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92|回复: 0

[专业资源] 抢救车药品基本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呼吸科、消化科

垂体后叶素:用于呼吸内科时,可使肺循环压降低而迅速止血,是呼吸科咯血的患者的常用药物。

(1)大咯血:垂体后叶素 5-10 u,加入 50% 葡萄糖液 20-40 ml,缓慢静注(不少于 10 分钟)。

(2)咯血持续或反复:垂体后叶素 10-20 u,加入 5% 葡萄糖 500 ml,缓慢静滴。

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消化内科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可用本品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分钟 0.1-0.5 U。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禁用。

心内科

胺碘酮:胺碘酮被称为抗心律失常的「傻瓜药」,兼有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一般采用负荷剂量 150 mg+5% GS 10 ml 静推 10 min,继之以 10 ml/h(1 mg/min)泵入,6 小时后减量为 5 ml/h(0.5 mg/min)维持。

本品只能用葡萄糖输液稀释,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压,以防发生低血压;胺碘酮有发生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的报道,使用时需要予以注意。

硝酸甘油:急性心肌梗死抗缺血治疗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本品不可直接静脉注射或与其他药物混合,可以采用泵入给药,初始滴速 3 ml/h(5 μg/min),每 3-5 min 增加 3 ml/h(5 μg/min)。塑料对硝酸甘油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建议使用玻璃输液容器。

急诊科

解磷定:氯解磷定或碘解磷定,用于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前者因不含碘,因此无口苦和腮腺肿胀的不良反应。

纳洛酮:用于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00-1200 μg 静注或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 小时后重复给药 400-800 μg。治疗**类中毒,一次 400 μg 或 10 μg/kg 静注或肌内注射,需要时 2-3 min 可重复一次。

亚甲蓝:低浓度用于解救亚硝酸盐中毒,高浓度用于治疗***中毒。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症状,尿液颜色可呈蓝色,排尿时可有尿道口刺痛。肺水肿患者禁用。

内分泌科

高渗葡萄糖: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血糖高不可怕,低了才危险。所以内分泌科的抢救车内应常备高渗葡萄糖,以防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导致脑损伤。

根据 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标准治疗方法应该是经静脉注射葡萄糖,标准初始剂量为葡萄糖 25 g。传统的一次给予 50 ml 50% 葡萄糖的疗法,其葡萄糖浓度大,副作用较大。100 ml 25% 的葡萄糖,甚至 150-250 ml 10% 的葡萄糖液则相对更安全一些。

丙硫氧嘧啶:内分泌科急症——甲状腺危象首选药物,一次口服或经胃管给药 600-1200 mg,以后每日维持量 300-600 mg,分三次口服。

产科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临床常用于产科产后出血的抢救。在治疗产后出血时,可深部肌内注射 0.25 mg,间隔约 90 分钟给药,必要时可缩短间隔时间,但不得少于 15 分钟,总量不得超过 2 mg。

普外科、泌尿外科

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解除微血管痉挛,且具有镇痛作用,对于普外科的胆绞痛、胃肠绞痛和泌尿外科由于结石引起的剧痛,均有明显的疗效。常用量每次 5-10 mg 肌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急腹症诊断未明确时,需谨慎使用,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儿科

维生素 K1:用于新生儿出血症。肌内注射 1 mg,8 h 后视病情需要可重复。本品一定严格避光保存,以防发生变色变质。

苯**:一次 3-5 mg/kg,肌内注射,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烧伤科

羟乙基淀粉(**):用于严重烧伤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初始 10-20 ml 应缓慢输入以防发生过敏反应。每日最大剂量为 50 ml/kg。禁用于颅内出血及肺水肿的患者。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

20% 甘露醇:适用于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一次 1-2 g/kg 或 30-60 g/m2 静脉滴注,以 15%-25% 溶液于 30-60 分钟内滴完。本药可增加洋地黄类药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故应注意避免两者的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08: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