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6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太极松功 于 2016-12-28 17:43 编辑

    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拙作《伤寒杂病论溯源》中提出《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汤液经法》,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方剂之祖是过誉之谈。今就其主要理论来源进行不成熟的探讨。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

自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认为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主要依据是《伤寒杂病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因为有《伤寒论》序,人云亦云,多信其实。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如经方**胡希恕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认为此序有问题,并在多次讲座中指出原序从文字、语句、声律上看非仲景本人之作。近在南阳听钱超尘教授讲授其考证论文,持此观点,并提供了有力证据。钱老指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并据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研究认为是王叔和加入,其大意是: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向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论》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而《序例》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律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辞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也。且仲景为医中汤液家,汤液家举书不举《汤液经》而举《素问》,不数伊尹而数岐黄,何异家系中不系祖祢而谱东邻也。至其下之“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云云,殊不知三部九候,乃针灸家脉法,非汤液家脉法。针家刺在全身,誓不能不遍体考脉;汤液家重在现证,脉则但候其表里寒热、脏腑虚实、荣卫盛衰以决其治之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而已。故诊一部亦已可定,不必遍体摩挲。以汤液家而用针灸家骂汤液家之语骂人,仲景纵亦精于针灸脉法,何至遽聩瞀而矛盾若是!

著名中医文献学家李茂如先生认为:“应知现传《伤寒论序》出自宋臣所载,其文向以愤世洒泼称著,特专以文章为言耳;若果据以辨章学术,则深知其文真伪错杂,绝难尽信。宋版《伤寒论序》大抵半属仲景之言,半出唐宋医家夸诞之词,试检唐初孙思邈《千金方序》,标名引述云:张仲景曰:当今居世之士……何荣势之云哉一段,信属仲景之言;而夫天布五行……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一段,别载于《千金方·治病略例第三》,则明系孙氏之言。举此,略证今本《伤寒论序》乃杂引后世之文,不可尽为考溯之据也。清代曹禾《医学读书附记》对此辨之甚详……治学贵在严慎辨察,去伪存真,所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云者,既非确属仲景之言,且亦不合《伤寒论》之实,盖为后人不察本源而妄事增附之文,岂可据为论证乎?”

总之,从以上的考证资料说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等不是张仲景手笔,是后人所加,也就是说只就《伤寒杂病论》序看,不能证明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医学理论也不能说是来源于《内经》。

