料与热凝塑料所共有的成分不包括聚合体( ):
※ Kennedy分类依据支持方式 ( )
※ Kennedy分类依据缺损形式 ( )
※ Kennedy分类依据基牙数目( )
※ Kennedy分类依据缺隙部位及鞍基与基牙的关系( )
※ Kennedy分类依据缺隙部位及形成的支点线( )
※ 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咬合力( )
※ 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固位体的数目( )
※ 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固位体的种类( )
※ 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上下颌牙的排列( )
※ 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桥体龈端外形( )
※ 支点线是指两个基牙的连线( )
※ 支点线是指两个卡环的连线( )
※ 支点线是指两个固位体的连线( )
※ 支点线是指两个主要基牙上直接固位体咬合支托的连线( )
※ 全口义齿初戴正中合前牙不接触原因是排牙时补偿曲线过大( )
※ 全口义齿初戴正中合前牙不接触原因是未做前伸平衡咬合调整( )
※ 全口义齿初戴正中合前牙不接触原因是定位平面不准确( )
※ 全口义齿初戴正中合前牙不接触原因是取颌位记录时基托前部早接( )
※ 全口义齿初戴正中合前牙不接触原因是排牙时未能平分颌间距离( )
※ 全口义齿初戴正中合前牙不接触原因是颌间距离过高( )
※ 与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人工牙的排列是否偏离牙槽嵴顶( )
※ 与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上下颌弓关系是否正常( )
※ 与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印模是否正确( )
※ 与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基托磨光面外形是否正确( )
※ 与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咬合是否平衡( )
※ 与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 )
※ 侧向咬合的工作侧牙尖非工作斜面是上BL( )
※ 侧向咬合的工作侧牙尖非工作斜面是上LL( )
※ 侧向咬合的工作侧牙尖非工作斜面是下BB( )
※ 侧向咬合的工作侧牙尖非工作斜面是下LB( )
※ 侧向咬合的工作侧牙尖非工作斜面是上LB( )
※ 借助合托可将颌骨关系位置记录下来( )
※ 颌位记录只借上下合托均匀接触来完成( )
※ 合托所占有的位置即为基托与人工牙的位置( )
※ 合堤的长度与正中颌位有关( )
※ 调和石膏时错误的是先加水( )
※ 调和石膏时错误的是搅拌速度要快( )
※ 调和石膏时错误的是为加速凝固可增加搅拌时间( )
※ 调和石膏时错误的是如水过多可续加石膏( )
※ 颌间距离不标志对刃合的程度( )
※ 无牙颌的吸收方向是外上( )
※ 单侧翼外肌功能亢进时开口型偏向患侧( )
※ 可摘义齿基托边缘与天然牙正确接触的区域是颈缘( )
※ 可摘义齿基托边缘与天然牙正确接触的区域是邻面( )
※ 可摘义齿基托边缘与天然牙正确接触的区域是牙轴面的非倒凹区( )
※ 可摘义齿基托边缘与天然牙正确接触的区域是导线以下( )
※ 可摘义齿基托边缘与天然牙正确接触的区域是舌合边缘嵴( )
填 空

※ 用于孤立并向近中舌侧或颊侧倾斜磨牙上的卡环是( )
※ 塑料聚合体转化为单体的条件是( )
※ 无牙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 )
※ 不可逆水胶体引模材料中的缓凝剂是( )
※ 不能采取用粘膜与基牙共同支持做义齿修复的是( )类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成反变关系的是( )
※ 不能实现卡环稳定作用的部分是( )
※ 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是指( )
※ 牙体缺损修复体设计机械学要求是( )
※ 不能实现卡环稳定性作用的部分是( )
※( )是上颌总义齿后缘外侧界
※( )是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
※ 白合金片中含量最高的是( )
※ 上颌骨缺损共分为( )类
※ 导线是( )
※ 铸造嵌体片切面的龈缘应伸展到( )
※ 关于牙尖工作斜面不正确的是( )
※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 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 )
※ Kennedy第一类义齿蜡型装盒法应用( )
※ 上唇系带附着部的肌肉是( )
※ 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 )
※ 以下哪个是Kennedy第三类第二亚类( )
※ 成正变关系的是( )
※ 成反变关系的是( )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 )
※ 邻间钩跨越牙的外展隙数是( )
※ 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 )
※ 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 )
※ 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 )
※ 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但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
※ 是王怔寿分类的第( )类
※ 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倾的主要目的是( )
※ 双侧磨牙缺失拟用舌杆, 牙槽嵴呈倒凹形,
※ 安放舌杆的位置是( )
※ 上前牙缺失,可摘义齿戴入后,基托前后翘动,
常见的原因是( )
※ 关于可摘义齿卡环设计,不正确的是( )
※ 可摘义齿用 混装法,错误的做法是( )
※ 颌间距离标志下列哪一项的程度( )
※ 以下正确的是( )
※ 侧向咬合平衡侧上颌牙尖工作斜面是( )
※ 自凝塑料与热凝塑料所共有的成分不包括( )
※ Kennedy分类依据是( )
※ 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 )
※ Kennedy第四类可摘义齿修复,戴入时出现前后翘
动,最常见的原因是( )
※ 支点线是指( )
※ Kennedy第四类可摘义齿唇侧有基托, 最好的
※ 装盒方式是( )装法
※ 全口义齿初戴时出现前牙不能接触的原因是( )
※ 与全口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 )
※ 侧向咬合的工作侧牙尖非工作斜面是( )
※ 下颌前弓区附丽的肌肉有( )
※ 不能实现卡环稳定作用的部位是( )
※ 不需要加用间接固位体的是( )分类
※ 可摘义齿卡环数目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 可摘义齿基托边缘与天然牙正确接触的区域是( )
多选题 A型题

