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心电图系列一之危急值识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医学影像M 于 2015-4-13 11:47 编辑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
心电图危急值是指危及生命的心电图表现,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如果能及时识别诊断,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心电图医师对于心电图危急值要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临床医师也应了解和熟知;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医师尤其要掌握好这一快速、安全、经济的检查手段,做到及时识别和诊断,以实施紧急合理的救治。现就临床常见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做一详细阐述。


一、心脏停搏
心脏停搏(又称全心停搏)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可导致死亡。引起心脏停搏最常见的原因是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室扑),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搏,较少见的为无脉电活动。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有:(1)心音消失;(2)大动脉搏动触不到、血压测不出;(3)心脏停搏5~10 s,患者发生晕厥;心脏停搏15~20 s,发生意识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4)呼吸断续,叹息样,继之呼吸停止,多在停搏后20~30 s;(5)瞳孔散大,多在停搏后30~60s出现,1~2 min 后瞳孔固定,随之各种深浅反射消失。
临床根据心脏停搏后的心电图变化,将心脏停搏分为三型:(1)心室颤动(心脏不能搏血);(2)电-机械分离(心肌已无收缩能力);(3)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呈一直线)(见图1~3)。心脏停搏的心电图表现为一段较长时间内无P-QRS-T波群,其长间期与正常窦性的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长间歇后可见交界性、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注意事项:诊断心电机械分离或心脏停搏不能仅凭心电图,必须同时有体检依据。装有起搏器的心脏停搏患者,心电图仍表现为起搏信号,要特别注意识别。

二、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梗死
1、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特征
急性心肌缺血时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下垂型及J点型压低,ST段压低≥0.10 mv,持续时间1 min以上,ST段压低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导联,ST段压低可以单独发生、也可同时伴有QRS波群、T波或U波的改变,如T波对称倒置等(见图 4)。

2、急性心肌损伤心电图特征
急性心肌损伤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及T波高尖(图5)。

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特征:(1)宽而深的Q波,Q跃R/4、跃0.40s。(2)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3)T波倒置。(4)对应导联ST段压低(见图 6)。

心肌梗死分期:(1)超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T波高耸,ST段斜型抬高,无病理性Q波。(2)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心电图表现为R波降低,坏死性Q波形成,ST段呈弓背型抬高, T波对称性倒置。(3)亚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天至数周,ST段回至基线,T波转变为双向或倒置。(4)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3~6个月后,可有Q波或Q波消失,ST段回至基线,T波直立或双向、倒置。



2# 沙发
发表于 2015-4-13 18: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和拜读了,{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9 00: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