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41|回复: 12

[其他] 读“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一文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田丰辉 于 2014-9-14 17:59 编辑

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一文,文中谈到了中草药对肝脏的损伤,并以何首乌为例,说了单味何首乌对肝脏的损害,以及肝脏损害病人的死亡。读了这篇文章我思考很久,难道中医中药真的如文中所言,不能治病,反而致病吗?
今天在食堂吃饭,我们药房的一同事问我,田医生,现在很多中药是不是对肝脏有毒性啊?我想她也应该是看了微信上的那篇文章,所以有此一问,其实在之前我只是看了这一个标题,具体内容还是走马观花,没有细细去读,但她问及这个问题时,也再次读了这篇文章,并有必要在此作一文,对此客观、公正的理解。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确实有些中药,特别是单味的中草药对于肝脏毒性的损害,不应忽视,就好像大家熟知的关木通对于肾毒性的情况一样,不能否认,但在临床上我们也见到治疗慢性肾炎病人用木通的经验,比如成都名医王静安先生的病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这样是不是就阻碍了我们中药在临床上的运用呢?肯定没有,反而更能很好的指导临床。我们平时只注重药物的性味归经,临床运用,确较少关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因此时篇文章的提出,能更好的指导我们中医人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提高疗效。
我觉得就单味药物对于肝肾功能的损伤这种理解,是一种较为片面的理解,是硬要用实验室加小白鼠来研究中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中医的汤头,即复方制剂中,是很少出现肝肾毒性的,就好似西药的抗结核药物与保肝药物的同时运用,我们临床观察,很少出现肝功能异常。反过来说,我们的先贤前辈们之所以用留下很多经典的处方,就是这些方剂经过上前年的无数次的重复使用,没有发现毒副作用,且能增强其治疗疾病的疗效,比如,小柴胡汤、六味地黄丸等等这些方剂,可能用实验室的方法,或许能发现哪一味药物对身体有损害,但在复方制剂中不表现出来。正如《神农本草经·名例》中说得很好:“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就是中医药的魅力所在。
我们常常看到中医理论中这样的词汇“苦寒伤胃”、“劫伤阴虚”、“耗伤津液”、“耗气伤阴”、“中满者忌甘”以及对于升散的药物不宜用于阴虚火旺和肝阳上亢之人等等理论,我想这些理论的提出,就是更好的指导临床处方用药,为了很好地避免药物对身体的损害,但古时候绝没有肝肾功的损害之说,因此古人用中医理论指导着我们用药,这么完美的理论,文章说没有一个标准指导用药。
那为什么这篇文章的调查,说明中草药对于肝毒性的损害的危害如此之重,还居肝损害病因**呢?我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现在的很多中医师不辩病人的寒热虚实,不视病人的胖瘦轻重,不管病人的禀赋之不足,不问病人的既往疾病史,皆开出大堆药物,已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原因之一。
二、在中医行业里,甚至在老百姓的思维力,觉得现在的中药治疗疾病效果不好,其原因是药物大多为人工种植,于是大剂量的开方,觉得这样治病很稳妥,其实是对机体的损害,更是药物的一种浪费。
三、疾病治疗好了,还在使劲的守方吃一个处方,不管身体的本身状况,有没有表里寒热虚实不管,一直吃一个处方。记得在跟师学医时,老师说,病人今天开回去的处方,如果过一两天不吃,或许病情发生变化,吃这个方不但没有效果,甚则延误病情。
四、药物的煎煮不得法。很多次我问我院的中药师,我们的煎药机对于先煮的药物的怎么弄,他们说都是一起煮的,没有办法。有些药物煎煮过久,会释放出一些毒性物质,有些药煎煮时间不够,易于中毒。所以多数病人我嘱咐他们自己煮。
五、药物本身不赶紧,不纯,临床上很多病人反应服药后出现腹泻,一看没有一味药物会导致腹泻,结果思来想去,发现药房的药不够纯,含渣滓太多,比如泥土、杂草等等。
综合上述情况,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对于用药后的毒副作用,我们临床医生,只要辩证准确,选方恰当,用到治疗剂量为止,“是药三分毒”,不盲目、不主观的认为中药治病的无毒性,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发表于 2014-9-1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上门诊时,有一个病人,说是用生首乌泡水导致肝炎
所以一直用制首乌。

