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111|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知识]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于甘草医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全面认识下这味药的全面功效和现代药理研究,牢固的掌握它,合理的使用它,是吾之志。


甘草的功效

       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温,归脾、胃、心、肺经,功能补益心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泻火解毒、润肺止咳.甘草味甘益脾,凡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面黄肌瘦、食少便溏等,多用甘草,配党参、茯苓、白术等药,如<和剂局方>四君汤.若气虚血少,心阳不振所致心动悸、脉结代等,则须重用炙甘草为君药,以益气补中,化生气血,资脉之本源,如<伤寒论>炙甘草汤.气血两虚的其他病症,甘草亦用于气血双补方中,如<济生方>归脾汤、<正甘草号称中草药之王,在中药里甘草可以说是应用最广的一味药了,例如在《伤寒论》 的110 个处方中就有74 个处方用了甘草。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 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
     
      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痛痛、痈肿疮毒、食物中毒等。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甘草的药理作用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它不但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隆血脂、抗癌作用等等。

     补脾益气:用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润肺止咳:用治咳嗽气喘,适当配伍后,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缓急止痛:适于腹中孪急作痛及四肢构孪疼痛,每与白芍同用。
   
     缓和药性:可用于缓解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并用以协调药物间的联合作用 。


甘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主产于我国西北各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消,解万毒……”。传统中医认为甘草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甘草主含甘草甜素、甘草甙、甾甘露醇、β—固甾醇、糖类、有机酸等物质。因此甘草具有解毒作用、抗利尿作用、抑制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又有抗炎、抗过敏反应作用等。甘草的新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毒方面:对多种中毒有很好的解毒作用,有解百毒之称,主要解毒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的吸附作用、甘草次酸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甘草甜素水解后产生葡萄糖醛酸结合解毒。

    二、用于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可以用以治疗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产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席汉氏征)、尿崩症等。其有效成分与甘草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抗利尿作用有关。  另外,甘草还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先天性肌强直症、腓肠肌痉挛症等,这与甘草的解痉及抑制末稍神经兴奋性作用有关。

    三、呼吸系统疾病:甘草可广泛用于治疗咽峡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咯血等疾病。这些与甘草的镇咳、解痉等作用有关。

    四、消化系统疾病:甘草具有抗胃溃疡作用,抗胃炎作用。这与甘草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作用。

    甘草还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但长期服用甘草可引起高血压、浮肿、血钾降低等。故高血压、水肿病人要慎用。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5 19:50 编辑 ]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杏林奇才+2厉害厉害!!我也是中医的 !!但倍感差远!本是同气连枝!吾当愧
  • 无名+4来晚了,送花香香......
收到6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1-15 1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1.治咽痛
昔在山东时,曾治一患者咽痛如刀刺,曾用中西药无效,细察咽喉,局部不红不肿,诊断为少阴咽痛。病由少阴经气不能舒展所致。予服《伤寒论》之甘草汤,生炙甘草并用,以舒其痉挛,饮后二日,其痛若失。
                                                                                                                   《岳美中医话集》

------咽喉乃十二经通行要道,因少阴经气不展而致痉挛疼痛不适,用生炙甘草实乃妙法!: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5 19:59 编辑 ]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1-15 1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2.治喘
  
         刘某女性农民,52岁。得气喘症,已历10余年之久,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最近一年来,自觉胸中热气往上冲,喘促而气若不相续,前医诊断为心肝两脏火旺,冲肺而喘,服寒凉药四五十剂,而病反日趋严重。初诊时,面容灰黯,虚怯无神,发**声,说话提不起气,恶寒特甚,以致平时不出户外,两足心发烧,虽冬季亦露被外,口虽干而不思饮茶水,饮食不多,唇青白,舌质如石灰色,苔乌黑,脉沉细。此肺阳虚发喘,兼服药过多而中药毒,必须先解其毒,独味甘草汤治之。予甘草124g,连服两剂,肚泻,屙风泡沫涎,带乌黑色,气喘减轻。原方加葱,红糖共煎汤治之:葱124g,红糖31g。尽剂后,喘证大减,面容转为苍黄,饮食增多,精神转佳,舌苔由乌黑变为白滑,脉仍沉细,药毒虽解,而过去所服寒凉,攻伐之药品过多,以致肺阳愈虚,必须扶阳以止喘,附子理中汤去参加桂治之,即愈。
                                                                                                  《咳嗽之辨证论诒》

