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紫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复制链接]
661
发表于 2006-3-25 15:53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恶风也伴恶寒,只是恶寒不太盛而已
662
发表于 2006-3-26 12:21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我来晚了,我看到教授给我们解答很是高兴,我也是中西结合的,但是我对中医的困惑不是看不到它的疗效,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曾经跟一个省名医安象乾,不知道教授看这个这个教授的文章没有,他是胃病专家。擅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病。我也真实的见了他的疗效。但是令我困惑的事情是中医的发展就辨证吗,教授的你的辨证水平如何,如果现在有个肿瘤晚期,有个艾滋病的病的人,紧发展辨证就可以治疗好的吗?我发现中医的发展在新病的研究方面,远远不如西医。曾经就这些问题也问过我的老师,但是没有得到答复。以前的时候在老师那里学到一个治疗白血病的方,有40味中药。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老师可以问你下中医发展,研究的方向又在什么地方?
收到1朵
663
发表于 2006-3-29 12:55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请教教授及各位爱友:阳虚自汗和营卫不和的自汗,二者都可有自汗、怕冷、发热、脉浮的表现,应该如何区别?
664
发表于 2006-3-29 13:12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原帖由 灯光雪影 于 2006-3-29 12:55 发表
请教教授及各位爱友:阳虚自汗和营卫不和的自汗,二者都可有自汗、怕冷、发热、脉浮的表现,应该如何区别?



我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请教过几位同道.我把各位的想法帖上来吧.参考一下~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卫阳和卫气的区别?在临床上,很多病人感受风寒,用发散风寒药,由于剂量过大,造成漏汗自汗。有人提出是由于卫气不固,也有人说是卫阳不固,也有人说是阴不敛阳。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一位朋友的解答:卫气来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气,循于脉外为卫,充于脉中则为营;循于脉外,则有固护肌表的作用。
卫气之固护作用表现,即为卫阳。卫阳,卫气的功能表现而矣,与卫气不是同一个范畴的东西,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至于阴不敛阳之说,系过汗则阴液外泻,阳随之无以附着,阳气即随之消散,表现为肌肤恶风而寒,卫阳虚也。此即为平常之说“久泻伤阴,过汗伤阳”之理。
至于治疗,我习以桂枝汤合生牡蛎、五味子加减治疗。取调和营卫,敛汗固表之意。桂枝量宜轻也。

另一位朋友的解答: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内则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即能温养脏腑,又能温润肌腠,滋养腠理,启闭汗空。因其具有保护肌卫,抗御外邪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
如卫气虚,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易入侵袭,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 风、怕 冷等,称之为卫气不固。
气本属阳,卫气不固与卫阳不固一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过度,损伤卫阳(气),卫气不能外固,腠理开泄,则营阴外泄,谓之漏汗。
卫阳不固之漏汗不可云阴不敛阳。敛云收敛内藏之意,阴不敛阳多指真阴不足、津血受损,不能敛藏阳气,以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头目眩晕、面色红赤、咽干、喉干等症状。
收到2朵
665
发表于 2006-3-30 13:42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原帖由 灯光雪影 于 2006-3-29 12:55 发表
请教教授及各位爱友:阳虚自汗和营卫不和的自汗,二者都可有自汗、怕冷、发热、脉浮的表现,应该如何区别?