1.用于孤立并向近中舌侧或颊侧倾斜磨牙上的卡环是:( )
A.环状卡环 B.对半卡环 C.回力卡环 D.联合卡环
E.一型卡环
2.塑料聚合体转化为单体的条件是:( )
A.光照 B.加热 C.催化剂 D.促进剂 E.引发剂
3.无牙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 )
A.内上 B.外上 C.内下 D.外下
4.不可逆水胶体引模材料中的缓凝剂是:( )
A.氯化钠 B.碳酸钠 C.硼酸钠 D.硫酸钠
5.不能采取用粘膜与基牙共同支持做义齿修复的
Kennedy分类是:( )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E.第五类
6.成反变关系的是:( )
A.尖与切 B.尖与补 C.切与补 D.定与切 E.髁与切
7.不能实现卡环稳定作用的部分是:( )
A.卡臂 B.卡体 C.咬合支托 D.连接体 E.以上都不是
8.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是指:( )
A.下颌颊尖的颊斜面 B.下颌颊尖的舌斜面
C.下颌舌尖的舌斜面 D.上颌颊尖的颊斜面
E.上颌舌尖的颊斜面
9.牙体缺损修复体设计机械学要求是:( )
A.恢复形态和功能 B.保护牙髓
C.保护牙体组织 D.合乎抗力和固位的要求
E.以上均不是
10.不能实现卡环稳定性作用的部分是:( )
A.卡臂 B.卡体 C.咬合支托 D.连接体
E.以上都不是
11.上颌总义齿后缘外侧界是:( )
A.上颌结节 B.上颌后弓区 C.颧突区
D.翼上颌切迹 E.以上均不是
12.全口义齿侧向咬合工作侧牙尖工作斜面是:( )
A.上BL B.上LL C.下BB D.下LB E.下BL.
13.白合金片中含量最高的是:( )
A.铬 B.镍 C.钴 D.铁 E.银
14.上颌骨缺损共分为:( )
A.三类 B.三类二亚类 C.三类三亚类
D.四类 E.四类四亚类
15.导线( )
A.是基牙固有解剖外形高点线
B.在基牙上只有一条
C.就是卡环线
D.在一个基牙上可以画出多条
E.以上都不是
16.铸造嵌体片切面的龈缘应伸展到:( )
A.自洁区 B.龈外展隙 C.龈缘以上 D.龈沟以内
E.与龈沟平齐
17.关于牙尖工作斜面不正确的是:( )
A.是牙尖工作斜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决定于人工牙的牙尖高度
C.随牙长轴倾斜度而改变
D.与补偿曲线成反变关系
E.以上均不是
18.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髁增则尖由后向前逐渐增加
B.前伸咬合时前接后不接时应减补
C.患者髁大而在全口义齿修复时所确定的切小,应减定
D.在调整前伸平衡咬合时应以补定为基础
E.以上都不是
19.全口义齿排牙是否为正常合的主要依据是:( )
A.上下牙槽嵴的吸收程度
B.上下颌弓的垂直关系
C.垂直距离 大小
D.上下颌弓的水平关系
E.上下颌弓的外形
20.Kennedy第一类义齿蜡型装盒法应用:( )
A.正装法 B.反装法 C.混装法 D.倒置法 E.以上
均不是
21.上唇系带附着部的肌肉是:( )
A.口轮匝肌 B.提口角肌 C.尖牙肌 D.上唇方肌
E.以上均不是
22.侧向咬合工作侧的牙尖工作斜面是:( )
A.下BB B.下BL C.下LL D.上BB E.上LB
23.以下哪个是Kennedy第三类第二亚类:( )
2│2456 7654│1278
A. ┴─── B.──┼───
54│24578 5 │2457
C. ─┼─── D.─┼────
8431│1234567
E.───────
24.成正变关系的是:( )
A.切与尖 B.尖与补 C.定与补 D.定与尖 E.髁与尖
25.成反变关系的是:( )
A.定与补 B.切与补 C.尖与髁 D.定与切 E.髁与定
26.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引发剂是:( )
A.甲氯基二苯甲酮 B.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C.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聚乙酰胺
E.过氧化苯二甲酰
27.邻间钩跨越牙的外展隙数是:( )
A.1 B.2 C.3 D.4 E.5
28.用面部观察法测定垂直距离时应注意:( )
A.有无下颌前伸习惯
B.息止颌位是否稳定
C.测定颌间距离
D.瞳间线与口角线是否平行
E.以上都不是
29.全口义齿平衡咬合各因素中病人所固有的是:( )
A.髁道斜度 B.切道斜度 C.补偿曲度
D.定位平面斜度 E.牙尖工作斜面斜度
30.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是:( )
A.越合卡环 B.对半卡环 C.倒钩卡环
D.正二型卡环 E.铸造回力卡环
31.一侧后牙游离缺失,但修复时不与对侧相连的
是王怔寿分类的:( )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E.第五类
32.Kennedy第四类设计, 模型后倾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由前向后倾斜的就位道
B.制作方便
C.争取有利的固位条件
D.减少义齿基托与余留前牙的间隙
E.以上都不是
33.双侧磨牙缺失拟用舌杆, 牙槽嵴呈倒凹形,
安放舌杆的位置是:( )
A.与粘膜轻轻接触
B.根据义齿设计类型决定
C.育粘膜有0.5毫米间隙
D.位与非倒凹区
E.以上均不是
34.上前牙缺失,可摘义齿戴入后,基托前后翘动,
常见的原因是:( )
A.塑料填塞期选择不当
B.基托伸展过长
C.基托过薄
D.弯制卡环时模型被磨损
E.未设置卡环
35.关于可摘义齿卡环设计,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基牙健康情况差,可增加数目
B.基牙冠短,外形不利固位,可增加数目
C.缺隙多可增加卡环数目
D.卡环数一般不超过四个
E.切牙上一般不设卡环
36.可摘义齿用 混装法,错误的做法是:( )
A.除掉模型上与义齿无关的多余部分
B.修去安放卡环的石膏牙咬合面
C.卡环和支托应被石膏包埋
D.蜡型咬合面与上层型盒顶部至少保持10毫米
E.装盒前应在模型上涂分离剂
37.颌间距离标志下列哪一项的程度:( )
A.深复合 B.开合 C.对刃合 D.交叉合
E.以上均不是
38.以下正确的是:( )
A.髁增切减 B.髁增补增 C.髁增定减
D.髁增尖减 E.以上均不是
39.侧向咬合平衡侧上颌牙尖工作斜面是:( )
A. LL B. LB C. BL D. BB E. 以上均不是
40.自凝塑料与热凝塑料所共有的成分不包括:
( )
A.促进剂 B.阻聚剂 C.引发剂 D.单体
E.以上都不是
41.Kennedy分类依据:( )
A.支持方式 B.缺损形式 C.基牙数目
D.缺隙部位及鞍基与基牙的关系
E.缺隙部位及形成的支点线
