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49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1.1 扎两根止血带法
  马俊英[1]报道,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经6000多例儿童的临床实践,一针见血率达99%,认为扎两根止血带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张清智等[2]用于脑血栓致偏瘫、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致肢体麻木等不能配合握拳患者的静脉抽血,一针成功率达98%,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经1260例的临床应用,认为效果好。侯艳等[3]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1.2 易见回血法
  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姚学娜等[4]经过4年的实践,探索出两种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为1209例血管弹性较好的患者行静脉穿刺8984次;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为247例细小血管和血管弹性较差的患者行静脉穿刺2634次,成功率均高。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傅军[5]报道的手捏输液器下段法,如头皮针在血管内,可见明显回血,反之,无回血。避免了头皮针进了血管无回血,回退针时有回血的现象。吴军玲[6]、常宇峰等[7]采用了增大输液管道负压穿刺法,使回血迅速易见。方法为: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0.2ml[6]或0.6ml[7],固定好返折处,穿刺**入皮下后,松开返折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前者将该法与常规输液法进行对照,选择年龄超过60岁,且血管脆性大、细小血管、脱水、休克患者500例,小儿患者500例,结果成功率分别为:增大负压法98%和100%,常规法92%和96%,后者选择46例休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结果常规法成功16例,30例采用增大负压法,成功28例,失败2例。认为增大输液管道的负压,使管道内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当穿刺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即迅速流入针管内,穿刺易成功。
  1.3 局部血管扩张法
  1.3.1 外涂血管扩张剂法
  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李波[8]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36例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程丰徽等[9]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应用32例次,其中18例次为50岁以上行化学治疗3个疗程的肿瘤患者,8例次为5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6例次为39岁以上其他疾病患者,成功率分别为100%、62.5%、100%。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冯敏等[10]研究探讨出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作了50例次应用,一次性成功38例,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1.3.2 热敷法
  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张秀兰等[11] 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515例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陈英等[12]对指趾静脉穿刺、戴文燕[13]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1.4 进针角度的选择
  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为20°角,而任永峰等[14]主张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李冰等[15]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主张35°角进针;陈英等[12]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主张10~15°角进针;刘芳莉[16]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主张超过40°角进针;戴文燕[13]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主张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主张20~30°角进针。均达到了容易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
  1.5 非握拳穿刺法
  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而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万淑芝等[17]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经万余例的实践,成功率达98%以上。王润兰等[18]主张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有主张反复握拳、松拳[18,19]认为握拳时,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进针后易穿透血管,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穿刺时,患者手自然下垂、弯曲。樊小平[20]吕炳华等[21]采用握指法,即操作者左手握紧被穿刺手的4个或5个手指,使其手向掌面弯曲成弧形。经百余例实践效果满意。[20]与握拳法对比,分别穿刺12080人次,结果握指法一次穿刺成功11234人次,成功率93.0%,而握拳法一次穿刺成功10026人次,成功率83.0%。[21]