试回答一下临床上的鉴别
阳虚自汗的怕冷,得温则减,其发热,主要是自己的感觉,体温并不高,脉虚浮。
营卫不和的怕冷,增加衣被,甚至烤火都不能缓解,发热感觉不大,但体温高,脉浮而有力。
666
发表于 2006-3-30 18:13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能亲耳听听前辈们的真知灼见才是我们后进的最大心愿!!!!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667
发表于 2006-4-2 17:23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教授您好!能来听到您的讲课非常感谢!我是学西医的现在自学中医,我看到“醉花医案”的“红痧”不知西医叫什么病现送上医案请不吝赐教。
红沙危症昏不知人
      寅春,同乡寻管香太史,在文昌馆作团拜,申未之交忽患身疼,众以为坐久而倦也。嘱之少息,晚餐初上,竟命驾归矣,次早张太常炳堂,专车迎余,问何为?曰:管香病笃危在倾刻。其纪纲乃多年旧人,涕泣长跪,求余救主人之命,余曰:昨在会中尚同席,何至如是?因系心腹交,不暇栉沐,而往视之。四肢椎床,昏不知人,提腕诊脉,无一丝可见;按太奚,则沸如涌泉,心头突突乱动。余曰:此红痧也,症虽危,却无碍。乃刺其委中、尺泽,出黑血半盏,神气稍定。急进柴葛解肌汤灌之,因嘱众人勿动,后半日当有红紫点发於肢体,晚再进一剂,明早当再来也。越日往视,炳堂太常迎门云,君言果验,此时紫斑夹痧而发,遍身如涂,而心地清明,约无害也,已进粥矣。余惊曰,谁使食粥!痧最恶粥,恐增剧也。炳堂又惶恐自怨。逮余入,又手足乱动,烦闷颠倒矣。急取麦芽汤灌之,始少安。晚以犀角地黄汤解其热,又以小陷胸汤解其烦,越五日而病安。惟余热未清,身如束缚。余曰:血热伤阴,固应尔尔。命服滋补之剂,半月而后,安然如常矣。
668
发表于 2006-4-2 19:05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红沙,当即红痧。
痧症之一种。《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红痧,皮肤隐隐红点,如咅(有病头)疹相似,痧在肌表,感受虽浅,热酒热汤亦不可犯。外用粹刮。”治用荆芥汤等。
以上引自《中医大词典》
669
发表于 2006-4-3 13:38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中医很好,我们学的太差
670
发表于 2006-4-4 22:22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原帖由 liyq_1 于 2005-12-3 23:12 发表
我并反对天然药学,但早在19世纪世界已进入科学社会了。不要把孽根当成传统,甚至美化,那些只顾维护个人或某些集体权益的所谓“prof‘或”王原始“,不要再毒害那些年轻生命了!不然小心将受到祖先的诅咒!



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是说中医是"孽根"吗?中国的民族特性的丧失并不是因为有了中医而表现至极的.请您回去好好思考一下您的根在哪里,您有没有资格对中医说三道四?!
671
发表于 2006-4-4 22:46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我去年混了个中医本科的***,拿了***后通过了成人教育学位英语考试又混到了一个中医学学士学位.可是真的是很不好意思,真的,对于中医,好象除了"中医"这两个字熟悉并很早以前就会写以外,真的对于中医是就象看月亮一样,很美,但却极朦胧.可我真的想学好中医,但本院里那些个中医的要么是刚毕业的, 要么就是顶着一个中医副高的职称,却花半天,浪费了七八九张处方还开不出一个药方的只会开化验单不会看单要回扣的陋野中医师.向谁要临床经验啊?看着那一大堆的中医书籍,头大无比,心动无比,可无从下手啊.还好今天钻到这主题里面来了.唉,还是要背书的.知道了要先背哪些书了.至少先知道了从哪开始着手.不再抱着有一天自己会变成一个过目不忘的神童的幻想.唉,真不知道不用脑的我是怎样怎样通过自学考试混到***的.来到这里后,我决定不能再混了,要混也要混出个样子来啊.要不真是愧对我那学士的名头,虽然是天上掉饼得来的.但也是我能混的一种表现啊.呵呵,定个计划去背书先.第一件事,先想想我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前年考完试后被我塞到哪去了.呵呵
672
发表于 2006-4-5 17:07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看了教授的第六讲,木香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有它独特的疗效,而且效果特别好,他也是小的时候,肚子痛,什么方法都用了,就是不行,而且无法忍受,以为名间医生则用木香适量研末,吞水服,只两三分钟就见效了。
收到1朵
673
发表于 2006-4-6 17:04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我最近在学中药学,其中像清热解毒药 书中特别说明此药易伤脾胃,要“中病即止 ”,那么此中的“中病即止”指的是什么时候,是有疗效的时候,还是病刚刚好时? 这个时间应怎样掌握呢?
674
发表于 2006-4-6 17:59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不应该是有疗效的时候,如果刚一见效就停药,那治疗还有作用吗?
675
发表于 2006-4-7 13:26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怎样才能说是有疗效的时候呢,这个度该如何掌握?
676
发表于 2006-4-7 22:06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我也是学中西医的,但是到现在还是摸不着门道啊,跟别人一提起自己的专业,大多都是一个疑问:中西结合??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论,怎么结合啊?不会是哪种方法疗效好选哪种吧?恳请您老在中西医结合的方面指导一下,不胜感激。。。
收到1朵
677
发表于 2006-4-8 01:25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古之圣人,当面南背北而坐,此当左西右东,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五行系五脏,且肺以降为顺,肝以升为顺,故曰左升右降。
且肝有疾,左协先痛,即是说明肝居于左,肺藏于右。
中医所谓之左肝右肺,说的是其功能,与解剖之脏腑位置既矛盾而又统一。
678
发表于 2006-4-9 14:45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佩服,佩服.
本人搞中医已20年,虽喜临证用中医治疗,也有一些临床心得,但却远没有达到姜老的境界,中医是好啊,没有发扬,确实是我们学医不精之故啊.读书少,反思少,总结少,基础掌握的不牢是重要原因啊.
以后要好好学习啊.
收到1朵
679
发表于 2006-4-12 10:54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中西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却有着不同的理论思维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认知基础的不同。