42.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 )
A.咬合力 B.固位体的数目 C.固位体的种类
D.上下颌牙的排列 E.桥体龈端外形
43.Kennedy第四类可摘义齿修复,戴入时出现前后翘
动,最常见的原因是:( )
A.义齿上未设卡环 B.基托伸展过长
C.弯制卡环时模型磨损
D.填塞塑料期时间过早
E.热处理时加热过快
44.支点线是指:( )
A.两个基牙的连线
B.两个卡环的连线
C.两个固位体的连线
D.两个支托的连线
E.两个主要基牙上直接固位体咬合支托的连线
45.Kennedy第四类可摘义齿唇侧有基托, 最好的
装盒方式是:( )
A.正装法 B.反装法 C.混装法 D.以上均不是
46.全口义齿初戴时出现前牙不能接触的原因是:( )
A.排牙时补偿曲线过大
B.未做前伸平衡咬合调整
C.定位平面不准确
D.取颌位记录时基托前部早接
E.排牙时未能平分颌间距离
47.与全口义齿基托吸附力最有关的是:( )
A.人工牙的排列是否偏离牙槽嵴顶
B.上下颌弓关系是否正常
C.印模是否正常
D.基托磨光面外形是否正确
E.以上均不是
48.侧向咬合的工作侧牙尖非工作斜面是:( )
A. 上BL B. 上LL C. 下BB D.下LB E.上LB
49.以下错误的是:( )
A.借助咬合托可将颌骨关系位置记录下来
B.颌位记录是借上下合托均匀接触来完成
C.合托所占有的位置即为基托与人工牙的位置
D.合堤的长度与正中颌位有关
E.以上都不是
50.下颌前弓区附丽的肌肉有:( )
A.口轮匝肌 B.颊肌前份 C.降口角肌 D.尖牙肌
E.以上都不是
51.调和石膏时错误的是:( )
A.先加水 B.搅拌速度要快 C.为加速凝固可增加
搅拌时间 D.如水过多可续加石膏 E.以上均不是
52.以下正确的是:( )
A.颌间距离不标志对刃合的程度
B.无牙颌的吸收方向是外上
C.单侧翼外肌功能亢进时开口型偏向患侧
D.翼外肌痉挛时压痛点在关节结节处
E.以上均不是
53.不能实现卡环稳定作用的是:( )
A.卡臂 B.卡体 C.合支托 D.连接体
E.以上均不是
54.不需要加用间接固位体的是: ( )
A.Kennedy第一类 B.Kennedy第二类
C.王征寿第二类 D.王征寿第四类
E.以上均不是
55.可摘义齿卡环数目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A.基牙健康情况及形态
B.对颌牙的多少
C.侧向力的大小
D.牙槽嵴的吸收程度
E.以上均不是
56.可摘义齿基托边缘与天然牙正确接触的区
域是:( )
A.颈缘 B.邻面 C.牙轴面的非倒凹区
D.导线以下 E.舌合边缘嵴
57.邻切嵌体牙体预备( )
   A.切缘台阶长度不超过其1/2
B.针道不可做在龈壁上
C.针道与合面龈2/3平行
D.邻面舌壁做洞斜面
E.以上均不是
58.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高嵌体必须用于低颌牙
B.三面嵌体不能用于固位体
C.嵌体洞斜面可相对降低洞的深度
D.嵌体洞斜面必须是45度角
E.以上都不是
59.片切面型嵌体牙体预备, 在片切面上做小
箱状固位的部位是( )
A.合1/3 B.中1/3 C.龈1/3 D.颊1/3
E.舌1/3
60.前牙3/4冠牙体预备( )
A.唇壁长度为舌壁长度的二倍
B.唇舌二壁的交角小于90度
C.无论上下前牙均必须做切沟
D.轴沟位于邻面中份
E.以上均不是
61.临床上常用的义齿分类是根据是( )
A.材料 B.缺牙部位 C.桥体与牙槽嵴的关系
D.固位方式 E.以上均不是
62.固定义齿桥体受力弯曲与( )
A.桥体厚度的立方成正比
B.桥体长度的立方成反比
C.桥体宽度成正比
D.桥体的材料无关
E.以上均不是
63.为增加磷酸盐包埋材料的强度可用( )
A.硅酸盐溶液 B.石英粉
C.硼砂 D.无水石膏 E.以上均不是
64.上颌仅存 84│48 属于Kennedy分类的( )
───
A.第四类第二亚类 B.第二类第一亚类
C.第三类第三亚类 D.第三类第二亚类
E.以上均不是
65.下颌仅存左侧 13457 应设计为王征寿分类的( )
A.600 B.131 C.301 D.631 E.501
66.无牙上颌前弓区( )
A.有口轮匝肌附丽 B.有颊肌前部附丽
C.有上唇方肌附丽 D.无肌肉附丽
E.以上均不是
67.关于切道斜度不正确的是( )
A.决定前牙复合与覆盖关系
B.在排牙前做调整并确定
C.不必实地测量 D.一般在0~15度
E.以上均不是
68.关于髁道斜度不正确的是( )
A.为患者所固有 B.可根据前伸合记录测定
C.同一人两侧斜度可有不同
D.有增龄变化 E.以上均不是
69.关于牙尖工作斜面不正确的是( )
A.指牙尖工作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交角
B.决定于人工牙牙尖的高度
C.可通过改变牙长轴倾斜度使之改变
D.与补偿曲线曲度成反比
E.以上均不是
70. H 和 L 的关系是( )
A. L = H/8+12 B. L = H/12+8
C. L = H/12+8 D. H = L/8+12
71.第三类上颌骨缺损不能采取的固位方法是( )
A.卡环 B.组织倒凹 C.颌间弹簧
D.阻塞器摩擦力 E.以上均不是
72.牙周病矫治弧形夹板较直形夹板有利之处是( )
A.基牙受扭力小 B.合力线距转动中心较近
C.便于操作 D.以上都不是
73.关节盘移位脱出时产生杂音的特点是( )
A.在开口末或闭口初 B.在闭口末或开口初
C.双声或多声破碎音 D.连续摩擦音
E.单声弹响
74.哪种不是中熔铸金报埋材料的成分( )
A.二氧化硅 B.半水石膏 C.氯化钠
D.硼酸 E.碳酸钠
75.合金与单一金属相同之处是( )
A.熔点和凝固点不一致 B.延展性均小
C.硬度均相同 D.导热性低
E.以上均不是
76. MMA 变成 PMMA的条件是( )
A.在分散剂中搅拌 B.加入促进剂
C.加入成型剂 D.加入还原剂
E.以上均不是
77.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下颌磨牙可做桩冠修复
B.受力后任何固定桥的基牙都不会失去其运动( )
C.内压力与外张力都是屈应力
D.双侧后牙缺失必须游离者, 将两侧基托连接成一
体的才是王征寿第二类
E.以上均错
78.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固定桥修复时可以完全根据牙周膜的
面积确定基牙数目
B.合支托可以防止食物嵌塞
C.冠外固位体有保持义齿与天然牙之间的平衡
作用
D.固位是指抵抗义齿由戴入方向的脱位力
E.以上均错
79.关于TMJD哪项是错误的( )
A.弹响的主要原因是肌功能紊乱
B.有触发区是症状之一
C.下颌弹跳是降颌肌群的共济失调
D.开面冠可以恢复邻面接触点
80.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肌肉在无牙颌骨上的附丽点不恒定
B.舌与下颌总义齿的空隙不宜过大过小
C.平衡合可以加强义齿的吸附力与大气压力作用
D.无牙下颌副承托区内有大量疏松粘膜下组织
简答题

