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3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方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个方子是治疗一脑血栓的,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方子的组成及用量是否合理,
方成如下
当归15g  赤芍15g   川芎20g  丹参30g   地黄20g    黄芪20g     桃仁15g    红花20g    三棱20g      莪术15g    地龙20g    牛膝15g    鸡血藤15g
请大家分析一下其组成及用量是否合理,谢谢!
2# 沙发
发表于 2006-9-8 17:12 | 只看该作者
此方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它是用桃红四物汤加味而成的,其中的红花用量稍偏大,用10克就够了,若无兼夹之证,就用这个方子,没什么不对的。
3# 板凳
发表于 2006-9-8 18:12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此方是以活血祛瘀为主的方药且兼有补血之效。此方祛瘀之力太强不适宜老年和体弱者。若无用错证,应该没什么不对呀。
4
发表于 2006-9-8 18:2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老师的方子,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有一定的疗效,我初学,所以拿来让大家指点,以助我学习
5
发表于 2006-9-8 22:1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个方子可以用,如再加一点行气药物则更好,气行则血行嘛。
6
发表于 2006-9-9 10:13 | 只看该作者
此方用药如治疗脑血栓的话.与补阳还五汤.(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地龙.桃仁.红花.)多了三棱. 莪术.丹参.地黄.牛膝..鸡血藤.的用药量相比.补阳还五汤只是重用黄芪120克气药.只有很轻很轻3-5克的活血化瘀药.的用药之意与楼主的方子.重用活血化瘀破血相比.教科书上说的很明显了.我就不啰嗦了.
7
发表于 2006-9-9 10:44 | 只看该作者
当归15g  赤芍15g   川芎20g  丹参30g   地黄20g    黄芪20g     桃仁15g    红花20g   三棱20g      莪术15g    地龙20g    牛膝15g    鸡血藤15g
   从上方来看,应该是补阳还五汤加味,三棱. 莪术破血逐瘀,丹参 鸡血藤补血活血,昔人曾言“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牛膝,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引血下行,川牛膝偏于活血化瘀,以楼主的意思,以川牛膝为佳,地黄不知是用生地,熟地,生地以滋阴液,清热凉血,有活血之用,熟地滋肾阴,大补精髓,但性滋腻,对脑血栓病人,脾胃不佳者可能不太适用。
    王清任认为,中风是由元气亏虚,气偏归于半身,约为五成之亏,故方名补阳还五汤,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用量为四两,余药皆为活血通络药,用量极小,起到助气行血的作用。而且此方并不是所有的脑血栓后遗症病人都适用,他用于气虚的病人,而且脉象应以无力为主,脉实大者不宜应用。这个可以看一下《衷中参西录》上边说的很明白的。
    另外脑血栓病人,应该注意胃气的盛衰,胃气弱的话,全方量应该小一点,以顾护胃气。这个可以看一下《蒲辅周医疗经验集》。
8
发表于 2006-9-9 16:13 | 只看该作者
天津石学敏教授的丹芪偏瘫胶囊治疗脑梗塞效果比好,它方子组成的特点在于在活血补气的同时加用了行气药物和较多的虫类药物,其道理在1.用虫类药物善于通经络,祛除痰淤,力量较单纯破血的三棱,莪术强;2.气性则血行,血行则邪去,否则邪将无所去;上方是一个基本方可全方中破血化淤之力有余,而行气之力不足,黄芪之量偏小气不足以荡涤痰淤,所以个人认为此基本方还可以改进再施以辨证,或许疗效更好
9
发表于 2006-9-9 17:30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意见认为此方如刚入学之学生之方,平平无奇且药味偏重。我比较同意楼上的雨中的云的意见。此方过于刚猛,其中三棱莪术用量极大,行血破气之力太强了,有伤正之虞。再论桃红川芎之量也过大了,如此怎么能顾护胃气?考脑血栓形成一证,分期严明,治法多样,怎么能光用如此药量?若单论此药量,当刚发病2日内,邪盛而正气不散者,用此方强攻不无不可。仲景《伤寒论》中亦有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初起。考少阴病多为虚症,为何用此猛药?只因治病如用兵,无粮之师,只宜速攻。正气虚如无粮,猛药如同猛士耳。但脑血栓形成一证,过2日者,邪退正亦伤,故如还用此猛药之量攻之必伤正而出变证。建议改为当归15g  赤芍12g   川芎9g    丹参18g     生黄芪24g     桃仁12g    红花12g   地龙15g    川牛膝9g    鸡血藤30g     降香9g   有痰加胆南星6g   全瓜蒌24g   法半夏6g   如气滞血淤重者加沉香6g   三七块12g(先煎)  仍不省人事者可加用九节菖蒲12g   川郁金12g   炙远志9g 较好。因为处方改成这样的话,此方已改为较平和之常服方了。个人认为如此比较好,可服到病人出院。如出院后仍愿服药可用此方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纲,处一常服方便可。以下是本人出的常服方,特献出供大家同研。
三七150       山查150         丹参200       灯盏花200        红曲米150      天麻50      杜仲200       寄生200   葛根200  共研末,每天50克,水煎服      每日两次
方解:三七为血塞通的主要成分,山查有平肝降逆的作用,丹参是传统药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灯盏花也是一种新兴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红曲米是脂必妥的主要成分,天麻杜仲和寄生是很传统的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药物天麻杜仲丸的主药,而葛根是现代医学主要推崇的治疗药物.此9种药,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也无寒热偏胜,是常服药中很平和有效的.至于研末水煎之法,来源于银翘散的服法以及蒙药的给药方法.

以上是我个人意见,如有对楼主尊师有不敬或者批评之语,万务见谅.因我的水平有限,匆促写成,如有不当或者谬误之处,万望各位同仁雅正.谢谢
                                                                                                                                宇智波佐助
10
发表于 2006-9-9 19:06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师说红花和三棱莪术最好不要同时用,考虑病人的体质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