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方汤液的“服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1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华古医经中,《黄帝内经》多为理论(针经)少有药方。《神农本草经》只讲药,不讲配伍和服用。《难经》又是古医经的重难点释义。只有《伤寒论》是给了“药方”,是可以治病的。

但是在《伤寒论》中,仲景先师对于“服药”的说明,似乎非常简单。给我们的印象就是,病了啊?那就“随证治之”。最后,喝药,就好了啊!

《伤寒论》里并没有“后人”的繁杂的服药“规则”。

到了元代,王好古所著《汤液本草》和清代汪昂所撰《本草备要》,中间记录了部分服药“规则”。我们引用并解释如下。对“理论解析”无感者,可以直接拖到文底,参看具体建议。

天人合一:药象分析
众所周知,中医中药的主要来源,就是“大自然的动植物,其中,以植物为主”。但是,人,是动物,是高等、智慧的生物。而植物的根苗花果,做成“中药”,就可以治病,这个思维,是不是有点“跳跃”。跟接近的思维,难道不应该是,人体病了,去吃动物的“内臓”么?

在《神农本草经》的年代,中华先贤,这些神人们,洞察了“造物主的秘密”。发现了“植物”可以治病。反而,部分动物,似乎药效一般。

我们现代人,是无法理解“圣人、神人”或者“造物主思维”的。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后世著名医家,对上述“秘密”的思考,从而启发我们。

不管是否可以“类比”。我们还是强行把“人”和“植物”类比一下。植物的根苗花果,对应人体不就是“足、头,躯干”等部位?

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
(以生苗者为根,以入土者为梢。上焦用根,下焦用梢,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梢。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效)。
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
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
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
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
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从上述的“药性、药象”中,我们得知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药,是植物。植物可以分为上中下三段,或者根苗花果。然后,根部,就是往下走。花,在上部,就是上行。人体病位,也可以分为“上中下”。于是,头部的疾病,显然用“花”。足部或者肚子的问题,就用根部。

举个例子,我们之前提到过,藏红花和槐花,颜色是红色的,而且是花,具备活血化瘀的功能。那么,他们的最佳疗效是哪?答案就是头部。
再举个例子,大黄。这个药是根部,而且气味浓厚,质量很重,密度很大。《伤寒论》中,最好的通便的药物,就是它。同样的,我们吃的“萝卜、红薯”也是根部,也有通便的功能。
再举个例子,浮萍。这个药,是池塘水面的植物。没有根,或者准确的说,根部不入土。有根,很短,直接吸收水中的营养。这个药很轻。那么按照上述理论,它就是治疗“皮肤病”最好的药。

为何要知道这个?
因为,药物的作用部位,决定了服药的方式。

古人服药有法
病在心上者,先食而后药;
病在心下者,先药而后食。
病在四肢者,宜饥食而在旦;
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

这一段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病区、病灶,在横膈膜以下(原文为心),就要先喝药,再吃饭。普通的理解是这样的。食物进入肠胃,会停留一段时间。那么,药物如果进食后服用,显然作用不到“下焦”的区域。

同理,如果病区、病灶在“横膈膜”以上,那么,最好是饭后服药。如果是先喝药,然后吃饭。那么,药水被食物“递进”到肠胃了,远距离发挥药效,肯定没有近距离的好。

如果,疾病在四肢(体表),在骨髓(最深处),我们为何要在“清晨”或者“夜间”服药呢?

这个主要是《黄帝内经》中,关于“营卫”的理论推理出来的。人体的卫气,是清晨随着日出,由体内,而达四肢末梢的。那么,这个时候服药,恰好是治疗四肢的疾病,岂不是事半功倍?

人体的卫气,到了夜间,就潜藏进入“阴臓”。这个时候服药,就可以作用体内最深处。

当然,不是说“发表、四肢”的药,夜间不能服用。而是说,清晨服用的药效最好。紧急的时候,救命要紧,是不顾服药时机的。

古人服药活法
在上不厌频而少,在下不厌顿而多。
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

这一段的意思,理论根源其实是“消化学”。
疾病在上半身,建议少量,频繁。
疾病在下半身,建议多量,顿服。

《伤寒论》服药
如果简要来说,根据六经辩证,我们可以把疾病分为“三阳病”和“三阴病”。

三阳病,在体表和腑。
三阴病,在体内和臓。

那么,很显然,体表的药,比如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是建议“空腹”“清晨”服用的。而三阴病的药,是建议夜间增加一次服用的。

同时,因为阳明病涉及到“便秘”。那么,承气汤、麻仁丸、润肠通便的药,一定要饭前服用。阳明篇、太阳篇还有胃病。因为病区在“胃”,就又要根据“饮食是否加重病情”来讨论。比如,胃酸过度的人,那么我们建议先服药,再吃饭。

