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33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究与训诂]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


说解:

本篇既以“终始”为题,又以“凡刺之道,毕于终始”开篇,足见“终始”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实际上,这开篇第一句已经道明,**医学的全部方法和道理,都涵盖于“终始”之内。因此,本篇说解的重点,也就在于弄清楚“终始”的确切内容。


“毕”,古作“畢”,《说文》:“畢,田网也”,即捕罗鸟兽之网,在此乃纲举目张、网罗殆尽之意。


《九针十二原》所谓“始于一、终于九”,那是“终始”的字面意义,表示一个完整的体系或过程。盖《灵枢》的编纂规划,就是分列九卷,卷各九篇,故拢共八十一篇文章。而《终始》即乃第九篇,至此完成《灵枢》第一个“法天”的编辑单元,于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由此构建完毕,所以就把本篇命名为“终始”——我最初是这么认为的。


《终始》这篇文章在行文格式上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岐黄问答,这种情况在《内经》较为罕见,仔细琢磨,应该是写作于《灵枢》编纂之前的早期经典文献。盖凡经总编辑修饰润色,他总要贴上“岐黄”的名号。另外,《终始》篇各段落的发语词一律是“凡刺之道……”、“凡刺之道……”、“凡刺之属……”、“凡刺之法……”、“凡刺之禁……”,从这些俨然命令似的语气也不难看出,该文作者必具有极高的权威,因此很可能就是《小针》作者,因为他是最早的针医创始人,只有他才具有制订行业规则、发布学术结论的资格。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12-22 21:40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说解: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首先搞清楚“终始”的真正内涵。

仔细体会这句话,起码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终始》作者所说的“终始”,恒等于人体内部以“五脏为纪”的“阴阳”,而与“始于一终于九”的数字序列无关。因此,若想知道什么是“终始”,还得先搞清楚这个“阴阳”的具体所指,以及什么是“五脏为纪”。

《说文》:“纪,丝别也”。把一束纷繁杂乱的丝线整理得条分缕析,即谓之“丝别”,然而这就需要找出每一根丝线的头绪,故“纪”的本义其实就是从头捋顺,把杂乱无章的事情搞得井然有序。

《说文》:“定,安也”,本是安于根基之意。盖建筑屋宇须先奠定根基,方得以久安。

因此,“五脏为纪,阴阳定矣”,其实就是说,人体内部的“阴阳”,犹如一束密密麻麻盘根错节的丝线,而五脏即乃这束丝线的头绪,所以也可以看作是阴阳的根基,只有奠定了五脏的根基地位,以五脏为头绪慢慢往下捋,“阴阳”这束丝线才能有条不紊地缕顺开来。当然,这个意思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五脏”本来就是“阴阳”的头绪(或根基),所以“阴阳”在人体始终就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

原文:
阴者主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说解:
所谓“阴者主脏,阳者主府”,就是说,人体内的这些丝线状物质既然总名为“阴阳”,所以还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其中,阴性丝线直接与五脏连接(也就是以五脏为头绪),阳性丝线直接与六腑连接(也就是以六腑为头绪)。这一方面解释清了为什么把这些丝线称之为“阴阳”,而且还从理论上确定了这些丝线对人体生理(其实是对**医学)具有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所谓“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则是具体说明:阳性丝线之所以称之为“阳”,是因为它能接受和传递阳气,而人体的阳气皆发源于四肢末梢,故阳性丝线必以四末为起点;阴性丝线之所以称之为“阴”,是因为它能接受和传递阴气,而人体的阴气皆发源于五脏,故阴性丝线必以五脏为起点。这就进一步确定:“五脏”和“四末”分别就是“阴”、“阳”这两类丝线的起点。

我想,无须再费口舌,现在已经可以确定,《终始》作者所说的以“五脏为纪”的“阴阳”,或者丝线形状的“阴阳”,或者分别以“五脏”和“四末”作为起点的“阴阳”,其实就是后人耳熟能详的“经脉”。而作者吞吞吐吐不肯直截了当说出来,只是因为“经脉”这个概念在当时尚属初创,还不为社会舆论所公认。

因此,这句话其实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体经脉循环的动态图:人身的经脉,概以躯体内部的五脏为起始点,首先沿着躯体和肢体之内侧面,向躯体外部的四肢末梢发出,这种由内向外走向的经脉就是阴经脉,简称为“阴”。然后从四肢末梢折返,循躯体和肢体之外侧面,回归于躯体内部的六腑(再通过脏腑间固有的匹偶关联,最终仍以五脏为终点),这种由外向内走向的经脉就是阳经脉,简称为“阳”。如此循环往复,永无休止,这就是“阴阳”这个自然规律在人体生理的体现。正如《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但是我们要知道,“阴阳”本来是一个天文学概念,指的是天地日月四季晨昏等等天象,而“经脉”顶大是一个医学概念,指的是某种生理结构。“阴阳”和“经脉”根本不属于同一个范畴,所以,用丝线来比拟“经脉”,固然非常形象,但是用“阴阳”来指代“经脉”,显然是作者使了一个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招术。