    观察法

    中医学方**是收集、加工和应用主观经验的方**。它的起点是其特征性的认知方式,即获得主观经验的方式方法,是整个方**赖以形成的基础,包括所有的感官和机体感觉,视觉是其中之一,它并不排除观察法。

    西医学方**是收集、加工和应用客观经验,即作用于客观事物本身。它收集感性资料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即主要通过视觉,范围只能限于外部世界。虽然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和仪器设备如CT、核磁共振可以观察内部世界,但对于观察者来说,这仍然是观察外部世界。

    两者均应用观察法,但内容却有侧重。中医学方**在客观性的基础上要求主观性,强调把握观察者的主观感受,即将观察对象的特征与观察者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而西医学方**强调客观性,旨在分辨观察对象的特征。

    实践过程

    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相互影响,它们是方**实现过程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阶段。传统中医学的实践过程主要是临床实践,其方**的特征,体现在变革主观和保持客观两个方面,是感觉、思维操作。西医学方**的实践过程主要变革客观方面,旨在加工实践对象,多是仪器、设备操作。西医已经分化出相对***于临床、专门从事科学实验的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而传统中医学则无类似的分化,科研实践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此未分化的根源在于方**。

    中医学方**的实践过程并非完全不进行客观操作,但其操作是以不损伤机体、不干扰正常的机体生命活动为原则和特征。因此,传统中医学建立了由外察内、与解剖学有相当区别的藏象学说,将其实践限定在宏观层次,其辨证思维则为不损伤机体、不干扰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动态分析奠定了基础,而把西医学打开机体、建立解剖学的客观经验摆在次要地位。这就充分说明了方**的决定性作用。

    西医学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实体物质结合构造而成,这种实体中心论、构造自然观对于西医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西医学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人体结构及构成人体的实体方面,而了解人体结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解剖-形态观察法,所以解剖-形态观察法也一直是西医学研究和认识人体的主要方法。西医学坚信形态是功能的基础,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局部。故利用解剖方法及其它形态观察法创立和发展了正常人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病态人体的病理解剖学、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等。而中医学观察的重点是功能和气的运动而不是形态,采用动态的功能观察法。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故不必解剖探视,具体方法便是“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中医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因此而产生。同时,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内藏”与“外象”的关系,由此发明了从多维度的“象”来获取内脏生理病理信息的四诊方法。另外,取类比象的类比推理也是中医非常重要的认知方法,它所揭示的不是具体而是抽象,不是个别而是一般,不是精确而是模糊。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功能观等思想都与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关。五行、五脏、五音、五色、五气等研究及中药四性五味归经之论述无不来源于取类比象之法。类比方法在现代科学哲学中受到高度重视,反映了现代科学相互渗透的整体化趋势。

