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32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科精华] 2月主打病---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慢性便秘(已关闭)

 关闭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05-2-1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主打病---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慢性便秘(已关闭)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两天以上无大便,提示存在便秘。便秘,可以发生任何年龄组,但以中、老年人常见。

粪便停留于结肠的时间超过正常排出时间,使大便干结,导致48小时以上不排便,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净的感觉症状,便秘长影响食欲及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使体内有毒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而被大量吸收,引起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塞、脑血管以外而危及生命。

病因有四种
1、无张力便秘(迟缓性便秘或无紧张便秘)殷大厂肌肉失去原有敏感性或紧张力,致使推动粪便的蠕动缓慢,使粪便通过大肠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一只水分被吸收掉而大便变硬、变粗,造成排便困难。此型多见于年老体弱、多次妊宸,营养不良、肥胖以及运动过少者,此外,还见于无定时排便习惯者。事物之地过细、纤维素过少及饮食中缺乏糖类、脂肪、水分、B族维生素等也可以起。
2、痉挛性便秘因肠道神经末梢**多度,使大肠以及结肠的肠壁肌肉过度紧张或痉挛收缩,引起大变成为小粒状或像铅笔一样的细条(粪便通过痉挛部位时,有疼痛的感觉),这种便秘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腹泻,可发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常见的原因有患胃肠道疾病及某种神经失调,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及使用泻药过量过久。
3、阻塞性便秘(器质性便秘)
因大肠病变引起肠的一部分变细,或因肿瘤压迫肠道而引起肠道狭窄而阻碍大便的通过,如粪便过度臃塞于直肠、乙状结肠,可出现左下腹胀和压痛,并有欲便不畅感。
4、伴随性便秘是因药物的副作用(如止痛药、抑制胃肠运动的药、止咳药、麻药、安眠药等都可引起便秘)和妊宸产生的下腹部压迫等原因所伴随出现的便秘。


治疗:  

    无张力便秘,服用高纤餐和健怡茶有显著功效。高纤餐能增加粪便水分,促进肠道蠕动,并能清扫肠壁、排除宿便,迅速解除便秘;因此,可先吃l至2盒高纤餐(主要好处是清肠),清肠后可饮用健怡茶来增加肠内有益菌,调整肠内微生物环境,改善肠道功能,直至肠道功能完全正常。这样配合服用见效快,效果稳固。  

    服用方法:服用高纤餐时,每日早晚餐后各服1包,坚持1月。随后服用健怡茶,早晚各一次,餐前30分钟或餐后服用都可,每次1包,坚持两至三月,肠道功能自然会正常起来。
   
    专家医嘱:无张力便秘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患者应逐渐养成以下好习惯:
    1、多吃青菜和带皮水果;2、多吃花生、芝麻;3、早起后饮一杯水或牛奶,养成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的好习惯;4、多吃洋葱、蒜苗、萝卜、生黄瓜、果酱等产气食物;5、少吃、最好是不吃辣椒、姜、酒及糯米山药、芡实等不利排便的食物。

    另外,部分人服用后有腹痛的好转反应,坚持服用,不久便会消除。

    痉挛性便秘:先服用健怡茶解除导致痉挛的原因,然后再服用高纤餐清肠。健怡茶能解除肠道疾病,增加肠内有益菌、调节肠道功能、解除导致痉挛的原因。高纤餐能彻底清洁肠道,保持肠道功能长期正常。

    服用方法:连续服用健怡茶两至三月,早晚各一次,每次1包,餐前餐后饮用都可。·随后服用高纤餐,早晚各1包,餐后服用。

    专家医嘱:1、必须先服用2—3个月的健怡茶,后服用高纤餐,顺序不能反;2、部分患者在服用初期有较明显的好转反应,坚持服用可消除;3、患者在服用健怡茶初期要少吃粗糙、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油,不吃产气食品及辣椒、姜、酒等**性食物,·和山药、糯米、芡实等不利排便的食物。4、早起后饮1杯水或牛奶,养成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的好习惯。待肠道疾病痊愈后就可多吃富含纤维质
的食物和产气食物。

    阻塞性便秘:应去除病因(如接受外科治疗)。

    伴随性便秘:由药物弓1起的应停用或改用药物,由妊娠产生便秘的患者可服用健怡茶,鼓励其多运动,并给予清淡滑肠食物。


    说明:1、部分患者在服用高纤餐或健怡茶l—2周后排便才正常。2、无张力便秘和痉挛性便秘、阻塞性便秘,都可通过饮用芦荟矿物晶解除便秘;但从排除宿便、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等方面看,功效不如高纤餐和健怡茶。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我不是医生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21: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