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
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点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点
①中毒症状明显。 ①中毒症状轻。
②病情发展迅速,数天或数周引起瓣膜损害。 ②病程长,可数周至数月。
③迁移性感染多见。 ③迁移性感染少见。
④病原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④病原体多见草绿色链球菌
其次为肠球菌 。
一、病因
主要病原菌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牛链球菌和肠球菌)
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的致病微生物。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发热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
常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痛的症状。
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隐匿,可有弛张性低热,一般<39 ℃,午后和晚上高
2)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有急性化脓性感染,呈暴发性败血症过程,
有高热、寒战。
常可突发心力衰竭。
2. 非特异性症状: 脾大、贫血、杵状指/趾
1)脾大:约有15%~50%、病程>6周的病人可出现。急性感染性心内膜 炎少见 。
2)贫血: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要由于感染骨髓抑制所致。
3)杵状指/趾 部分病人可见。
3.动脉栓塞 :
赘生物引起动脉栓塞可发生在机体的 任何部位 ,如脑、心脏、牌、肾、肠系膜及四肢。 脑栓塞的发生率最高。
有左向右分流 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或右心内膜炎时, 肺循环栓塞常见。
三尖瓣赘生物脱落引起肺栓塞:表现为 突然咳嗽、呼吸困难、咯血或胸痛等症 状。
肺栓塞还可发展为肺坏死、空洞,甚至脓气胸
(二) 体征
1.心脏杂音
2.周围体征 可能是微血管炎或微栓塞所致,多为非特异性,包括
①痕点:以锁骨、皮肤、口腔黏膜和睑结膜常见
②指、趾甲下线状出血。
③Roth斑,多见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表现为 视网膜 的卵圆形出血斑,其中心呈白色。
④Osler结节,为指和趾垫出现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较常见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⑤Janeway损害,是手掌和足底无痛性出血红斑,主要见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并发症
1.心脏并发症
1)心力衰竭 :最常见并发症 ,主要由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以主动脉瓣受损病人最多见。其次为二尖瓣受损
2)心肌脓肿:常见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 ,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以瓣膜周围特别在主动脉瓣环多见
3)急性心肌梗死
4)化脓性心包炎:主要发生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
5)心肌炎。
2.细菌性动脉瘤
多见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 ,受累动脉多为 近端主动脉及主动脉窦 、脑、内脏和四肢
3.迁移性脓肿
多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少见
多发生在肝、脾、骨髓和神经系统。
4.神经系统:
1)脑栓塞 : 最常受累的是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
2)脑细菌性动脉瘤:除非破裂出血,多无症状。
3)脑出血:由脑栓塞或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所致。
4)中毒性脑病: 可有脑膜**征
5)化脓性脑膜炎:不常见,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
6)脑脓肿。
5.肾脏:大多数病人有肾损害:
①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多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
②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
③肾脓肿。
三、辅助检查
(一)尿常规
显微镜下常有血尿和轻度蛋白尿 。肉眼血尿提示肾梗死。
红细胞管型和大量蛋白尿提示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
(二)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计数轻度左移。
“耳垂组织细胞”现象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有: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并有核左移。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常见: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性贫血
(三)免疫学检查
80% 的病人血清出现免疫复合物,
25% 的病人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50%类风湿因子阳性。
(四) 血培养
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有价值重要方法 。
(五)X线检查
CT扫描有助于脑梗死、脓肿和出血的诊断。
(六)心电图
(七)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对明确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有重要价值。
四、治疗原则
(一)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措施。
用药原则为:
①早期应用
②充分用药,选用灭菌性抗微生物药物,大剂量和长疗程。
③静脉用药为主,保持稳定、高的血药浓度。
1.病原微生物不明时: 广谱抗生素, 如采用萘呋西林、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静脉注射或滴注。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针对链球菌 、肠球菌的抗生素,如 青霉素 为主或加庆大霉素静脉滴注。
2.培养出病原微生物时的治疗,应根据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选择抗微生物药物。
1)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治疗 :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2) 青霉素耐药的链球菌治疗 可选用
①青霉素加庆大霉素
②万古霉素 ,疗程4周。
3)肠球菌心内膜炎治疗 可选用
①大剂量青霉素加庆大霉素静脉滴注。
②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用药4~6周,治疗过程中酌减或撤除庆大霉素,防其毒副作用。
③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可改用万古霉素,静脉滴注,疗程4~6周。
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治疗
①萘呋西林或苯唑西林,
②青霉素过敏或无效病人,可用头孢唑啉,加用庆大霉素。
③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无效时,可用万古霉素4~6周。
5)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治疗 应用万古霉素治疗4 周。
