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资源] 精神疾病园地(12)癔症是常见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6-11-30 20:52 编辑

女青年突发干呕抽搐,原是癔症缠身!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被反复发作的腹痛、恶心、呕吐困扰,查来查去却不是消化系统疾病;在外企工作的女白领,
突然倒地晕厥,意识不清,过一会儿又没事儿了,但却会反复发作。

(怎么这么像你或者她的情况 ?)那就要注意了!

这些莫名其妙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的“怪病”是怎么回事?精神心理科专家表示,这类女性很可能是患上了癔症,医学上叫做分离转换障碍。“癔症和压力有关,需要尽早接受药物与心理治疗,否则病情可能日益加重。”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张璐璐副主任医师

案例
女大学生莫名恶心呕吐

21岁的小芳是个大学生,正值花样年华,本应该过着开心快乐的日子。一天,小芳突发腹痛,还伴随恶心、呕吐,家人立即送她去医院就诊,入院第二天恶心呕吐后又出现抽搐,意识不清,把家人吓坏了。

在医院进行相关血生化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小芳的恶心、呕吐暂时得到缓解,但却仍然反复发作。脑电图显示发作期间未见痫性发作波形,后来小芳转入了精神心理科,被诊断为癔症(分离转换障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张璐璐副主任医师介绍,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分为分离症状和转换障碍两部分。分离症状可以表现为患者突然晕厥、意识不清、短暂发呆、不认识亲人等;转换障碍更多的表现在肢体行为上,例如出现四肢肌肉的阵挛性抽动等。

发病
多起病于青年,女性多见

“该病多起病于青年期,35岁以上初发者少见,常在心理社会因素**下急性起病,可有多次发作,好发于女性。”张璐璐解释说:“像小芳这样的情况,在了解患者有无相关器质性疾病的病史外,我们分别从患者父母亲、姐姐、舅舅等亲属中全面采集病史,通过脑电图、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完善排查,结合患者的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精神检查,最后诊断小芳为分离转换障碍。”

在该疾病诊断上,器质性疾病排除性证据很重要,但还必须有该疾病的支持性证据,包括心理社会因素,症状暗示性和继发性获益3个方面。“即便在精神障碍的诊断范畴中,也必须排除其他类别的精神疾病,才考虑分离转换障碍的可能。”张璐璐强调。

病因
强烈的心理冲突诱发癔症

张璐璐分析说,小芳罹患分离转换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一方面是学业压力,大学即将毕业,小芳担忧学分不够影响毕业;另一方面来自就业压力,临近实习阶段,其他同学都已找到实习单位,自己却仍未找到。陷入叠加性压力中,产生较强烈的心理冲突。

张璐璐表示,不同患者的诱发因素可能各有不同。例如,有表演人格特质的个体在自我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可能会诱发疾病发作。因为其症状表现不一,尖叫、干呕、发呆等,在常人眼中会觉得难以理解。

“我们曾遇到一例非常严重的分离转换障碍患者,后来进入了医院的NCU进行治疗,甚至还曾下过病危通知书”。如果家人较迷信,将患者出现的病症解释为“鬼神附体”,将延误甚至加重病情。

治疗
药物与心理“双管齐下”

“分离转换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解离性(精神障碍)和转换性(躯体障碍)两种障碍,既可有运动感觉障碍,又可表现为神经功能、意识、记忆障碍,甚至精神病性障碍,临床上易造成误诊。”张璐璐介绍说,所以临床中对分离障碍患者除了对症进行药物治疗外,在治疗中建立良好的医患联盟也非常重要。

张璐璐说,“面对此类精神疾病,个体化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更侧重于心理治疗,我们会详细地了解患者的个人成长史、家庭关系、人格特征等,共情患者的情绪,并给予患者一定的暗示与支持”。

此外,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家人也需要多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时关注患者的变化,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6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1-30 20:51 | 只看该作者
癔病多发于女性患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