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34|回复: 9

[针灸] 针灸泰斗程莘农公开秘诀,三才进针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针灸泰斗程莘农公开秘诀,三才进针法2016-11-30 [url=]中研太和医疗[/url]
程莘农教授从医70年,临床经验丰富。他指出要提高针灸疗效,一要以诊断为基础,紧扣经脉循行,归经辨证,熟记穴位主治,明性配穴,依法定方,据证选穴;二要以病人为本,灵活运用三才进针法,调整**深浅和变换手法,以补虚泻实;三要诸法配合,综合运用留针、电针、艾灸等法,以得气为上。


一要辨证论治
程莘农认为针灸治疗疾病,虽不同于药物,但选穴处方和施术手法,同样离不开中医学诊疗疾病辨证论治的原则。

缘理辨证、据证立法,准确辨证是取得疗效的前提。临证时程莘农尤重视经络辨证,他认为经络辨证是已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来概括经络病变的临床表现已及经络、脏腑病变时的相互影响,总结出病变表现一般规律,实现已病归经,已经知脏,准确诊断。

施术时强调“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表现了对经络的高度重视,在具体诊断和辨证施治过程中,主要掌握三要点,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诊治疗效。

1、掌握经脉循行,归经辨证

程莘农认为只有熟记经络循行,认清病候归经,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经络辨证。

经络循行和病候归经在经络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有诸内必形之于外”,任何疾病都以其一定的“病候”表现于外,“经络所通,病候所在,主治所及”,各经脉病候与其经脉循行特点密切相关。

通过对病候进行分析,判断病在何经、何脏(腑),据此进行处方配穴,或针或灸,或补或泻。虽然十二经脉病候与脏腑病候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十二经脉病候已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较多,而脏腑病候则以内脏病变较多。

如胸肺部胀满,咳喘,缺盆中痛,肩背寒痛,臑臂内前廉痛,口渴,心烦,恶寒发热,汗出等病候常从肺经论治。

十二经病候常有交叉,如心烦,可见于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病变。这时可根据其他症状来判定,若其他症状为足少阴肾经病变,则心烦属足少阴肾经。

将病候按十二经进行分类归经,结合其他辨证方法,就可以循其内外,复杂的病候也就有所归属,以辨明病因、病位、病性而立法处方。

程莘农强调进行经络辨证时,除应重视十二经病候规律外,还应注意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尤其是局部的疼痛、发热等感觉变化和拘挛、屈伸活动转侧受限等功能障碍症状,如脾经通过腹部,故腹部胀满属脾。

前头痛属阳明经,偏头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都是依据经脉循行路线进行经络辨证。“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只有熟记经络循行才能循经取穴,辨证论治。



2、掌握穴位主治,明性配穴

程莘农认为临证处方选穴,首先应掌握穴位主治和腧穴的特性,就像中医大夫不仅要熟记方剂,而且要掌握每味中药的功效主治。因为用药、用穴都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穴位和中药的作用常有异曲同功之妙。

例如,列缺宣肺止咳,功似桔梗、杏仁;曲池去血中之风,功似荆芥;大椎调和营卫,功似桂枝、白芍;风池既能疏散外风,又能平熄内风,功似钩藤、防风;足三里大补元气,功似人参、黄芪;阳陵泉疏肝利胆,功似柴胡、竹茹等等。

但在治疗中,腧穴作用又多优于药物,一穴往往具有多方面功能和双向调节的作用,这些是药物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关元穴补气之功似人参,但又能行气活血化瘀,对妇科月经病有很好的疗效,较之人参又有泻的作用。

“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每个腧穴可以治疗所在部位的浅表和内脏疾患,即近作用,如太溪位于内踝处,能主治内踝肿痛。

除此以外,每一个腧穴还有它不同的属性和特性,即是属于同一条经的腧穴,在主治上都有它的共同点,属于哪经的穴位,都可以治疗本经的疾病,例如前面提到的太溪穴,由于它归属于足少阴肾经,且为肾经之输穴、原穴,经气输注之处,肾经又通向脊柱,故太溪除了可以治疗内踝痛外,还可治疗腰脊痛。

另外,每一腧穴在治疗上除共同点外,还有其特殊作用,即特性,如合谷为汗穴,内关为吐穴,丰隆为痰穴,气海、关元为补气之穴,足三里为保健穴等。



3、掌握依法定方,据证选穴

程莘农认为针灸处方配穴规律与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基本相似,配穴乃某穴之特性与他穴之特性互相佐使,而成特效之用,犹之用药,某药为主,某药为辅,相得益彰也。

例如,“补中益气”,用药用补中益气汤,用穴则用百会(相当于升麻、柴胡)、关元(相当于人参)、气海(相当于黄芪)、足三里(相当于白术)。

“心肾不交”,方剂选用交泰丸以交通心肾,以黄连为君,肉桂为臣,而针灸即可选取心经和肾经原穴,神门为君,太溪为臣,也可取心经经穴神门和肾经经穴太溪,还可取心包经八脉交会穴内关和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又可取背部的心俞和肾俞,此乃穴药殊途同归之理。