6)对其他细菌治疗 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或万古霉素
7)真菌感染治疗 用两性霉素B
(二)外科治疗
有严重心脏并发症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人,应考虑手术治疗。
五、护理问题
1. 体温过高 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有关
2.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发热导致机体消耗过多有关
3.焦虑 与发热、病情反复、疗程长、出现并发症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动脉栓塞
六、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环境、生活护理
2.饮食护理 给予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
注意补充蔬菜、水果,变换膳食花样和口味,促进食欲,
补充高热引起的机体消耗
3.发热护理
4.正确采集血标本
1) 对于未开始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应在第一日每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如 次日未见细菌生长,重复采血3次后,开始抗生素治疗
2) 已用过抗生素病人,应停药2~7d后采血
5.病情观察
6.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注意保护病人静脉血管,有计划使用,以保证完成长时间的治疗。
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和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七、健康教育
1.提高病人依从性
2.向病人介绍就诊注意事项
3.指导病人预防感染
4.帮助病人掌握病情自我观察方法
5.争取病人家属支持
第九节 心肌疾病病人的护理
心肌疾病是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一组心肌疾病
心肌病分为四型:
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有收缩功能障碍。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常伴有非对称性 室间隔肥厚。
限制型心肌病:收缩正常.心壁不厚,单或双心室舒张功能低下及扩张容积减小。
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右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变。
一、扩张型心肌病
(一)病因: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1.遗传:扩张型心肌病常表现出家族性发病趋势
2.病毒感染:持续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尤其以 柯萨奇病毒B感染最为密切
3.环境因素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方就诊。
表现: 极度乏力、心悸、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浮肿、肝大等。
部分患者可发生 栓塞或猝死。
2.体征 :心脏扩大为主要体征
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
心律快时呈奔马律
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
2.心电图 :各种心律失常
可有ST- T改变,低电压,R波减低,少数可见 病理性Q波
3.超声心动图 :本病早期即可有心腔轻度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显著
后期各心腔均扩大,室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
4.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5.心导管检查
(四)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2.症状治疗
1)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 :
限制体力活动;
低钠饮食;
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 但易发生洋地黄中毒,故应慎用。
血管扩张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在病情稳定,射血分数<40%,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从小剂量开始。
必要时可安装双腔起搏器,改善严重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预防栓塞:
对于有血栓形成风险或是有房颤的病人,可给 予阿司匹林口服
对于有附壁血栓形成或发生栓塞的病人,可进行抗凝治疗
3)改善心肌代谢:应用能量代谢药物改善心肌代谢紊乱,常用辅酶
4)预防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是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见症状
3.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进行心脏移植
二、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 以心室非不对称性肥厚 , 并累及室间隔使心室腔变小为特征 , 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 主要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
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心肌为显著肥厚、心腔缩小,以左心室为多见,常伴有二尖瓣瓣叶增厚。
分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一)病因
本病常有明显家族史。研究认为本病是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其他:儿茶酚胺代谢异常
细胞内钙调节异常
高血压
强度运动等
------------均可作为本病发病的促进因子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部分病人可无自觉症状 ,因猝死、心力衰竭或在体检中被发现。
2)绝大多数病人可有 劳力性呼吸困难
3)部分病人可有 胸痛、心悸、多种形态的心律失常
4)伴有流出道梗阻的病人由于左心室舒张期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低,可出现 黑蒙 ,在起立或运动时可出现眩晕,甚至神志丧失等。
5)心房颤动可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少数病人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栓塞等。
2.体征
1)可有 心脏轻度增大,能听到第四心音
2)流出道有梗阻的病人可在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3)心尖部也常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下蹲位、举腿或体力运动,使心肌收缩力下降或使左心容量增加,均可使杂音减轻
相反如含服硝酸甘油或做Valsalva动作,会使左心室容量减少或增加心肌收缩力,均可使杂音增强。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心影增大多不明显,如有心力衰竭则有心影增大。
2.心电图:因心肌肥厚的类型不同表现不同
最常见的表现为:左心室肥大,ST-T改变
胸前导联常出现巨大倒置T波
在Ⅰ、aVL或Ⅱ、Ⅲ、 aVF、V 5 、V 4 可出现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
在V1有时可见R波增高,R/S比增大。
室内传导阻滞、期前收缩亦常见
3.超声心动图 :是 主要诊断手段 ,无论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的诊断都有帮助。
4.心导管检查:
心室舒张末期压上升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左心室腔与流出道间有收缩压差
