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区预防] 预防保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秋季预防什么疾病
秋燥最常见
所谓秋燥,就是指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秋季又是个易过敏的季节,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也比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
避免秋燥应规律饮食:第一,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第二,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了。第三,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寒凉食物很多: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等等。
感冒会多发
秋季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下列“九饮”能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晚上睡觉前饮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菜根饮: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趁热饮。
4.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5.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6.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7.姜糖饮: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8.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9.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腹泻致胃病
立秋过后,又是冰箱病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因为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频频引发胃肠炎等急性病。
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秋后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
贴心提示:“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呼吸道疾病
“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人不易适应,病毒乘虚而入,使人致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夏秋季节北方气温温差开始增大,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气候季节温差的影响,从而引起感冒、咳嗽。而秋天,花粉过敏也容易引起支气管哮喘。这个季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比较多,因为温差大,早晚比较冷,所以容易着凉,诱发气道、气管的毛病,咳嗽、气喘随之加重。
建议:1.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在夏秋季用凉水洗脸,循序渐进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慢性病发病。同时早晚冷的时候也要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受凉。在饮食上,忌食油腻的东西,老年人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2.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不是特别健全,所以小孩对气候比较敏感,也是易感人群。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引起感冒。小孩的支气管炎比较好治,主要就是防止再发作,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早晚增减衣服,饮食方面应该多吃杂粮、小米粥、米饭、馒头、青菜、水果、鸡蛋等食物,防止食物单一。
贴心提示:保持愉快的心情,平时多笑笑,不仅能使肺活量增大,还能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
除了上述这些疾病,一些其他疾病,例如心脏病、抑郁症、猫抓症和真菌类皮肤病等,也会在这个季节多发,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出现不良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希望大家在这个凉爽的季节里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身心,而不是被莫名的疾病搞得狼狈不堪。

[ 本帖最后由 lls2003108 于 2006-10-19 11:51 编辑 ]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易书子+6感谢您的整理,送花香香~欢迎继续支持社区预防保健与健康教育版:)
收到6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0-17 08:19 | 只看该作者
秋季防胃肠病“惹是生非”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寒露一过,气候变化无常,若不注意日常保养,一些疾病便会乘虚而入,胃肠病就是其中之一。而此时, 各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量都会出现一次就诊高峰,其中,胃胀、胃痛、腹泻的患者占了大多数。

  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病,稍有不适,图省事的人就到药店买点药对付。殊不知,胃肠道疾病有很多种,从表面看症状大致一样,如不经诊断乱治,可能会越治越重,还会给以后的正规治疗带来麻烦。

  为能帮助大家顺力度过“多事之秋”,下面教大家用简单的方法区别秋季常见胃肠病及其防止知识。

  疾病一  消化性溃疡周期性上腹痛

  症状特点: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的表现是上腹痛,并有一定节律性和周期性。如胃溃疡患者的上腹痛通常在进食后1小时出现,约餐后4小时缓解,呈现进食→舒适→疼痛→舒适的节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上腹痛常在饥饿时出现,称之为“饥饿痛”,疼痛在进食后缓解,下次进食前又出现,呈现疼痛→进食→舒适→疼痛的节律。溃疡病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反酸、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长期的胃溃疡还可能发生癌变。

  防止策略:合理饮食正规用药合理饮食是防止溃疡病的基础,溃疡病患者在饮食上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宜食松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性、油炸或坚硬、难消化的食物。

  症状的改善不等于溃疡的愈合,溃疡病患者不能因疼痛缓解而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反复。精神压力、心情郁闷也会诱发或加重溃疡病。另外,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疾病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早饱症状

  症状特点: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如胃肠道运动不协调、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如慢性间歇性上腹痛、早饱、餐后饱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无明显病变或仅有轻度胃炎表现。

  防止策略:对症治疗和日常保健以饱胀、嗳气、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可用一些促动力药物。以反酸、烧心为主要表现的,则要联合应用促动力药物、制酸剂和抑酸剂进行治疗。焦虑、抑郁状态较明显者,适当应用一些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能有效改善不适症状。

  疾病三  肠易激综合征易混为结肠炎

  症状特点:腹痛、腹泻、便秘等肠易激综合征在气候变化或肠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秋季最多见,以腹痛、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且久治不愈。

  防止策略:用药及时生活调养很重要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以中青年居多,一般来说,肠易激综合征没有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养非常重要。生活调养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要过分紧张焦虑,保持心情舒畅;饮食结构合理,多喝水;少吃西瓜、冷饮、油炸食品及隔夜食品等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适当进食一些健脾食品,如山药、红枣等。

  多数肠易激综合征易被当成结肠炎误诊误治,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呢?方法很简单,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咨询患者有无脓血便就可知晓,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肠镜检查。

  疾病四  急性胃肠炎 ”大补”需靠后

  症状特点: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急性胃肠炎主要由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如因进食含有病原菌及有毒素的食物,如吃不洁熟食、馊食等,也可因贪食冷饮或暴饮暴食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

  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发热,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防止策略:自我保健对症治疗在胃肠炎多发的秋季,注意日常保养非常重要,如不吃不洁食物、不饮酒、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食物、腹部不受凉、不服用会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等,均能避免或减少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急性胃肠炎期身体虚弱,吃些滋补品补一补吧,这是许多患者要走出的误区,胃肠炎期胃部黏膜充血,宜清淡饮食,待病情好转后,逐步恢复普通饮食。

