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内障/眼底病] 【转贴】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体会 【摘要】 目的 了解在农村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3年12月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计258例(308眼)为治疗组,施行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者106例(126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3~18个月,视力≥0.5者291眼,占94.5%;≤0.5者17眼,占5.5%。并发症:前囊膜残留8眼(2.6%),皮质残留11眼(3.6%),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6眼(1.9%),后囊膜混浊3眼(1.0%),明显角膜内皮水肿10眼(3.2%),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基层医院完全可开展小切口现代白内障手术,达到治盲目的。   以前,在广大基层医院因设备不足,难以开展现代白内障手术。但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现代白内障手术越来越普及,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眼科显微技术开展小切口现代白内障手术2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现代白内障手术的连续病例258例(308眼),其中白内障术后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06例(126眼),男63例,女43例,单眼86例,双眼20例,年龄10~85岁(平均58.4岁);老年性白内障221例,外 伤性白内障35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另选1993年1月~1994年12月采用常规白内障手术病例106例(122眼),作为对照组。    1.2 手术方法 全部手术在国产眼科显微镜下进行。(1)麻醉及机械性降眼压;(2)开睑及上直肌固定缝线;(3)作结膜瓣;(4)手术切口采用角巩缘11~1点弧形切口,长度约为6~6.5mm;(5)行开罐式截囊或环形撕囊;(6)圈套器或注水囊圈挽出晶体核;(7)清除皮质;(8)植入PMMA人工晶体。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3天。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所有病例均随访3~18个月,治疗组:视力(未植入晶体者为矫正视力)<0.1者3眼,占1.0%,0.1≤视力<0.5者14眼,占4.5%,≥0.5者291眼,占94.5%。对照组:视力(矫正视力)<0.1者3眼,占2.5%,0.1≤视力<0.5者14眼,占11.5%,≥0.5者105眼,占86.0%。    2.2 术后并发症 随访期间,治疗组:前囊膜残留8 眼,占2.6%;皮质残留11眼,占3.6%;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6眼,占1.9%;后囊膜混浊3眼,占1.0%;明显角膜内皮水肿10眼,占3.2%。对照组:前囊膜残留22眼,占18.0%;皮质残留13眼,占10.7%;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8眼,占6.6%;后囊膜混浊3眼,占2.5%;明显角膜内皮水肿21眼,占17.2%。    3 讨论  显微眼科手术学是显微外科学的一个分支,由于手术全过程应用显微器械,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手术者能分辨出眼部组织的精细结构,使手术操作更为准确,此类手术不仅减少眼组织的损伤、减轻术后并发症,而且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显微手术及常规手术的术后结果就证实了这一点。    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截囊是否充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直接影响以后几个步骤能否顺利完成。在手术显微镜下,前囊膜清晰可见,容易做到截囊充分,大小合适,从而前囊膜残留的机会大大减少,使娩核及清除皮质得以顺利进行,另外在手术显微镜下清除皮质,一般能见到瞳孔区的红光反射,准确识别后囊膜等精细结构,利于清除周边部的和较 微细的皮质,既可避免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创造必要条件,又可减少后囊膜混浊的机会,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在白内障手术中,以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和经验、显微镜的使用及清晰度有关 [1]  ,所以拥有了一台良好的手术显微镜后,如何发挥显微手术技术优势,是眼科临床工作者面临的最实际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的经验是在实际操作之前,必须用动物眼在显微镜下反复练习,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加深理解,这样,才能使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虽然显微手术有(1)操作精细;(2)最小的组织损伤;(3)极少并发症;(4)最好的手术结果等诸多优点 [2,3]  ,但是要普及眼科显微手术还相当不容易,对于某些县、市级医院,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县市级医院要添置这些昂贵的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器械还有不少困难。所以,如何在基层医院推广和普及眼科显微手术,仍是眼科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9-439.    2 何守志.白内障及其现代手术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71-78
2# 沙发
发表于 2009-5-13 16:11 | 只看该作者
想想就算了。那么贵,不可能买得起
3# 板凳
发表于 2009-5-13 20:4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医院的德国莱卡显微镜坏了,现在用国产的也习惯了,还觉得光线蛮亮的了。穷人嘛得会当家啊
4
发表于 2009-5-14 14:22 | 只看该作者
在基层,小切口确实大有用武之地。一台超乳,进口的几十万,国产的大几万,对于基层来说,太贵了。而且基层病人就诊时白内障的核大多数是硬的,并不适合超乳,小切口反而更适合。说起手术显微镜,一般的国产就可以了,我用了一台 不到一万元的显微镜,做白内障已经十年了,感觉还可以。
5
发表于 2009-6-1 23:28 | 只看该作者
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手术有技术和病人信任度的问题。
并且相关设备太多,太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