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9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实用口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呼吸系统
  1、慢性肺心病并发症: 肺脑酸碱心失常 休克出血DIC
  2、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两碱激素色甘酸、肾上抗钙酮替芬”
  “两碱”-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 “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色甘酸”-色甘酸二钠 “肾上”-拟肾上腺素药物 “抗钙”-钙拮抗剂 “酮替芬”-酮替芬
  3、重度哮喘的处理:“一补二纠氨茶碱、氧疗两素**”
  “一补”-补液 “二纠”-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 “氨茶碱”-氨茶碱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氧疗”-氧疗 “两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 “**”-β2受体**雾化吸入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休感激、慢活乱,重点保护心肺肾”
  “休”-补充血容量,治疗休克 “感”-控制感染 “激”-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慢”-缓慢输液,防止出现心功不全 “活”-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 “乱”-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5、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的疾病爱惜阔**“
  “爱”-肺癌“惜”-矽肺及其他尘肺“阔”-支气管扩张“小”-支气管哮喘
  “姐”-肺结核
  6、与慢性肺心病相鉴别的疾病
  “冠丰园”(此为上海一家有名的食品公司) 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
  7、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直言爱阔农”
  “直”-慢性支气管炎“言”-肺炎“爱”-肺癌“阔”-支气管扩张
  “农”-肺脓肿
  8、大叶性肺炎七绝
  充血水肿红色变,灰色肝变溶解散,胸痛咳嗽铁锈痰,呼吸困难肺实变。
  9、小叶性肺炎
  老弱病残混合感,细支气管为中心化脓性炎。
  10、呼吸衰竭变化有七,脑心肾血及呼吸,水电酸碱较复杂,血气分析是机理,紫绀抽搐嗜睡昏迷,给氧通***救第一。
  循环系统
  1、急性心衰治疗原则
  端坐位 腿下垂 强心利尿打** 血管扩张氨茶碱 激素结扎来放血激素,镇静,吸氧
  2、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心足肾眼颜, 肾快心原慢。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 蛋白。血。管尿,肾高眼底变。心肝大杂音,
  静压往高变。
  第一句是开始部位,第二句是发展速度,三四句是水肿性质,后四句是伴随症状。“肾高”的“高”指高血压,“心肝大”指心大和肝大。
  3、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平时无体征, 发作有表情, 焦虑出汗皮肤冷, 心律加快血压升, 交替脉,偶可见, 奔马律,杂音清, 逆分裂,第二音。
  4、心力衰竭的诱因:
  感染紊乱心失常 过劳剧变负担重 贫血甲亢肺栓塞 治疗不当也心衰
  5、右心衰的体征: 三水两大及其他
  三水:水肿、胸水、腹水 两大:肝肿大和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其他:右心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紫绀
  6、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
  肥厚梗阻二尖窄 急性心梗伴心衰 二度高度房室阻 预激病窦不应该
  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 (注:“刺迷”为**迷走神经)
  8、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
  (注:“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瘤”-嗜铬细胞瘤:“皮质”-皮质醇增多症:“动脉”-主动脉缩窄:“妊高”-妊娠高血压)
  9、心肌梗塞的症状:
  疼痛发热过速心 恶心呕吐失常心 低压休克衰竭心
  10、心梗的并发症:
  心梗并发五种症 动脉栓塞心室膨 **断裂心脏破 梗塞后期综合症
  11、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痛哭流涕、肺腑之言
  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腑-急腹症;肺-急性肺动脉栓塞;
  言-急性心包炎。
  12、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 难、痛、晕
  13、二尖瓣狭窄
  症状:吸血咳嘶(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体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并发症:房颤有血栓,水肿右室衰,内膜感染少,肺部感染多。
  14、主动脉瓣狭窄
  症状:难、痛、晕。(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或晕厥先兆。)体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并发症:失常猝死心衰竭、内膜血栓胃出血
  15、左心衰:端坐位,腿下垂,?吸氧打**,?快强心,速利尿,?茶碱扩管药
  16、抗高血压药
  利尿杯阻,阻钙抑酶加阻a.
