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629|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真武汤,为何服此药会发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真武汤,去芍药,加炒白术。吃了10几付,越来越冷。什么原因
2# 沙发
发表于 2015-3-26 14:22 | 只看该作者
附子的质量如何
3# 板凳
发表于 2015-3-26 14:30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质量还可以
4
发表于 2015-3-28 07:10 | 只看该作者
附子一剂用到了70-80,为啥冷的厉害。没有哪位知道原因吗
5
发表于 2015-3-28 0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道自然袁建章 于 2015-3-28 09:25 编辑

元精匮乏,材薪少,引燃之火再大,没用。引燃之后空耗元精,从而走入恶性循环。误信火神,迷信李可郑新安的患者,走着瞧。
6
发表于 2015-3-28 09:45 | 只看该作者
医道自然袁建章 发表于 2015-3-28 09:20
元精匮乏,材薪少,引燃之火再大,没用。引燃之后空耗元精,从而走入恶性循环。误信火神,迷信李可郑新安的 ...

现在情况真的不乐观,能否指教一些,感激不尽。

7
发表于 2015-3-28 10:00 | 只看该作者
你现在的病情?
8
发表于 2015-3-28 10:17 | 只看该作者

久病。
没吃中药前,主要是气闷,上楼梯吃力。后来是咽喉发言久治不愈,燥热,点滴打了不少,无效,反而吃不下饭。

后吃中药,清火,滋阴,无效。

有大夫给开过温中健脾的方子,里面的成分就是柴胡,香附,黄芩,干姜,白芍,甘草之类的,每味药就10几克,结果肚子隆起。

大剂量温补是2012年,主要是附子理中汤加减,附子用量30克,没什么效果。


去年开始自己配药,也附子理中汤加减,加大了附子的量。嗓子明显好了。吃饭也不想以前那样费力。


最近用了真武汤,就是冷的厉害。

昨天换了理中汤,今天还没缓过劲来。


9
发表于 2015-3-28 10:32 | 只看该作者
热深厥也深。内有郁热。
10
发表于 2015-3-28 12:0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5-3-28 10:17
久病。
没吃中药前,主要是气闷,上楼梯吃力。后来是咽喉发言久治不愈,燥热,点滴打了不少,无效,反而 ...

唉!根本还是元精元气不足。
11
发表于 2015-3-28 18:37 | 只看该作者
用乌梅汤加减,典型厥阴证,两剂即可
12
发表于 2015-3-28 18:41 | 只看该作者
附子不需那么大,能点火就行,一副见效
13
发表于 2015-3-28 19:30 | 只看该作者
根本还是元精元气不足。
14
发表于 2015-3-28 23:21 | 只看该作者
经方需要吃透原文再去用,用的时候更需严谨,量放大但比别改好么。
15
发表于 2015-3-29 10:07 | 只看该作者
北方杂医 发表于 2015-3-28 23:21
经方需要吃透原文再去用,用的时候更需严谨,量放大但比别改好么。

吃透不容易,大方向别错误就是万幸。

现在的问题是,已经吃了这样的药,已经有了这样的反应,却没有人给出一个答案。

常理来说,这就像吃热乎乎的包子,包子进肚子里,身上应该暖和,如今反而冷,不是怪哉吗
16
发表于 2015-3-29 10:32 | 只看该作者
郁火栀子豆什汤
17
发表于 2015-3-29 10:56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因为什么去用真武汤,再者真武汤去芍药变了啊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8
发表于 2015-3-29 1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盛雪仁 于 2015-3-29 16:10 编辑

根据病程来说,首先胸闷上楼无力,不在六经辨证的范围,属于杂病的范围,后面继发咽喉病症,用寒凉无效,并不代表用寒凉不对,因为个人经验的原因,也有可能医师的经验不够,用药失准所致,因为有些药在一般医师眼里那是寒药凉药,但对于真懂药物的医师来说,又会不同,加之方剂配伍的关系,这里面就深了去了,不能多扯。后用行气理气泄火守中药物,将脾胃塞住,于是肚子隆起。后改用温热药,直至最近服用真武汤,并去掉白芍,从过程看并没有真武汤的适应证,真武汤用苓术姜附温燥水湿,加白芍苦泻降火逆,而楼主去掉了,那就只剩下温燥的作用,再看前面用药温热为主,本来脾胃停塞,运化无力,再用温燥,将使塞之更塞,好在肚隆起则腹腔压力变小,而上面胸腔压力增大,顺降之阻塞稍减,而稍能进食,但是表面现象,以为用温热有些效果了,于是试真武汤并去白芍,温燥更甚,脾胃阴液必将耗干,阴类物质有什么用呢?内经说一是藏精起亟,二是阳之守也,所谓藏精起亟就是储蓄好以备交通阳气,所谓阳之守就是起亟之后,发挥守护阳气的作用,现在阴液不足阳不内守,再用真武去白芍添一把火,使成燎原焦土,不仅不能生火,反而是材尽火息了,当然不能有温热感而只能冰冷感了。古人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添油助焰,油都没有了,那灯焰还不灭,也是王冰说的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此时应当添油,而不是加一把火,把油一下子熬干,而添油也看怎么添,内经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也是这个意思,具体实施情况,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需要详细的诊断辨证,不然只会误事,这里就不好多说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19
发表于 2015-3-30 18:37 | 只看该作者
盛雪仁 发表于 2015-3-29 16:03
根据病程来说,首先胸闷上楼无力,不在六经辨证的范围,属于杂病的范围,后面继发咽喉病症,用寒凉无效,并 ...