※ 牙体缺损的病因有哪些?
※ 牙体缺损的影响有哪些?
※ 说明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选择
※ 如何进行牙体缺损修复前的准备?
※ 列举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种类
※ 如何正确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
※ 牙体缺损修复时牙体预备的原则有哪些?
※ 牙体缺损修复时如何保证牙髓组织健康?
※ 牙体缺损修复时如何保证牙龈组织健康?
※ 说明牙体缺损修复体的抗力形
※ 说明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形
※ 说明牙体缺损修复体的摩擦力
※ 说明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约束力和反约束力
※ 何谓环抱固位形?
※ 何谓环钉孔固位形?
※ 何谓环沟固位形?
※ 何谓环洞固位形?
※ 嵌体的种类有哪些?
※ 列举嵌体的适应证
※ 列举嵌体的禁忌证
※ 说明嵌体牙体预备的基本要求
※ 铸造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简要说明铸造全冠的设计
※ 说明铸造全冠的制作
※ 锤造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烤瓷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烤瓷全冠的禁忌证有哪些?
※ 塑料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塑料全冠的禁忌证有哪些?
※ PMF 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PMF 全冠的禁忌证有哪些?
※ 金属塑料联合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金属塑料联合全冠的禁忌证有哪些?
※ 金属烤塑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金属烤塑全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桩冠的适应证有哪些?
※ 桩冠的禁忌适应证有哪些?
※ 对桩冠修复的固位要求有哪些?
※ 简述前牙3/4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人造冠完全就位的标志是什么?
※ 如何进行前牙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
※ 如何进行后牙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
※ 对牙体缺损修复后疼痛原因做简要分析
※ 牙体缺损修复后食物嵌塞原因有哪些?
※ 牙体缺损修复体松动、脱落原因有哪些?