  利尿剂,肾上腺能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7、抗高血压药注意 (1)酶尿不用孕。 (2)杯阻不能肺。 (3)尿杯不用糖尿病。 (4)。心衰不用钙杯
  利尿剂因减少血容量,不应用于孕妇;ACE抑制剂影响胎儿也勿用。
  B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哮踹j及COPD,因可以引起支气管狭窄。
  噻嗪类利尿剂及B受体阻滞剂不用于糖尿病,前者干扰糖耐量,后者可掩盖低血糖症状。
  钙离子及B受体阻滞剂不能用于心衰。
  18、洋地黄类强心剂
  洋地黄:中重心衰房颤忙
  适用于中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对伴有房颤心室率快者更佳
  以下情况不能用,:预加房颤阻滞张。急性心梗1 天内,
  预激综合征;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舒张性心力衰竭如肥厚性心肌病不能应用。 急性心梗24 小时不应用;
  中毒反应GI视心脏。:如消化道症状,视力改变,黄视或绿视及心脏毒性(各类心律失常)不能用。
  19、急性肺水肿治疗口诀:
  坐起来打三针(**、速尿、氨茶碱)
  神经系统
  1、脑血栓临表
  1、年令跨度大 2、静态发病多 3、急骤,多完全,常痉挛,癫痫 4、半数起病时不同程度的意障,重则昏迷 5、少头痛,常三偏,失语,症状取决供血区 6、心原性栓塞 7、脂肪性栓塞
  2、昏迷原因
  “AEIOU,低低糖肝暑”
  A. 脑动脉瘤,E. 精神神经病,I. 传染病,O. 中毒,U. 尿毒症
  低低血糖?低低血k,cl?糖糖尿病?肝肝性脑病?暑中暑
  内分泌系统
  1、还珠格格与降糖药
  OHA 有如下几类:
  1.磺脲类:**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好;2.双胍类:不**胰岛素分泌,降低食欲;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等。
  记忆第一类药物时可如此联想:磺,皇,皇帝,所以甲苯磺丁脲是第一代。而格列苯脲
  (优降糖)格列甲嗪(美比哒)等第二代可联想成还珠格格。
  2、SLE诊断要点
  面盘光,关口精血浆,肾免抗
  3、甲减的口诀
  上联:畏冷乏力肌肤冷?下联:脱发落眉不出汗?横批:一幅笨相
  急性腐蚀性胃炎的处理
  禁食禁洗快洗胃,蛋清牛奶抗休克。 镇静止痛防穿孔, 广谱强效抗生素。 对症解毒莫忘了, 急性期后要扩张。
  烧伤补液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碱 见尿补钾 适时补碱
  妇科解剖关系
  小桥流水,水在桥下流。水即子宫动脉,桥是输尿管
  考试的助记歌谣,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胞膜,双层脂,单扩脂溶气分子
  非脂易化载体道,主动钠泵出入胞
  二十氨基酸八必需
  色苯蛋,亮异亮,赖缬苏
  必需脂肪酸亚麻油
  坏死核缩核碎核溶
  大发作,卡马西平,苯妥英
  苯**林米酮
  小发作,乙琥胺
  微生物,分三种
  非细胞原核真核成。
  原核无仁无膜相
  真菌真核构全上
  细菌球杆螺
  壁内才是膜
  二毛荚芽合
  噬菌体,是病毒,专门感染微生物
  外霉素与内霉素阳外阴内
  外为蛋白质,内为胞壁脂多糖
  菌死释放
  阿托品化看扩瞳
  唇干舌燥面转红
  心律增快罗音失
  到此用药减或停
  左心衰
  端坐位,腿下垂
  吸氧打**
  快强心,速利尿
  茶碱扩管药
“口诀”这个词在英语里是“tips”,解释为“a piece of secret ***rmation give
n confidentially in an attempt to be helpful”。
回头看看我们学过的医学知识,内容浩如烟海,考点各处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
现有很多知识编成口诀来背会更方便、更有效。这决不是中国学生应付考试的专利,有
一次听到美国的一位留学生抑扬顿挫地说出一大段我听不懂的鸟语,后来才知道那是他
们的“tips”。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想在这里用大家的智慧编写一些医学口诀,帮
助大家记忆,更有效的提高考试成绩。
如果你会一些口诀,请贴出来与大家共享,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如果你不会,
也没关系,我们鼓励原创,你好好看几遍书,完全可以编出自己的口诀,当然别忘了贴
出来哦。对于专业我们是不设限制的,基础、临床、口腔、麻醉、影像……均可。我们
的口号:书本,将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口诀,将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了。
这里ttmm献丑,涂鸦几笔,聊作抛砖引玉之举。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如何记忆 12 对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划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这个好像大家都会了,再来一个。)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平时无体征,
发作有表情,
焦虑出汗皮肤冷,
心律加快血压升,
交替脉,偶可见,
奔马律,杂音清,
逆分裂,第二音。
你会换算新旧血压单位吗?