------好个甘草解药毒,个人认为:药毒表现为:唇青白,舌质如石灰色,苔乌黑,对 于中医的辩证一定要准,思维一定要深,初学者经验实在欠缺,对此病例于我肯定辩证吃力。故而愈加显示不断学习的重要。当然跟读医案当是很便捷的跟师学习了。予甘草124g,连服两剂后,原方加葱,红糖共煎汤治之其目的该是通阳散结?各位看客老师指点下,是否正确。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5 20:12 编辑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4
发表于 2006-11-15 1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3.治胸痹
      
       庚寅冬,余至山东,有友朱汉舱患心胸痛,或数日一发或一日数发,如是者六七年。余切其脉,濡数少神,知是肝脾心痛,既寒且虚,予以温补重剂,服之有小效无大效。因思此症系中空,甘草可满中,并能缓急止痛,仍前方加炙草至一两,痛果大愈。但此症由境遇不遂所致,且患已数年,除根不易。其时有谓炙草一味,前方已用五钱,今又加至一两,其不太多乎。余曰:“甘草生用气平,炙用气温,其性能调和诸药,故有国老之称。昔仲景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麻黄、桂枝、葛根、青龙、理中、四逆、调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汤,无不重用甘草。惟遇呕吐中满,酒客,诸湿症,则禁不用,概以用药治病,有宜忌之分也。世俗治病,不明宜忌,甘草一味,重用不敢,不能不用。凡立一方,但用数分,以为如此,乃两全之计也。不知其计愈巧,其识愈庸。”汪忍庵曰:“时医用甘草,不过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习成风,牢不可破,殊属可笑。”曷为可笑,盖笑其庸耳。
                                                                                                                   《诊余举偶录》

------甘草可满中,并能缓急止痛,我以前的意识一直以为满中当是阻碍脾气是了。现在读来满中还有血脉充盈之意?记得当初学习炙甘草汤时,言明该方又名复脉汤,今又读黄煌老师经方杂谈---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在《伤寒论》中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金匮要略》载《千金翼方》的主治是“治虚痨不足,汗出而闷,脉结代,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外台》的主治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其方名和主治都不统一。对于仲景的方名而言,以药名作为方名的情况多是小方,如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干姜附子汤等。而本方是一张九味药的大方子,不合仲景方名之常例。仲景以药名方,皆方中之主药,其用量也相对要大。但本方炙甘草的量并非最大,只用四两,而生地黄用量却独大,用一斤。由此可见,复脉汤的方名更适合本方。另外,《伤寒论》的条文是否存在脱简,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此,清代经方家莫枚士也有独特的看法。他在《经方例释》说“疑**本当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复脉汤亦主之,且二方互可并治。”并举两个例子来证明。一是《伤寒类要》以一味甘草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二是《千金》以一味甘草治疗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莫氏的观点值得重视。
    关于复脉汤,我想提出个人的一点新的看法。那就是本方的最初很有可能是古代的一张军医用方。是用于那些在战场上受伤后造成大出血的士兵们的。大量的出血,也同样可出现脉结代、心动悸。方中用大剂量地黄和阿胶就是为了止血。这一点从内补当归建中汤的条文中可以看出:“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黄土汤和胶艾汤都主血证,也都用地黄阿胶,由此类推,可知本方也应主治血证。桂枝甘草取桂枝甘草汤治悸之意。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当补以无形之气,人参之用义该如此。大出血致使肌体极度衰弱,故又配合大剂麦冬、麻仁、大枣。为防补药滋腻碍胃,故配生姜。在没有输血补液的古代,这的确也是一首对证之方了。徐灵胎在《兰台轨范》中也说本方“治血脉空竭”,诚可谓是独具慧眼。
    《本经》说地黄“长肌肉”,麦冬主“羸瘦短气”,大枣主“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麻仁主“补中益气”,甘草“长肌肉,倍力”。这些药物主治的共同点都是其人枯瘦乏力。因此,我在临床上常以此方治疗以肿瘤为代表的恶病质类疾病。肿瘤病人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后常常表现形体消瘦干枯,动辄气喘心慌,大便干结,病情进入虚痨阶段。此时只要食欲尚佳者都可用本方。我的经验是:治疗食道癌时,麦冬要用60克或更多,呕吐者加半夏;肺癌还应加天冬40克、甘杞子15克;心悸甚者加龙骨、牡蛎,桂枝再加量;贫血时加鹿角胶。便秘者用麻仁,不寐者,可改为酸枣仁。另外,我还以此方治疗肺气肿,多加山萸肉30克、五味子10克、龙骨20克。冬季服者,可以熬成膏剂。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5 20:26 编辑 ]
5
发表于 2006-11-15 1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4.治心下痞