还有楼主提到木通,致使中毒的是马兜铃科的关木通,不是川木通,少打一个字就会引起别人对川木通的恐惧。
发表于 2014-9-1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zhyu6608 发表于 2014-9-14 17:52
初上门诊时,有一个病人,说是用生首乌泡水导致肝炎。
所以一直用制首乌。

感谢朋友的纠正!
发表于 2015-6-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多谢分享。不会用中药,就把脏水泼给中医。所以坚决支持田侠客的观点,捍卫中医阵地的坚持战斗到底。
发表于 2015-6-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我最爱开的生首乌也会损肝,哎…
发表于 2015-6-8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米有毒你为什么还吃?傻B!这世界那样没毒!
发表于 2016-3-3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不错,中药也有毒性,所以需要辨证论治,君臣佐使。
发表于 2016-3-3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5-16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5-1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不是何首乌,特别是云南产的何首乌,何首乌特征的云锦纹都没有看到,我估计造成肝损害的何首乌是另一品种。
发表于 2016-5-1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 汪剑
近日来,关于中药何首乌肝损伤的报道甚嚣尘上。不少药理研究者,包括中药药理研究人员纷纷指出何首乌的肝损伤,大有谈虎色变之感。

其实,对中药毒性的研究、报道、甚至是攻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小柴胡汤事件,到十多年前的龙胆泻肝汤事件。伴随中药毒性研究的报道、攻击从来就没有断过。关木通、马兜铃纷纷被打入冷宫,乃至于今日之何首乌。

十多年前,笔者有一位同学,念书期间非常喜欢西医,是西医的狂热分子,对中医不屑一顾(中医院校的学生都是中医、西医都要学习的)。大学毕业时,他把所有的中医课本几乎都丢进了垃圾堆,以示与中医的决裂。毕业后也是长期从事西医,曾经路过母校大门时也不正眼看一眼母校。还把他过去的中医资料寄送给了我,让我捡了不少便宜。

后来,直到他7岁的小孩子得了抽动症,西南地区最好的西医儿科也只能开予精神病药,精通西医临床的他被逼无奈,怕孩子一生被毁,才打电话听取远在云南的老同学我的建议。我建议他带小孩子去母校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找中医看看。

在母校附院某中医儿科老中医运用中医药治疗一个多月后,同学小孩子的抽动症彻底好了,挽救了他的小孩子。从那以后,老同学才对自己当年所学的专业中医学彻底改观了。后来他一说到中医,就是伟大的祖国医学是多么博大精深!

就是这样一位当年狂热热爱西医、厌恶中医的同学,还在毕业实习的时候,还曾经仗义执言为中医说过话。

十六年前,老同学在成都某西医院急诊科实习。某日,急诊科送来一病人急救。病人是在某中医院一老中医处吃中药,中药每付开有两条蜈蚣,病人吃了之后中毒。急诊科西医主任一边抢救病人,一边大骂中医:“中医,害人啊!”抢救之后,还在不停辱骂中医。

我同学那会儿虽然狂热喜欢西医,但是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这时实在看不下去、听不下去了。虽然还是实习生,但也忍不住质问急诊科主任:“请问是蜈蚣中毒多,还是西药洋地黄中毒多?请问是中药中毒多,还是抗生素过敏致死的病人多?”

急诊科主任做梦也想不到会受到实习医生的挑战,恼羞成怒,二人从争论演变成骂战,闹得沸沸扬扬,急诊科主任一直告到母校,想让学校处罚我的同学。

不得不说,母校成都中医药大学对学生的爱护。为了照顾急诊科主任的面子,我们慈爱的辅导员找同学谈了下话,然后告诉我同学,意思是学校支持他,让他不要有所顾虑,换一个科实习就可以了。

虽然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想起来也是历历在目。这样的事情还非常多。笔者十六年前在西昌某西医院急诊科实习的时候,也遇到过与老同学类似的事。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埋头写病历,当一个勤奋的实习医生,这时刚刚转科到急诊科。突然急诊科主任走进来,说是收了一名去过缅甸的疟疾病人。

病人曾经在院外找当地一名九十岁的老中医吃过两付中药,当然,两付中药怎么可能就治好疟疾呢?病人辗转到这家西医院的急诊科来输液,就把中药处方交给了急诊科主任。

急诊科主任手捧处方,开始念处方上的中药,一边念,一边面露鄙夷的神色:“嚯,人参也用上了!嚯,柴胡也用上了!嚯,甘草也用上了!嚯,黄今(她大约是不识芩字)也用上了!嚯,青蒿也用上了!大枣也用上了!”一边念一边摇头笑:“中医啊!”

