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26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我的从医经历》——面对患者家属拒绝医疗护理,该怎样应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zp_dragon 于 2018-2-26 14:55 编辑

《我的从医经历》——面对患者家属拒绝医疗护理,该怎样应对

前天入院的94岁的老年女性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40余年,经常会有气管炎发作,但是第一次来我院治疗。家属讲患者感冒1周,喘息2天,有痰咳不出,从入院前2天开始患者拒绝进食和服药,家属遂将患者送来医院治疗。查体患者呼吸略急促,意识清楚,问话不答,对查体和改变**有抗拒,无强迫**。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可闻及散在喘鸣和痰鸣音,心律80次/分,心律齐整,未闻及心脏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四肢均可自主活动,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心电图示V4-V6导联T波倒置,II、III、AVF导联T波倒置,DR摄片显示双侧肺纹理增强。抗菌素,平喘,化痰,补液治疗两天,精神状态比入院时改善,愿意进食流质饮食。
今天早上查房,看见家属有6、7人围着患者在床边坐着。患者呼吸略急促,可以远远的听到轻微的喘鸣,以及痰鸣音。于是就把家属叫到病床前,教他/她们如何扣背协助排痰,刚给患者轻轻扣了几下,一个男家属(儿子)发话了,“大夫别扣了,老太太受不了”。看到他坚决制止我的神清,我停下手直起腰,我知道了为什么护士们说家属不配合。遂转身对旁边的其他家属说,患者痰液排不出,感染很难治愈,治疗效果会很差。肺部感染也会危及生命,尤其这样的高龄老人。其他家属低声说“我们知道”。离开病房后,想起了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曾经遇到一个类似的情况,由于我坚持为患者扣背,导致了患者家属的投诉。


20多年前,病房里一个脑血栓合并肺部感染的高龄老人,需要协助排痰,那家里也有好几个儿女在陪护,但是大家都袖手观看,没有人伸手给翻身和扣背。年轻的我想着我替你们给老人扣背总不会有错吧,就一边宣教扣背方法,一边为她扣背。谁知道,才扣了10几下,一个儿子突然发作,大喊大叫,说老人受不了扣背,扣坏了你能赔得起吗?当时我就愣住了,我这样做是错的吗?家属是什么心理呢?那个家属还找了医务科投诉,后来医务科的人告诉我,医务科长问家属“你投诉X医生是因为他态度不好吗”?“不是”。“是治疗有什么错误吗”?“不是”,“那为什么要投诉呢”。家属气急败坏地说:“我就是要投诉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患者拒绝的这种辅助医疗护理措施,只要是家属签字拒绝放弃,一般就不会再坚持为其示教和宣教,像这个患者94岁,儿女7、8个,年龄都在60-70岁左右,尤其容易选择放弃某些医疗措施,或者放弃某些护理操作,理由一般都是怕患者遭罪。想当初,我坚持有坚持的道理,这样的患者,不能有效地解决排痰,感染治疗很困难,难以治愈;不坚持有不坚持的理由,像这样的高龄患者,心电图也有明显的慢性冠脉缺血的征象。如果扣背过程中发生点什么意外情况,这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医生与患者和家属的互动是永恒的,获得最佳的配合,获得恰当的依从,是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从医20多年,使我看清楚一件事情,坚持医疗护理原则是大前提,但是不宜强求,要审时度势,根据现场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投诉和**。特别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特别是像高龄老人患者这样的特殊群体的“老年家属”,防范医疗意外、防范医疗投诉,防范医疗**是非常重要的。

18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anne医生 + 1 参与活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8朵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2# 沙发
发表于 2018-2-26 17:28 | 只看该作者
估计家属是送病人来等死的,怕给你们治好了,。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8-2-26 1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8-2-26 18:54 编辑

本文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临床问题:如何正确面对病人家属拒绝医疗护理问题。说真的,这个问题比较棘手!我觉得医护措施的实施一个根本前提是:需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如果患者及其家属不配合,再好的医护措施也等于零。病人家属拒绝医护措施是有原因的,危重患者,患者家属有知情同意权。当施行的医护措施可能对患者造成潜在危险时,让患者家属知道,征得理解后施行;当施行的医护措施有益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其家人同意再实施;如不同意,最好也不要做,以免出力不讨好。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仍具有借鉴意义。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xzp_dragon+5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 zmdzfx+5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0朵
4
发表于 2018-2-26 20:08 | 只看该作者
xcxc_065 发表于 2018-02-26 20:08:04
估计家属是送病人来等死的,怕给你们治好了,。 ...