※ 固定义齿有几部分组成?
※ 固定义齿的类型有哪些?
※ 说明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 试对固定义齿受力进行分析
※ 说明简单支持梁的受力反应
※ 说明简单固定梁的受力反应
※ 说明固定义齿基牙受力运动与固位
※ 说明固定义齿的稳定性与固位
※ 说明固定义齿的基牙的支持作用
※ 说明固定义齿的基牙的固位作用
※ 说明固定义齿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 说明固定义齿固位体的一般要求
※ 固定义齿固位体的类型有哪些?
※ 说明固定义齿固位体的设计要点
※ 桥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 桥体的类型有几种?
※ 桥体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 提高桥体抗桡变形的措施有哪些?
※ 如何对固定义齿连接体进行设计?
※ 固定义齿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 如何选用单端固定桥?
※ 如何选用半固定桥?
※ 如何处理固定义齿修复后出现的问题?
※ 粘结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粘结材料应具备哪些条件?
※ 粘结材料的种类有几种?
※ 影响粘结强度的有关因素有哪些?
※ 影响复合树脂固化的因素有哪些?

※ 简述可摘义齿的适应证
※ 简述可摘义齿的非适应证
※ 简述可摘义齿的支持类型
※ 简述可摘义齿的组成
※ 简述人工牙的种类
※ 简述人工前牙的选择
※ 简述人工后牙的选择
※ 简述基托的功能
※ 简述基托的种类
※ 对基托的要求有哪些?
※ 可摘义齿固位体的功能有哪些?
※ 简述可摘义齿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
※ 简述可摘义齿固位体的种类
※ 简述卡环的结构
※ 简述卡环各部分的作用
※ 对咬合支托的要求有哪些?
※ 观测线的类型有几种?
※ 对卡环材料的要求有哪些?
※ 简述卡环的种类
※ 简述悬锁卡环的设计要求
※ 简述间接固位体的作用
※ 简述大连接体的作用
※ 简述对大连接体的要求
※ 简述大连接体的种类
※ 简述牙列缺损Kennedy分类
※ 简述牙列缺损Cummer分类
※ 简述王征寿分类
※ 可摘义齿如何取得固位?
※ 可摘义齿如何取得稳定?
※ 简述可摘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
※ 简述可摘义齿基牙的选择原则
※ 影响基牙受力的因素有哪些?
※ 简述Kennedy第一类的设计
※ 说明Kennedy第二类的设计
※ 说明Kennedy第三类的设计
※ 说明Kennedy第四类的设计
※ 说明确定可摘义齿的就位道的方法
※ 说明选择就位道的要求

