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临床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 DKA 是产科急重症,一旦确诊应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治疗,需内科医生和产科医生协作、迅速积极地处理,以降低母胎病死率。治疗原则与非妊娠糖尿病 DKA 大致相同,包括积极补液,输注胰岛素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循环血容量和改善组织灌注,寻找并纠正诱因。
1 静脉取血 检测血糖、电解质、CO2CP、血肌酐、尿素氮、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并进行尿培养,每 1 ~ 2 h 重复 1 次。
2 补液治疗 DKA 患者常有严重脱水及低血容量,液体损失通常可达 4000 ~ 8000 mL。妊娠期 DKA 患者补液量要大于非妊娠 DKA 者,故补液是抢救酮症酸中毒首要而关键的措施。其目的是:
( 1) 恢复患者的循环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有利于胰岛素向外周组织转运而发挥作用。
( 2) 降低胰岛素拮抗剂的浓度,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 3)稀释血糖,改善肾脏灌注,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促进葡萄糖及酮体排泄而降低血糖,纠正酮症。
3 补充液体的性质 酮症酸中毒患者丢失的是低渗性液体,但应补充等渗液体,如 0. 9% 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液,这样易于恢复血容量,同时能避免应用低渗性液体导致的细胞水肿加重,甚至发生脑水肿。林格液中含有钾盐,在补液初期应慎用。平衡盐中含有碱性成分,一般不用。开始治疗时不能给予葡萄糖液,当血糖下降至 13. 9 mmol/L时改用 5%葡萄糖液,并按每 2 ~4 g 葡萄糖加入 1 U 短效胰岛素。同时治疗期间有建议配合使用胃管灌注温 0. 9%氯化钠或温开水,但不宜用于有呕吐、胃肠胀气或上消化道出血者。治疗同时还应给予吸氧,并嘱患者左侧卧位以避免主动脉-腔静脉压迫。
4 补液量及速度 与非孕期不同,对于孕妇尤其是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输液量过多、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肺水肿、心功能衰竭的发生以及孕妇体重增长过快加重病情。所以建议: 在治疗开始的 2 h 内应快速补充 9%氯化钠溶液 1000 mL,前 4 h 输入所计算失水量1 /3的液体,然后减慢补液速度,一般 250 mL / h,血糖 <11. 1 mmol / L 时,可停止输液或进一步减少输液量,24 h 输液量应包括已丢失的水量和部分继续失水量,一般为4000 ~ 6000 mL,严重失水者可达 6000 ~ 8000 mL。补液期间可进食者,应鼓励多饮水,适当减少输液量。
5 胰岛素治疗 DKA 患者不主张大剂量使用胰岛素,以免发生迟发性低血糖、严重低血钾、高乳酸血症,以及因血糖下降过快引起体液渗透压失衡而出现脑水肿; 也不主张皮下注射胰岛素,因为血循环不佳影响吸收; 肌内注射胰岛素理论上虽可达到较为稳定的胰岛素水平,但也同样存在因血循环灌注因素而影响胰岛素吸收的问题。最佳的方法是从静脉给予胰岛素,以 1 ~5 U/h 的速度持续滴入,可阻止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变化又不至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体用法如下:
( 1) 血糖过高、休克和( 或) 严重酸中毒和( 或) 昏迷等重症患者,应酌情静脉注射首次负荷剂量10 ~ 20 U胰岛素,然后静脉持续滴注小剂量胰岛素。
( 2)小剂量( 短效) 胰岛素治疗方案,通常将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 应另建输液途径) ,亦可间歇静脉注射,剂量均为 0. 1 U/( kg·h) 。使血清胰岛素恒定达到100 ~ 200 mU / L,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每小时降低 3. 9 ~6. 1 mmol / L 为宜,由此可以估计出血糖下降到 13. 9 mmol /L 时所需的时间。每 1 ~ 2 h 复查血糖,若在补足液量的情况下 2 h 后血糖下降不理想或进一步升高,提示患者对胰岛素 敏 感 性 较 低,胰 岛 素 剂 量 应 加 倍。当 血 糖 降 至13. 9 mmol / L时开始输入 5% 葡萄糖液,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如血糖降至 11. 1 mmol/L,尿酮体转阴、尿糖( - ) 或( + ) 时可停止静脉输液,并平稳过渡至皮下注射胰岛素。在决定停止静脉输液前 1 h,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 8 U,以防止血糖反跳,因为突然中断静脉胰岛素而皮下胰岛素仍未发挥作用时,可能使酮症恶化。
( 3) 胰岛素治疗也可采用皮下连续输注式胰岛素泵治疗,它可以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 24 h 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胰岛素用量为0. 1 U/( kg·h) ,当 pH 值正常,尿酮体转阴后改按胰岛素基础量 0. 6 ~1. 0 U/( kg·h) 给药,加餐前负荷量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监测 3 餐前、3 餐后 2 h 及睡前末梢血血糖,根据实测血糖值增减基础量。全天胰岛素用量 ×50% ÷ 3 作为餐前大剂量,余 50% ÷ 24 作为基础量。根据各时点的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的泵入量,每天复查尿酮体直至转为阴性。
5 纠正电解质紊乱
补钾
   在 DKA 治疗前因为渗透性利尿,尿中排钾、钠、镁、氯、磷酸根离子等,血钾浓度可偏高、也可正常或偏低,酸中毒时,K+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经肾小管与 H+竞争排出,同时失水使血液浓缩和肾排 K+减少,所以在治疗前血 K+浓度不能反应体内缺钾的程度。但在治疗开始后,表现为低血 K+,其原因为:
( 1) 补液引起细胞外液稀释,且随着细胞脱水和酸中毒的纠正,细胞外 K+与细胞内H+交换,均可使 K+进入细胞内。
( 2) 血容量恢复,肾脏灌注增加,尿量增多,使尿 K+排出增多。
( 3) 胰岛素能促进K+进入细胞内,血糖下降,使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将 K+带入细胞内。