程莘农重视据证按经取穴,强调要掌握这种方法,必须充分了解脏腑生理、病理、经络循行路线、阴阳、五行、表里关系、腧穴特性等,才能灵活应用。按经取穴治疗复杂疾病的效果较局部取穴明显,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主要包括本经取穴、异经取穴(表里经取穴)、五输取穴法。

按症选穴是指对某些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形成其经验选穴方法。如大凡风证,程莘农多取风池,风池既疏散外风,又平息内风,内外兼治;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上肢麻木取外关、后溪,下肢麻木取中渎、悬钟;尿检化验出现红细胞常取血海,出现白细胞常取大椎、足三里;出现蛋白常取阴陵泉、三阴交。

如程莘农治疗中风后遗症弛缓性软瘫属虚证者,先取大椎、大杼、肩髃、曲池、合谷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

伴有上肢下垂,瘛疭无力,不能上举,加天宗、肩髎、臑俞;下肢软弱无力,手足无力加后溪、申脉;有足内翻或足外翻者,加照海、申脉,但足内翻者常泻照海,补申脉,外翻者泻申脉,补照海,等等。

程莘农认为辨证益精,治疗益专,应坚持守法守方治疗,不宜轻易变更。因为治疗疾病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慢性病需坚守原方治疗较长时间才能获效。

针灸临床取穴的多少亦应以证为凭,以精为准,以适为度,以效为信,取穴多少,当以大、小、缓、急、奇、偶、复为原则,不能胶柱鼓瑟,故临床取穴时,少则一二穴,多达十几二十穴。



二要“三才进针”
程莘农认为,医生临床要以病人为本,不仅要重视疾病,更要关心病人。

在患者**、针具选择、进针方法、**深浅等方面,既要确保疗效,又要注意患者能否接受,尤其是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人,进针的快慢、是否疼痛等因素,直接影响针灸的疗效。

所以方便操作和快速熟练的进针方法,是成功的关键。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程莘农总结出了“程式三才进针法”。

1、掌握针具尺寸,区分材质

选择针具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病情等方面情况考虑,选择适当粗细、长短的针灸针。一般来说老人、小孩、女性、体质弱或慢性病患者宜用较细、较短的针,反之则用较长的针具。

选择适当的**,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同时可避免**以后发生意外。临床上常用的**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针灸针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规格有上百种型号。以粗0.3~0.35mm,长25~75mm的针具最为常用。

针体必须光滑锋利、挺直,易于进针,手感好。针尖应具有“尖中带圆,圆而不钝”的特点,必须达到刺棉花拔出不带纤维,挑木板不起毛勾的境地,施针痛感才小。针柄针体连接牢固,否则容易断针。

进针后针柄必须与皮肤留有3.5~6.5mm距离,避免进针太深,针尖受损,针身容易弯曲导致断针的发生。

2、掌握进针方法,推崇“三才”

程莘农强调,针灸治疗时,进针手法的好坏关系到针灸的治疗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程莘农强调持针要有“手如握虎”之力,方能“伏如横弓,起如发机”,进针时指力和腕力必须配合好,悬指,悬腕,悬肘,切循经络,针随手入。

他在长期的医疗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易学、易教、令病人痛苦小的进针法,取名为“程式三才进针法”,取意天、人、地三才,即是进针时分皮肤、浅部和深部三个层次操作。

先针3.5~6.5mm深,通过皮肤的浅部,为天才,再刺16~20mm深,到达肌肉为人才,三刺10~13mm深,进入筋肉之间为地才,然后稍向外提,使针柄与皮肤之间留有一定间距。

如此进针,轻巧迅速简捷,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

一则减少患者的疼痛,二则可以调引气机之升降。进针讲究指实腕虚,专心致志,气随人意,方使针达病所,气血和调,正胜邪去。



这一刺法吸取了中国传统针法与管针进针法的长处,仅进针这一操作,将点穴、押指、穿皮、送针等动作糅合一起,在1~2秒钟内完成,得气(感觉)极为迅速而效果良好,具有快速无痛、沉稳准确的优点。

“程式三才进针法”的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力,就很难力贯针尖,减少刺痛,对各种手法的操作,也不能运用自如。因此**练习,必须进行指力练习(纸垫练针法)、手法练习(棉团练针法)和自身练针,才能掌握基本技能。

进针时既以浅、中、深“三才”为主,又要仔细体会手法与针感的关系、针尖刺达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时持针手指的感觉,并要求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税、针感出现快。

3、掌握**深浅,因人而异

程莘农认为**浅深问题,是毫**法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决定疗效。但是,决定**浅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病情是决定**浅深的关键,腧穴所在部位是决定**浅深的基础,患者年龄、体质是决定**浅深的重要条件。