  1.6 手指推、压法
  汪丽华等[22]用大拇指轻按欲穿刺的静脉,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推行3~5cm,嘱患者用其对侧拇指按压固定静脉后,再用拇指在被固定静脉远心端(离穿刺点3~5cm)向近心端推行,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穿刺后即松开。该法与压脉带固定法比较,效果优于压脉带固定法。对静脉容易滑动的老年患者,作静脉抽血时,国外学者[23]主张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压住距进针处0.3~0.6cm的皮肤,针尖穿透皮肤和进入血管一气呵成。
  1.7 仪器显示穿刺法
  赵永胜等[24]报道,冷光乳腺检查仪通过光束的透射,将皮下静脉的分布与走行清晰地显示出来,尤其是肉眼看不到、手摸不清的静脉,临床用于小儿静脉穿刺100例,穿刺1102次,一次成功1081次,成功率为98.1%。俞文敏等[25]成功研制出手背浅静脉显示仪,它能清晰显示静脉的数量与形态,特别适用于手背脂肪厚的女性和儿童,临床应用150例,成功率100%。
  1.8 穿破后的补救方法
  吴云霞[26]对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主张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即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有回血停止,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先以指重压1s左右,然后打开输液调节器,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调整滴数。报道了100例扎穿者,成功补救90例,成功率达90%。认为此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不易寻找血管的患者。孔力等[27]对此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即扎穿血管后,针头外撤有回血后,不应停止,还应将针头再前行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此补充得到王海平[28]的赞同,并强调了在作静脉穿刺时,输液针头应留1/4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加以补救。
  1.9 其他方法
  马晓军等[29]对老年或长期经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施行手术用粗针头(12~16号)作静脉穿刺时,采用了针头进入皮肤后,针口斜面向下压血管,刺入血管后,再将针口斜面转向上方固定的新方法,选择38例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实践(先行常规法穿刺,失败后再用新方法),常规法只成功5例,新方法成功30例,失败3例。李冰等[15] 报道,有关穿刺成功的因素中,强调了操作者的心理因素—自我控制能力,只有控制调好自己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如水肿病人、末梢循环差等穿刺困难的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不高。现就几种静脉穿刺失误的原因浅谈如下:
一、水肿病人;临床上此类病人不少,此类病人因血管前被水肿组织所掩盖,不易看到和摸及,穿刺很易造成失误。遇到这样的病人时,首先应镇静、沉着。穿刺时要耐心地寻找血管。可在手背或足背先按摩皮肤,并按压血管周围之浮肿部位,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此时立即消毒与穿刺,往往不难取得成功。二、末梢循环差韵病人;病人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低下,血管不充盈,通透性增强,在穿刺时肉眼很难见到充盈之静脉,但注往能隐约见到浅蓝色的血管走向。此时在静脉近心端扎紧止血带,再向静脉回流方向充分推压血流,或用一些物理**如拍打局部或热敷等,使局部静脉暂时充盈显露,切忌扎止血带过久或连续拍打**血管。当静脉充盈显露时即可迅速进行穿刺。且记,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没有回血,若挤压血管近心端或抽动注射器活塞时,可见到少量回血。因此,穿刺时要细心体会,才能察觉到针头进入血管的落空感。当觉察到落空感或见到少量回血后注入部分药液。如注药时局部不隆起,推药感觉无阻力,则证明针头在血管内,此时即可大胆地将药液推人,或将针头固定进行输液。消瘦或血管硬化病人;病人皮下脂肪少,静脉虽明显暴露,但很粗硬而且管腔狭窄,弹性也差,且易于滑动,不易固定。穿刺时则因管壁增厚,针尖不易刺入管腔,穿刺者可感到血管坚韧如绳索状。穿刺时需牢牢固定血管,针尖应在静脉的上方向下压迫直接刺入,见有回血,再顺血管走行方向缓缓进针少许即可,这样易成功。如针尖在皮下沿静脉的侧面潜行刺入,则静脉容易随针尖来回移动,不易一针成功。四、肥胖病人;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厚静脉位置较深,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选用肘正中静脉,其次要选择颈静脉,股静脉或大隐静脉等部位进行穿刺。进针的角度稍大,但不宜过深,过深易穿透血管而导致失败。五、烧伤病人;烧伤严重的病人,选择血管较困难,不便扎止血带,也不易固定,应首选健康皮肤处的血管,以指压法代替止血带,穿刺成功以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针眼以绷带固定。烧伤愈合的浅表静脉十分脆弱,不宜选择小血管,以防血管破裂,药液渗出。;由以上可见,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都是十分重要的zz
3.  
