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药诊治] 骨肉瘤属中医学“骨瘤”、“骨疽”的范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骨肉瘤是指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产生骨样组织为主要结构的恶性肿瘤,以往称为成骨肉瘤。根据瘤细胞分化程度和瘤骨的多寡,可分为3型:如肿瘤分化成熟。瘤骨多者称为硬化型骨肉瘤;分化低,瘤骨少者称为溶骨性骨肉瘤;介于二者间者,称为混合性骨肉瘤。Dahlin则根据瘤组织成分的不同,将骨肉瘤分为成骨型、成软骨型、成纤维型3种。在我国骨肉瘤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据中山医科大学资料,501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骨肉瘤竟高达39.51%。临床上骨肉瘤的发病率几乎为软骨肉瘤的2倍,骨纤维肉瘤的3倍。此瘤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2:1。好发于青少年,10~25岁罹病者约占总病例的75%。好发于长骨的两端,尤以股骨下段、胫骨上段最多见。位于股骨者约占总发病率的50%,位于胫骨者约占20%,位于肱骨者约占9%,其余位于骨盆、髋部及全身其他部位。
    骨肉瘤发生的原因机制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忽机体和环境多种因素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素质学说:认为残存的胚胎组织经某种**而瘤化;(2)发育异常;(3)基因学说:如遗传性多发性家族骨肉瘤;(4)化学物质**:如甲基胆蒽可诱发骨肉瘤等;(5)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6)病毒学说;(7)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恶变;(8)外伤等。对该病的预防应对发病患者的直系亲属进行询问、检查,以便发现新的病员。尽量避免接触放射线及有毒害的化学制剂。对疑为本病的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控制发作,确诊后限制患肢活动,勿使重负,以防发生病理性骨折。本病预后与罹患部位、肿瘤大小、肿块性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手术疗效有直接关系。根据Locksri资料,膝部罹患者5年生存率25%,肩部和髋部罹患者为10%,脊柱罹患者为5%。文献资料表明,肿瘤直径10cm以下,最小为2.4cm者,2年生存率为38%,5年生存率为18%;直径10cm以上者,2年生存率为4%,5年生存率为零。根据Dahlin资料,成纤维型5年生存率为25.8%;成软骨型为22.%,成骨型为17.1%。有人统计,10个高倍镜视野中含小于5个核分型者,5年生存率为56.6%;含超过5个核分裂者。5年生存率为43.5%。说明核分裂数少,分化好者,5年生存率较高;反之,5年生存率较低。不论采用哪种手术方法治疗。骨肉瘤的死亡率均很高,据资料表明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仅5~20%左右。
    骨肉瘤属中医学“骨瘤”、“骨疽”的范畴。
    诊断要点
    一、症状
    1.疼痛:患部疼痛,开始时常呈间歇性隐痛,夜间加重,但很快转变成持续性剧痛,应用一般止痛剂无效。由于肿块毗邻关节,因此常可引起相邻关节的放射痛,关节畏动,甚至出现关节积液。
    2.肿胀:由于肿瘤穿破骨皮层,向周围浸润,导致局部肿胀,肿物表面有静脉曲张,局部皮温增高,软组织水肿,或伴有淤斑(色素沉着)。
    3.功能障碍:常因肿瘤邻近关节,或肿瘤压迫神经、血管,可出现相应症状。如颈椎受罹可造成高位截瘫,甚至死亡。
    随着肿瘤的发展、由于消耗,中毒二方面的原因,患者可很快出现消瘦、贫血、发热。食欲减退,周身情况恶化等一系列症状。
    二、体征
    1.肿块:肿块大小不等,质硬,有压痛,偶尔听到血管杂音。个别病例可继发感染,导致局部溃破。
    2.病理性骨折:治疗生长很快,而骨化较少的病例,骨肿瘤部易为轻微外力而致骨折。骨折部肿胀、疼痛剧烈。脊椎骨折常合并瘫痪。
    3.搏动:有的病例肿块可出现搏动。机理可能是肿瘤与某个动脉相通,或骨皮质破溃后所致。穿刺时常伴有搏动性出血。
    三、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阴含凝滞证
    症状:骨瘤初起,酸楚轻痛,局部肿块,皮色不变,遇寒加重,压痛不著,病程较长,舌淡,脉细沉迟。
    治法:温阳开凝,通络化滞
    方药:阳和汤加减
    2.热毒蕴结证
    症状:骨瘤迅速增大,疼痛加重,刺痛灼痛,皮色变紫暗红,有时伴有发热,大便干,舌暗红,有淤斑,脉细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淤散结
    方药:消毒化淤汤加减
    3.湿毒留着证
    症状:身困倦意怠,四肢乏力,虚肿,病变局部肿胀、疼痛,或破溃流液,功能失常,大便溏或不爽利,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苔白滑腻,脉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4.淤血内阻证
    症状:患部持续疼痛,肿块固定不移,质硬,表面色暗紫或血管曲张,面色晦暗,唇暗红(紫),舌质紫暗(或淤斑点),脉涩或弦细。
    治法:活血散淤
    方药:身痛逐淤汤加减
    5.脾肾两虚证
    症状:面色苍白无华,疲倦乏力,唇甲淡白,动则汗出,纳差,消瘦,贫血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归脾汤肾气丸加减
    6.肾虚热郁证
    症状:局部肿块肿胀疼痛,皮色暗红,疼痛难忍,朝轻暮重,,身热口干,咳嗽,贫血消瘦,全身衰弱,舌暗唇淡,苔少或干黑。
    治法:滋肾填髓,清热解毒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收到1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