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布鲁菌病误诊病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布鲁菌病又称波状热或地中海弛张热,在全球呈高发态势,对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带来严重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及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发病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不一,急性期常表现为发热、全身乏力、多汗、关节疼痛及肝脾肿大、睾丸炎等,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损害,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有文献曾对1500个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多达30余种临床表现。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不典型性,因此很容易误诊或漏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6年6~11月收治布鲁菌病患者4例,其中误诊3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该病的误诊误治,现将该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49岁,因阴囊肿大、发热伴腰痛3个月,于2016年6月13日收入我院肾内科(以下简称“我科”)。该患于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肿大,患处皮肤红肿、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伴寒战,自行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病情反复,伴盗汗、乏力,遂就诊于泌尿外科,诊断为鞘膜积液,并行手术治疗,出院后仍间断低热、盗汗,并出现腰痛,疼痛部位较局限。既往酒精性肝硬化病史3年。查体:体温38.2℃,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26.5/μL,细菌18.20/μL,尿蛋白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45×10^9/L。红细胞沉降率52mm/h。C-反应蛋白22.20mg/L。24h尿蛋白定量:1.03g/24h。腹部彩超示肝硬化、门静脉主干增宽,脾大。泌尿系彩超:双肾皮质回声略增强,双肾盏多发结石。结核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top)均为阴性。全腹部CT平扫示肝硬化、脾厚。胸部CT、肝功、肾功、血培养未见异常。尿培养为培养出2种革兰阳性菌,菌落计数>105CFU/m。诊断为:双肾结石并发感染,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入院后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醒脑静清热解毒等对症治疗7d,患者症状时好时坏,仍间断发热伴腰痛。再次仔细询问病史,患者1年前有接触牧羊史,遂行布鲁杆菌检查: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诊断为布鲁菌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于2016年6月22日出院,随访病情,患者后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继续服用多西环素及利福平治疗,治愈。

例2:女性,60岁,因右下肢疼痛2个多月,尿频10d,于2016年7月20日入院。缘于2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为间断隐痛,运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右髋及右膝关节活动略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腰椎MRI示L4~5椎间盘突出,双膝正位片提示“双膝骨关节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6~7次/d,伴劳累后腰部不适,无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查体:右髋、右膝关节活动略受限。实验室检查:泌尿系彩超示右肾下极可见两个高回声,长径分别为1.3、1.0cm,不除外错构瘤。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76×10^9/L,单核细胞检测值为11.4%。肝功:谷丙转氨酶(ALT)46.62U/L,谷氨酰转肽酶(GGT)70.90U/L。尿常规、肾功、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均大致正常。肌电图、骨密度检查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尿道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双膝),给予营养神经、调节骨代谢及针灸等治疗6d症状未见好转,右下肢关节仍间断隐痛,后患者自诉发病前有牛羊接触史,且有夜间盗汗症状,遂行布鲁杆菌抗体凝集试验检查提示弱阳性,2016年7月27日转院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明确诊断为布鲁菌病,随访监测病情,患者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后治愈。

例3:男性,58岁,因间断发热、腰痛7月余,加重10d,于2016年9月29日入我科。该患缘于7个多月前间断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因既往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当时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给予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仍反复发热,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未明确发热原因。入院10d前再次出现发热,低热为主,伴腰痛、乏力,无盗汗,无尿频、尿急、排尿痛等。既往酒精性肝硬化病史10余年。查体:体温37.4℃,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尿常规:白细胞350.60/μL,细菌16691.90/μL,隐血1+。降钙素原0.63μL/L。C-反应蛋白:85.50mg/L。红细胞沉降率:42mm/h。大生化:白蛋白26.94g/L,K+为3.19mmol/L。肝胆胰脾彩超示肝硬化。尿培养提示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初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结合患者病史及尿培养药敏试验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清热解毒、护肝等对症治疗5d,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尿常规:白细胞50.90/μl,细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20×10^9/L。C-反应蛋白19.70mg/L,红细胞沉降率34mm/h。故抗生素降阶梯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继续巩固治疗5d后停药。停用抗生素第3天,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同时双侧腰痛症状加重。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侧肾区叩痛阳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7.6%。尿常规:白细胞565.20/μL,细菌19150.10/μL,亚硝酸盐2+,隐血1+。G试验阴性。大生化基本同前。腰椎正侧位未见异常。第2天出现右侧阴囊肿大、疼痛,阴囊彩超示右侧睾丸及附睾尾改变,考虑炎症;右侧阴囊壁局限性增厚,考虑炎症。泌尿系CT平扫:左肾中部改变,双肾窦稍高密度影,不除外炎性病变所致。结核抗体和T-spot均为阴性。C-反应蛋白55.15mg/L。追问病史患者年前有至内蒙古探亲接触牧羊及食用羊肉史。遂行布鲁杆菌检查示:布鲁氏菌试管凝集1∶100。感染科会诊考虑布鲁菌病可能性大,2016年10月19日从我科出院进一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给予利福平及多西环素经验性治疗后治愈,确诊为布鲁菌病。例4:男性,37岁,因周身浮肿1个月,加重伴腹胀10d,于2016年11月1日入院。该患缘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浮肿,为凹陷性,伴尿量减少,24h尿量为1000mL左右,无发热、腰痛、胸闷、气短,无关节疼痛,于2016年10月9日就诊于白城市中心医院,查肝功示白蛋白19g/L,三酰甘油3.96mmol/L,总胆固醇14.68mmol/L,尿常规示尿蛋白3+,肾功示肌酐100μmol/L,尿素氮8.57mmol/L。因患者为牧羊农民,2016年10月10日至吉林地方病第一防止研究所行布鲁杆菌检验提示: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阳性。初步考虑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代偿期,布鲁杆菌病”,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口服症状略好转。10d前双下肢水肿症状加重,伴腹胀。查体:血压145/104mmHg(1mmHg=0.133kPa),周身凹陷性水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12×10^9/L。大生化:尿素10.86mmol/L,肌酐105.61μmol/L,总胆固醇14.33mmol/L,乳酸脱氢酶(LDH)11.03mmol/L,白蛋白13.45g/L。尿常规:尿蛋白3+。肝胆胰脾彩超示胆囊壁水肿,腹腔积液。泌尿系彩超示:右肾大小9.3cm×4.5cm,左肾大小10.5cm×4.6cm,双肾皮质回声增强。24h尿蛋白定量:11.92g/24h。红细胞沉降率50mm/h。C-反应蛋白1.18mg/L。复查布鲁杆菌检查: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肾脏穿刺病理结果回报:肾穿组织可见29个肾小球,其中2个肾小球球性硬化;其余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及空泡变性,少数肾小管管腔扩张,刷毛缘消失,肾间质散在炎症细胞浸润。综合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诊断考虑为微小病变性肾病伴轻度急性肾小管损伤;虽未见典型的阶段硬化但可见肾小球硬化,不排除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性肾病伴轻度急性肾小管损伤)肾功能代偿期,布鲁菌病。至此,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相应治疗自动出院,随访病情,患者未再治疗。