如治疗外感表证时刺风池宜浅,进针7~12mm即可,而治中风语言謇涩之里证则深刺风池,可直刺达20~30mm。

寒性胃痛刺中脘进针深,而热性胃痛则浅刺之。腹腰、四肢内侧等**腧穴刺之宜深,头面、胸背、四肢外侧等阳部腧穴刺之宜浅。

总之,在掌握**浅深时,要因病、因穴、因人而异,既要与患者年龄、体质相适应,又要与病情属性相适应。否则,就会产生深则邪气从之入,浅则邪气不泻的后果。

掌握进针方法,推崇“三才”
程莘农认为,**欲取得效果,首先必须得气,气至才能生效。

1、得气的含义有二:

其一是对病者而言,就是当毫**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患者在**局部产生酸、麻、胀、重感,有时还循经扩散,也有按神经传导出现触电样的感觉;

其二是对术者而言,**后施术者常常感到针下沉紧。这些现象称为得气,或叫针感。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沉涩紧的感觉要与因手法不当引起疼痛而造成局部肌肉痉挛或滞针严格区别开。

一般来说,针感出现迅速,容易传导的疗效就较好,反之则疗效较差。若**后未能得气,程莘农常采用候气的方法摧气,或暂时留针,或再予轻微的提插捻转。

程莘农认为循、按、刮、飞等法繁琐,故常用振颤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较快速的提插略加振颤,顺逆针均可运用自如。有些患者,不应单独强力行针寻找得气,可采用温和灸,或另配穴以引导经气。



做捻转手法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速度快慢均匀,在捻转中也可配合提插。

做提插手法时,要做到提插幅度上下一致,频率快慢一致,同时也可以配合捻转,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虽然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和“赤凤迎源”等特殊手法,由于很难理解,不易操作和体验,已很少应用。

2、掌握病有虚实,针有补泻

《千金方》曰:“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程莘农认为**得气后,依据病性及患者体质,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亦是**取效的重中之重。

对于气血虚弱,身体羸弱诸虚病证,施用补法,以鼓舞人体正气,使某种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的作用;而对于高热疼痛,邪气亢盛诸实病证,则用泻法,以使某种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

程莘农常用的补泻手法有:捻转补泻法、提插补泻法、平补平泻法。

捻转一圆周为强**(泻法),捻转半圆周为中**(平补平泻),捻转不到半圆周为弱**(补法);提插时要有深浅,提插1cm以上者为强**(泻法),0.5cm左右者为中**(平补平泻法),0.2cm以下者为弱**(补法)。

捻转、提插法可以单用,亦可联合使用。**补泻的运用,还要结合腧穴的主治性能。

例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等穴,可促进入体机能旺盛,即为补;而**十宣、中极、委中、曲泽等穴,退热祛邪,即为泻,所以**时正确地选用腧穴,也是实现补泻的一个重要方面。**补泻作用的效果,与机体的机能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某些体质虚弱的患者,医生虽经多次行针引导经气,针下仍感虚滑,这种往往疗效缓慢。凡正气未衰,**易于得气者,收效较快;如果正气已衰,**不易得气者,则收效较慢。

掌握诸法配合,联合并用程莘农认为针灸不是疗疾的唯一方法,常常配合艾灸和药物等,其目的在于扶正祛邪,促进康复。

**的补法和艾灸法都具有扶助正气的作用,**的泻法和放血疗法则具有祛除邪气的作用。

临床应重视正与邪,采取多种方法扶正祛邪,促病痊愈。如:若寒凝冲脉不能温煦四肢而致足痿,跗阳脉不动,程莘农常取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冲阳、太溪、照海加温灸法。

另外,应根据体质、病情及所取经络腧穴、节气来灵活掌握留针时间或配合使用电针,对体质虚弱和久病的患者不应产生较强的**反应,而应以持续弱反应治疗,故留针时间宜短不宜长;

对于热证患者不宜产生较强的升温作用,故留针时间宜短不宜长,寒证则宜长不宜短;

对于顽证、痛证如**反应不够强,就不能达到治疗作用;阳经腧穴宜深刺而久留针,阴经腧穴宜浅刺而短留针甚至不留针;冬季可多留,夏季可少留。

如程莘农在运用廉泉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舌强语謇时,向舌根方向深刺25~50mm,不留针,取针后轻按**处,避免出血;

**天突、膻中治疗咳嗽、哮喘时,针天突多以针尖沿胸骨柄后缘,刺25~50mm不留针,针膻中则针尖沿皮向下刺7~12mm,留针,有针感则甚佳。

☆☆☆☆☆☆---------------☆☆☆☆☆



发表于 2016-11-30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6-11-30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分享。#在这里快速回复#
发表于 2016-12-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发表于 2016-12-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腹腰、四肢内侧等**腧穴刺之宜深,头面、胸背、四肢外侧等阳部腧穴刺之宜浅。
最后却又说阳经腧穴宜深刺等,说法却反过来了,请问这是否矛盾?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发表于 2016-12-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精神,
发表于 2016-12-5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16-12-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6-12-1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17-2-1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16: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