心肺疾病,在身体的上面,就最好是饭后服用。

妇科问题,在身体的下面,那就是饭前服用。同时,因为经期前后身体才会表现出症状,那么,经期服药,也是“时间”特性。

《伤寒论》中,有“六经痊愈”的时辰。多数医家,建议在“痊愈时辰”服药。比如,太阳病(感冒),那么中午服药最好。而少阳病,建议在清晨服药。阳明病,建议下午服药。

当然,看上去分析很多,其实最核心,最简要的一条就是“谨遵医嘱”。
本文的内容,是作为“奥普”给大众了解的。而医师,一定要对药性、药方、生理、病理烂熟于心,给出具体的服药建议的。

服药心情
显然,中医是特别讲究“情绪”的。我们甚至把五臓和情绪联系起来,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

服药的时候,身体尽量平和,心情稳定。这样药效就是正常发挥。

如果服药时,遇到了悲伤、恐惧、发怒,那么,身体的臓腑之气就会逆乱,我们服用的汤液,就会“乱入”。

服药环境
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的居住条件非常好,密闭条件非常完善。在服用感冒药后,只要在不透风的房间中就可以了。

大多数太阳表证(感冒)的药物,服用后,会有微微出汗。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再次“受寒、着凉、吹风”,就是“引邪入内”。这是大忌。

对于“风湿”类疾病,显然跟“气候”非常相关。那么,在湿热天,我们服药后,体内的湿气在排出的时候,体外的环境湿气,也在进入体内。

现代人洗澡是频繁的。现代人的“空调”“暖气”是必备的。这些,其实都是让“体表”处于“寒冷”侵袭中。那么,对于感冒类疾病,我们建议“不洗澡”。服药后,就去歇息,睡觉。第二天好了,再洗澡。

对于“攻下”的药物,比如承气汤,陷胸汤。因为服药后,身体在1小时左右会“拉肚子”。那么,我们最好事先找好“卫生间”。

经方汤液的“服用”
服药成分:
汤药熬煮完毕后,一定要沉淀冷却10-20分钟。
只服用纯汤水的部分。
任何药渣、灰烬、残留,都不用服用。这些药渣和灰烬,是原始药材从农田里自带的。只要不服用,就没有任何问题。

服药时间:
空腹、饭后2小时、饭前2小时服用。这三个时间段,是一定没问题的。切记与三餐混杂服用。
如果有“平旦、半夜”服用,或者连续2小时追加服用等情况,一定要谨遵医嘱。
有一类特殊的服药规则,就是“病情”发作,或者“偃旗息鼓”的时候服用。这类情况,也是医师根据患者的前期服药状况反馈后而定夺。
边熬边“服”。少数疾病的服药,还需要在“熬药”时,“服气”。即,利用鼻息,吸入熬药挥发的气味。

服药温度:
感冒类经方,都是温服。
多数汤药是温服。
少数是冷服。

服用内外环境:
外部环境最好是密闭的,不冷不热,不透风,舒适干爽。
内部环境即患者的情绪,情绪最好平稳。

服药效果:
感冒类经方,温服后大概30-40分钟,身体会微微出汗。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次吹风和着凉。出汗后应该用干毛巾擦干。如果服药后2小时并没有出汗,就应该立即追加一碗。
其他需要长期服药的,都是按照“疗程-5天”来判断服药效果。

服药剂量:
成年人一般是一次200ml左右。
小孩酌情减半,100ml左右。婴幼儿一般50ml左右。
特殊药物,服用剂量可能不同。

服用汤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其实是“身体反应”:
1.没反应。一点感觉都没有。
2.痊愈。不仅没有副作用,反而帮助身体。身体感觉舒适。
3.剧烈反应或副作用。对于这类情况,您在服用一次汤液后,应该及时联系医师。及时终止不恰当的药物,是对自己的保护。
4.副用作。比如,吐痰液、拉肚子、口渴、小便多等等。这些状况,也要记录,然后反馈给医师。多数情况下,开了呕吐剂或者泻药,应该是吐或者拉的,这是完全正常的。而经方药物有一个特殊的点,那就是,不是“吐剂、泻药”,但是服用后,竟然出乎意料的“吐、拉”。那么这个时候,不要惊慌,要根据身体的精神状况、体力、舒适程度,来判断,是“好”是“坏”。
5.暝眩反应。经方汤剂的服用中,尤其是部分重症,服用药物以后,会感觉一阵“头晕目眩”。这种反应,是正常的,是药效起作用的好现象。但是,不是所有的药、所有患者,都会有“暝眩反应”的。同时,如果有的“暝眩”严重,影响身体正常运作,也要即时反馈给医师。

服药的核心规则:
谨遵医嘱。

服药禁忌:
未完待续,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