         危廷阶年二十,始病发热恶寒,进表散药二剂,汗已大出,热仍不解。更医又用柴葛解肌之法,反增气逆干呕,胸前板结。一医进大柴胡汤一剂,遂而腹中雷鸣,利下不止,其父亦知医理,邀集同道相商,交口当进七味白术散。余独议曰:“仲景云:‘胸中实,下利不止者死。’”其父惶悚,诸医默然。余又曰:“此真谓之死症耶,但症极险耳,俟吾以法治**剂,可收神效。”其父且警且喜,及见疏方,乃生姜泻心汤,又疑芩连不服。余曰:“此症吾揣摩有素,非一时之疑用也,服下果然呕热顿止,但渴泄未止,更与干草泻心汤, 呕利随止。”归语门人,门人不解。因诲之曰:“此症头绪错杂,无非汗下伤胃,胃中不和,客气上逆,伏饮搏结聚满于膈。夫胸前板结,即心中痞硬也。胃虚火盛,中焦鼓激,以致腹中雷鸣。盖火走空窍,是以上呕下泻也。生姜性温,善助胃阳,甘草味甘,最益胃阴。因仿长沙之诀,汗后胃虚是阳气外伤,故用生姜之温以助阳,下后胃虚,是阴气内伤,故用甘草之甘以补阴。药仅更一味,意则有无,先后两剂,欲起一生于九死者,敢操无师之智哉。”门人问曰:“甘草补阴止利之义,先贤开导来学,但此症胸前板实,述生姜散满,固其宜也。吾师复用甘草,独不虑其恣满乎?”答曰:“甘草味甘补土,土健而满自除也。况施火性急迫,阴气不守之症耶。且甘草之功用甚长,惟仲景之圣,方知举用,试观发表药中,如桂枝,麻黄,大小青龙辈,必用甘草者,欲以载邪外达,不使陷入阴分也。若邪入里,必无复用甘草之理,如五苓,承气,陷胸,十枣诸方,俱不用也。至桃核调胃诸方,以其邪兼太阳,尚属用之。若阴血大伤,竞重用甘草以复脉,可见前贤用药,取舍有其法度。而后之叶天土,黄宫肃辈,每视甘草为畏物,致令良药见屈,固不识此取舍之妙,又不察资满泄满之意也。”又问曰:“土健而满自除,则凡满症,俱不必忌乎?”曰:“非也,阴气内盛之满,法所必忌,阴气下亡之满,法所必施。如发表药中之甘草,必不可少,攻利药中之甘草,有断不可用者,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得心集医案》

--------阴气内盛之满,法所必忌,如攻利药中之甘草,断不可用!
          阴气下亡之满,法所必施,如发表药中之甘草,必不可少!
          以上两句摘自上段文字,感觉有些绝对,君不见,调胃承气汤里还用了6克甘草?甘草之用当是缓下热结,调整胃气。故仲景又说,以其邪兼太阳,尚属用之。
          惟仲景之圣,方知举用:  试观发表药中,如桂枝,麻黄,大小青龙辈,必用甘草者,欲以载邪外达,不使陷入阴分也。 若邪入里,必无复用甘草之理,如五苓,承气,陷胸,十枣诸方,俱不用也。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6 12:36 编辑 ]
6
发表于 2006-11-15 1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5.治结胸症