( 4) 细胞内糖原合成增多,利用 K+,故经补液、胰岛素治疗 4 ~6 h 后,血 K+常明显下降,甚至达到严重的低 K+状态。除患者已有肾功能不全、无尿或高血钾( 血 K+> 6mmol / L) 应暂缓补钾外,一般在开始静脉滴注胰岛素和患者有尿后应立即补钾,开始 2 ~4 h 通过静脉输液每小时补钾量为 20 mmol/L ( 相当于氯化钾 1. 5 g) ; 血钾正常,尿量 >40 mL/h,也立即开始补钾; 血钾正常、尿量 < 30mL / h,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开始补钾; 血钾高于正常,暂缓补钾,24 h 氯化钾总量 6 ~ 8 g,部分稀释后静脉输入,部分口服。DKA 治疗过程密切监测心电图和血 K+浓度,尤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严重低血钾的发生,一般每输液1000 mL 测血 K+1 次,若胰岛素用量 > 0. 1 U / ( kg·h) ,血K+监测的间隔时间应更短,在患者恢复进食后,仍需继续口服补钾 5 ~7 d。
补碱
酸中毒主要由酮体中酸性代谢物引起,经输液和胰岛素治疗后,酮体水平下降,酸中毒可自行纠正,一般不必补碱。不当的补碱可引起低血钾、高血钠和反应性碱中毒,并可造成组织缺氧加重,一般轻、中度酸中毒在给予胰岛素治疗后可随着代谢紊乱的纠正而恢复,但严重的酸中毒,影响心血管、呼吸和神经功能,应给予相应治疗,但补碱不宜过多、过快。补碱指征为 pH <7. 1 或 HCO3-< 10mmol / L,一般选择 5% 碳酸氢钠溶液 100 ~ 200 mL,一般仅给 1 ~ 2 次,不宜用乳酸钠; 当 pH > 7. 2或 HCO3-> 15mmol / L 时停止补碱。
4 产科处理
早孕期合并 DKA,尤其是长时间未得到纠正者,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可能。建议在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后,终止妊娠; 中晚孕期合并 DKA,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但长时间未予纠正可影响胎儿脑神经系统发育。因此,应积极治疗,尽快缓解病情,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积极治疗母体 DKA 的同时必须持续监测并评估胎儿情况。一般经过吸氧、左侧卧位,纠正高血糖与酸中毒后,能够改善胎儿缺氧状况。孕妇病情稳定后,胎儿窘迫即明显好转。灭酮纠酸后,若胎儿窘迫持续存在,应尽早结束妊娠,以防胎死宫内。胎心监测无反应或反复的晚期减速可能提示胎儿有某种程度的危险,但并非立即分娩的指征。急症剖宫产虽然可能对胎儿有益,但可引起母体病情进一步加重。研究发现,一旦高血糖和酸中毒逆转,母体病情稳定,胎儿的危险性也明显降低。如果发生早产,可选用口服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或静脉滴注硫酸镁进行保胎,应尽量避免使用 β2受体激动剂,以免影响血糖。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原则上尽量期待至妊娠 38 ~ 39周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满意,伴发血管病变,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窘迫,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分娩方式视病情决定,必要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分娩期注意休息、镇静,给予适当饮食,严密控制血糖、尿糖及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胎儿监护。
**分娩
临产时情绪紧张及疼痛可使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对母儿均十分重要。临产后仍采用糖尿病饮食,产程中应停用皮下注射胰岛素,静脉输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加胰岛素,根据产程中测得血糖值调整静脉输液速度和胰岛素的用量,应在 12h 内结束分娩,如果产程过长易加重酮症酸中毒、胎儿缺氧和感染。
剖宫产
手术前 1 d 停止应用夜间中效胰岛素,手术日停止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一般在早上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术后每 2 ~ 4 h 测血糖 1 次,直至饮食恢复。胎盘排出后,体内抗胰岛素物质迅速减少,胰岛素用量应减少至分娩前的 l/3 ~ l/2,并根据产后空腹血糖值调整用量。新生儿出生时应留脐血,进行血糖,胰岛素,胆红素,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钙、磷、镁等测定。无论出生时新生儿状态如何,均应视为高危新生儿,需给予监护,注意保暖和吸氧。重点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应在开奶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
5 预防
目前,妊娠合并 DKA 的诊治有很大的进步,但母儿均有一定的病死率,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应做到:
( 1) 将 GDM筛查列为常规,以尽早诊断 GDM,加强孕期管理,密切监测血糖、尿酮变化。
( 2) 合理控制饮食,孕妇应每日保证摄入250 g 以上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饥饿糖代谢紊乱,每次行尿糖测定时应行尿酮体测定,对发生酮症的患者应多饮水及多食用碱性食物,如绿色蔬菜。
( 3) 积极预防各种感染,尤其是急性感染。
( 4) 对胰岛素的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 饮食、活动量等) 及时调整,以保证体内有足够的胰岛素,尤其 1 型 DM 患者不要随意减量或中断胰岛素治疗。
( 5) 一旦尿中出现了酮体应及时治疗,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妊娠是妇女特殊的生理阶段,易情绪紧张,血糖水平波动大,血糖控制的难度增加。适当的心理调节很有必要。妊娠合并 DKA 在临床表现及处理上都有其特殊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妊娠合并 DKA 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及其临床特点,重视孕期酮症酸中毒的预防,掌握其诊断和治疗的特点,以减少酮症酸中毒对孕妇和围生儿的不良影响。总之,早期预防、早期识别、积极处理是诊治妊娠合并 DKA 的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18: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