是的,您说的挺对的,患者送来的时候,家属也是言词不一,似乎患者轮到谁家供养就容易生病。看起来患者子女之间也有一些不清不楚的矛盾冲突。咱社区医生如何做到热情服务,而避免与患者子女的利益发生冲突,也是一个挑战!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5
发表于 2018-2-27 07:06 | 只看该作者
人家子女根本就不想治疗,送来只是应付一下。
真心和假意是能看出来的。
你还年轻啊!
有时候好心未必得到好报啊。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6
发表于 2018-2-27 08:0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病人不想系统治疗,应该送老年关怀病房。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7
发表于 2018-2-27 08:11 | 只看该作者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但有些事情与这些是相违背的,救活一个人是医生的功绩,但如果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际是对患者及家属是一种折磨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6朵
8
发表于 2018-2-27 08:44 | 只看该作者
1、尽力而为吧。
2、充分告知,必要时签字。
3、做好人文关怀。
4、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做好知情同意。
5、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xzp_dragon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5朵
9
发表于 2018-2-27 09:12 | 只看该作者
送来等死的想法不太苟同,当然不排除有这想法的人,但多数还是不会的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10
发表于 2018-2-27 10:04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向患者或家 属讲清治疗的必要性,争的家里的支持配合。如家属和患者拒绝治疗,为了减少**还是遵重病人或家患的意见。并让其签字。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11
发表于 2018-2-27 10:24 | 只看该作者
更多的是知识的普及吧,再加上现在 很多家属确实不懂,你说很严重,都会觉得是在坑钱,毕竟现在很多医院都这也做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12
发表于 2018-2-27 10:2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东西患者并不懂,你是专业的,应该先取得患者的同意了解信任,不然你做任何事情,患者都只会觉得是坑钱
13
发表于 2018-2-27 19:52 | 只看该作者
医患关系是相互的,医生的主要职责应该还是以告知为主,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向、预后评估,取得患者的配合,才能有良好的效果。脱离相互配合的医患关系,无论从哪方面努力都是被动的。在医疗活动中还是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不要为了道德上过不去而触及法律法规,要不然受伤的还是医务人员自己。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14
发表于 2018-2-28 0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原民间中医 于 2018-2-28 05:26 编辑
小白头翁 发表于 2018-2-27 08:11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但有些事情与这些是相违背的,救活一个人是医生的功绩,但如果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 ...

(引用楼主: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救活一个人是医生的功绩,但如果不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际是对患者及家属是一种折磨)对楼主的这番言论不敢苟同,不知楼主是否正规医院临床医生?一般来说一个科学严谨的临床医生不会说出这番话!
作为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近二十年的我想说: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过高,往往超出了现实医学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疾病的发展变化总是快于医学的发展;而患者往往把医生神化了,看作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超神,一旦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值,患者就会把医生从神圣变为邪恶的象征!同理借用中医名言名句,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孙思邈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15
发表于 2018-2-28 0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原民间中医 于 2018-2-28 05:55 编辑

对待高龄患者及家属一定要随机应变做好有效的沟通告知以防范不必要的医疗**!
16
发表于 2018-2-28 09:38 | 只看该作者
老太太意识清楚。。自己都不愿吃药了。。已经看破红尘了。。。。作为医生,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行了。。
当超过人力范围之外时,,只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17
发表于 2018-2-28 17:30 | 只看该作者
强烈谴责家属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18
发表于 2018-2-28 17:41 | 只看该作者
“坚持医疗护理原则是大前提,但是不宜强求,要审时度势,根据现场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投诉和**。特别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特别是像高龄老人患者这样的特殊群体的“老年家属”,防范医疗意外、防范医疗投诉,防范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对滴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19
发表于 2018-2-28 1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原民间中医 于 2018-2-28 19:16 编辑
盘山路啊 发表于 2018-2-28 09:38
老太太意识清楚。。自己都不愿吃药了。。已经看破红尘了。。。。作为医生,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行了。。
...

