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13|回复: 1

[病例讨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重症病例1例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卢冰冰教授点评

  第一部分:

  本例患者在最初确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时,已经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及血肌酐水平升高(134~149 μmol/L),即同时合并肺损伤和肾损伤,根据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所制定的疾病分类,疾病应属于“全身型”(generalized),即出现实质器官损害,肾功能受损且血肌酐<495.1 μmol/L(5.6 mg/dl)。而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两个半月后再次入院时,疾病已经进展到严重状态(severe),即出现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本例是呼吸衰竭)。即使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近3个月,患者的病情仍出现反复,提示诱导缓解治疗失败。

  AAV治疗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remission induction)和维持治疗(maintenance therapy)。诱导缓解期的疗程至少3~6个月,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例如,甲泼尼龙1 g/d冲击治疗连续3天,之后降至1 mg/(kg·d),随后缓慢减量;CTX既可间断静脉冲击给药,每次15 mg/kg,每2~3周1次,连续6~10次;也可以口服给药,每日2 mg/kg,连续3~6个月。研究显示,该诱导缓解方案可使超过90%的全身型AAV获得缓解。维持治疗疗程可长达2年,治疗药物有多种选择,包括硫唑嘌呤、CTX、甲氨蝶呤(MTX)、吗替麦考酚酯(MMF)、来氟米特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积极的诱导-维持治疗方案可使“全身型”AAV的病死率从治疗前的100%降至治疗后的6%~26%,极大地改善AAV患者的预后。

  那么,该患者诱导缓解治疗为什么会失败呢?一种观点认为,该患者属于难治病例(refractory),即经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的系统治疗后病情仍在进展。其实不然,患者的治疗并非“系统”,例如,CTX剂量明显不够,在开始治疗到此次入院前的6周时间里,CTX累计用量仅1000 mg。而实际上,体重60~70 kg的成年患者单次CTX的冲击剂量就应达到1000 mg。即使患者合并肾损害,亦无绝对主张将CTX减量,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权衡疾病进展和药物副作用之间的利弊,因为CTX毕竟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病不控制,系统损害仍会进展。

  第二部分:

  本例患者临床诊断符合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MPA相关的肺损伤在临床上最常见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和弥漫性肺泡出血(DAH),其本质是肺小血管炎,病变可累及肺脏的微动脉、微静脉及毛细血管网。本例患者初诊时即有肺、肾损伤及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阳性,即同时出现肺、肾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但临床上不乏这种情形,即患者初诊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就诊于呼吸内科,但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肾损害或MPO-ANCA阳性,逐渐显露出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全貌;在这种情况下,IPF实际上是MPA隐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局部表现。因此,呼吸科医师不仅要在建立IPF初步诊断时排除所有结缔组织病基础,还应在随访过程中注意监测ANCA水平及其他器官的功能情况,及时修正诊断。IPF与肺血管炎不仅诊断不同、治疗手段和预后更不同。循证医学研究显示,迄今为止对IPF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无论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包括CTX、硫唑嘌呤),还是N-乙酰半胱氨酸(NAC)等药物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都不能改善IPF患者的长期预后。而继发于MPA的肺纤维化则不完全相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缓解。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bbmc04+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发表于 2015-4-30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疾病真的是要把人的家底都给弄干呀,患者停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05: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