盖因作者所处的年代,“丝线”已经妇孺皆知,而“阴阳”这个概念不但家喻户晓,而且因为它是天象的代称,还具有非常神圣的含义,而“经脉”只是早期针医发明创造出来的一个医学概念,还不为世人知晓和承认,故若欲阐明经脉的存在,也只能以“丝线”来比拟,以“阴阳”来指代。作者的初衷在于,一旦人们认识到人体经脉与天象阴阳实际上是暗相契合的,“经脉”也就具有了不可置疑的神圣意义。无论如何,古人在屠宰动物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些丝丝络络类似于丝线的肉体组织,所以这种形象比喻虽有移花接木之嫌,但是在那个只能粗略观察的年代已足以令人信服,而且几乎还是无懈可击的。

现在再来看“终始”:实际上,古人所谓“终始”,本来就是圆周运动或往复运动的意思,而这种运动的显著特征就是终而复始、循环往复。那么,既然阴阳经脉先由内向外,复由外向内,循环往来,终而复始,则“终始”亦完全可以作为全部阴阳经脉的统称。那么,本文开篇所谓“凡刺之道,毕于终始”,其实就是说**治病的全部方法和道理,都必须建立在经脉的基础上,且只能已经脉为操作对象。毫无疑问的是,经脉学说正是**医学得以立足的理论依据。

总之,现在基本上可以断定,《终始》作者所谓的“终始”,和他所说的“阴阳”是一个意思,都是“经脉”的代称。
3# 板凳
发表于 2013-12-24 15:56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说解:
这是通过迎随补泻引出“终始”的另一个涵义——脉搏诊断。

所谓迎随补泻,本来就是《小针》作者发明的**治疗理论。在《九针十二原》说解中,我们已多次谈到,按《小针》作者的观点,医生在**治疗之前,首先要诊察患者的皮肤(是谓“守神”),皮肤上有血络即谓之血实,适合于迎而泻之的针法,皮肤上无血络即谓之气虚,适合于随而补之的针法。此意可参见彼篇说解。

“知”有迅敏之意,故从矢从口。由于迎随补泻所对应的气虚和血实只以血络的有无为判定标准,而皮肤表面的血络可以一望便知,勿需分析思考,非常方便快捷,故谓之“知迎知随”。

原文:
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说解:
由于迎随补泻的依据是皮肤表面血络的有无,所以用了一个“知”字,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说的是躯体内部的状况,所以用了一个“通”字。“方”,在此指方式、方法。

“通”本来也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但是这里强调的是“精通”之意,即全面、详细、深入地了解,这就不像“知”那么简单。

皮肤表面的虚实必有其内在的机制,而内部的状况光凭眼睛看就不行了,必须深入细致地诊察,还要动脑子分析一下,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诊察、分析过程即谓之“通”。则所谓“必通阴阳”,就是必须对经脉的运行状况有一个全面、详细、深入地了解。然而若要做到这一点,就只能通过脉搏诊断。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似乎与前边的“阴者主脏,阳者主腑”有同义反复之嫌,其实不然。因为,此时的“阴阳”已经不仅仅是指丝线形式的经脉,而是又增加了“脉搏”的涵义。

根据前述,“阴阳”即经脉,经脉以五脏六腑为纲纪(终始点),则五脏六腑显然是躯体的内在本质,那么若要对内在的脏腑了如指掌,光凭眼睛肯定不行。故“必通阴阳”的本意,其实就是通过脉搏了解脏腑之气的盛衰。然而按照《终始》作者的观点,这种诊断方法又必须采取人迎和脉口两处脉搏的比照方式,所以必须要明确一下:脉口的脉气出于五脏,代表“阴”;人迎的脉气出于六腑,代表“阳”。也就是说,这里的“五脏为阴”,是特指桡动脉的搏动,“六腑为阳”,是特指颈动脉的搏动。

在针医先师看来,脉搏诊断的意义,即在于能够明确到底是哪条经脉以及对应的哪个脏腑有病,到底是属虚属实,虚实的程度到底怎样,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分别对该经脉予以**补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毫无疑问,如果要了解躯体内部脏腑经脉运行的实际状况,那就必须从躯体表面找到一个合适的窗口,利用这个窗口采集到足够多的内部信息,才有可能。很显然,《终始》作者选定的这个窗口就是脉搏,而诊脉的目的就是从脉搏跳动中窥测经脉循环、血气运行以及脏腑功能的现状,并提供其或盛或衰的依据,