          余在籍时,城内李姓之子,年十五岁,秋初病热,身微酸楚,能食能跑,不以为然。十数日后,卧床不起,延医治疗二十余天反而增剧,昏愦不省人事,众医束手,诿之不治,后乃延余,至则同前医会诊,彼等皆言阳证见阴脉,不可为力。余诊之,脉象若有若无,舌干苔黄,舌面有白泡,按腹坚硬,呼吸似难,热势炎炎,是挟食无疑。与众商一下法,全谓牛黄服了二钱多,清下之药,早已服过,况脉象见败,恐不胜再下。余曰:“今此病结胸证悉具又兼挟食,急下尚恐不救,缓行祸不旋踵矣。虽脉象见状,因邪火内郁,阳证似阴,伤寒温病间有时脉,可舍之勿论。”众默然似有难色,惟时患儿之父恐吾作难,直曰:“吾子犹兄之子也,因知病已凶多吉少,然尚有一息,不得不尽人事,请兄速赐一方,拯儿命于万一,殁齿不忘大德。”其言辞恳切,动人心肺,遂授笔将方疏讫,欲与众商,讵知彼等一见大陷胸汤加甘草,竟不言,一齐辞去。余忖彼等既不相商,必是散布流言,恐李闻之生疑,则愤事矣。即将甘草与甘遂相反相使之义为之解释,安危在此一举。座中患儿之舅父,即欲市药,余止之,请三思而行。伊等同声曰:“谩不说相反,就是砒石也在所不疑,请兄勿虑。”须臾,市归。付余检验,验毕,嘱服药后至夜半,大便行与不行告我。时有未申之交,余出自行散步,遇友人某者仓惶告曰:“李之子,前数医皆推诿不治,闻兄以大陷胸汤加甘草予之,现在满城风雨,言今晚必死,兄何不恤名耶?”余曰:“吾固知不免旁人讥诮,但义不容辞,况医乃仁术,见死不救,仁安在哉?吾宁逆同道诸公,决不忍见死不救,满城风雨,又何妨乎?”晚间,正欲就寝,子父忽来,言大便已行一次,所下甚多,烦兄再往一诊。余即偕行。至寝所,视便下之物,黄水与脓相参半盆,内有干粪十数枚。脉息似有起色,按腹软软,仍是呼吸不醒,恐阳元伤阴,即以西瓜参白糖用杓灌下,即时不咽,后慢慢下咽,越灌嘴张越大,咽得越快,一连灌了十余匙。嘱二煎药不敢再服,今夜要轮流看照,不可有误。米汤、西瓜、徐徐服下,不可有缺,可能大便还下两三次,来日再视。及天明,子父登门笑言可掬,言:“果然不出所料,自兄走后,又便两次,所便之物,秽气比初次更甚,肚腹绵软,塌陷成凹,熟睡良久,黎明呼之,能张嘴要吃,请兄再诊,诊之脉静身凉,遍身微润。”须臾,睁眼良久曰:“王老伯何日来。”一家大笑。说毕,竟要吃羊肉包子。余曰:“病新瘥,休说羊肉包子,就是米汤也不敢多吃,俟一日外渐渐再加面食,方保无虞,不然有犯‘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之戒。”是役也,若非李之笃信,虽儿舅父之赞成动,余虽当正不阿,救人之心切,能如之何?陈修园曰:“病人之吉凶,寄之于医。然权不操诸医, 而操诸用医之人。”诚哉斯言。
                                                                                              《王修善临证笔记》


--------然权不操诸医, 而操诸用医之人,为医者当胆大而心细,细审之,思辨之,是其证当用其药!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6 12:46 编辑 ]

1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1朵
7
发表于 2006-11-15 1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6.解毒
        一药室家人,正锉药,忽仆地,不省人事,诸人以为中风痰厥,乃询于余。余曰:“此非病也,必药气熏蒸,中于药毒。”令与甘草煎汤灌之立醒。
                                                                                                                   《万病回春》
-----解药毒
        
       一妇人,将烧酒贮在锡壶内,经旬取服,止饮一小锺,即醉闷不省,众莫知其症。余曰:“此中铅毒也。”令以陈土搅水澄清,入甘草煎汤,灌之即醒。
                                                                                                                    《万病回春》
--------解铅毒

        润庵治一人,暑月烦满,以药搐鼻不得嚏,闷极,遂取药四五钱匕,服之,烦满益甚,昏不知人,不能言语。盖因药中有生半夏,生南星等物也。谓南星,半夏之毒,须姜汁乃解,盛暑烦满,焉可更服姜汁,势必以甘草解之,但其味极甘,少用则毒气不解,服至一二钱,即不能更多,因以甘草一斛蒸露饮之,饮尽而病退。凡病者,畏药气之烈,恶药味之重,皆可仿此法。
                                                                                                                    《冷庐医话》
-----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   
        