又有的人非常强调《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主要依据《阴阳大论》,但据《敦煌医药文献辑校》记载的《伤寒杂病论》(乙本):“32仲景曰:《阴阳大论》:凡伤寒之病……”,马继兴注解到:“此书抄写年代为……在唐高宗时期”,“宋本在第四十八条之首并无‘阴阳大论……’字样,宋本第一条虽引有《阴阳大论》……但该引文距第四十八条相去甚远,已不属引文范围”。这里不但说明《阴阳大论》是后人所加,而且其各条文中并无《阴阳大论》的内容。因此,说张仲景引用《阴阳大论》也是无据的。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8 17:4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汉之后,依然是有类似于经方的方药出现的。比如李东垣发现的:补中益气汤方证。比如温病学派创立的一系列方。再比如张锡纯创立的方,就很有经方的骨架子。
至于中医的发展,最总是需要现代医学基础科学的突破。汉之后,中医发展某种程度上徘徊,是与中医的基础理论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分不开的。
不知楼主想过没有,你所说的汉以后中医有发展,其实可以说是没发展,因为中医有两点很麻烦:1.中医典籍多如什么毛,且很多观点不一致,叫后世相信谁?难道都一一试过?所以,即使某位掌握了真理,如何脱颖而出?所以中医难有突破,即使有人突破了,也没人认识到。 2.中医讲究辩证,经方肯定是好,但不是人人拿来都有神效的,经方有也是等于没有。再者,经方的神效如果与西药比呢?与50年后的西药比呢?
综上两点,有人有这样的观点:历代成名医家其实都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大家都是闷头看经典,临床实践总结。也就是大家都在建自己的小别墅,很少有在前人基础上盖成高楼的。极少有人盖成了,说了别人也不信,别人也不看,还要诋毁。而西医,那楼越盖越高了。
与西医比较
如中医不如西医,死路一条。
如中医与西医差不多,照两者的发展看,中医还是死路一条。
如中医比西医优越,只是现在没发现,说不清楚,中医也只有冤死一条路,只是早晚的问题。例子很多,比如古瓷器、青铜器。
很不欣赏那种观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自诩中医造诣深的人,有责任为中医呐喊。
***上也有年轻有为的人,但如果也只是满足于自己开业,满足于治好了几个西医看不好的病人,又有何用?因为在历史的长河里,你比滋阴派、火神派如何?
在目前这个对中医还比较宽松的环境里,我认为当务之急就在于统一中医理论。历史上曾有纷呈各派出现,好像都对,互相不服,其实在各派之后应该有一总基础存在,盲人摸象固然不对,但每人的叙述其实都是真实的,只是没统一而已。西医其实也是盲人摸象开始的。
其实,先辈们已经很努力,我们这个***上的中医们也很努力,不管骂还是捧,都是为中医好。只是大家没有形成合力而已。
3#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8 17:42 | 只看该作者
     胡希恕先生的**一些书我也有读过.
很佩服他对方证的研究.但是,说伤寒论中无内经作为理论基础,无道家思想影响,我存疑.
1)首先,王叔和在整理伤寒论的时候,看到的杂病论也不是***本.所以,到底当年仲景的原版是什么样的,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猜测.
2)关于道家思想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伤寒论中方剂的名称可以看出.
比如:大青龙,小青龙,真武(玄武),白虎,(缺朱雀汤,黄龙汤).
3)胡先生说无内经影响,我们从伤寒论(洁本)(其他条文有可能是后世所加,但是,洁本伤寒论条文是原貌无疑)中看出一些胡先生的学说难以自圆的地方
胡先生说:仲景所谓阴阳,阴表示不足,阳表示有余,那么下面这句怎么解释呢?
比如: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1]
如果说:该处阴阳俱虚竭是指脉而言,那么我们可以看,在洁本中,凡是说脉脉之阴阳者,必在前加脉字,比如: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四十六)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如果说气之阴阳(营卫),则在阴阳后加"气"一字.比如: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153]
伤寒论以严谨著称,该处独言"阴阳",似乎不是漏字那么简单吧
另:伤寒论中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个在内经中有详细的阐述.如果说伤寒论没有内经的影响,那的确是说不过去.
同时,伤寒论并不只是用药不用针,灸.对用针和灸的条文也为数不少.
楼上有读伤寒可以治病,读内经不能治病之说
药王孙真人在千金方中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那说明唐的时候,伤寒论并未广泛传播.那么从晋到隋的几百年间就没有人会治病了??
4
发表于 2016-12-28 17:42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事先假定内经和伤寒有什么样的联系,汉朝时医学流派并未象今天这样统一。黄帝内经更重针砭,灵枢几乎是针灸学专著了。
内经是理论远大于临床,理论先行于临床,其精神价值更大,临床价值不大。
对临床一线来说,熟读《内经知要》足矣,与其深研内经,不如多看伤寒。
内经只是一个论文汇编,成书时代跨度很大,学说纷纭,内部甚至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把它看做金科玉律,恐怕太过分了。如果断章取义的摘取其中一句、一段,作为某“理论依据”,恐怕不太合适吧。
内经是中医的根不错,但不是唯一的根,只是很多典籍和学说今天早已不见,例如传说的“伊尹汤液”。
仲景前后时代的诸多医书为何渐渐不被重视?因为只有伤寒论是一个近乎完整的体系,理法方药具备,使研读的人收获巨大,其他的医书,例如肘后方、崔氏方、古今录验等等,虽然方剂及医理跟仲景书差别不大,都让人感觉有些支离破碎,有方药而无系统,外台,千金更是规模宏大繁杂,难以学习利用。所以伤寒论虽然隐没数百年,但终于成为最重要的临床著作。
5
发表于 2016-12-28 18: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再学习
6
发表于 2016-12-28 21: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再学习。
7
发表于 2016-12-29 09: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的贡献!
头像被屏蔽
8
发表于 2016-12-29 20: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6-12-29 22:49 | 只看该作者
下载学习学习,十分感谢。
10
发表于 2017-1-4 17:1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喜欢,学习受教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1
发表于 2017-1-4 17:25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人为割裂内经和伤寒的关系。
12
发表于 2017-1-4 22: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应细细口味一下。
13
发表于 2017-4-8 00: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