通过长期观察,古人很容易发现健康人的脉搏均匀而柔和,患病后则脉搏的力度和频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死人则完全没有脉搏。因此很自然地断定:脉搏就能够如实地反应脏腑的工作状况,完全可以作为探查脏腑阴阳盛衰的窗口。

但是古人的观念中并不是把脉搏当做观察窗口,而是看做经脉的终始,这就是“终始”的另一层涵义:跳动的脉搏就代表了正在运行中的整个经脉系统;或者:动脉的搏动点亦可以直观地看做是经脉循环的“终始点”。也就是说,在古人心目中,经脉和脉搏实乃天然的一体,因此都是“终始”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也正是基于“脉搏与经脉天然一体”这种认识,古人才发明出了通过脉搏诊断经脉的方法,而本篇的主旨就在于对脉搏诊断作一个理论综述,此所以名为“终始”也。

《终始》篇谈及的诊脉部位有人迎、脉口和趺阳,都是很明显的动脉搏动点。至《难经》提出诊脉“独取寸口”一说,其理论依据也仍是“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可见把动脉的搏动点当作体内脏腑经脉的“终始点”,本是古人的一贯思路,非余之私心杜撰也。
4
发表于 2013-12-24 20:17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金声玉振,始终一。
5
发表于 2013-12-30 11:23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说解:
这句话其实是针医先师的一句训词(它没有什么学术道理),从此以后便一直作为针医行业的规定。

和古代的其它工匠行当一样,古代医生在传道授业方面非常保守,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工匠靠专门的技艺谋生,只有技术保密,才能维持生存。但是,针医先师的授徒条件则尤其苛刻:在行过拜师大礼以后,还要对徒弟长期考察,直到自己满意、认可,才会传授真正的技艺。《官能》所谓“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其中就表明了对徒弟要有一个漫长的考察过程。而且,为了表示虔诚和忠贞,在正式传授技艺之前还要举行一个神秘而隆重的宣誓仪式,徒弟必须先行斋戒三日,必须割臂歃血、诅咒起誓,保证对这些技艺和知识无条件信奉且永远保密——这就是这句训词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盖此所谓“传之后世”,显然是向喜欢、认可的徒弟传授针医学知识;所谓“以血为盟”,显然是举行歃血盟誓之仪式;所谓“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则即诅咒之誓词也。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传之后世”的显然是指经脉知识和脉搏诊断知识,也就是古人统称为“经脉终始”的这部分内容。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讲授全身的脉搏诊断,在开讲之前也有一句类似的训词:“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由此可见,该作者必出于《终始》作者之门下。

《灵枢·禁服》篇与《终始》篇前半部分内容大致雷同(显然是《终始》作者亲传**所著录),而《禁服》篇中的黄帝向雷公传授这些知识之前,也是明确提出了歃血盟誓的要求:
“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

由此可见,经脉和脉搏知识确实曾经被针医先师列为禁区,明令禁止公开传授,只能在“歃血盟誓”以后“坐私传之”。那么,这就不仅仅是技术保密的问题,其中肯定另有隐情,但是在《内经》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解释。

我想,现代的年轻中医肯定很难理解,经脉和脉搏都属于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把传授这些内容搞得象参加地下帮会似的偷偷摸摸神神秘秘,似乎不符合治病救人的阳光身份。此疑问暂且搁过,下面继续分析“终始”的内涵。

原文: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说解:
在西汉以及稍早时期,“终始”其实还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代指天地万物的循环演进,所以也具有神圣天道的含义。

《吕氏春秋·大乐》:“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
《淮南子·原道训》:“天运地滞, 转轮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
《春秋繁露·重政》:“元犹原也,其义亦随天地终始也,故人惟有终始也而生。”

由此可见,拿“终始”来比附“天道”,在当时的人文背景下,既名正言顺,也司空见惯。

所谓“谨奉天道,请言终始”,显然是把“终始”与“天道”混为一体了。意思是:终始就是天道,天道就是终始,都要无条件地崇拜和信奉,不得有丝毫的亵渎和质疑。

所谓“终始者,经脉为纪”,显然是把“经脉”与“终始”混为一体了。意思是:经脉就是终始,终始就是经脉,此所以统称为“经脉终始”。然而如此一来,经脉也就无形中等同于神圣天道了。