  当然,如果是慢性胃肠疾病,最好是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接受正规系统治疗。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0-17 08:20 | 只看该作者
秋季肠胃保养宜忌





    秋季肠胃保养秘笈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冷暖多变,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大家难免食指大动,秋季也就成了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防护,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所以应根据气候变化,搞好保健防病,防患于未然。  

  注意保暖  

      肠胃喜暖恶冷,暖散而冷凝,凝则伤胃。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特别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体质好的可以轻衣薄衫为主,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和锻炼耐寒能力,但也要尽量避免腹部受凉。  

      合理饮食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凉性食物。胃病患者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多吃水果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特别容易出现便秘,应该多吃水果补充水分。最好是顺着大自然节气吃当令水果,不要因为运输方便、科技发达而选择反季节水果,容易吃错食物影响身体健康。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等水果。  

      精神养生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深秋更是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很多人常因此产生凄凉、垂暮之感,忧郁、烦躁等情绪。肠胃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很重要,避免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情绪的**。应该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萧煞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肠胃。  

   多喝乳酸菌奶  

      经常感到肠胃不舒服,消化不良的人应该多喝乳酸菌奶。乳酸菌可以分解鲜奶中的乳糖而产生大量的乳酸,使人体肠道呈酸性。这种酸性环境,不利于**菌的生存和繁殖,可抑制**菌在人体内的产毒作用。同时乳酸菌奶中所富含的乳酸菌还具有清理肠道,促进消化的作用,有"肠胃清道夫"的美誉。常喝乳酸菌奶更有利于解决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胃溃疡等肠胃四大毛病,从而保护肠胃的健康。  

      避免药物**  

      秋天不单是肠胃疾病易发的季节,同时也容易患上其他疾病。治疗这些疾病的有些药物对食道和胃黏膜有**性,服后可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等,如需要服用这些药物的话,选择在餐后或就餐中服用为好,胃中有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
4
发表于 2006-10-19 11:48 | 只看该作者
  随着冷空气的一再降临,据市一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仅仅两天时间,就收治了10多名心肌梗死、中风和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由于不少患者年龄都比较大,而且往往原来就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病史,发病时病情都较危重,不少人被送到医院时心跳、呼吸骤停,神志昏迷,严重威胁生命。

  面对疾病的突袭,如果掌握一定的科学急救知识,能在第一现场就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也许结果就是生死之殊。市一医院急诊科的许国根主任为此介绍了最常用的几种急救方案。

  中风

  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塞)是冬季的好发疾病,年龄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激动、紧张、失眠、过度劳累(有时甚至大便用力)的情况下,如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呼吸鼾声大、口角歪斜、一侧上下肢瘫痪,就应该想到是突发脑出血(脑溢血),也有些人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脑出血病人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家人千万不可惊慌失措,而要保持清醒头脑,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急救方案:

  1、当病人突然在路旁、厕所或人多的地方昏倒,且自述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首先应小心将病人抬到卧室或宽敞的场所,让病人平卧,同时尽快与急救中心联系。

  2、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要及时解开衣领、裤带,必要时将上衣用剪刀剪开,以减少对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以侧卧位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如果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

  3、如果病人神志清醒,应让病人静卧,并安慰病人,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同时稍稍抬高头部,做一些肢体**,减轻颅内压力。

  4、尽量避免长途运送病人。急性期病人长时间运送,一方面耽误治疗,一方面运送途中的震动,有可能加重脑出血,因此应该尽量送到就近医院。运送途中,尽量减少病人身体及头部震动,头部要有专人保护,担架要垫得厚一点,软一点,心情再急,送护车也要一路慢行。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在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应待急救中心人员到达、病情相对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是导致中老年人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患者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死亡,其中未能及时到医院就诊便死亡的病人约占到1/3,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非常重要。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就要考虑到心肌梗死的可能。

  急救方案:

  1、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保持安静和情绪平和,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并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千万不要让病人步行到医院,如急送病人至医院,人背、车拖,一路颠簸,易使病情恶化。

  2、如有供氧条件,立即让病人吸氧,同时速与急救站联系。

  3、如有家用常备药箱,遇到心肌梗塞病人发作时,首先让患者立即躺下,停止活动,口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如有胸痛者,可将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嚼碎后置于患者舌下。心跳呼吸骤停者亦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最常见的病因有溃疡、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胃炎、胃癌等,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消化道大出血时表现为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增快,甚至危及生命。

  急救方案:

  1、当发生呕吐鲜血或排黑便时,病人的紧张情绪会加重出血。正确做法是安静卧床,把情况告诉家人、邻居或单位同事,并有人陪同一起就诊,防止出现意外。

  2、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可先平卧,头低肢高,在脚部垫枕头,与床面成30度角,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脏,保证大脑血供。呕血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注意保暖。对已发生休克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内积血。同时与急救人员联系。

  3、如病人情绪烦躁,可让其口服安定类药片,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出血自止。也可缓慢间断饮用5摄氏度左右冷饮或冰水,每次100至200毫升。

  4、出血发生后停止进食,以免加重食道静脉破裂,也不可服稀盐酸、食醋或其他助消化药,以免使溃疡加深,出血难止,更不可腹部热敷,以免胃肠充血,加重出血。

  5、往医院转送病人时,无论用急救车还是出租车,都应让病人平卧,防止颠簸,以免加重休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1 14: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