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16|回复: 1

芍药甘草汤加味临床新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芍药甘草汤加味临床新用
   芍药甘草汤为仲景方,原载《伤寒论.太阳篇》,治疗误汗后发生的变证。清.程钟龄《医学心语》言及此方可 治腹痛,吴遵程评赞本方为“真血虚挟热之神方”。该方由芍药、炙甘草二味药组成,具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等功效,且有组方配伍之巧,药力攻专之精,酸甘相宜之妙。据近代药理研究,它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有镇静作用。.凡符合本方病机的病证,若能审证确切,加减得宜,可扩大临床使用范围。郭老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兹录验案数则,介绍于下:
    例l:习惯性便秘
王XX,女,33岁,本院护士。1985年9月8日就诊。 患者10年前分娩后,大便偏干,嗣后日渐加重,大便3--5日一行,粪似羊屎,便时撑破**,形成I°肛裂斑痕,经中西药治疗,效不巩固。近5日未便,伴小腹坠胀,**迫痛,舌质淡红,苔少失润,脉细略数。证属阴津亏损,肠失濡导所致,非滋阴润燥,实难取效。拟投芍药甘草汤加味;杭芍50克  炙甘草10克 生地榆15克  枳壳10克 3剂药后,便软易排,肛痛顿减,继进3剂,排便正常,日行1次,诸恙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例2:左脚跟痛
党XX,女,40岁,农民。1985年8月16日就诊。患者左脚跟烘热疼痛2年余,屡治不效。1984年经当地医院X拍片提示:左跟骨前缘有骨刺形成,与跟骨相 联。近日疼痛加剧,伴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舌尖边红,苔心薄白,脉沉弦数。据此脉证,缘由肝肾阴亏,挟热为患。治宜滋阴清热,缓急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加昧: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生地30克,地骨皮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牛膝l0克,木瓜l0克 药进3剂,疼痛稍减,药已中病,继予原方8剂后,疼痛消失,行动自如,但行走过久仍感微痛,用六味地黄汤加木瓜、牛膝、地骨皮滋补肝肾以善后,追访已参加劳动.
例3:面部烘热
薛XX,女,40岁,居民。1984年12月8日就诊。患者5天前突然发现面部烘热,扪之灼热,曾服抗生素类药物,症情未减。见症:面部红赤,颧部尤显,触之烫热,伴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口咽微干,不欲饮水,舌质微红,苔薄略黄,脉象细数。证属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治宜滋养阴液,潜摄浮阳,予芍药甘草汤加味:杭芍30克  生甘草10克  炙龟板30克(先煎)  栀子5克 3剂药后,面部烘热减轻,继进3剂后,诸恙悉平,原方加生地30克,以资巩固,追访1年半未复发。
例4:眼眶痛  
张XX,女,24岁,职工。1986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1年前有脑部外伤史。3月以来:双眼眶胀痛,轻则痛引眉棱,重则波及前额,曾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显。近半月来,眼眶痛甚,引前额及整个头部随之痛作,呈闷痛感,眼珠干涩,日重夜轻,痛苦难堪,伴心烦意乱,口干不饮,手足心热,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边尖红,苔白心黄。证系肝郁化热,下耗阴液,上犯眼目。治宜滋阴敛阳,清热镇痛。药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杭芍30克  生甘草10克  生地30克  地骨皮30克  女贞子15克 旱莲草15克  羌活l0克  防风l0克  黄芩10克  白芷10克 3剂药后,诸痛顿失,大便通调,惟眼珠干涩,脚手心热虽减不著,继予原方继进3剂后告愈。     
体会  芍药甘草汤原方用量等同,我们临床应用,芍药与甘草用量之比,多为5:1;少则3:1,非此难有止痛之效。但芍药增大用量,恐有过苦伤脾胃之虞,故改用炒白芍,以炒制苦,可防其弊而用其长;甘草一般遵原方用炙甘草,取其温中益脾。凡挟热者,改用生甘草,意取清热和中。此虽一重、一炒、一生之变,贵在“权衡得失”,实乃用药之妙也。

右侧膝后肌腱时感抽搐痿软
朱进忠先生医案芍药甘草汤  张××,女,40岁。右腿有时酸困六、七年,近四年多来,右侧膝后肌腱有时突然抽动,特别是近三年来,经常在骑自行车上下班时突然抽搐不能伸展而摔倒在地,而且小腿肌肉稍有萎缩。某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侧索硬化。经针灸、西药、中药等治疗一直不见好转。审其除上症外,精神、食欲尚正常,舌苔白,脉弦缓。 综合脉证,反复考虑,筋者属肝,时见拘挛不伸者,肝阴不足;缓脉者,湿郁不化之脉,湿邪伤肝,肝阴不足。治宜养肝阴、除湿、疏筋。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白芍 10克 赤芍10克  五加皮9克 晚蚕沙9克 木瓜15克  甘草9克 服药12剂后,休息数天后来诊云,下肢酸困好转,抽搐没有出现,继服上方30剂,诸证消失而愈

治疗奶奶的左脚疼痛
女,84岁 有冠心病高血压,左脚踝部外侧,左脚面拘急疼痛,不肿不热,双脚软弱无力,无法站立行走,小腿静脉**,肌肉瘦削,舌苔淡黄而腻(淡黄而腻,但不是带水的那种,有点裂纹),口不渴,唇色淡紫,小便不多,大便通常只拉一截。左脉寸关迟紧,尺脉稍弱,右脉寸关比左脉有力,差别很大,也是尺脉稍弱。开方,巴戟天 20 白芍30 甘草10 伸筋草10  红花6 两副。
服用两副后,疼痛减轻一些,但效果不大,而且脚面开始有少许肿。看贾海忠先生《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录》提到左右脉象差别甚大为血瘀证脉象,可在辩证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 于是上方加味:巴戟天 20 白芍30 甘草10 伸筋草10  红花6 薏米30 鸡血藤30 牛膝10  两剂 两副药,肿消,疼痛消失,已能行走。   
本案虽能取效,但不过照猫画虎,看尺脉稍弱,用了巴戟天,拘急疼痛用了白芍、甘草、伸筋草;辩为血瘀,用了红花,鸡血藤;用薏米舒筋利湿,牛膝补肝肾散淤血,引药下行。学医不精,辩证不明,本不该孟浪开方,奈何吊了几天水,聊无寸效,实不得已而为之。   
后记:后来买了两盒吉林敖东出的《血府逐瘀口服液》,日服一小瓶,服后反应,腿脚轻便了许多。

发表于 2017-12-1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芍药甘草汤用于内伤止痛效果也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