所谓“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显然是把“脉搏”与“经脉”混为一体了。意思是:脉口和人迎这两处脉搏就是经脉。然而如此一来,人迎和脉口这两处脉搏也就无形中等同于终始、等同于阴阳、等同于神圣天道了。于是医生通过这两处脉搏就能够博综天道终始,通晓阴阳经脉之气的“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于是,原本具有往复循环意义的“终始”,也就不再是单纯的丝线状态的经脉,而被罩上了一个既神圣又神秘的光环。

如此一来,我们再看脉口与人迎这两处脉搏,那就不再是普普通通的生理现象了,原来还是神圣天道的象征。

所谓“天道毕矣”,即是说人的躯体形骸之内,最终能够与神圣天道直接挂钩的,也唯有这两处脉搏。

于是现在可以尝试着解释一下,针医先师为什么在传授“经脉终始”的时候必须要求歃血盟誓?

古人最初割臂歃血并且郑重其事地诅咒发誓,肯定是出于虔诚的信仰和神圣的理由。那么,根据上述,“天道终始”就完全符合这个条件,也值得人们无条件地信仰、尊奉、崇拜和捍卫。

但是,我们要知道,“天道终始”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哲学概念,而经脉和脉搏却只是一个生理学概念。

由“谨奉天道”到 “天道毕矣”,可以清楚地看出,《终始》作者打算在歃血盟誓之后传授的“天道终始”,无非就是经脉循行和脉搏诊断这两项内容。由此可见,《终始》作者在这里又耍了一个花招,他利用人们对“天道终始”的崇拜敬畏心理,通过“经脉终始”的转换,对经脉和脉搏做了个神化包装。

在今人看来,经脉学说和脉搏诊断学说,都属于医学知识,起码每一个针灸师在从业之前都必须接受关于这些内容的基础理论培训,而接受这样的培训,既没有什么神圣,也没有什么神秘,更谈不上割臂歃血赌咒发誓之类的事情。

但是,任何问题都需要换位思考,才能清晰透彻。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替古代的针医先师考虑考虑,就应该不难理解,由于经脉理论本来是凭空杜撰的东西,非常牵强,根本禁不起简单地推敲和质疑,如果公开传授的话,如果哪个年轻学子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连续问上三个为什么,则先师势必陷于难堪,而针医势必万难立足,所以必须有一个神圣的理由,彻底堵死某些认死理的人之口,坚决禁止对经脉学说的任何质疑。

须知古人不但经常屠宰家畜,同时也不缺乏解剖尸体的机会,那么关于人体到底有没有经脉,是否象《经脉》篇中所描述的那样,阴经与阳经首尾相贯、上下相会、如环无端,针医先师其实非常清楚。然而**确有实实在在的疗效,必然对应着人体内部不为人知的奥秘。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唯一能够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提出一套细如丝线的经脉学说,再把它比附于神圣的“天道终始”。在当时的民众心目中,“天道”总是神神秘秘的、难以捉摸的、不容置疑的、无法违抗的,所以,越是不能理解不可捉摸的事情,也就越是合乎“天道”,而对于“天道”,则只能敬信,不容亵慢。这才是《终始》作者一上来就强调“凡刺之道,毕于终始”的深层原因。

所谓“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在当时就属于最庄重也最严厉的誓词了。必须经过这种庄严郑重的宣誓仪式,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门人**,才能向他透露经脉的底细,也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经脉理论神圣崇高之地位。

既然 “终始者,经脉为纪”被列为神圣的“天道”,那也就等于明确宣布:除了经脉以外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讨论,惟独不能讨论经脉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经脉”在古代针医界也具有神圣性质,只能信奉,不能质疑,所以是针医界唯一的理论禁区——这可以称之为“经脉崇拜”。

我们看到,《经脉》篇的第一句就是“禁脉之言”,那其实就是明令禁止讨论经脉的所以然。《说文》:“禁,吉凶之忌也。”可见这个“禁”字既包括好事,也包括坏事,也就是无论说好说坏都在禁忌之列。那么,如果有谁在经脉问题上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那就是亵渎了神圣的天道,触犯了最大的行业禁忌,则整个针医界就要共同诛讨之。

另外,在《禁服》中,当雷公歃血盟誓以后,黄帝给他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可见雷公对黄帝庄严保证,发誓永不背叛、永不泄露的,其实也是关于经脉的问题。

附带说明:“禁服”之“服”应为“脉”字之误,故“禁服”本来就是“禁脉”(《经脉》篇的“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正是《禁服》之言),而“禁脉”显然是已经脉为禁忌的意思。由总编辑特意把“禁脉”立为篇名,也可以想见,针医先师确实曾经明令禁止:对于经脉学说,只能接受、信奉,而不允许自由讨论,也就是只可以知其然,不可以探究其所以然。实际上,这种经脉崇拜现象随着《内经》的流传一直延续到近代。