我心想不知道中医怎么得罪她了,她以为我们中医就只有人参这一招吗?我当时也是忍不住插了句话,客气地说:“主任,他这用的是小柴胡汤加青蒿!专治少阳病寒热往来!”

主任一下惊愕地问我:“你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实习生?”我点点头。她尴尬万分,把话题扯开了去。其实她本人就是中医的受益者,她那会儿手脚冰凉、脸上长斑、月经不调,就是在我的老师(本院中医科老主任、四川省名中医)那里开中药治好的。

为什么扯这么多?就是说其实大多数西医并不了解中医,大多数药理学研究人员也不懂什么是中药。例如上面所说的蜈蚣中毒,我同学问得好啊!请问是蜈蚣中毒多,还是西药洋地黄中毒多?为什么只是把中药扯到风口浪尖呢?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场又一场导演的戏!

当然,有所谓科学风湿说了,西药再毒,但是毒副作用研究得很清楚啊!中药虽然没有西药毒,但是中药的毒性说不清道不明,成分不明啊!

其实,这一方面说明了现代科学的局限性,在临床上真实有效的中药,至今搞不清楚成分和作用机理。另一方面,西药搞清楚了毒性又如何?西药中毒、副作用、过敏的事件还是多过中药不知多少倍。

有的西药新药通过了动物实验、通过了临床实验,被国外大财团医药大公司推到临床来使用,却造成病人身体损害的例子还少吗?从过去的庆大霉素、四环素,到近年来美国某公司推出肝病新药却导致大量病人肝坏死死亡的事件。还有各种西药药物过敏,会直接要了病人的命。恐怕真比中药可怕百倍以上。所以,从这点来讲,药理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实验是否可靠?





用药理研究来指责中药有毒性,也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

药物有毒性,中医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认识到了。《神农本草经》就指出了不少药物的毒性,列了个可以治大病、但是有毒性、要慎用的下品药。老百姓也都知道中医的谚语:“是药三分毒。”

从中医自身的理论来讲,中药都是有偏性的,中医恰恰是用这种偏性来治病。有的药物是寒凉之性,有的药物是温热之性。如果你是一个上火的病人,还去吃温热的药,那肯定是自讨苦吃!如果你是一个寒性体质的病人,如果吃了清热泻火的寒凉药,那肯定会加重病情。这才是中医自己的药理学。

说通俗一点,大米、小米、小麦这些粮食谷物,中医也把它们列为中药,有什么作用呢?补气!当你饿得全身发软没力气的时候,吃点饭是不是就有了力气!这是非常自然的道理。但是,如果你本来已经吃饱了,还在使劲儿地吃,那是不也会撑着?

所以,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得符合辨证论治,你不气虚,你补什么气?你不血虚,你补什么何首乌?你不饿,撑什么饭?饭吃多了,也会撑死人的。水喝多了,也会胀死人的。何况是何首乌!





何首乌这味中药,可谓是妇孺皆知。围绕着这味中药,有非常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其药用价值的真实,毋庸置疑!何首乌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功效。一方面,生用是润肠通便的;另一个方面,九蒸九晒制过之后,是补益精血、乌发的。按中医来讲,这味药物是属于养阴药。

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病人不是阴虚、不是血虚,而是阳虚、脾胃虚弱,你想想病人吃了何首乌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根本问题是何首乌你用对了没有?是不是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病人没有阴虚、血虚,吃何首乌是否恰当?

另外,如果是精血不足,应该是用生何首乌,还是制何首乌?用制何首乌,有没有老老实实地按照古人所说的九蒸九晒,还是只是马马虎虎把生首乌蒸一下就拿来当制何首乌用?