※ 说明无牙上颌的解剖标志
※ 说明无牙下颌的解剖标志
※ 说明无牙上颌的骨性解剖标志
※ 说明无牙上颌的非骨性解剖标志
※ 说明无牙下颌的骨性解剖标志
※ 说明无牙下颌的非骨性解剖标志
※ 说明全口义齿的结构
※ 说明无牙颌的分区
※ 说明大气压力在全口义齿固位中的作用
※ 说明吸附力在全口义齿固位中的作用
※ 说明良好的咬合与全口义齿固位的关系
※ 合理的排牙与全口义齿固位的关系是什么?
※ 说明基托形态与全口义齿固位的关系
※ 说明无牙颌修复前口腔检查
※ 说明无牙颌修复前的准备
※ 说明无牙颌印模的分类
※ 说明无牙颌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如何确定垂直距离?
※ 如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
※ 合托的标志线有哪些?
※ 如何全口义齿前牙的选择?
※ 如何全口义齿后牙的选择?
※ 如何转移颌位关系?
※ 如何确定髁道斜度?
※ 如何确定切道斜度?
※ 如何确定侧向髁道斜度?
※ 说明人工牙的种类
※ 说明人工牙的排列要求
※ 说明人工牙的排列原则
※ 如何实现个性排牙法?
※ 说明平衡咬合的分类
※ 简述平衡咬合的五个因素
※ 说明髁道斜度的表示方法
※ 说明切道斜度的表示方法
※ 说明补偿曲线曲度的表示方法
※ 说明牙尖斜度的表示方法
※ 说明定位平面斜度的表示方法
※ 说明五因素彼此的关系
※ 写出平衡咬合的十定律
※ 五因素中成反变关系的是哪些?
※ 五因素中成正变关系的是哪些?
※ 说明全口义齿试戴时应注意的问题
※ 说明全口义齿初戴时应注意的问题
※ 何谓选磨?
※ 全口义齿选磨的意义是什么?
※ 说明正中合接触的合印迹的诊断方法
※ 说明侧方合接触的合印迹的诊断
※ 说明工作侧合接触的合印迹的诊断
※ 说明平衡侧合接触的合印迹的诊断
※ 说明正中合的选磨
※ 说明前伸合的选磨
※ 说明侧向合的选磨
※ 说明选磨效果的检查方法
※ 如何看待选磨的全局观点?
※ 如何解决全口义齿戴入后的疼痛问题?
※ 如何解决全口义齿戴入后的固位不良?
※ 如何解决全口义齿戴入后咬颊、咬腮?
※ 如何解决全口义齿功能不良?
※ 如何解决全口义齿发音障碍?
※ 如何解决全口义齿引起的恶心?

※ 说明即刻全口义齿的优点
※ 说明即刻全口义齿的缺点
※ 说明即刻全口义齿的适应证
※ 说明单颌义齿的修复要求
※ 说明单颌义齿的修复特点

※ 简述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理学基础
※ 覆盖义齿修复的适应证
※ 覆盖义齿修复的禁忌证
※ 覆盖义齿修复的优点
※ 覆盖义齿修复的缺点
※ 覆盖基牙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 覆盖基牙的分布

※ 说明种植义齿的分类
※ 骨内种植体有哪些?
※ 何谓ITI 种植体?
※ 何谓IMZ 种植体?
※ 何谓TPC 种植体?
※ 何谓Integal TM 种植体?
※ 何谓Tubingen 种植体?
※ 说明种植义齿的适应证
※ 说明种植义齿的禁忌证
※ 说明种植义齿如何取得固位
※ 说明种植义齿如何取得支持
※ 说明种植义齿的一般设计原则

※ 列举颌面缺损的病因
※ 说明颌面缺损的影响
※ 说明颌面缺损的检查
※ 说明上颌骨缺损的诊断FC分类法
※ 说明上颌骨缺损的诊断HS分类法
※ 说明上颌骨缺损的诊断樊森分类法
※ 说明下颌骨缺损的诊断樊森分类法
※ 说明颌骨缺损修复取模方法
※ 说明颌骨缺损修复卡环固位方法
※ 说明颌骨缺损修复组织倒凹固位方法
※ 说明颌骨缺损修复磁性固位方法
※ 说明颌骨缺损修复软性材料加衬固位方法
※ 说明颌骨缺损修复弹簧固位方法
※ 说明第一类上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第二类上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第三类上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第四类上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第一类下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第二类下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第三类下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第四类下颌骨缺损的设计
※ 说明面部缺损的修复原则

※ 试述牙周病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
※ 试述牙周病修复治疗的适应证
※ 试述牙周病矫形治疗的适应证
※ 试述牙周病调和治疗的适应证
※ 试述牙周病夹板应具备的条件
※ 试述暂时性夹板的适应证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问诊项目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视诊项目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触诊项目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听诊项目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颌位检查项目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合位障碍检查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程序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调和适应证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调和原则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调和步骤及方法
※ 说明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咬合板的作用
※ 说明松弛咬合板的作用
※ 说明稳定性咬合板的作用
※ 说明再定位咬合板的作用
※ 说明轴枢咬合板的作用

※ 列举口腔修复常用材料的分类
※ 列举对印模材料总的要求
※ 写出弹性印模材料四种主要成分
※ 影响石膏凝固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 列举对基托材料总的要求
※ 写出热凝塑料四种主要成分
※ 写出自凝塑料四种主要成分
※ 列举热凝塑料与自凝塑料成份的重要区别点
※ 简述热处理的要点
论述题