很显然,制定如此严厉的规矩,只在于维护针医这个行当的生存与发展,而能够制订行规的人,肯定非同一般,他必然是这个行当的创始人或者精神领袖,才具有这种资格和威权。

作为最早研究并且掌握了**治疗技术的针医先驱,在巫医巫术盛行的时代,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开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在主观方面,他本身也需要有一个理论支撑,在客观方面,他需要给**治病蒙上一件比巫医巫术还要神圣高尚的理论外衣,才能和巫医争夺医疗市场。更重要的是,经脉之于针医,实乃安身立命之衣钵,如果没有经脉,**治疗就成了毫无道理的野蛮操作,故谓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此所以古之业医者,都必须无条件信奉和捍卫经脉,从没人戳破这层窗户纸。

从开篇至此可以看做是脉搏诊断的理论基础。
6
发表于 2014-1-1 21:58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说解:
接下来开始讲述脉搏诊断的实践意义。

就这句话而言,其实是列举出五条健康标准,而其本意则是通过脉搏就可以鉴定一个人是否健康。这是因为作者既以脉搏等同为天道阴阳、经脉终始,那么脉搏亦必然是生命的保障,所以一个人是否健康也完全可以通过脉搏来确定。

其中第一条“脉口人迎应四时”只是理想标准。我们看本篇下文,作者只以脉口人迎相互比照的倍数来作为判断疾病的唯一标准,而并不考虑四季变化对脉搏的影响,便可知此条其实没有什么临床价值。因为“脉应天道”的逻辑必然导致“脉应四时”的理论,而本篇之主旨即在于讲述脉搏理论,所以必须给脉搏冠以“应四时”的名头。

,“上下相应而俱往来”,是指脉口人迎这两个部位的脉搏波幅与搏动频率相互一致。《禁服》对此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所谓“若引绳大小齐等”,是说有节奏地牵拉一根绳子,使之有张有弛,则绳子两端的受力大小肯定完全一致,其张力的变换频率肯定完全同步。这是通过脉口和人迎这两处脉搏的比照来判断人体阴阳平衡的基本标准。

第三条,“六经之脉不结动”,是指身体其它部位的脉搏也未见异常。“六经之脉”乃泛指全身的脉搏。“结”在《内经》主要用来描述脉管阻塞,具体在此则是指由脉管阻塞导致的脉率紊乱(脉搏结代)或脉搏消失。

第四条,“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是指四肢与躯干的温度大致相等,即手足温暖、体温正常的意思。“守司”的本义都是指[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职责,但是有中央与地方,即主内与主外的区别。《说文》:“守,官守也,寺府之事也。”“寺府”乃谓中央[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故“守”是主内的意思。《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故“司”乃谓地方[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是主外的意思。 “相”的本义是双方对视,引申为相互交流。则“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即是说本末内外的热量相互对流。人的体温总是躯干内部高一些,四肢肌肤低一些,表里内外互相对流就不高不低正合适了。实际上,手足温暖和正常的体温也正是经脉通畅、阴阳平衡的体现。

第五条,“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指外在的形体肥瘦大小与内在的脉搏力度大小相互般配,也就是《寿夭刚柔》中“形与气相任则寿”的意思。

这段话其实还有隐藏的一个含意,那就是,作为一名民间医生,因为没有权势的庇荫,务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时刻提高警惕,防范诈病碰瓷。盖医生的职责唯在于治病,那么,凡是符合上述标准的就诊者,务必要婉言推辞,因为他不属于病人(平人者不病),否则很可能被讹诈,惹上很多麻烦。


原文: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可(今本做“弗”,盖传写之误)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说解:
在脉搏诊断的实践中,还经常遇到一种特殊情况:从脉口人迎的比照来看,虽然其搏动幅度大小相等,但却“俱少”,也就是这两处脉搏都非常微弱,以至于摸不清楚。尽管据此也可以认为其人阴阳平衡,但此种平衡仍属于病态,而且还是非常严重的病态。因为这种脉象表示躯体内部的生气严重不足,故谓之“少气”,也就是生气无多,已经近乎枯竭而奄奄待毙的意思。

“称”,《说文》:“铨也。”本义为秤,用以权衡轻重。“尺寸”本是大小两种长度单位,在此借以表示力度的大小,盖古无力度单位也。凡物体的重量可权衡而知,然而脉搏的力度只能靠医生手指的感觉来检测,故所谓“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即无法检测到脉搏,也就是脉搏非常微弱,其跳动没有什么力度,故而指下难以觉察的意思。