心室造影显示左心室变形
5.心内膜心肌活检
(四)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
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抗室性心律失常。
1.避免诱因 :
要求病人在日常生活,避免激烈运动、持重、情绪激动、突然起立或屏气等诱因,减少猝死的发生。
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 洋地黄
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禁用硝酸酯类药物, 以免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
2.药物治疗 建议应用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治疗。
3.介入治疗:重症梗阻性病人可作介入治疗 ,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必要时可置入双腔起器博或置入心脏电复律除颤器。
乙醇消融也可缓解临床症状
4.手术治疗:
三、护理问题
1. 活动无奈力 与心肌病变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有关。
2. 气体交换受损  与心力衰竭有关。
3.疼痛 胸痛 与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有关。
4.焦虑 与疾病呈慢性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日益加重有关。
5.潜在并发症:栓塞、晕厥、猝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四、心肌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疼痛护理
1.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2.给予吸氧,氧流量2~4L /min
3.安慰病人,解除紧张情绪
4.遵医嘱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注意有无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5.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禁用硝酸酯类药物。
6.避免诱因防止诱发心绞痛
(二)心力衰竭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对洋地黄耐受性差,应用洋地黄时应警惕发生中毒。
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滴速,防止诱发急性肺水肿。
(三)心律失常护理
(四)晕厥护理
1.详细了解病史
2.避免诱因 嘱病人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或紧张、突然改变**等情况,一旦有头晕、黑矇等先兆时立即平卧,以免摔伤。
3.发作时处理 将病人置于通风处,头低脚高位,解松领口,及时清除口、咽中的分泌物, 以防窒息。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五、健康教育
(一)休息原则
1. 症状明显病人应卧床休息,症状轻的病人可参加轻体力工作,但需避免劳累。
2.肥厚型心肌病活动后常有晕厥、猝死的危险,因此要切忌跑步、各种球类比赛等激烈体能运动,避免提取重物、突然起立或屏气、情绪激动、饱餐、寒冷**等诱因。有晕厥病史病人要避免独自一人外出活动 ,以防发生意外。
(二)饮食要求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有心力衰竭的病人要低盐饮食
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减轻排便负担
(三)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
阳光充足,防寒保暖
保持口腔、会**清洁赶紧
尽量避免去人多地场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四)随诊: 坚持遵医嘱服药
第十节 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
心包炎按病因可分为:
感染性心包炎
非感染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亚急性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积液
粘连性心包炎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等。
临床上以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为最常见
一、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是心包脏层与壁层间的急性炎症
(一)病因
1.原因不明者,称为急性非特异性
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
3.自身免疫反应:风湿热
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艾滋病;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
某药物引发如普鲁卡因胺、青霉素等
4.肿瘤性:原发性:如脂肪瘤、纤维肉瘤
继发性:如乳腺癌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痛风、甲状腺功能减低、淀粉样变。
6.物理因素:放射性
外伤:心肺复苏后、穿透伤、钝伤、介入治疗操作相关等。
7.邻近器官疾病引发:如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主动脉夹层、肺梗死等。
常见病因为风湿热、结核、细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胸痛: 部位:疼痛常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
可放射到颈部、左肩、左臂及左肩胛骨,也可达上腹部。
性质:压榨样或锐痛,也可闷痛
特点:常与呼吸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变换**或吞咽而加重。
2) 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
严重的呼吸困难病人可呈端坐呼吸,身躯前倾、呼吸浅速、面色苍白、发绀。
3)全身症状
A.干咳、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原因:常因压迫气管、食管而产生
B.发冷、发热、乏力、烦躁、心前区或上腹部闷胀
C.渗液可影响静脉回流, 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及下肢水肿等。
4)心包压塞
A.心包积液快速增加可引起 急性心脏压塞 ,出现气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四肢冰凉
B.严重者可意识恍惚,发生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C.如积液积聚较慢,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心脏压塞,表现为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奇脉。
2.体征
1)心包摩擦音: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
A.部位: 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 肋间
B.**: 坐位时身体前倾、深吸气 最为明显
C.持续时间:可持数小时或持续数天、数周
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就可作出心包炎的诊断
2)心包积液
A.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皆为绝对浊音区;
B. 心尖搏动弱 , 且位于心浊音界的内侧或不能扪及
C . 心音低钝、遥远 ;
D.积液大量时可出现 心包积液征 ( Ewart 征) :即在 左肩胛骨下 叩诊浊音
闻及因左肺受压引起的支气管呼吸音
3)心包压塞
A.按心脏压塞程度,脉搏可表现为正常、减弱或出现奇脉
B. 奇脉: 大量积液病人,触诊时挠动脉搏动呈吸气性显著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又复原的现象
