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讨论] 【转贴】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1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一般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发病至用药时间等具有可比性。每个患者均在实验前后单独填写生活质量表。对照组病人服肠溶性阿斯匹林50mgqd,尼莫地平20mg tid,脑复康0.8mg tid,VitE100mg tid。治疗组给通心络胶囊4粒tid,30d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7% ,显效率为43.3%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 ;显效率为28.3%。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通心络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危及生命,而其中脑血栓形成发病率占41.9% -80.0% ,如何提高本病疗效,为医患关注的课题。现将我院2001—2002年对59例脑血栓形成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诊断标准

按1995年10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拟定诊断标准⋯1,经头颅Cr或MRI证实为脑血栓形成。

二、一般资料

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为我院患者随机抽样分组。治疗组男37例,女23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54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1d-7d,平均(3.17±0.61)d;其中伴有高血压30例,冠心病12例,高血脂38例,糖尿病

16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52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2d-6d,平均3.06±0.58d;其中高血压31例,冠心病14例,高血脂36例,糖尿病1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三、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同时服肠溶性阿斯匹林50mgqd,尼莫地平20mgtid,脑复康0.8gtid,VitE100mgtid。治疗组服通心络胶囊(河北以岭医院集团生产)4粒tid,30d为1疗程,共2个疗程。病情重需输液加其他药患者不纳入观察对象。

四、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

①基本治愈:意识恢复正常,肌力恢复Ⅳ 一V级,生活能自理。②显效:意识恢复正常,肌力提高Ⅱ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③ 好转:意识恢复正常,肌力提高Ⅱ级,生活不能自理。④无效:治疗最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五、生活质量评定方法

参照Croog 生活质量表 见表2 。

六、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 n(%)

组别
例数
基本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17(28.3)
26(43.3)
6(10.0)
11(18.3)
49(81.7)

对照组
60
14(23.3)
17(28.3)
13(21.7)
16(26.7)
44(73.3)


治疗组总有效率91.5%,显效率为79.6% ;对照组总有效率74.6% ,显效率为54.2%。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较对照组(P<0.05)。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健康愉**
躯体症状
工作表现
情感状态
认知功能
社会参与
生活满意度

治疗组
治疗前
60
69.7 ±8.3
12.5±4.8
20.2 ±3.7
12.2±5.1
23.5±3.2
27.9±3.3
34.3 ±3.2

治疗后
51
86.8 ±7.2**
7.6±3.3 **
27.6±4.7 *
9.3 ±4.7 *
23.7 ±3.4
28.6 ±3.2
37.5±4.1 *

对照组
治疗前
60
70.4 ±8.3
12.7 ±4.6
19.9±4.3
11.8 ±5.4
24.2 ±4.1
28.4 ±3.1
33.8 ±3.7

治疗后
35
79.6±7.4** ▲
11.1 ±4.1 ▲▲
24.1±3.5* ▲
10.4 ±5.6
24.0±4.0
28.7±3.6
34.9 ±4.3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 **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 ▲▲P<0.01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从单纯生物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活质量的研究日趋为医学界所重视,药物的疗效也要从身心医学的角度来综合评估。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重要性表现在三方面: (1) 大多数脑血栓病患者有后遗症,需终身治疗; (2) 目前脑血栓治疗药种类繁多; (3)某些治疗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头痛、抑郁、记忆力下降等生活质量的下降,。因而, 药物对生存质量的利弊将是药物选择的最重要因素。由于生活质量的概念涉及心理和人文和社科等多个领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评价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也不统一。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对于生活质量的研究范围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满意度。一般认为Croog 提出的量表较好。本研究显示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确实较正常者差,多数患者随着躯体症状好转,生活质量亦相应改善。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其中人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蛋白及核酸合成代谢,具有抗疲劳作用;冰片芳香温通,增进大脑功能,开窃醒脑;水蛭人络活血,全蝎解痉通络;土鳖虫逐瘀通络;蜈蚣搜风解痉;蝉退熄风止痉;赤芍散血行瘀,诸药合用有抗血小板凝集、降压降脂,减轻动脉粥样斑块,改善心、脑等微循环,增强纤溶,抗血栓,提高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供,促进组织修复,也体现出了“风邪入络”和“治风先治血”的中医观点。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可明显改善患者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等临床症状,而这点较西药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独特的功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参考文献(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