如同《根结》中“形气不足,病气不足”以致“阴阳气俱不足”一样,“少气”患者已不适宜**治疗,只有饮食调理比较适宜(其实是一种婉言推辞)。所谓“可将以甘药”,是说只能以甘甜的食物作为治疗。所谓“至剂”,谓攻下之剂,能够引发腹泻的药物,决不可用于“少气”患者。《说文》:“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
“灸”,乃能直接向体内补充能量,在针灸学中属于唯一的补益之法。《经脉》:“(脉)陷下者灸之。”《禁服》:“(脉)陷下则徒灸之。”所谓“陷下”,本指物体由于下沉而消失,则“脉陷下者”实即脉搏非常微弱,已经摸不清楚之意,故与“少气者”属于同类。“徒灸之”则指明灸法乃唯一可取之法。因此,如果对于“少气者”仍施以**,则无论迎随补泻,都属于耗散其所剩不多的生气,只能促使其死亡,即“五脏气坏矣”。“坏”的本义是山体或建筑物自然垮塌,概由根基之塌陷也。

其实这段话也有一个隐藏的含意,那就是仍然强调防范能力和自保意识:凡是脉搏微弱,而指下难以觉察的患者,要尽量婉言推辞掉,因为他的病要么相当严重,要么慢性迁延,断非**适应症,一旦接手治疗势必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下面正式讲授脉搏诊断学。
7
发表于 2014-1-7 14:46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说解:
《终始》的脉搏诊断学,其基本要领,就是以人迎代表人身的阳脉、阳气,以脉口代表人身的阴脉、阴气,然后再比较两者的力度大小。

所谓“一盛”、“二盛”、“三盛”等等说辞,就是分别触摸脉口人迎这两处脉搏,体会其力度大小,再比较其差异的倍数,然后便据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即病属何经)。很显然,这种诊断方法的理论依据,其实就是六经理论中各经气量的多少不等。

我在《根结》说解中曾经谈到:人体三阴三阳经脉的生理差异即在于其中的血气数量各不相等,而古人即以一、二、三的倍数差异来表示各经气量的不同。另外,我还曾谈到,《根结》作者其实是《小针》作者的嫡系大**,其学术思想直接来源于针医先师,因此,我们看到,在《终始》作者(由前面“传之后世,以血为盟”的训诫可知,他就是针医先师),一阴一阳患病,其相应的脉搏表现即为“一盛”,二阴二阳患病即为“二盛”,三阴三阳患病则即为“三盛”。也就是说,脉搏的力度大小,完全由经脉的气量多少所决定。

“躁”,谓脉搏数疾也,在古人这就是阳气的表现。如果把三阴三阳分解为手足六阴六阳,则手在上部,足在下部,手三阴三阳的阳气数量相对于足三阴三阳总要多一些,故手经的疾病反应在脉搏上,就会表现出“躁”的特性。

另外,《终始》篇以“二盛”为太阳病,以“三盛”为阳明病,是《终始》作者把太阳规定为“二阳”、把阳明规定为“三阳”的结果。实际上,凡以脉口人迎两厢对照法来诊断疾病都只能如此规定,因为人迎的脉气原本出自于阳明经脉,所以必须把阳明规定为“三阳”。而从后天的角度看,阳明经脉的阳气数量本来就是最大最多的。

由阴阳二气的偏盛偏衰而导致脉口人迎的一盛、二盛、三盛时,尚属于三阴三阳相互对立的狭义范畴,若出现人迎或脉口“四盛”或者“四倍以上”的情况,则已非三阴三阳所能包容,而是上升到阴阳统一体这一广义范畴了。

我们知道,实际上,古人并没有精确测量和记录脉搏波幅的仪器,所谓“一盛”、“二盛”、“三盛”只是理论上的划分标准,以分别对应于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那么,古人的“四盛”或“四倍以上”这个概念,显然就不再对应于三阳中的哪一阳或三阴中的哪一阴了,而是意味着阳经脉的总体或者阴经脉的总体出了毛病。很显然,这其实是三阳经脉的统一体督脉和三阴经脉的统一体任脉发生了疾病。