    哲学基础

    对医学影响最深的文化因素是哲学,传统中医学方**的哲学基础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它是包含有自然科学内容的辩证唯物论,它的抽象程度与现在的辩证唯物论不同。包含有自然科学内容的辩证唯物论较为具体,而现在的辩证唯物论是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理论越是具体,就越能指导实际操作,故包含有自然科学内容的辩证唯物论更贴近于实践过程;理论越是抽象,涵盖的范围就越广,故现在的辩证唯物论有更为宽广的外延。二者的内涵不完全相同,各有其学术价值。 (张明雪 梅岩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收到1朵
680
发表于 2006-4-13 22:34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双黄连中并没有黄连,不知为何说到双黄连治疗附子中毒原因是黄连。
http://www.chndrug.com/ypbz/11/R0000063.htm
这是双黄连的说明书。
收到1朵
681
发表于 2006-4-14 16:12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我也是学中医专业的,但在中医院实习时却大部分用的是西药,是他们认为中医不行,还是他们根本没把中医学到手,怕治不好病;或是医院认为中药效益差,不想用。
我现在很想学好中医,但不知要如何做,请指教!谢谢!!!
682
发表于 2006-4-14 18:56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你有的这个方还是可以的哦
以后继续发扬哦
683
发表于 2006-4-14 19:11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你现在学的是什么的啊
684
发表于 2006-4-17 09:09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好久没来,给大家一个课件,呵呵!
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该附件版权审核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无名 + 1 欢迎您回来.

查看全部评分

685
发表于 2006-4-19 22:02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小女孩开始治疗感冒时,是否发汗太过,伤了脾阳?
686
发表于 2006-4-22 07:31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原帖由 n02431538538 于 2005-12-3 21:25 发表
1、心在液为汗,脾在液为涎,出汗之症可以从心治,流涎之症可以从脾治。
2、手少阴心经起于液下的极泉穴,极泉穴腋下正中,“左腋下出汗,”是心经之症。极,指高大;泉为水泉。穴在腋下,当心经最高之处,心主 ...


1、心在液为汗,脾在液为涎,出汗之症可以从心治,流涎之症可以从脾治。
涎(YAN)   是不是在这里读(YAN)
不好意思 我是初学者 我想问下涎的字面意思
687
发表于 2006-4-23 14:32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688
发表于 2006-4-23 14:33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689
发表于 2006-4-25 00:14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http://www.shanghan.com/bbs/show ... ;posted=1#post85533

[ 本帖最后由 伤寒—丁香花 于 2006-4-25 22:24 编辑 ]
690
发表于 2006-4-26 17:50 | 只看该作者

【教授专题】道少斋医话--献给喜爱中医的朋友(843楼,叶天士治疗咳血病案

Sample Text[size=-2]Sample TextSample Text
      最近有一 病例:女23岁 有孕3个月有余,电话来咨询 说咳嗽,有一点呕吐,最近我们这里天气忽转寒,急降雨。我们老师就作风寒感冒开了一副药主要有姜,葱,病人(好像道老师说是病家)没有好,找到我们老师这里来门诊,老师做了检查,舌白,厚腻,脉细数。依然咳嗽,呕吐,发热。我们老师自己这样分析:湿阻中焦,外寒未解,开方如下:
       紫苏10g  香薷10g  杏仁10g  前胡10g  陈皮10g (这里还有味行气药也是芳香的我记不到了) 枳实10g 甘草3g
       药到病除,请问这样可以吗,病机对吗 ?老师也说他想和我们讨论下,他的水平有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18: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