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550|回复: 2

[护理管理] 医生为病人做开颅手术,两小时后才发现弄错病人 论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mdzfx 于 2018-3-12 20:52 编辑


弄错病人“乌龙”事件一旦发生,不仅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对医院或对执行手术的医生而言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案例
据外媒报道:2月25日,肯尼亚首都内毕罗肯雅塔**医院(KNH)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该院医生原计划为一名脑血栓患者进行开颅手术,但当他们打开患者颅骨并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手术后才发现手术台上的患者并非脑血栓患者,而是一位并不需要进行开颅的患者。
该医院2月25日有两名患者住院等待医治,其中一位因罹患脑血栓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以移除大脑中的血凝块,另一位则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闭合性头部外伤”。
但由于患者识别标签混乱,导致仅需护理和药物治疗的患者被错误推入手术室,更为荒唐的是,在开颅手术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后,医生才意识到在患者的大脑中根本没有血凝块,这才惊慌的发觉是他们找错了病人,随后匆忙结束了手术。
院方称,目前两名患者状况良好,就连原本需要做手术的脑血栓患者也在逐渐康复,医院方面称“这位患者不需要再接受手术”。3月2日,医院方面发表声明称:已对涉案的外科医生、护士及麻醉科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停职处分,对于事后如何进行赔偿与解决,目前仍待调查当中。
点评
患者身份识别有多重要?这起“开颅”乌龙事件就是铁证!
由于“患者识别标签混乱,导致仅需护理和药物治疗的患者被错误推入手术室”,手术进行两小时后,这才发现开颅错误,但大错已铸,无可挽回!
患者身份识别标签——腕带混乱,但确认手术患者的手术医师、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三方核对”和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的身份,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究竟是怎么执行的?
每一个核心制度,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此言果然不虚!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关于手术患者的识别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手术患者的识别
  • 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 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
  • 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所有手术操作,包括在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在门诊进行的手术、在急诊进行的小手术都要进行手术标记。手术切口、穿刺点和手术部位的标记都要准确、清晰,铺单后还能够看得清楚。手术标记要使用蓝色和紫色油性标记笔。手术标记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参与,清醒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触动病人的肢体方向确定左右,要得到病人的认同。昏迷的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请病人家属参与,要得到病人家属的认同。
  • 手术患者核对
    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 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对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姓名、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 进入手术间之后:麻醉医师查对。
  • 麻醉之前:手术病人本人(清醒可合作的病人)、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一起根据《手术护理记录》中“手术前核对清单”中的内容进行逐项核对,核对内容由巡回护士记录,并将参与核对人员名单记录。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及陪伴亲属进行查对。
  • 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申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的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要求规范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并入病案保存。
    这起手术病人弄错事件,只要做到八条中的两条,就能做好患者身份的正确识别,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可是,很显然案例中涉案的外科医生、护士及麻醉科医生等相关人员,都没有尽职尽责,以至于在开颅手术这类重大的手术患者之间,酿就这起严重的医疗差错,让医务人员为之唏嘘感叹、扼腕叹息。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有多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确保患者医疗护理安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必不可少!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是医护人员有效避免患者身份出错的制胜法宝。当下,《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虽被列入护理核心制度,但各级医院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虽没有统一的版本,但却大同小异。
    除了手术病人的身份识别,其他病人的确认和识别,同样要严格执行制度,确保无误。
    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给病人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病人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核对腕带。
    四、进行介入或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
    五、要求各科室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上的信息,并由陪同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腕带”上记载患者姓名包括: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由病房的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六、要求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新生儿病房、进入手术室以及处于昏迷状态的所有患者均要佩戴“腕带”表,以便身份核对识别。“腕带”上填写的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表示应准确无误,住院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七、完善各关节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交接程序与记录。

(源自:护理管理)
发表于 2018-3-13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严格执行了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特别是我们手术室,避免开错刀,这是对病人负责,对我们负责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8 20: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