作为三阴三阳的统一体或者运转中枢,督脉或任脉的气量必大于三阴或三阳的任何一条经脉,所以按照上述逻辑,督脉与任脉的疾病反应在动脉搏动上,就一定会表现出“四盛”或“四倍以上”的现象,分别叫做“格阳”与“关阴”。“格”的本义是栅栏,“关”的本义是门闩,在这里俱用作动词,因此都是阻隔中断的意思,而古人用来特指督脉任脉的堵塞,以表示疾病到了极端严重的程度。故所谓“外格”、“内关”者,就是人身的阴气或阳气被分别阻隔在督脉或任脉之中,逐步地累积,以至异常的亢盛,于是就会出现或者人迎四盛,或者脉口四盛的病态脉搏。倘若进一步发展,如果督脉与任脉同时发生严重的阻塞,则将导致督脉与任脉这两个转运中枢的链接彻底中断,那么维系督任统一的大脑中央随即发生崩溃,此种情况反应到动脉搏动上,就会表现为“脉口人迎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于是统一体瓦解,死亡降临。
8
发表于 2014-1-12 16:25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i=s] 本帖最后由 bfx1 于 2014-1-17 18:10 编辑 [/i]

原文: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原本作“左足右束”,字误,据《太素》改)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原本作太阳,显系传抄之误,据《甲乙经》改,然而“太阴”下还应有“阳明”二字)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说解:
由上述异常的脉象,即可以明确得出三阴三阳中哪一经的阴阳失衡的系列诊断,于是作者随即拟订了一套调和阴阳失衡的治疗方案。很显然,这套治疗方案对于上述的诊断方案具有很强的逻辑针对性。

但是其中有一点怪异:凡阳气盛者皆多泻少补,谓之“二泻一补”;凡阴气盛者皆多补少泻,谓之“二补一泻”。这项规定似乎有点不合逻辑。譬如天平,调节其平衡的手段只能是在天平两侧增加或减少同等质量。那么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何以不遵守这一规则呢?

这是因为古代的阴阳学说与现代中的对立统一学说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阴阳学说必须提前规定出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比如昼夜相对时,阴阳学说一定要以昼为阳、夜为阴;比如寒热相对时,阴阳学说一定要以热为阳、寒为阴。故古人所谓某人阴盛,其实是指寒气盛,我们知道寒气盛的实质乃是能量的减少,而能量减少的实质乃是生气的虚弱,故“阴盛”的本质并不是真的“盛”,而是体能之“虚”。《刺节真邪》:“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故能量越少,其人越寒,貌似阴气盛,其实是真气虚。

因此,“阴盛”在本质上属于虚证,其治疗应以补为主,此所以要多补少泻。而阳盛者方为真正的实证,故应以泻为主,此所以多泻少补也。天平是一纯粹的对立统一体,其对立双方只存在质量差异,而不考虑其属性差异,此所以调节规律迥然不同。

“躁取之上”,谓取手经也,为其阳气稍盛于足经之故。

另外,这里所说的“补泻”,并非后人想象的用**激的力度大小,其说解详后。
9
发表于 2014-1-15 18:35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本帖最后由 bfx1 于 2014-1-15 18:36 编辑

原文: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说解: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标志着已经进入“关格”的前期阶段,所以是非常凶险的脉象。此时特别禁忌的就是“灸之”,其言外之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泻法,不能用补法。

与“少气”截然相反,在“人迎与脉口俱盛”以至“阴阳俱溢”的情况下,“灸之”只能促使病情恶化。由此也可反衬出“少气”(人迎与脉口俱少而不称尺寸)时采取灸法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他”,古通“佗”,《说文》:“负荷也。”即很吃力地承担负重的意思。故“他病”乃谓加重病情,而“变易而为他病”,就是说病情将迅速恶化,病人必无法承受。

原文: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说解:
**治疗必须按以上拟订的原则性方案进行,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进行到什么程度方为治疗结束呢?这就是“气调而止”,也就是上文中的“气和而止”。“气调”与“气和”都是指阴阳二气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脉口人迎的脉搏力度从一倍、二倍、三倍的盛衰偏倾状态恢复到“若引绳大小齐等”的状态,此时便认为该患者偏倾的阴阳二气已经基本上得到纠正而趋于平衡了,于是可以终止治疗。