       陈元东,连日微觉恶寒,两耳痛引及脑,然饮食自若,曾向吴医诊治,服川芎茶调散,下咽即浑身大热,面红目赤,牙紧唇肿,咽喉塞,瘾疹红块,攒发满项,举家警怖。急延吴医夏视,吴医束手无策,陈氏昆季伯侄,交口怨为所误,乃一面闭阻吴医,一面各寻别医。及余至时,数医在堂,未敢用药。有谓此非桂附不可治者,余因问曰:“此何症也?”一医曰:“误表戴阳于上,阴邪攻于皮肤,必须桂附,方可收阳。余笑曰:“先生可独领治否?”其医曰:“如此坏症,谁肯领治。”余曰:“吾可领之。”遂将吴医原方加甘草五钱,并曰:“立可呈效。”其家见余言真切,急煎服,药一入喉,微汗热退疹消,头目俱清,一时人事大爽。诸医见余言已验,各自回家。而吴医曰:“加病是此药,愈病仍此药,且加病甚速,愈病仍速,如斯奇治,令人莫测,肯以传乎?”答曰:“五行之速,莫如风火,此症本风火内扰,阁下特未察其隐而未发之故耳!原药升散宣扬,治本合法,但一剂,其伏邪只达肌表,宣乎逼蒸发热,头目赤肿,皮肤疙瘩,盖发未透也,余乘机再剂,解肌散毒,攻其汗出,则邪可尽达。自然风净火平,合手火郁发之之义。但风火交炽,热甚暴急,故重加甘草,以缓其火热,乃甘以缓之之意。法遵经旨,有何奇哉。”吴长揖曰:“先生诚高妙,胜吾等远矣。”
                                                                                                                     《得心集医案》

----重加甘草,以缓其火热,乃甘以缓之之意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6 21:59 编辑 ]
8
发表于 2006-11-15 1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7.治皮肤症
         一小儿阴囊忽虚肿痛,以生甘草调地龙粪涂之,愈。
                                                                      《名医类案》
----难道是甘草的清热解毒之功?巧用地龙粪的用意也与清热解毒有关?

       谷道外肾之间,所生痈者,名为悬痈。医书所不载,世亦罕有知者,初发惟觉痒甚,状如松子大,渐如莲实,四十余日后始赤肿如胡桃,遂破,若则大小便皆自此去,不治。其药用横纹大甘草一两,截长三寸许,取山涧东流水一大盆,井水河水不可用。以甘草蘸水,文武火慢炙,不可性急,须用三时久,水尽为度,擘视甘草中水润为透,却以无灰酒两碗煮。候至一半,作一服,温饮水。初,未便效验,二十日始消,未破者不破,可保平安,虽再进无害。与代守姚康朝,正苦此痈,众医拱手,两服而愈。
                                                                     《名医类案》

---- 此案例整个炮制过程好麻烦!当今生活节奏恐怕不合适。其中几个名词费解,望老师们指点:谷道外肾           悬痈      横纹大甘草    无灰酒     

       脚气上攻,结成肿核,及一切肿毒,用甘遂末,水调傅肿处,即浓煎甘草汁服,其肿即散。二物相反,而感应如此。清流韩泳病脚疾,用此,一服病去七八,再服而愈也。
                                                                      《本草纲目》

----脚气上攻,结成肿核,是现代的什么病?看来十八反并非真不可用也。
      
       杨某,女,57岁,1990年8月3日诊。患者因左小腿下三分之一外侧皮肤红肿,热痛,并有一小溃破点二月余入院,检查:左胫骨下三分之一处外侧红肿热痛,局部皮温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皮肤变厚,皮色暗红有一微小皮肤溃破点,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诊断为臁疮,证属湿热瘀毒,耗伤阴血。西医诊断为血管炎,前后以中药二妙散,四妙勇安汤,指迷茯苓丸,西药青、链霉素等治疗一月余,仍感患部红肿热痛。考虑病久以虚居多,应以收敛为主。遂停前药,用蒲辅周老中医验方炙甘草粉香油调外敷患部,日换药一次,以收敛、营养、生肌、解毒,促进伤口愈合。外敷2天后,局部不适减。4天后,皮肤颜色趋于正常,疼痛消失,红肿消退,发热缓解,皮肤溃破点愈合。继用一周而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四川中医,1991;(8):49