血压mmHg,
加倍再加倍,
除3再除10,
即得kpa值。
例如:收缩压120mmHg加倍为240,再加倍为480,除以3得160,再除
以10,即16kpa。反之,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Hg
值。
8块腕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
少食多餐,
先流后干,
早期高脂,
逐渐增糖,
蛋白量宽
神经系统知识记忆点滴
历年来 ,神经系统教学中 ,学生都会感到“难学”,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记
不住”,如何解决这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有如**会。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谈一下神经
系统 学习中的记忆问题。
1、以点代面 ,密切前后联系
1.1.脑干中脑神经核的记忆 1.1.1.
首先 ,我们先讲述相关预备知识 :
1、鳃弓衍化肌包括 : 捉 肌、表情肌、咽喉肌。
2、脑神经的名称、序号及性质 : 嗅、视、动眼、滑、叉、外展、面、听、舌咽、迷、
副、舌下神经; 1、2、8是感觉,,5、7、9、10是混合,3、7、9、10含副交感 ,3、4
、6、11、12含运动。
3、脑干仅与后十对脑神经相连。
1.1.2 然后讲解:
1、脑干躯体运动神经核〔(3、4、6、11、12)相联系+支配鳃弓衍化肌〕 有动眼、滑
车、外展、副、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共计8对。
2、内脏运动神经核(副交感核)(3、7、9、10副交感) 动眼神经副核、上涎核、下涎
核、迷走神经背核共计4对。
3、内脏感觉:孤束核1对(孤单一束)
4、躯体感觉:1、2、8是感觉,而1、2对不连脑干,故只有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5、
7、9、10是混合=头 面。
1.2 语言中枢的记忆: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有身体(姿势)语言,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用得最多的是
后两者,书面语言中包括写、读,口头语中包括说和听,其中写和说是主动的,读和听
是被动的。其次,语言中枢都与相应感觉或运动中枢靠近,故主动的(说和写)部位于
中央沟之前,故与额、中、下回靠近,且又是倒置人体,故就体表投影来说,参与说话
的喉部位置显然在手之下,因此额中回后部为写字中枢,额下回后部为说话中枢;被动
的(阅读和听话)位于后中央沟之后,靠近听觉中枢的缘上回和靠近视觉中枢的角回就
分别成了听话中枢和阅读中枢。
2 口诀记忆
如脑N的名称序号,连脑部位早已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在此我举例如下:
2.1 舌的神经支配记为:
舌前面,
舌后咽(面神经管理舌前2/3,舌咽神经管理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管一般(三叉神经管理舌前2/3的一般粘膜感觉),
舌下神经司运动。
2.2 感觉传导路小结:
三元两换一交叉
浅脊深延成交叉
经过内囊后脚处
定位诊断要靠它
2.3 手的皮肤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
剩尺神经一指半
手背挠尺各一半
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3 “望文生义”
作为解剖学的许多名词都可以其命名来判断其位置/形态/特点/功能,如:大家只要记住
交感神经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为椎旁节或椎前节,也就可以推断其椎管内脊髓T1-L3侧角发
现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神经节距离短,而副交感神经形成的副交感神经节为器官旁节
或壁内节,故由副交感神经节到达效应器的节后纤维必然短。另外,只要记住内脏运动
神经多为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维)神经纤维,则很容易想到白交通支应为
从T1-L3侧角发出到达交感干的节前纤维,共15对,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上为自己在
教学中的一些肤浅体会,总之,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的科学,记忆问题必须使知识积累
到一定的量,才能够前后联系、触类旁通。
肱骨髁上骨折
肱髁上折多儿童、伸屈两型前者众。
后上前下斜折线、尺挠侧偏两端重。
侧观肘部呈靴形,但与肘脱实不同。
牵引反旋再横挤,端提屈肘骨合拢。
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运防不通。
屈型移位侧观反,手法复位亦不同。
问病史的提纲
因症变,治疗鉴,
饮食睡眠大小便。
因(病因)症(症状)变,(变化进展)治疗鉴(鉴别诊断)。
生理记忆法
1、简明归纳记忆法
如微循环的特点归纳为:低、慢、大、变;
影响静脉回流因素归纳为:血量、**加三泵((心、呼吸 ⒐趋兰。??
