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04399
阅读权限5
专业分
贡献分
爱医币
鲜花
注册时间2008-10-5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患者男,52岁,70kg,ASAⅠ级。既往无心脏疾病病史。拟行甲状腺瘤切除术,实施右侧颈深丛加双侧颈浅神经阻滞麻醉,共用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25mL,测麻醉平面上至耳大神经,下至C5神经。麻醉约3min后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心律110/min,心电监测呈宽大QRS波,予以面罩吸氧、观察病情变化,并急查心电图提示:(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左心房负荷重;(3)右心房负荷重;(4)T波高电压。遂暂停手术,将患者推回病房,观察约60min后恢复正常。
次日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1个,室上性期前收缩26个,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Ⅰ型,9s)伴逸搏心律。2d后再次行手术,考虑到第1次可能存在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反应,遂改用1.5%利多卡因10ml,首先实施右侧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予以吸氧观察。
急查心电图提示:(1)室内传导阻滞;(2)左心房负荷重;(3)右心房负荷重;(4)T波高电压;(5)高侧壁心肌缺血。观察约60min症状消失,此后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实施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
利多卡因自1954年起在临床使用推广,其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然而一旦发生,其病情发展迅速,故要迅速及时抢救。虽然麻醉中其用药量在安全范围内,但是由于患者局部**耐药量个体差异很大,且与麻醉剂注射方式、操作方法等较多因素有关,给予相关剂量后应密切观察。
利多卡因致心脏毒性多发生在中枢神经毒性之后,本例无明显神经症状,只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表现,这可能与手术部位血运丰富,药物吸收多、快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药物轻度中毒时应立即停止注药,同时予面罩吸氧,避免病情恶化;若发生惊厥,应慎用或不用**类药物,可选用安定,并辅以面罩给氧或气管插管。
利多卡因麻醉致心脏毒性较少见,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亦为利多卡因相对禁忌,如在怀疑患者有可能出现利多卡因中毒时,选取麻醉方式应慎重,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此外,预防局部**中毒还应注意到:(1)术前应用**或安定类药物对术中轻微局部**中毒有掩盖作用;(2)单位时间内用药量应在极量之内;(3)准备好抢救物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