你也可能有疑问:什么是辨证论治?说明白一点,也不去扯什么定义。辨证论治就是告诉你,你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这个药,什么情况下不能用这个药!

比如你感冒了,如果你是咳嗽、咳清稀痰、流清鼻涕、恶寒怕冷,中医会告诉你,你这个是风寒感冒,适合用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这些辛温的药物,而不能用银花、连翘、薄荷、桑叶这些辛凉的药物。如果你是咳嗽、咳黄痰、流黄稠鼻涕、发热,中医就会告诉你,你这个是风热感冒,不能再用什么麻黄、桂枝了,而要用银花、连翘等辛凉药。就算是同一种病也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表现来选择用药,就是辨证论治。

这种方法,是老祖先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再总结出规律,上升成了理论,是真真切切在客观实践中发现的。所以,运用何首乌也必须要辨证论治,根据病情来选择性用药。如果不根据辨证论治,盲目乱用中药,那肯定就会出问题。

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是怎么回事?小柴胡汤是中国古代的一张经典名方,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直到今天,在中国的任何地方,小柴胡颗粒也都随处可以买到。原方是用来治疗少阳病胆腑郁热、枢机不利的,药方性偏寒凉,总体来说是一张比较平和的方子。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人对中医古方很感兴趣,他们称之为汉方。日本人发现小柴胡汤对治疗肝病很有效,于是就把小柴胡汤开发为成药,投到临床上去使用。日本一时之间,出现上百万肝病患者同服小柴胡汤的盛况。

但是很不幸,小日本没有几个中医啊!小柴胡汤成药是给日本的西医用的。日本的西医会辨证论治吗?连日本的汉方医都不懂辨证论治,更何况是他们的西医。如果是肝病是属于阳虚型的,长期吃小柴胡汤等于是要命。

于是,一批日本肝炎病人(大约是80多例,也要比大多数西药事件少得多)在长期服用小柴胡汤之后,得了间质性肺炎,其中有10名日本人送了命。(药性平和的小柴胡汤帮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

根本的原因在于小柴胡汤有毒性吗?如果说小柴胡汤有毒,你也可以说米饭也有毒。日本人的“小柴胡汤事件”与吃饭吃撑死是一个道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辨证。用了中国人的中药,却不按中医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规律来,乱用一气。

中国的“龙胆泻肝汤事件”也与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根本原因是一致的,把中药方子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按照西医的思路去用,不出问题才怪。所以,根本问题出在是否辨证论治,药用对没有。药都没有用对,辨证论治都不清楚,就来谈药理毒性,无疑是痴人说梦。

因此,中药的药理毒理研究如果脱离了中医总结的用药规律,脱离了辨证论治,将是毫无意义的。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的事件,关键不在于用现代药理去解释什么何首乌的毒性。更重要在于应以辨证论治指导使用何首乌,要符合中医用药规律;以及中药的品质和炮制问题,制何首乌的炮制是否规范。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有故无殒”。如果辨证论治使用何首乌,在适合的病因病机中去正确运用,何首乌是不会导致肝损伤的。不然,在使用何首乌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古人并不是傻子。

我们现代一些养生专家,经常在电视节目上盲目地教育民众服用这样那样的中药,什么山药、枸杞、菊花、桂圆、何首乌、大枣、黑豆、黄豆、绿豆、红豆,还经常美其名曰药食两用。殊不知,如果盲目误导民众,脱离了辨证论治,真的会出现“吃饭都撑死人”的结局。

病人吃出了问题,就该怪罪到中医的头上来,其实真是千古奇冤!可能到时候就不仅仅只是何首乌了,连黑豆、黄豆、绿豆、红豆、枸杞、桂圆、大枣都该被药理专家拉去研究一下毒性。这将既是民众的灾难,也将是祖国医学的灾难、中医药的冤屈!

在这里也告诉民众一个鉴别方法,凡是不讲辨证就让你乱吃这样那样中药以及食物的养生专家,他一定不是中医,真正的中医用药是要讲辨证论治的。
发表于 2016-5-1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用中药的人,不懂用中药有忌口,被西化的中医也很弱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8 20:5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