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救医学] 【转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常见危重病,其病死率高,发病后现场急救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急救:
            1 就地、就近急救非常重要 AMI的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有很大关系。及时、迅速、正确的院前处理,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2 要善于识别不典型AMI 典型的AMI易于诊断,但约有20%~30%AMI患者症状不典型,若不提高警惕,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以致延误诊治。所以临床工作者应该注意AMI以下几种不典型表现:疼痛部位改变,部分患者疼痛发生在上腹部,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有些患者疼痛发生在头颈部、咽喉、下颌处,胸痛轻微或无痛性AMI;突然出现心力衰竭、昏厥、血压明显下降或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突然出现右心衰可能是右心室梗死的象征。
          3 AMI早期的一般处理很重要 包括镇痛、吸氧、舌下含硝酸酯类药物等措施。疼痛不但可引起冠脉痉挛、**儿茶酚胺分泌,使心律增快,心脏耗氧加大,导致心律失常,而且剧痛常导致休克。所以应用强烈止痛药物止痛常为首要措施。吸氧纠正低氧血症,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动脉氧分压,有利于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侧支循环血流量,有利于缺血、损伤心肌的恢复和限制梗死面积的扩大;同时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缓解疼痛,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
           4 及时纠正心律失常 在AMI早期,患者的心电活动极不稳定,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占到75%~95%。心律失常是AMI急性期死亡、尤其是猝死的重要原因。所以积极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