激素的一般特征为 8个字: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是 :升糖、解蛋、移脂;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为: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2、穿针引线记忆法
以生理活动发生时间 (或地点 )的先后顺序来分析记忆。
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及机理可按去极化0期,复极化1、2、3、4期顺序来记忆;
CNS中兴奋传递过程可按地点顺序,归结记忆为:突触前神经原递质释放,弥散通过突触
间隙,与突触后神经原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等等。
3、对比分析记忆法
如兴奋与抑制 ;去极化与超级化;负反馈与正反馈;EPSP与 IPSP;突触后抑制与突触
前抑制;心肌生理特性与 趋 肌、平滑肌生理特性;兴奋在 CNS传递特点与在神经纤维
上传导特点等等。
4、化整为零记忆法
如**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过程较复杂 ,可分解为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神经肌肉接头兴
奋传递和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3个部分来记忆。
5、口诀记忆法
如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可编成如下口诀:
交感兴奋心跳快
血压升高汗淋漓
瞳孔扩大尿滞留
胃肠蠕动受抑制
副交兴奋心跳慢
支气管窄腺分泌
瞳孔缩小胃肠动
还可松弛括约肌
解剖记忆法
股静脉(V)、股动脉(A)和股神经(N)在股三角内的排列正好构成van(行李车)这
个英语单词
连接椎骨的韧带主要有五种,其中长韧带有三条(棘上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短韧带有两条(黄韧带和棘间韧带),可概括为“三长两短”
眼球的结构:一孔(瞳孔)、二体(晶状体、玻璃体)、三层膜(外膜、中膜、内膜)
生化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按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记忆:
(1)“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
(2)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二者结构相似
(3)“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
(4)“抑制剂占据酶活性中心”——酶活性受抑
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写一本胆量色素来”( 影 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
、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此为谐音记忆,非常有效。
脑血栓临表
1、年令跨度大
2、静态发病多
3、急骤,多完全,常痉挛,癫痫
4、半数起病时不同程度的意障,重则昏迷
5、少头痛,常三偏,失语,症状取决供血区
6、心原性栓塞
7、脂肪性栓塞
SLE诊断要点
面盘光,关口精血浆,肾免抗
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
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妇科解剖关系
小桥流水,水在桥下流。水即子宫动脉,桥是输尿管。
腹主动脉的分支
肾上中肾动加睾丸[女性为卵巢动脉]
肠上肠下腹腔干
肺的下界
锁中六,腋中八;
肩胛十肋查。
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
心理学的分析重点
感觉和感知;情感和情绪;性格和人格;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马嘶落的需求学说;艾
槟豪绅的人格问卷。
进出入肺门的主要结构
(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的排列:从前到后(左右肺根
相同)是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从上到下左肺根是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
根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由于自前向后及从上往下排列不同,记起来易颠倒出错

假设一个姓秦的同志,叫“秦同志”(静、动、支———便是左右肺根从前往后排列顺
序);英语称“Comrade Qin”(同志秦———动、支、静,即自上到下左肺
根的排列顺序),最后用倒念(志同秦———支、动、静,右肺根从上往下排列顺序)
通气/血流比值记忆
血液——河水 进入肺泡的氧气——人 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 通气/血流比值加
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
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
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时——即意味着通气不足,而血流相对有余,喻为:“水涨船舶多,
人少船空载”。同样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实变等。
休克可以概括为
“三字四环节五衰竭”
“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中医名言集锦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疾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时病即有时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1.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2.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3.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4.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面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5.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6.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7.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8.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9.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针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辨证
辨舌質可驗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應脈,當思其病;脈不應病,當思其脈;藥
不應病,當思其藥。
--------清.杭世駿--------
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
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
--------明.李榳《醫學入門》--------
濕病在表,一身盡痛;濕病在裏,一身不痛。
--------明.汪昂《醫方集解》--------
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醫學入門》--------
凡病氣重,則小便必澀;病氣蘇,則便溺漸通。
--------清.程杏軒《醫述》--------
衛虛則外寒而栗,營虛則內熱而咳;營虛則咳傷
肺而唾腥;衛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
-------《醫述》--------
逢節發病,必非議補之時。
--------清.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
--------清.王孟英《王氏醫案譯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須辨兼症,徐洄溪謂有一症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
變者道也。
--------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案》--------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15 20:27 | 只看该作者
:lol: :victory: :D :'(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15 22:1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收获颇丰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4
发表于 2007-5-11 19:5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太帅了!!!:kiss: :kiss:
5
发表于 2007-5-11 19:5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太帅了!!!:kiss: :kiss:
6
发表于 2007-5-12 18:25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7
发表于 2007-8-6 19:04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謝謝!:D
8
发表于 2015-11-29 14: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还要研究这么多西药,真的难为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3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