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贴胶布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实用的交叉固定贴胶布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用左手大拇指置于针柄下方,其余手指在针柄上方头皮上随着针梗与头皮的角度固定。右手用一根胶布从针柄的左上方盖过针柄到右下方粘贴,再用另一根胶布从左下方到右上方贴好,使两根胶布形成一个“X”形。左手仍用同一姿势固定针柄,这时即使针梗与头皮之间有一定的角度,也无须在下面塞棉球,只须在用另一胶布从塑料管下面穿过向上反折交叉固定时,依针梗与头皮之间角度的大小,使胶布坚起一定的高度即可。盖上无菌纱布之后,再用第四根胶布固定。 用这种方法粘贴胶布,不仅牢固,而且美观,且操作简便,各护理同行不妨一试。zz

[ 本帖最后由 feng702003 于 2006-10-2 19:42 编辑 ]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冰河战舰+6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自己马上就试试
  • 紫耘GGX+4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feng702003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节日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0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9-30 20:59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根据小儿特点静脉输液要寻找易于固定的部位,一般选用头皮静脉易于固定,**舒适又不影响其它诊疗和护理操作,也易于保暖。我们常用的静脉有额前正中静脉,额部小静脉,颞部浅静脉,外眵上部静脉。还有顶部和耳后的细小而直的静脉。要想穿刺成功首先要选好血管,这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下面是几点小窍门。
       一、对一般头部血管较明显的患儿输液时比较容易,按下几步即可,首先调好液面,[使调节器旋紧并置于输液器距针头30-40厘米处,便于穿刺成功后的回血]。使头皮针不再滴水,[如旋不紧滴水影响穿刺后的回血],右手持针,左手绷紧血管处的皮肤[按血管走行]以固定静脉。但不要按压过紧,以免静脉走形和管腔暂时闭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约0.3厘米处将针头与头皮成5-10度角刺入皮肤,然后将针柄下压按静脉走行方向刺入静脉。动作要轻稳不易过猛,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少并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可见。再将针头推进少许,以便于固定。
       二、对比较胖和头皮较黑或有水肿的患儿,选择血管就比较困难了,要想穿刺成功就要有自信心,对看不清的静脉就要靠 感觉了,主要是手的感觉,以右手拇指在头部几个大静脉处找,手指和静脉成垂直方向在头皮上轻轻滑动就可以摸到静脉沟,在你感觉到有静脉沟的地方用拇指按压静脉,用力不必过大,既可看到充盈的静脉稍稍高于周围的皮肤。此时立即穿 刺,成功率最高。对可见而又细小的静脉稍加按压也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找不到合适的静脉时,把看上去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也可以做为选择对象,你看上去比针头还要细当针头进去后针梗也是可以进去的,这样的血管穿刺成功率比凭感觉穿刺成功率要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新生儿。
       三、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静脉穿刺,新生儿头部皮肤红润,有时根本看不清血管的走行,这时你可以用酒精棉签在患
儿前额上轻轻擦几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时头部浅静脉扩张冲血]。这时随即穿刺。成功率很高。
       四、对脱水严重的患儿也比较困难,因为患儿脱水后血溶量不足血管充盈不好,切血管弹性又差,这样给穿刺带来了不少麻烦,有时已经穿刺进血管而因没有回血误认为未成功而退出。对此在输液前要先看清血管的行方向,穿刺后有滑空感既可推入很少量的液体,针头前面皮肤无隆起现象则证实以穿刺成功。[也可以将连接针头的细管轻轻捏一下如有回血也能证实已穿刺成功]。
       五、对输液天数多的患儿,顺行血管不易找到时,逆行的血管也是可以选择的。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0-2 19:44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虽然部分内容和本版有重复,但还是感谢楼主分享一些很实用的经验和资料.
4
发表于 2006-11-5 12:30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绝对的受益匪浅,感谢你的分享,鲜花送上
5
发表于 2007-3-27 14:42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Thank'谢谢
6
发表于 2007-3-28 09:51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受益了.谢谢楼主辛苦了
7
发表于 2007-3-31 15:09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受益匪浅,感谢你:handshake
8
发表于 2007-4-6 00:07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很不错的经验,拿回去,试试!:victory:
9
发表于 2007-4-8 19:37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好极了,谢谢
10
发表于 2007-4-8 19:37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好极了,谢谢
11
发表于 2007-4-13 09:37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会仔细看看。
12
发表于 2007-9-12 21:52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谢谢,受益匪浅!!
13
发表于 2007-9-13 01:03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说得不错!
14
发表于 2007-9-19 18:46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很好!!谢谢拉!!!!
15
发表于 2012-12-30 19:50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非常不错的资料 希望大家都学习一下 都顶一下 在基层 静脉穿刺技术是 根本
16
发表于 2013-1-2 14:44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回复 1# lylanghua





确实是很好的方法'会学习运用的'谢谢--------------------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爱爱医
17
发表于 2013-2-28 10:17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很喜欢,收藏了,以后会经常来看看的!
18
发表于 2013-3-11 21:53 | 只看该作者

【资源】给大家发一些关于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针的方法.

很好的经验,谢谢!
19
发表于 2015-7-13 10:51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多谢多谢,受益匪浅。
20
发表于 2015-8-1 12: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