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1例植物状态患者的3次麻醉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病例男,22岁。2009年3月13日因外伤致“左侧硬膜下出血,脑挫裂伤,脑肿胀”。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意识未恢复,被诊断为“植物状态”。

患者于外伤后41d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外伤后1年行“左侧脑室-前角心房分流术”;外伤后两年半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术前情况:患者呈植物状态,有无意识睁眼、闭眼、哭叫、肢体扭动,对疼痛**有强烈反应,表现为肢体扭动、抽搐等,呛咳、吞咽等反射存在。心律60~80次/min,血压99~130/60~75mmHg,已行气管切开(脑外伤后1w),呼吸13次/min,吸氧情况下,SpO2约95%,余无明显异常。ASA分级III级。

麻醉处理:患者入室后接呼吸机吸氧,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桡动脉穿刺测压。第1、2次麻醉诱导采用**4mg、**0.2mg、丙泊酚100mg、维库溴铵8mg,以丙泊酚200~400mg/h合并**400g/h维持麻醉。第3次麻醉诱导采用**0.2mg、维库溴铵8mg、吸入7%七氟醚,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醚,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吸入七氟醚浓度。3次手术分别历时1、2、1.5h,患者在搬动**、切皮、钻颅骨、吸痰等过程中,出现血压及心律升高,但未超过基础值的10%。

手术结束后停用**物,第1、2次麻醉于停药后10min内自主呼吸恢复,吸氧情况下SpO2约99%;第3次麻醉停药数分钟后,患者呛咳反射恢复,对疼痛**有反应,但自主呼吸于术后10h方恢复至术前水平。

讨论

现阶段,由于交通事故、工伤等外力性损伤频发,植物状态的病例日渐增多。既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较为消极,导致此类患者手术麻醉病例报道较少。本例患者自外伤后一直在本院住院治疗,病程长,分别实施了3次手术,且麻醉的反应性均不相同,对此类手术的麻醉有一定的借鉴性。对植物状态患者的麻醉有很强的特殊性,首先,要考虑患者对麻醉操作及**物的反应性;其次,要考虑麻醉操作及**物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植物人是由于大脑皮质广泛受损,但其脑干功能、脑干(中脑、桥脑)上行性激活系统受损不重,患者貌似清醒,故有睁眼昏迷或醒状昏迷或去皮质状态。并且,此类患者对疼痛反应明显,四肢肌张力增高呈去皮质强直状态: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双病理征阳性。因此,此对此类患者使用**类镇痛药物、非去极化肌松药物以及全身**物是适宜的。**受体在中枢分布广泛,它们参与痛觉冲动的传入、痛觉的整合、痛觉的情绪反应等,其中大多位于皮层下中枢。

本例患者对**类镇痛药物的镇痛反应与其他患者相似,给予充足剂量的镇痛药物后,患者在切皮等**时,循环等指标保持稳定。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其受体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中脑、边缘系统、脑干和脊髓。此类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颇为矛盾,本例患者第3次麻醉中未使用镇静药物,仍能较好保持麻醉平稳,且全麻药物用量未明显增加。但考虑到患者有抽搐等症状,适量使用镇静药物有助于减少抽搐、降低肌张力。

患者在第3次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延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明,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系七氟醚的呼吸抑制作用引起。推测可能的原因包括:(1)此类患者在不同时期对麻醉镇痛药物反应性不同;(2)第3次手术时患者的身体条件与前两次不同;(3)七氟醚的其他作用。本例的麻醉体会:植物状态患者的麻醉不同于昏迷患者及清醒患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病史采集,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病史的遗漏;ASA分级困难;(2)麻醉深度的评判,不能通过BIS监测评判镇静深度,只能通过呛咳、体动、循环反应等指标调整;(3)患者对**、镇痛药、肌松药的反应性与其他患者相似,对镇静药的反应性不易评估;(4)麻醉苏醒的评判只能通过循环、呼吸及对痛**的反应性来判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较其他患者变异较大,可能出现自主呼吸恢复延迟。

来源:西南国防医药2013年3月第23卷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