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生理] 【转贴】2006中国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回顾和展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作者:张澍  2007-3-21

关键词:张澍 学会 房颤巡讲 心电生理  心脏起搏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工作组 CRT指南 国家攻关计划 HRS合作 JCE中文版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编者按:回顾2006年,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领域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就2006年中国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回顾和展望,心血管网记者专门采访了心电生理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教授。张澍教授就2006中国心律失常病学的概况、我国心律失常诊疗技术的发展、继续教育、科研工作、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推广及房颤治疗规范化等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我们向张澍教授致谢.

    如同其它学科一样,2006年心电生理和起搏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依然呈现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景象。回首2006年,首先让我们向为我国心电生理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他们当年的锐意创新莫定了我国心电生理学的基础,是他们多年的辛勤耕耘培养出我们当今的一批批专家和学者。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以及紧紧团结在学会周围的学者和精英们是当今活跃在我国电生理界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为我国电生理事业浓浓的写下辉煌的一页。
(一) 我国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数据日趋丰富
    目前,我国针对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不多。2006年颁布的卫计委心血管病防止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是我国发布的第一部中国心血管病权威报告,报告中将近几年来我国重要心律失常发病及诊治情况进行了公布。其中有戚文航、胡大一教授等牵头开展的房颤流行病调查等,揭示我国房颤发病状况与西方国家相似,应予重视 。
   为了有效评估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情况,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也组织推动了相应的注册和调查。王方正教授等2006年针对2002~2005年心脏起搏器和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第四次心脏起搏器应用调查,再次反映了我国心脏起搏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分析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黄从新教授等关于中国2005年房颤射频消融注册资料指出,房颤射频消融已经起步并快速发展,建议在有条件医院可将该治疗方法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临床心脏电生理学33年》及《中国心脏起搏事业40年》两文的刊出,对我国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的发展作了很好的总结。
    由华伟、张澍教授牵头开展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应用和心脏性猝死预防研究” 进一步丰富了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资料。该研究对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第一次得出我国的心脏性猝死人数约为50万/年。研究提示应高度重视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工作,同时表明预防心脏性猝死任重而道远。
(二) 心律失常领域飞速发展的诊疗技术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加强,尤其在学会及其多方专家团队的推动下,国内心律失常诊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国内可开展心脏起搏及射频消融的医院超过500家,并呈现出高端技术集中形成多个医疗及学术中心的趋势,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卅、武汉、成都、沈阳等地的大型医院。 2006年全国心脏起搏器年植入超过23000台,生理性起搏比例超过45%;射频消融年均手术超过22000台,其中房颤的消融呈快速增长,房颤消融病例突破3000例,同时,阜外医院心脏中心的心律失常介入手术突破1800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心脏中心。
    2006年是国内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推广及房颤治疗规范化推进的最有成效的一年。在以黄从新为组长的学会房颤工作组的领导下,马长生教授的积极推动及强生公司支持和参与下,完成了全国房颤巡讲及演示共数十场,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始终作为医学难题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圣犹达公司支持下,学会牵头成立了全国室性心律失常工作组。通过全国巡讲、学术专题会议等形式,一方面指导部分中心尝试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另一方面继续拓展ICD在我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计划制定我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防止建议,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针对生理性起搏这一重新燃起的研究热点,上海、北京、抗卅、沈阳、南京等多个研究中心开展了间隔部起搏、双心室再同步起搏(CRT)的临床应用研究,为实现真正的生理性起搏迈出了新的一步。就CRT而言,目前全国植入量已突破500例,在这一高尖起搏治疗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促进和规范CRT在我国的应用,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于2006年组织成立了CRT工作组,结合我国国情和相关经验,建议将合并心脏运动不同步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列为CRT治疗的I类适应证。作为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ICD在我国的应用例数仅为300例/年,这与每年50余万的心脏性猝死病例相比而言杯水车薪。因此,阜外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安贞医院、[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总院等中心尝试开展了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射频消融治疗有希望成为ICD防止猝死的有力补充。
    随着学科的发展以及各项法规的完善,规范化诊疗日益显得重要。为此学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成立专家工作组,制定了相关建议和指南。在既往的心脏起搏、ICD等指南外,2006年制定并公布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建议”、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这些建议和指南参考了国际上最新的指南及文献,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为规范化专业诊疗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科研工作的拓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积极开展各项多中心研究,学会的专家们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6年结题完成的项目有阜外医院张澍教授牵头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非瓣膜性房颤预防血栓栓塞的研究、华伟、张澍教授牵头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ICD的应用和心脏性猝死预防研究、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牵头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快速心律失常的三维标测技术与消融新能量的研究等。而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防止研究也由阜外医院张澍教授主持下正式启动,全国60家大医院参加了该项研究。马长生、吴书林教授也启动了两项863计划,旨在研制出具有自主产权的消融器材,在产品研发方面翻开新的一页。
    为了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临床选择适当治疗提供详实依据,各中心在相关公司的支持和参与下先后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如:南京曹克将教授与美敦力公司合作开展的“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研究”;全国十几家医院与百多力公司合作开展的“Protos CLS闭环**多中心临床研究”及与美敦力公司合作的Panorama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在开展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国内电生理界同仁共同努力,积极撰写文稿,及时反应学科进展,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表现之一即为SCI文章的发表情况一路看好,尤其是阜外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安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在2006年先后发表了高质量的SCI文章。