※ 谈谈对口腔修复学的整体认识
※ 试述口腔修复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 试述口腔修复学如何实现新的医学模式
※ 如何对口腔修复患者的口腔颌面检查?
※ 试述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
※ 试述修复前口腔粘膜和其他软组织的处理
※ 试述修复前牙槽骨的修整和整形
※ 试述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选择
※ 试述牙体缺损修复前的准备
※ 试述牙体缺损修复治疗原则
※ 试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
※ 试比较锤造全冠和铸造全冠的特点
※ 说明桩冠的固位要求
※ 试述前牙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
※ 试述后牙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
※ 说明牙体缺损修复后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 对固定义齿受力的机械力学原理分析
※ 试对固定义齿受力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
※ 说明固定义齿的固位
※ 说明固定义齿设计时的基牙选择
※ 说明固定义齿基牙的固位作用
※ 如何考虑固定义齿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 说明固定义齿固位体的设计
※ 说明固定义齿桥体的设计
※ 说明固定义齿连接体的设计
※ 说明牙体、牙列缺损粘结修复的原理
※ 说明粘结固定义齿的分类
※ 说明粘结桥固位的有关因素
※ 说明对可摘义齿的基本要求
※ 说明对可摘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 说明对可摘义齿的设计原则
※ 如何确定可摘义齿的就位道?

※ 说明大气压力对全口义齿的影响
※ 说明吸附力对全口义齿的影响
※ 全口义齿修复前可能要做哪些手术准备?
※ 如何确定无牙颌病人的垂直距离?
※ 如何确定无牙颌病人的水平颌位关系?
※ 试述全口义齿排牙的原则
※ 如何取得全口义齿的平衡咬合?
※ 试述全口义齿前伸平衡合理论
※ 试述全口义齿侧向平衡合理论
※ 全口义齿试戴时应检查哪些项目?
※ 全口义齿初戴时应检查哪些项目?
※ 怎样对全口义齿进行选磨?

※ 说明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理学原理
※ 说明种植义齿的特点
※ 对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和种植义齿特点做出对比
※ 试述种植义齿的分类
※ 试述种植义齿的适应范围
※ 试述种植义齿的设计要点

※ 如何对颌面部缺损进行诊断?
※ 说明颌面部缺损的修复原则
※ 说明腭缺损的非手术修复方法

※ 说明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生理基础
※ 说明牙周病修复治疗的适应证
※ 说明牙周病夹板固定治疗的适应证

※ 试述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
※ 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如何检查诊断?
※ 说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程序

※ 试述口腔修复应用材料的性能
※ 试述口腔修复应用材料的生物学性能
※ 试述口腔修复应用材料的化学性能
※ 试述口腔修复应用材料的机械性能
※ 不可逆水胶体印模材料的成分及作用
※ 说明弹性体印模材料的成分及作用
※ 说明模型石膏的成分及性能
※ 说明自凝塑料的成分及性能
※ 说明热凝塑料的成分及性能
※ 如何进行正确塑料热处理
※ 详细分析塑料成孔现象的原因
※ 详细说明避免塑料成孔的措施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初级(提供给口腔中专生、助理医师、执业医师)

1. 龋病是牙齿硬组织发生的
A 急性进行性破坏
B 急性间歇性破坏
C 慢性进行性破坏
D 慢性间歇性破坏
E 不可修复性破坏

2. 初期龋的特征,除外
A 患外硬组织脱矿
B 微晶结构改变
C 牙齿透明度下降
D 牙釉质呈白垩色
E 患外有较明显的龋洞

3. 急性龋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B 病变进行较快
C 病变组织颜色深
D 病变组织质地软且湿
E 病变组织易被挖除

4. 继发龋的原因是龋病治疗后出现
A 充填物折裂
B 牙体组织折裂
C 充填不密合
D 龋坏组织未去净
E 以上现象均可出现

5. 静止龋产生的条件是由于病变环境改变并使
A 机体抵抗力增强
B 口内致龋病菌减少
C 牙齿抗酸能力增强
D 原有致病条件消失
E 牙齿再矿化能力增强

6. 恒牙龋病的最好发牙位是
A 上颌第一磨牙
B 上颌第二磨牙
C 上颌第二前磨牙
D 下颌第一磨牙
E 下颌第二磨牙

7. 恒牙龋病的最好发部位是
A 颊面
B 舌面
C 颌面
D 邻面
E 颈部

8. 浅龋的常规诊断方法为
A 视诊
B 探诊
C 温度测验
D X线摄片
E 叩诊

9. 中龋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 病变已达牙本质浅层
B 牙本质脱矿软化,变色
C 患牙对甜酸敏感
D 遇过冷过热食物有酸痛感
E 冷热**去除后症状仍持续一段时间

10. 深龋的临床表现,哪项应除外
A 冷热**痛
B 食物嵌塞痛
C 对酸甜食物敏感
D 出现自发痛
E 洞内有较多软化牙本质

11. 洞形制备的一般手术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 尽量去净病变组织
B 近髓深龋须注意保护牙髓
C 尽量保存健康组织
D 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E 以上都不是