2.讨论

2.1流行病学特点

布鲁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传染源以牛、羊、猪为主,其中羊为主要传染源,因其分布最广,与人接触最密切,菌种毒力强,引起临床症状较重,且易流行,故国内以羊型布鲁菌病最为常见。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组织、皮毛、乳汁、**分泌物、羊水及胎畜内。尤其是病畜乳汁中带菌量较多,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人群多通过接触病畜及食用未煮沸的病畜、进食染菌的羊奶、牛奶而感染,故患病者常有明确的职业史及接触史。奶制品尤其是软奶酪、未经消毒的牛奶、冰淇淋常常成为感染源头。尚有报道城镇居民通过食用涮羊肉及烤肉串而导致感染者。布鲁菌病的流行有明显地区性,我国以内蒙古、青藏高原、吉林、辽宁等地区多见。流行病学资料对于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若患者有明确的病畜接触史,且伴有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关节疼痛、腰痛等症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本组4例患者均有明确的牛羊接触史,误诊的3例患者均为未详细询问相关病史。

2.2病原学及临床特点

布鲁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阴性菌,无芽孢形成,本菌含有20余种蛋白原和脂多糖,其中脂多糖(内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布鲁杆菌侵袭力强,常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先侵入局部淋巴结形成感染灶,随后增殖到相当数量便冲破淋巴结屏障入血,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髓、肝、脾等器官形成病灶,近些病灶中的致病菌又被多次释放入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临床症状的反复出现及加重,出现临床上典型的波浪热。在临床上,这种典型症状并不多见(占5%~20%),本组病例中只有例3存在波状热。布鲁菌病潜伏期一般为5~35d,少数患者可达1年之久。布鲁菌病为全身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45%~100%)及多汗(40%~95%),其他还有如关节疼痛(70%~90%)、头疼(30%~84%)、男性睾丸炎(占男性病例的20%~40%)、肝脾肿大、局部脓肿、淋巴结肿大等。人患布鲁菌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故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因而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本组4例患者临床表现不一,2例患者明确无发热症状,且4例患者均合并肾内科疾病的症状如腰痛而导致误诊为泌尿道感染等。据报道,在布鲁杆菌感染的脊柱疾病中,最常见感染区域为腰椎(L4~5、L5~S1多见),颈椎、胸椎次之。本组有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但复习相关文献,尚无布鲁杆菌感染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报道,两者是否有关联性有待进一步明确。

2.3临床诊断

布鲁菌病的诊断根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布的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流行地区旅居史,发病前曾接触畜牧产品(皮毛、肉类加工、奶制品)、家畜、病畜、野生动物等;②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疑似疾病;③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凡具备第①项和第②项,以及第③项中的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诊为布鲁菌病。在临床上,布鲁菌病常被误诊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各种骨与关节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等。

2.4误诊原因分析

①询问病史不全面:未详细询问患者接触史、职业史、饮食史、居住史及生活习惯。②流行病学变异性: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布鲁菌病的流行有由牧区向非牧区、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趋势。③临床症状变化多端,特异性症状少见,加之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为其他相似疾病。本组4例患者中有2例既往有肝硬化病史,故患者肝损害、脾大的症状被掩盖。④临床思维模式较局限,诊断常局限于常见病、多发病,本组4例均存在此情况。⑤临床上对发热患者随意使用退热药及抗生素等治疗,导致疾病病程变化不典型,使诊断难度加大。本组误诊的3例患者诊断时均以局部症状先入为主,没有综合考虑,导致误诊。

2.5防范误诊措施

①详细采集病史,尤其是病畜(包括畜牧产品)接触史及相关职业史。②对于长期反复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及早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等检查进行排查。③医务人员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即使在非疫区,对高度**也应考虑本病可能性。只要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高度重视,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布鲁菌病并不困难。目前布鲁菌病在全球范围内仍无法被消灭,只有澳大利亚和英国通过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曾宣布根除了该病。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布鲁菌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易误诊漏诊。加强对布鲁菌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职业史,开拓临床思维,养成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对有效防止布鲁菌病至关重要。

来源:戴婷,吴昆哲,徐晓华。中国医药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8-3-3 15:06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碰到一例布鲁菌病患者,他是城市居民,诊断过程也颇费周折。事后分析他唯一的布鲁菌接触史就是经常吃羊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16: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