----此乃扶正祛邪,托毒外出。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6 19:25 编辑 ]
9
发表于 2006-11-15 1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8.反鲢鱼
        有一农家人口颇众,冬月溏涸取鱼,煮食以供午餐。丁壮食鱼且尽,即散而赴之,妇女童稚数人复取鱼烹治佐食。及晚,有一妇觉饱闷不适,卧床歇息,众未介意,次日呼之不起,审视则已僵矣。举家惊讶,莫明其故。再四考查,自进午餐后并未更进他种食物,亦无纤芥事故。乃取前日烹鱼之腹细察视之,除鱼汁骨肉外,惟存甘草一条约四五寸许。究问所来,据其家妇女云:小孩啼哭每以甘草予食,腹中所存必系小儿所遗落者。又捡所烹之鱼,皆系鲢鱼,并非毒物。且甘草亦并无反鲢鱼之说。矧同食者若干人,何独一人偏受其灾。顷刻邻里成集。又久之,其母家亦至。家人据实以告众,少年大言于众曰:“甘草鲢鱼同食毙命,千古无此奇事,岂得以谎言搪塞?果尔,则再用此二物同煮,与我食之。”言已,即促同来者照办,并亲自手擎二物置釜中。烹熟,取盘箸陈列席间,旁人阻者辄怒斥之,即席大啖,并笑旁观者愚蠢胆怯。届晚间固无甚痛苦,亦无若何表示,至次晨则僵卧不起矣。由斯,其母家嫌疑解释。按鲢鱼为常食之物,甘草又为药中常用之品,苟此二物相反,疏方用甘草时即当戒其勿食鲢鱼。
                                                                                                          《医学衷中参西录》

-----甘草反鲢鱼,倒是第一次听说啊。小心为妙!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6 19:40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6-11-15 1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9.辨生熟甘草
        门生李某言,曾有一孺子患腹痛,用暖脐膏贴之,后其贴处溃烂,医者谓多饮甘草水可愈。每因饮甘草水过多,小便不利,身肿腹胀,再延他医治之,服药无效。其地近火车站,火车恒载卸甘草,其姊携之拾甘草嚼之,日以为常,其肿胀竟由此而消。观此,则知甘草生用,熟用,其性竟若是悬殊,用甘草者,可不于生熟之间加之意乎?
                                                                                                                 《医学衷中参西录》

----甘草之用,一个煮水喝而小便不利,身肿腹胀,乃甘壅脾土,水液代谢障碍,一个拾甘草嚼之其肿胀竟由此而消。的确是神奇!

[ 本帖最后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6 20:08 编辑 ]
11
发表于 2006-11-16 10: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handshake 楼主辛苦了。
12
发表于 2006-11-16 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楼主你表现不错。很支持你。:victory: :handshake
13
发表于 2006-11-16 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楼主你表现不错。很支持你。:victory: :handshake
14
发表于 2006-11-16 1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谢谢楼上兄弟支持,一起学习吧!:handshake
15
发表于 2006-11-16 14: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咳嗽之辨证论诒》
原方加葱,红糖共煎汤治之其目的该是通阳散结?

患者口虽干而不思饮茶水,饮食不多,唇青白,舌质如石灰色,苔乌黑,脉沉细,明糸为寒邪所伤,寒者温之,以葱为通中发汗之用.
寒过则伤阳,胃阳伤则饮食不多,口干而不欲饮,以红糖取之温中之意.

一已之见.
16
发表于 2006-11-16 14: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记得当初学习炙甘草汤时,言明该方又名复脉汤,今又读黄煌老师经方杂谈---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在《伤寒论》中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对于炙甘草汤的用法岳美中先生常用之.在其医案中有详论.
岳老及李可在运用经方时并强调一点:剂量问题.炙甘草汤为什么以甘草为名?按方名原则,一般君药才用作方名.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而北京刘渡舟先生则以比例用之.强调君臣佐使之用量不同.
17
发表于 2006-11-16 1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甘草生用,熟用,其性竟若是悬殊,用甘草者,可不于生熟之间加之意乎?

诚良言也.不仅甘草生用熟用之果不同,其他许多中药生熟用之,效之远也.

[ 本帖最后由 烈火战车 于 2006-11-16 14:43 编辑 ]
18
发表于 2006-11-16 15: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吾知数人之中,仅有一在知音者,潜深默契
19
发表于 2006-11-16 1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呵呵。。。。感谢战车跟帖讨论,相互学习。:handshake
20
发表于 2006-11-16 18: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呵呵.得遇一知音,诚难.
泡在爱医好多天,觉的天天喊的要学中医的人多,真正看书用心学之,则少之又少.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紫草+1网上得来终觉浅,还须读书深深悟。我很赞同老兄的看法。
收到1朵
21
发表于 2006-11-16 1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是啊,所以我们先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吧。
22
发表于 2006-11-17 21: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原帖由 锵锵音乐坊 于 2006-11-15 19:31 发表
5.治结胸症

          余在籍时,城内李姓之子,年十五岁,秋初病热,身微酸楚,能食能跑,不以为然。十数日后,卧床不起,延医治疗二十余天反而增剧,昏愦不省人事,众医束手,诿之不治,后乃延余,至则同前 ...



