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1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第2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2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邓州韩医生 于 2018-3-17 20:05 编辑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提纲里说,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凡是条文里有太阳病,基本是指的这个意思。
     患者有发热,汗出,恶寒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的症状组,这个症状组我们称为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和今日脑病症状突然昏迷,口眼窝斜的中风不一样,属于名同病异。
发热在外感病中,是正邪相互斗争后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个症状,发热表达人之阳气充胜,是人体祛邪的力量。倘若这股力量日渐薄弱,则处发热不易退,不能祛邪于表,或是不发热但邪气从表入内,藏于脏腑形成其他病的基础(比如有些癌状产生的基础),所以发热是人体正气的力量象征。发热只是个症状而已,发热不是坏事,它能提示病情好坏程度。
有什么因得什么果,人不会无缘无顾的发热,一般来说,肯定是身体内部的不协调与外在的不统一,导致体力,免疫力之类能抗邪的正气下降、腠理护卫不固,让外在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内部。
汗出是邪气外出的一个通路,汗是阳加于阴的结果,阳气(一个动力的、活泼的、明亮的)力量作用到阴津(一个安静的、滋润的、有形的)物质,在腠理不固的情况出于表或者腠理固但一个更盛的力量推动下出于表。这股力量就是卫气。

                以下是百度百科内容
-----------------------------------------------------------------------------------------------------------------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即指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
《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指卫气运行于脉管外的分肉间隙,也似已感应到T细胞免疫体系等的产生部位,“肓膜”疑指胸腺等中枢免疫器官。
运行于脉外的气。卫有保卫、卫护之义。与营气相对而言,卫气属阳。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悍,运行迅速而滑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作用。卫气不固和营卫不和都会导致疾病发生。 卫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慓悍滑疾的部分。《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它的活动力很强,流动很迅速,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脉外。卫气运行于皮肤、肌肉之间,能温养肌肉、皮肤;卫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膜,五脏六腑得到温养。卫气不但能温养内外一切脏器组织,而且具有滋养腠理,开阖汗孔,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灵枢·本藏》认为:“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概括了卫气的主要功能。
卫气虽行于脉外,但仍然依傍着脉道而运行。其运行与昼夜变化及寤寐有关。白昼人寤,则行于阳;黑夜人寐,则行于阴。行于阳是行于体表手足三阳经脉,行于阴是行于内在五脏。卫气行于阴,是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而后至心、肺、肝、脾,复还于肾。卫气的病证主要有卫气不固和营卫不和。卫气不固则皮肤腠理疏松,易受外邪侵入而得病。发病时多有怕风、自汗等症状,治宜益气固卫。营卫不和可见发热、恶风寒、自汗出等症状,治宜调和营卫。
----------------------------------------------------------------------------------------------------


     卫气司开阖,主管汗道出 汗,在排放垃圾的时候,卫气打开汗路,通过出汗排出废物。当体内热量多余的时候打开汗路,通过排汗散出热量,卫气像一个门卫,白天看门,晚上关门,一旦卫气不固晚上开门,就成了盗汗、自汗之类。有许多虚症,汗路开合失司,经常汗出不断,这是卫气不足,不能把身体的表面固护充足。本文的汗出相当于局部的战争--太阳经之战,风邪入于太阳经脉,消耗卫气而且邪阳与卫气结合出入于表,还有卫气不能一时的补充于太阳经脉之中,邪气中最大因素是风邪,其性开泄专走汗道,还有诸多原因,以后在将后面的条文中一一述出。
         
         太阳中风证中,汗出很关键,出汗代表着使用方剂的方向,我们把汗出概括为风邪外袭、卫气不固、营卫不和、营阴外泄。
恶风比恶寒稍轻一些,怕风怕冷,有局部的,有全身的,有内部的(比如吃冷饮胃不适)。在上个条文说过https://bbs.iiyi.com/thread-3431344-1.html    恶寒这个解释。

           脉缓,这个脉象应该缓缓而来,应指而松,这里说的缓脉是浮缓脉,因为缓脉是正常人的脉象,内经说,不疾不徐,如鸡践地。浮缓脉松松的,汗出以后把血管的压力释放出来。浮缓脉说明人体的正气保存很好,与邪气相斗争,在斗争中产生有规律的症状。我们古人发现并总结合治疗这些规律,真的是很伟大。

            医宗金鉴(仲景论中,不直言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鼻塞,声重之伤,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之也。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

2# 沙发
发表于 2018-3-17 20:0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贴子要审核?????????
3# 板凳
发表于 2018-3-18 12:43 | 只看该作者
邓州韩医生 发表于 2018-3-17 20:06
为什么我贴子要审核?????????

目前***实行审核机制
4
发表于 2018-3-18 21:41 | 只看该作者
人人都审核,,,,,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