胸闷常常发展为窒息。下面是我2012年发的帖子,希望能参考到

本帖最后由 希望之旅途 于 2012-11-30 00:17 编辑


哪位老师在线啊。。。

黑附片30(不是黑的那种,边黑,有点浅黄),干姜30,炙甘草40,肉桂10,砂仁15,山萸肉30,白芍15,龙骨牡蛎个20.
附子先煎半小时,后同其他药45分钟。分三顿,昨天晚上,今天早上和今天晚上。
今天下午似乎嗓子疼,晚上7点吃得最后一顿,夜里11点感觉热,起来看看发现脸红些,眼睛也红一些,感觉热,但手脚凉。是不是中毒了啊


https://bbs.iiyi.com/thread-2225783-1.html
20
发表于 2015-3-30 19:58 | 只看该作者
18楼的绝对高人,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可圈可点啊!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21
发表于 2015-3-31 16:23 | 只看该作者
那很显然了,就是温燥太过,你看卢氏的医案人家用温热药,都是病情慢慢好转,不像你这样不减反重,很明显用药不对头。温热有温热的适应证,寒凉有寒凉的适应证。临床是充满了思辨的过程的,稍有差错往往谬以千里,这也是近来本人谨慎的原因,用药实在是应该小心,不然真如古人云,杀人如反掌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22
发表于 2015-4-2 08:13 | 只看该作者
盛雪仁 发表于 2015-3-31 16:23
那很显然了,就是温燥太过,你看卢氏的医案人家用温热药,都是病情慢慢好转,不像你这样不减反重,很明显用 ...

如果说2012年的燥热,眼红类似中毒表现是因为用药温燥过大(附子30克),那么现在附子用量要比那时候大三倍,反而冷。这是我最无法解释的。
烦请就这个方向给些指导吧,先谢谢了。
23
发表于 2015-4-5 05:57 | 只看该作者
已经说了,灯内少油,自然低焰,既然不对头,附子用的越多,内中精血越少,精血越少,阳气越发不能内守,只能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消耗下去,导致精血越耗越少,精血少自然不能化气,导致真火自然越来越少,真火越来越少,又反过来不能生精,自然越来越冷。龙雷之火逆起,本来就有两种情况,一是水太多了,龙随水势而起,这个用辛热破阴水;二是水太少了,龙无蛰藏之地,只能飞腾而起,这个要用甘寒味酸咸及血肉有情之品来填补,使水足而龙得藏所而回。你显然不是第一种,再这么大量的用附子,当然只会越来越冷。
24
发表于 2015-4-5 11:16 | 只看该作者
辩证不明,不是真武汤不好用,是没用对地方呵。
25
发表于 2015-4-15 14:3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5-4-2 08:13
如果说2012年的燥热,眼红类似中毒表现是因为用药温燥过大(附子30克),那么现在附子用量要比那时候大三 ...

请讲一下现在的症状。
26
发表于 2016-6-18 07:28 | 只看该作者
肚子发冷那是脾胃阳气不足,吃的附子进不去,可以用艾绒隔盐(大青盐炒过的哦)灸肚脐眼,灸5到7壮,再服用附子剂类的汤药就会感觉不同的。
27
发表于 2016-6-18 07:28 | 只看该作者
最好也要温灸命门穴和2肾俞穴
28
发表于 2016-6-18 08:02 | 只看该作者
百度:蔡长福。那是一位伟大的中医前辈。不要相信胡乱治病的人,他们害死人不偿命!
29
发表于 2017-4-28 14:3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是为啥用真武汤,为啥又要去芍药,
30
发表于 2017-4-28 22:12 | 只看该作者
感慨王正龙入土为安不知己因何死
中医本为仲景之巧.奈今变其味
众人为之蒙羞

以局部发冷为甚者.必为气郁之象

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哪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0: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