1987年四川林通国所著《中医拮抗疗法》一书,收载了许多甘遂大戟芫花与甘草同用的处方和案例。其中有一方“追风下毒丸”,是甘遂大戟芫花各60克、大黄芒硝各80克、甘草120克。为末做成水丸,治疗胸腹胀硬疼痛,肿瘤积聚痰饮等。

[ 本帖最后由 白术散 于 2006-11-18 10:36 编辑 ]
23
发表于 2006-11-20 15: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厉害厉害
好贴呀
向楼主致敬
24
发表于 2006-11-29 1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顶出来晒晒!
25
发表于 2006-11-30 1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读《伤寒论》之甘草解
主治1:清热2;治里急、急痛、挛急。3:治厥冷、烦躁、冲逆4:解毒
芍药甘草汤证曰:脚挛急。甘草干姜汤证曰:厥,咽中干,烦躁。甘草泻心汤证曰:心烦不得安。甘姜甘草汤证曰:咽燥而渴。 桂枝人参汤证曰:利下不止。甘麦大枣汤证曰:藏躁喜悲伤欲哭。 甘草汤证曰:咽痛者。  桂枝甘草汤证曰:叉手自冒心。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曰:烦躁。    四逆汤证曰:四肢拘急厥逆。    甘草粉蜜汤证曰: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苓桂甘枣汤证曰:脐下悸。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曰: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小建中汤证曰:里急。    半夏泻心汤证曰:心下痞。小柴胡汤证曰:心烦。又云:胸中烦。  小青龙汤证曰:咳逆倚息。    黄连汤证曰:腹中痛。  人参汤证曰:逆抢心。  旋复花代赭石汤证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乌头汤证曰:疼痛不可屈伸。又云:拘急不得转侧。 谓胃承气汤证曰:不吐、不下、心烦。  桃核承气汤证曰:其人如狂。又云:少腹急结。    桂枝加桂汤证曰: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曰:惊狂、起卧不安。     
上观诸方。曰急迫,曰痛、曰厥、曰烦、曰悸、曰咳、曰上逆、曰惊狂、曰悲伤、曰痞硬、曰利下,皆甘草所主。而有所急迫者也,仲景用甘草也;其急迫剧者,则用甘草亦多。不剧者,则用甘草亦少。由是观之,甘草之治急迫也明矣。古语曰:病者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其斯甘草之谓乎?仲景用甘草之方甚多,然其所用者,不巡前证,故不枚举焉。    凡征多而证明者,不枚举其征,下皆效之。
甘草汤证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凡其急迫而痛者,甘草治之。其有脓者,桔梗治之。今以其急迫而痛,故与甘草汤。而其不差者,已有脓也。故与桔梗汤,据此推之。则甘草主治,可得而见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其证不具也。为则按其章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是恶寒者,附子主之。而芍药、甘草,则无主证也。故此章之义,以芍药甘草汤。脚挛急者,而随此恶寒,则此证始备矣。为则按: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俱有甘草。而大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皆无甘草也。 调胃承气汤证曰:不吐不下心烦。又曰:郁郁微烦,此皆其毒急迫之所致也;桃核承气汤证曰:或如狂、或少腹急结,是虽有结实。然狂与急结,此皆为急迫,故用甘草也。大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俱解其结毒耳。故无甘草也。
     陶弘景曰:此草最为众药之主。孙思邈曰:解百药之毒。甄权曰: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金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东垣李氏曰:生用则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26
发表于 2006-12-9 13: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感谢tzqwujun :handshake
27
发表于 2006-12-15 1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好贴不能沉,学习中
28
发表于 2006-12-16 1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受教了,谢谢
29
发表于 2006-12-17 0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斑竹辛苦,异常感谢!!!!
30
发表于 2006-12-22 14: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跟我读医案-----非常有使用价值的医案整理!---甘草

呵呵。。。希望大家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