(四) 学术交流的加强和国际影响的扩大
    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一直致力于促进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2006年9月在南京成功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届学术双年会,与会专家及代表达1500余人,会议交流论文487篇。大会的亮点之一是表彰了为我国房颤诊治工作作出杰出贡献专家和学者,授予了陈新、刘旭、马坚、刘少稳等教授终身成就奖、黄从新教授杰出贡献奖、马长生教授和杨延宗教授开拓进取奖、刘旭等人普及推广奖。一年一度房颤国际***也在大连成功举办,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会的推动和支持下,多个省市如上海、广东省、浙江省、山西省等举办了相应的省年会,进一步扩大了交流对象,拓展了交流广度。学会还积极筹备了2007年初在香港举行的 “CardioRhythm 2007 HongKong”,众多国内电生理和起搏领域的专家在大会做了精彩的专题发言,会议为**心律失常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积极推动了电生理和起搏领域的学术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心电图学的工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郭继鸿教授牵头成立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并在杭州举行了第一次学术大会。相信心电学技术分会的成立会推动我国心电图学的发展,促进心电图学与临床心电生理研究的进一步结合。
    分会极为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张澍、马长生、杨延宗教授等国内专家应邀参加在日本举行的“2006亚太国际房颤会”,并在大会上作专题发言,展现了我国近年来在房颤治疗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其中,刘旭教授关于房颤消融的文章还获得了大会优秀论文奖。此外,姚焰、陈明龙两位教授还应邀去日本演示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使用三维标测技术演示了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不仅如此,学会也多次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访问讲学,协办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心血管病***”、“CIT”和“介入性心脏病***”。
    2006国际交流最为重要的事件是美国心脏节律协会(HRS)现任主席Dr. Reynolds两度访华并代表HRS参加了CSPE双年会。中美双方就CSPE与HRS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达成了以下四项协议:1. HRS将成立专门针对中国事务的工作组;2. HRS将加强对中国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的关注;3. 加强HRS与中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尝试在国际会议中开设中国专场;4. 帮助更多的国内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
(五) 继续教育的普及和传播媒介的丰富
    为进一步促进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的发展,更好的开展专科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科医师培训中心于2006年继续以学习班、技术培训等形式普及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分别从全国7个培训基地以及其它大型研究中心选择50名学员,参加了与强生公司合作的电生理基础知识培训班以及与美敦力公司合作的高端起搏植入技术模拟训练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美敦力公司王励博士和培训中心积极努力下 “起搏疗法及植入技术培训计划”启动并得到HRS授权认可。
2006年,在主编陈新教授的领导下,在全国电生理同仁的支持下,分会主办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连续刊登了关于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再同步治疗等一系列专刊,及时反映了学术进展,促进了学术交流。在全国1652种医学科技期刊中,《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影响因子0.514,内科学科排名第十三位。2006年9月双年会期间换届产生了第三届编辑委员会,新老交替,专家云集,保证了杂志健康发展。
    在主编张澍教授、副主编黄从新教授、马长生教授以及15名编委的多方努力下,与美国Blackwell出版公司和圣犹达公司合作,于2006年4月创刊了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 (JCE,心血管电生理杂志)中文版。JCE中文版每年出版四期,按照每期1~2个主题的方式选择性的全文翻译或摘译JCE发表的论文,旨在向国内读者推介世界范围内心电生理及起搏领域的进展和研究成果。至今已发行四期,在业内得到了极好的反响。
(六) 学会建设的完善和人才梯队的塑造
    学会一贯注重组织建设及人才培养。2006年底酝酿分会换届工作并于2007.3举行了换届会议。选举王方正教授为主任委员、张澍教授为候主任委员、黄从新、曹克将、黄德嘉教授任副主任委员的61名委员组成的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上届的青年委员中大约一半换届而晋升为委员,充分体现了学会的人才梯队效应。为有效开展专题研究,学会设立了起搏学组、电生理学组、基础研究学组、无创及心电学学组、药物治疗学组。
    过去的2006年是心电生理界成绩卓越的一年,展望2007年,我们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新的一年中,学会及全国电生理界同仁,定会在老一辈专家指导下,继续努力,在推广新技术、规范诊疗流程,开展自主创新研究等方面,在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心衰及心脏性猝死器械治疗等领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进一步拓展学术交流和继教巡讲,加强与HRS等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 沙发
发表于 2007-3-23 21: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3-1-23 21:08 | 只看该作者
心脏骤停..使用电复律..能量从多少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8 20: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