12. 窝洞外形设计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 根据龋坏范围确定外形范围
B 一般不作预防性扩展
C 制洞时尽量避让牙尖,牙嵴部位
D 外形线应为圆缓曲线
E 外形线还应有一定长度和宽度

13. 抗力形设计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 洞底平.侧壁直
B 有一定深度
C 去除薄壁弱头
D 双面洞底形成阶梯
E 轴髓线角小于90度

14. 固位形设计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 倒凹应制备在坚实的牙尖下方
B 洞深者宜先垫底后制备倒凹
C 鸠尾固位形大小与邻面龋范围相适应
D 鸠尾峡宽为颊舌牙尖距离的1/4至1/3
E 鸠尾峡部位于洞底轴髓线角的外侧

15. 制洞时保护牙髓的措施为
A 高速钻机须有降温措施
B 备洞时注意避让髓角
C 去腐时采用间断磨除法
D 深龋近髓时禁用涡轮机去腐
E 以上各项都是

16. 银汞充填洞形的特点是
A 制备典型的盒状洞形
B 有一定的体积
C 洞缘角呈直角
D 去净洞壁无基釉
E 以上各项都是

17 汞污染的防护措施是
A 保持诊疗室通风良好
B 墙壁,地面,桌面平整光滑无缝隙
C 调制银汞时应戴口罩,手套
D 采用全自动全封闭式调制工具
E 以上各项均是

18 复合树脂充填洞形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 洞缘线圆缓
B 点,线角圆纯
C 倒凹圆钝且弧度大
D 洞缘角呈90度
E 前牙可保留无基釉

19 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哪项是错误的
A 取调制好的树脂及时送压就位
B 堆塑成形后保持静止不得搅动
C 树脂硬固后及时修整出表面形态
D 调整咬合关系,打磨抛光
E 中龋宜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洞衬

20 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洞形的要求是
A 窝洞应有一定深度
B 对盒状洞形要求不严
C 洞壁无基釉不必去净
D 洞缘角应呈直角
E 以上各项要求都是

21 深龋对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影响,哪项是错误的
A 龋损前锋距牙髓约2mm内时,牙髓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
B 龋损达牙本质外层1/3处,急,慢性龋都可产生修复反应
C 龋损达牙本质中层1/3处时,急性龋尚无牙髓反应
D 龋损达牙本质内层1/3处时,急性龋有明显的牙髓病变
E 牙本质—牙髓有效厚度为0.4mm时,牙髓功能可能受到破坏

22 对于软龋不能去净的近髓深龋治疗方法是
A 间接盖髓术
B 直接盖髓术
C 安抚疗法
D 双层垫底后行银汞充填
E 干髓术

23 牙体粘结修复术的洞形制备要求,哪项是错误的
A 只需去除龋坏组织
B 洞缘釉质壁制备成45度角的短斜面
C 承受颌力处应制成盒状洞形
D 不承受颌力处可不形成标准盒状洞形
E V类洞应制备盒状洞形以利固位

24 牙体粘结修复术失败的原因,应除外
A 牙面未得到彻底清洁
B 酸蚀刻前未干燥窝洞
C 酸蚀刻牙面被唾液污染
D 空气干燥时使用了无油无水的空气
E 粘结剂涂布过厚

25 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应除外
A 严重营养障碍
B 小儿食糖过多
C 内分泌失调
D 小儿发疱性疾病
E 孕妇患有风疹,毒血症等

26 釉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A 轻症表现为釉质矿化不良
B 重症牙面有实质性缺损
C 釉质表面有带状或窝状凹陷
D 患牙有对称性
E 患处探诊质软或有粗糙感

27 氟牙症的临床表现,哪项有误
A 患牙釉质有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
B 严重者釉质有实质性缺损
C 多见于恒牙,乳牙少见
D 患牙耐磨性强
E 患牙抗酸蚀能力强

28 四球素牙的预防和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 孕妇和哺乳妇女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B 5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C 患牙可用光敏树脂或塑料贴面修复
D 患牙也可采用外脱色法治疗
E 患牙还可采用内脱色法治疗

29 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A 以下颌第二前磨牙最多见
B 一般位于颌面中央窝处
C 呈圆锥形突起,高度1~3mm
D 中央尖折断后可露见牙本质轴
E 牙本质轴中央的黑色小点为色素沉着

30 畸形中央尖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 对圆钝短小的中央尖可不作处理
B 对尖长的中央尖可一次性磨除后行脱敏治疗
C 也可适量调整对颌牙,同时多次少量调磨此中央尖
D 中央尖折断并引起牙髓病变时可采用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
E 中央尖折断并引起根尖周病变时也可采用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

31 牙内陷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 畸形舌侧窝是牙内陷最轻的一种
B 畸形根面沟严重者可将牙根分裂为二,并形成骨下袋,导致牙周组织破坏
C 畸形舌侧尖内有纤细髓角,易遭磨损而引起牙髓病变
D 牙中牙是牙内陷中较轻的一种
E 牙中牙陷入部分的中央实为含有残余造釉器的空腔
2# 沙发
发表于 2009-4-22 11:4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呀,继续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5: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