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4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医患沟通技巧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会谈作为医务人员基本的职业技能,不仅能帮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而且也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常处于主动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医患的会谈过程应与应诊过程紧密联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开始阶段:包括打招呼与自我介绍,作用是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会谈气氛,使病人有被尊重感,然后切入主题,了解病人来诊的目的与需求。

2、中间阶段:主要是资料的收集,包括病史、理化检查及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资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诊断处理的正确性。

3、结束阶段:包括与病人讨论病情,提供治疗方法,结合具体建议或健康教育指导。

会谈应有几个原则:

1、营造宽松气氛:医生以整洁的代表和亲切、安详、稳重的态度迎接病人,面带微笑招呼并请其坐或握手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与不安,良好的第一印象,极有助于以后的会谈。

2、保持注意力集中:会谈时务必集中注意力倾听病人谈话,交谈时与病人保持视力接触,对病人谈话要及时作出应答,以鼓励病人进一步诉说,避免只顾埋头记录而不顾病人情绪反应。

   有位心理学家指出,在会谈信息的总效果中,音调占38%,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占55%,因此,处理好非言语性沟通具有重要价值。

1、目光接触:一般而言,目光接触次数多少,时间长短以及目光转移等,都能反应会谈者的兴趣、关系、情绪等。对医生来说,一方面善于发现目光接触中所提示的信息,并能给予及时正确的解释;另一方面,善于利用目光接触反作用患者,使其受到鼓励和支持,促进良好交往与双方的关系。

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表示多种多样的情感的变化,如恐惧、痛苦、厌恶、愤怒、悲伤、快乐、友善、安详等。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医生获得病情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患者了解医生内心活动的镜子。医生在会谈中不但要善于识别与解释病人的面部表情,而且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3、身体姿势:身体姿势常常能够传递个体情绪状态的信息,能反应彼此双方的态度、关系和交谈的愿望。如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表示若无其事,重重坐下可能心情烦躁不安,突然转身可能意味着有不同意见或态度上的改变等等。

4、副语言:他表达着说话人的情绪和紧张程度等。如表示赞同的鼻音“恩”,表示惊喜的“哇”,以及“嘘”表示反感。另外,他与词语性沟通结合还产生生动的效果,如愤怒时的声嘶力竭,激动时语速加快;绝望悲伤时的呜咽;抑郁的人说话慢而单调。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hxf1979 + 1 好贴!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2-12 19:52 | 只看该作者
{MOD}.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2-13 10:2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来学习一下。
4
发表于 2006-12-13 12: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5
发表于 2006-12-13 12: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