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2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颌面] 【分享】不常见的一例牙源性腺样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经病理证实的,不常见的一例牙源性腺样瘤,与大家共享.   
   牙源性腺样瘤过去常被认为造釉细胞瘤的一种类型,现因其临床和病理上独有的特点而成为牙源性肿瘤的一种类型.该瘤生长缓慢,发病年龄较轻,女多于男,瘤体一般较小.又分为中心型和周边型,
    我也就记得这么多了,具体请战友看书吧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芽芽+5好贴,鲜花鼓励
收到5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6-23 21: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很好的帖子,鲜花送上!!!!
3# 板凳
发表于 2006-6-23 23:3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 分享!!!!!!!!!!!!!
4
发表于 2006-6-24 00:19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叫各位朋友是战友 您也是军人吗?要是军人的话 见到你可真亲切,希望能多象您学习知识
5
发表于 2006-6-25 18:55 | 只看该作者
供大家分享,源自202.116.15.22/last/data/database/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64&ID=1220[/url][/url]

牙源性腺样瘤临床较少见。Abrams等认为它主要是颌骨内的一种***肿瘤,并命名为牙源性腺样瘤,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多发。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但以上颌骨前部多见。肿瘤生长缓慢,颌骨膨大,可引起面部变形、病变处牙齿移位或松动。右上颌X线摄片示颌骨为单房和多房边界清晰的透明区,常伴有埋没牙,囊腔内有钙化点;肿物有完整包膜, 直径多在3.0cm左右,剖面为囊性,且多为单囊,囊内有黄色胶胨样物或血性液体。本病为良性肿瘤,术后不复发。
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鉴别要点如下:①前者少见,多发生在上颌骨前部,X线颌片示囊腔内可见钙化灶;后者多见,多数发生在下颌骨后部,X线颌片示囊腔内无钙化灶。②组织起源不同:前者起源于牙板或牙板残余;后者起源于成釉器缩余釉上皮,在釉质发育完成之后,釉上皮细胞继续异常发育所致,与牙冠关系密切。③组织形态不同:前者呈膨胀性生长,囊壁有实性肿瘤组织,可有钙化灶,囊腔衬里为立方或柱状上皮;后者为非膨胀性生长,囊壁为胶原纤维组织,无实性肿瘤组织,囊腔衬里为复层非角化鳞状上皮。
通常误诊原因分析:(1)本病少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 (2)较大的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在临床上均可引起颌骨膨隆,X线影像均为单房阴影,界限清晰,但前者无囊壁边缘局部硬化现象,后者边缘有白色骨质反应线,而该病例X线影像示:边缘有白色骨质反应线,易误诊为含牙囊肿。(3)牙源性腺样瘤有67 0%左右病变区有埋伏牙,而含牙囊肿所含牙齿则为牙冠朝向囊肿、囊壁连于牙颈部。该病例X线影像示:整个牙齿均位于阴影中;术后明确该牙齿位于囊性肿物中,因此临床不易区别。(4)牙源性腺样瘤的发病年龄多在10岁~19岁,女性比男性多见,好发于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而含牙囊肿的发病年龄10岁~39岁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部位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多见,临床上会对此点有忽略。(4)含牙囊肿囊液中常含有胆固醇结晶,肿物穿刺液未行实验室检查,使诊断缺少依据。

[ 本帖最后由 芽芽 于 2006-6-25 19:07 编辑 ]
6
发表于 2006-6-25 19: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dfeng 于 2006-6-25 18:55 发表
供大家分享,源自202.116.15.22/last/data/database/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64&ID=1220[/url][/url]

牙源性腺样瘤临床较少见。Abrams等认为它主要是颌骨内的一种***肿瘤,并命名为牙源性腺样 ...


你好,转贴表明来源即可,不要设置链接了。
7
发表于 2006-6-25 20:14 | 只看该作者
哦,谢谢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9 08: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