赞同您说的

下面引用:医学故事:医不扣门
古语云:医者三戒,医不自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医不叩门是指:医者不能主动上门,哪怕是朋友、邻居。这里有两个理:一是责任主体的划分,二是求医者需有虔诚、尊敬之心。
当然,求医者非常恭敬地求医,上门与否则是次要。这不是摆架子,事实上,古代名医常常‘来往病者之家,虽祁苦寒大暑,未尝少惮,如遇清贫者,时常施与周济’,心有悲天悯人之高尚情怀。‘神医’是百姓对这些大医的称谓,这背后,有对人格、精诚医术、品格的赞许。
医不叩门,是一句俗语,说的是行医者不能主动去叩别人家的门。有人是说发现或知道别人有了病,只要人家不请你诊治,自己不要主动上门去毛遂自荐。朋友或邻居也是一样,有时候也包括对自己的至亲。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求医不叩门呢?如果自己有好的技术,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帮助别人呢?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事实上从古到今,一般情况下,医者是不能送医上门的。这有责任方面问题;也有医者与患者的心理意识方面问题,一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习俗 医不叩门,有请才行
古时中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坐堂行医,一种是走访郎中,也叫做“游方”。 坐堂行医的传统观念,认为医生就该坐在诊堂中等待患者上门,或者等待别人的延请,也保证有充裕的时间来为病人服务。如果情况反过来别人会误认为这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外出行医的“游方”也有行为规矩,如民间过年时医药行业忌讳出诊,怕“触霉头”,除非给双份诊费破灾才行。平时出诊,也忌讳敲患者的门,故俗有“医不叩门,有请才行”的说法。为了保守职业技能的秘密,民间又有医生郎中“施药不施方”的说法。医药行旧时敬华佗、孙思邈等为祖师爷,不敢稍有不恭,如今这些习俗仍可以见到。
二、送医上门,另有所图
医不叩门即不能强拉病人,如果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去强拉病人就更不对了。'医不叩门',换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要太主动了,您自个儿跑到患者那里,冲患者说,我来给你治治吧,患者会觉得你特不靠谱,他绝对会拒绝你,然后凌晨跑到大医院去排大队挂号去。
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个心理,一来患者忌讳,二来患者未必认为自己有病,三者患者未必领情。另外,患者自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急也无用,甚至让患者觉得送医上门者另有所图。还有现在保健养生市场,鱼龙混杂,令人心有余悸。从广大人民的心理来讲,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动求医问药,是很难接受医生的治疗的。特别是现在医患关系不太协调,会引起诸多误会。
三、疗效与依从性
中医治病有其自身的特点,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至关重要。《素问·五脏别论》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有些病,病人不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对气血阴阳毫无认识,不信任中医的诊断和辨证,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取得治疗效果的。或者说是做无用功。
《扁鹊见蔡桓公》就是个典型的这种例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蔡桓公当有死劫,即使有缘遇到极品的神医扁鹊,一样不能深信正信,直到死。
皇甫谧所著《甲乙经》序:汉有华佗,张仲景,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於畏恶,治之而瘥。云:“后九年季琰病应发,发当有感,仍本於畏恶,病动必死。”终如其言。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仲景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当年的王仲宣年轻气盛,二十多岁就做了侍中大夫,所以,根本就没把张医圣的话入在心中,给他开的五石散也没有服用。十多年过去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果然双眉脱落,这个时候才想起张仲景的话,但已悔之晚矣。世人多如此!
如果叩门治病,即使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病人的期望可能更高,心情更加急迫,反而影响治疗计划。如果效果不好,病人反生怨气,于病人和医生都极为不利。
另外,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变化,病情也在变化,治疗方案也需要随之调整。绝大多数医生都不是神医,奢求药到病除是不现实的。如果病人病人对医生没有起码的信任与尊重,就不可能很好地配合,甚至中途放弃治疗。当然医生也有责任每次将诊断结果和基本病理给病人讲解清楚,达成良好的医患沟通,如果医生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也是难免的。
医者父母心,从医是一门高尚的职业,难于屈尊。医不叩门,道不轻传。为了达成良好的医患沟通,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遵守“医不叩门”的古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xzp_dragon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20
发表于 2018-2-28 19:35 | 只看该作者
医家十要和病家十要分享给大家
医家十要:“存仁心,通儒道,精脉理,识病原,知运气,明经络,识药性,会炮制,莫妒忌,勿重利”。
病家十要:“择明医,肯服药,宜早治,绝空房,戒恼怒,息妄想,节饮食,慎起居,莫信邪,勿惜费”。

21
发表于 2018-2-28 19:4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也可以参考下帖:
古人处理医患关系的方式
https://bbs.iiyi.com/thread-3432072-1.html
(出处: 爱爱医医学***)
22
发表于 2018-2-28 21:16 | 只看该作者
平常看多了 就见怪不怪!!教一次,不学,告知不做的后果!!!就不在管了!!出了事情医院会担当!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3
发表于 2018-3-1 11:5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一样的困惑哦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4
发表于 2018-3-1 12:55 | 只看该作者
草原民间中医 发表于 2018-03-01 12:55:58
本帖最后由 草原民间中医 于 2018-2-28 05:26 编辑


(引用楼主:治病救人是医生 ...

很有道理支持您,临床确实这样患者期望值太高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25
发表于 2018-3-1 13:35 | 只看该作者
尽力而为吧,看个人意愿。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6
发表于 2018-3-2 09:46 | 只看该作者
valehu 发表于 2018-2-28 21:16
平常看多了 就见怪不怪!!教一次,不学,告知不做的后果!!!就不在管了!!出了事情医院会担当!

还是有一些技巧的,医生首先要自保,就是说得保存自己,才能继续看病,才能继续生存。只要时刻存着帮助患者和家属的心思就够了,帮得上帮不上有很多制约因素,作为个体,医生的作为是有限的,只要存心提供帮助和安慰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3 15: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