也可通过血压测量来诊断,即吸气时动脉收缩压下降1OmmHg或更多。
3.并发症
1)复发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最难处理的并发症
2)缩窄性心包炎 常见于结核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创伤性心包炎。
(三)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感染性心包炎常 有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沉增快等。
2.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充血而心影显著增大 是心包积液的X线表现特征
3.心电图
①常有 窦性心动过速
② ST段抬高,呈弓背向 下 ,见于除aVR导联以外的所有导联,aVR导联中ST 段压低
③一至数日后,ST段回到基线, T波低平或倒置, 持续数周至数月后T波逐渐恢复正常
④心包积液时有 QRS低电压
⑤包膜下心房肌受损时可有除aVR和V1导联外P-R段压低
4.超声心动图 对诊断心包积液迅速可靠。
心脏压塞的特征为:
1)右心房及右心室舒张期塌陷;
2)吸气时室间隔左移,右心室内径增大,左心室内径减小。
5.心包穿刺
1)作生物学、生化、 细胞分类、查瘤细胞的检查等 ,确定病因;
2)缓解心脏压塞症状;
3)必要时在心包腔内给予抗菌或化疗药物等;
6.心包镜及心包活检 有助于明确病因。
(四)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2.非特异性心包炎的治疗
①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可应用数月的时间,缓慢减量直至停药。
② 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常用**。须注意当激素减量时,症状常可反复。
3.复发性心包炎的治疗
秋水仙碱 ,至少1年,缓慢减量停药。
对顽固性复发性心包炎伴严重胸痛病人,可考虑外科心包切除术治疗。
4.心包积液、心包压塞治疗
① 结核性或化脓性心包炎要充分、彻底引流,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心包缩窄发生率。
②心包积液中、大量,将要发生心脏压塞的病人,行心包穿刺引流。
③发生心脏压塞病人,无论积液量多少都要紧急心包穿刺引流。
④行心包开窗引流。
二、缩窄性心包炎
(一)病因
以结核性心包炎为最常见
其次为化脓或创伤性心包炎
少数病人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心包肿瘤及放射性心包炎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 劳力性呼吸困难
2)疲乏、 食欲不振、上腹胀满 或疼痛。
3)可因肺静脉压高而导致症状如咳嗽、活动后气促。
4 )心绞痛样胸痛
2.体征
1) 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心律增快
腹水特点:常较皮下水肿出现得早、明显得多,这情况与心力衰竭中所见相反
2) 脉搏细弱无力,动脉收缩压降低,脉压变小
3)有时可有房颤
4)心尖搏动不明显,心音减低,少数病人 在胸骨左缘第3.4胁间可闻及心包叩击音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1) 心影偏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2)左右心缘变直,主动脉弓小而右上纵隔增宽(上腔静脉扩张),有时可见心包钙化。
2.心电图
1)窦性心律,常有心动过速,有时可有房颤。
2) QRS波群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
3.超声心动图 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远不如对心包积液诊断价值
4.右心导管检查
特征性表现:
1)肺毛细血管压力、肺动脉舒张压力、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右心房压力均升高且都在相同或相近高水平
2)右心房压力曲线呈M或W波形,右心室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早期下陷及高原形曲线
(四)治疗原则
1.外科治疗 应尽早施行心包剥离术
2.内科辅助治疗:
1)利尿剂和限盐缓解机体液体潴留,水肿症状
2)对于 房颤伴心室率快的病人,可首选*** ,之后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
三、护理问题
1. 疼痛 心前区疼痛 与心包纤维蛋白性炎症有关
2.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瘀血及肺组织受压有关
3. 心排出量减少  与大量心包积液妨碍心室舒张充盈有关
4.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5.活动无奈力 与心排血量不足有关
6. 体液过多 与体循环瘀血有关
7.焦虑 与住院影响工作、生活及病情重有关
8.潜在并发症 心包填塞
四、心包炎护理措施
(一)**与休息
采取半卧位或前倾坐位
对于有胸痛的病人,要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不要用力咳嗽、深呼吸或突然改变**,以免使疼痛加重
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呼吸困难症状
(二)病情观察
1.定时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
2.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
3.对水肿的观察:
1)有水肿和应用利尿剂治疗病人,准确记录出入量
2)观察水肿部位的皮肤弹性、完整性。
3)定期复查血清钾
(三)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注意有无胃肠道反应、出血等副作用。
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结核、抗肿瘤等药物治疗,观察其副作用
(四)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五)心包穿刺术的护理
1.设备、器械准备
2.术前护理
①向病人讲清手术的意义
②必要时 术前用镇静剂
建立静脉通道
术前需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积液量和穿刺部位
③ 禁食4~6 h。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3.术中护理 术中嘱
①病人勿剧烈咳嗽或深呼吸。
②抽液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加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心包腔。
③ 抽液要缓慢,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200ml,若抽出液为鲜血时,应立即停止抽液,观察有无心脏压塞征象,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 。
④记录抽出液体量、性质,按要求送化验。
⑤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4.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
②观察穿刺处局部:
A.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B.心包引流时做好引流管护理。
C.注意穿刺处有无渗液,渗液较多时应更换无菌纱布。
D.记录心包积液引流量。
五、健康教育
(一)增强抵抗力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二)坚持药物治疗
(三)积极治疗
对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人,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2# 沙发
发表于 2014-3-27 21:4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的够详细具体了,普及并温习了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08: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