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26|回复: 2

[胃肠]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新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hushanbowen 于 2015-6-4 16:47 编辑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成年人中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一项针对就业人群的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率为4%,每名患者每年因此花费3,000美元,其中超过一半为药费。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近期在2005年版综述的基础上发布了新的效益比较研究综述。   结论:队列研究提示,病态肥胖、有典型GERD症状、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药物治疗的预后更差,而老年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更有利于控制症状。
  在缓解症状和减少食管酸暴露方面,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与抗反流手术治疗的效果相似。但有关手术治疗的文献存在随访率过低的局限性,长期研究中的失访率高达33%~56%。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相比,内镜干预治疗GERD方面的评估证据不足。现有证据也不足以支持我们判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哪一种能更有效地预防远期并发症(包括和食管腺癌)的发生,以及哪一种对GERD食管外表现慢性咳嗽、喉部症状和哮喘
的治疗受益更大。由于难以将这些食管外表现归因于GERD,因此很难开展专门性研究评估GERD食管外表现的治疗受益。
  实践
  治疗目标:GERD治疗的目标通常包括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达到/维持食管侵蚀的愈合,预防Barrett食管等远期并发症。但在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方面,目前还未达成共识。
  药物治疗:与H2-受体拮抗剂相比,PPI更可能在4周内控制住症状和在8周内治愈反流性食管炎.在维持治疗方面,PPI也能更有效地持续控制症状。与短暂性“按需”治疗相比,PPI连续治疗与6个月GERD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更佳有关,各种PPI均如此。
  对于老年患者,与非处方药奥美拉唑(20 mg/d)相比,泮托拉唑(40 mg/d)和雷贝拉唑(20 mg/d)的8周时症状控制率和食管炎治愈率更高。埃索美拉唑(20 mg/d)治疗可比非处方药奥美拉唑(15 mg/d)获得更高的6个月内镜缓解率。但尚不清楚这些试验中发现的疗效差异是否在临床实践中同样存在。
  对于下列药物及剂量,各项研究并未在症状缓解/控制率或食管炎治愈率的差异方面得出一致结论:埃索美拉唑(10~40 mg/d)、兰索拉唑(15~30 mg/d)、泮托拉唑(20~40 mg/d)和deslansoprazole(30~90 mg/d)。有部分证据显示,雷贝拉唑(10 mg/d)的4周时症状控制率可能比埃索美拉唑(40 mg/d)更高,泮托拉唑(40 mg/d)的24周时症状改善率可能优于埃索美拉唑(40 mg/d)。
  手术治疗:由于缺乏比较数据,因此难以对任何特定的抗反流手术治疗GERD提出推荐意见。
  对于通过药物治疗可控制住症状的GERD患者,如果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在大型医院实施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至少在术后1年内可产生不逊于药物治疗的症状控制效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可能仍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
  临床试验显示,接受抗反流手术的患者可出现多种不良预后,包括围手术期感染、切口疝吞咽困难和肿胀等。然而,无法通过简单分析性别、病态肥胖、食管炎严重程度、裂孔疝和(或)基线症状等术前因素而预测这些不良事件的风险。在外科试验中,患者的再手术率为3%~35%不等。
  长期治疗:长期使用PPI与头痛、消化道症状、肺炎和艰难梭菌/弯曲杆菌感染风险增加有关。近期研究还发现,长期PPI治疗可能增加骨折风险,虽然关联强度尚不明确。


  药物治疗控制不住症状的GERD患者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目前仅有来自2项非对照队列研究的少量证据显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的症状改善作用可持续5年。
  虽然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和干预手段可供选择,并且已开展了大量临床试验,但GERD的治疗仍是一个临床难点,仍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
发表于 2015-6-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楼主分享!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发表于 2015-6-5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不是中医说的逆证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08: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