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5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医非难事,只怕有心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俗语云:“事怕有心人”。余本次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学习工作中,多多留心观察。尤其碰到棘手之病症,则尽力搜罗古今治法,经过思索,便于运用。如此坚持下去,则处处留心皆学问。

如治一青光眼患者,男五十余岁,双目失明,其女扶持来诊。病程既久,肝实而脾虚,饮食少进。检索前方,俱是滋肾柔肝之品,效果渺然。

忆及《本草纲目》引《医余录》云:“有人患赤眼肿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脾脉虚,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治脾则肝愈盛。但以温平药中倍加肉桂,杀肝而益脾,故一治两得之。传云:木得桂而枯也。”

仿其意,拟方如下:桂枝、白芍、生地、炙甘草、菟丝子、复盆子、夜明砂、谷精珠、破故纸。经治月余,患者不需人扶持,而行走自如,一寸以上大字,可以辨识,竟获理想效果。后带处方返里自服,未曾追访。

可见学问之道,一般应从大处着眼,然临床经验之积累,亦常需于小处留心,一点一滴,年深日久,虽涓涓细流,而可成其大也。即以李氏之《纲目》为例,它不独是一部中药学,而且是一部涉及临床辨证,处方用药,经验成方,生物、矿物等多学科之巨著,内藏珍宝,难以统计。因而应为医家必读之书。

读则需精,切不可于性味功能间知其梗概,而应于“发明”、“附方”中探索宝藏。不过其书卷帙浩繁,读来不易,所以应一则利用闲暇,留心阅读,虽不能记忆,但可留印象于头脑;一则应用时,根据平昔之印象,有目的地翻阅,常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而解决疑难问题。

又如治一例“多型性红斑”患者,青年女性。红色斑块遍及全身,高热持续月余,而病情愈重,红斑此起彼伏,渐有水泡形成。初按温病发斑治法,全无效果。故知常法难以奏效,而虑及变法。

察患者红斑满布,而痛痒明显;高烧月余而无舌绛、神昏、痉厥等情。知热毒郁怫于血络之中,既不能从外透解,亦不能内陷脏腑,故凉血化斑无功,而清络宣透或许有效。

治以《串雅内编》之治火丹(丝瓜子、玄参、当归、升麻、柴胡)为主,加重清热宣透之品,如银花、连翘之类。果收热静身凉,斑退痒止之功。后用此法,再治一例,亦顺利痊愈。说明医学经验,有时藏于小书杂说之中。俗语云,“小小单方,气死名医”,不为无据。

当然,首先必须强调练就坚实之基本功,然后处处留心,方能相得益彰。反之,不论基础,而一味东寻西觅,以图巧遇良方,则常常枉费精力,而一无所获。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洪子云。

文中内容为转载,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版主和爱爱医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2# 沙发
发表于 2018-8-14 22: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板凳
发表于 2018-8-24 15:48 | 只看该作者
杀肝益脾,那肉桂请问应该加多少呢?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4
发表于 2018-8-26 23: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医不是难事,可能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要学好中医,却是千难万难的事,比唐僧西天取经还难。
5
发表于 2018-8-29 08:58 | 只看该作者
学海无涯苦作舟,于此浊世勤问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