“补阴泻阳”是上文补泻多少的概括,这是再一次明确强调:阳盛者要以泻为主,阴盛者要以补为主。

“音气益彰,耳目聪明”,是说精神焕发、嗓音洪亮、耳聪目明、动作敏捷。这是“气调”以后必然要达到的治疗效果。

“反此者血气不行”,是说如果没有按上述方案治疗,当然不会有什么疗效,最多只能保持原有的病态。“血气不行”是明白地告诉人们:上述阴阳偏盛偏衰的脉象都是脉管中的血气流通不畅所致,此所以把最严重的阴阳偏倾称之为“关阴”和“格阳”,那其实就是经脉堵塞,血气凝滞,完全彻底地不能流通了。
10
发表于 2014-1-16 10:40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原本作“邸保?治螅?荨短?亍犯模┤≈?希??湍酥埂H擞??ⅲ?鹤闾?簦?棺闵僖酰??阂徊梗??找蝗≈??厍卸?橹??耆≈?希??湍酥埂H擞??ⅲ?鹤阊裘鞫?棺闾?酰??阂徊梗?斩?≈??厍卸?橹??耆≈?希??湍酥埂B隹谝皇ⅲ?鹤阖室醵?棺闵傺簦??挂恍海?找蝗≈??厍卸?橹??甓?≈?希??湍酥埂B隹诙?ⅲ?鹤闵僖醵?棺闾?簦??挂恍海??找蝗≈??厍卸?橹??耆≈?希??湍酥埂B隹谌?ⅲ?鹤闾?醵?棺阊裘鳎??挂恍海?斩?≈??厍卸?橹??耆≈?希??湍酥埂K?匀斩?≈?撸??酰ㄔ?咀魈?簦?韵荡???螅?荨都滓揖?犯模?欢?疤?酢毕禄褂τ小把裘鳌倍?郑┲魑福?蟾挥诠绕??士扇斩?≈?病》我看到的怎么是错简?这是怎么回事?
11
发表于 2014-1-18 01:13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快”,今本作“故”,字误,据《太素》改)。

说解:
“气至而有效”这个说法,原本就是《小针》作者的主张,它的意思是:使用毫针治病必须要获取针感才能取得实际的疗效(请参见《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一节)。本篇则基于脉搏诊断再对“疗效”作出解释和澄清。

一般情况下,治疗一个疾病,要想达到“气调而止”(亦即恢复阴阳二气的平衡)以及“音气益彰,耳目聪明”这么理想的疗效,总是需要相当时日的,这就是如今所谓的“疗程”。那么,如果由于最初的诊断失误,致使连续多日的错误治疗,岂不是对病人的耽误?换言之,在“疗程”之内的每日一次的**治疗是不是正确,又该如何把握、如何判断呢?

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误诊误治,《终始》作者在“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判断即时疗效的方法。其法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是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来判断:如果病人在获取针感以后,突然觉得豁然轻松,其病痛有显著的缓解(此便谓之“快”,乃欣快、轻快之意),这就说明治疗有效,同时也说明此种治疗方法是正确的;反之,如果患者没有轻**,则为无效,同时也说明这种治疗方法很可能不正确。
二是通过脉搏来判断:在使用**的泻法时,其偏盛一方的脉搏虽然不至于立刻由盛转衰,但在搏动力度上如果略微有所下降,这就叫有效;反之,如果在刺泻之后,其脉搏力度丝毫未减,尽管有些病人会出于迎合医生的心理,含糊其辞地说一些“好象减轻了一点”的奉承话,其实也仍然无效。

原文: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大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第二个“大”字今本作“夫”,“减”字无,据《甲乙经》改补之)。

说解:
同样的道理,在使用**的补法时,其偏衰一方的脉搏虽然不至于立刻由衰转盛,但在搏动力度上如果略微有所增加,这就叫有效;反之,如果其脉搏力度丝毫未增,尽管病人自我感觉轻松一些,症状减轻一些,其实也仍然无效。

由此可见,针医不但应该非常重视疗效,而且应该把每一次治疗的即时疗效作为检验**治疗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另外,按照《终始》作者的意见,对于治疗效果的验证,诊脉要比病人自诉来得可靠。如果脉搏力度确实达到了“补则实,泻则虚”,则即便病痛没有随即缓解,也可以断定有效。那么,就应该坚持这种治法,不必疑惑,反之,就要考虑修改治疗方案。
12
发表于 2014-1-21 19:55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

说解:
上述建立在对脉口人迎两处动脉搏动力度相互比照基础上的一整套诊断方案和检验即时疗效的措施,乍一看似乎很完美、很精密,其实既不全面、也不具体,根本无法付诸操作。

由于古代并没有测量脉搏强弱的仪器,所以在实践中要想准确认定何种搏动幅度为一盛,何种搏动幅度为二盛、为三盛,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任何人能够按照如此含糊笼统的法则作出正确无误的诊断,最起码,其搏动幅度在两可之间而造成误诊,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更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脉搏的搏动力度并不能如实反映身体状况。那么,要想做出正确的诊断,主要还得靠症候学知识。

古代针医的症候学,就是按照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生理解剖特点划分出各自所生病的征候特点。必须把这些代表十二经脉各自特征的征候群烂熟于心,并以之作为临床辨症的参考依据,才可以在脉搏幅度摸棱两可时作出正确的抉择。实际上,现代医学的诊断也是依赖症候学:医生首先要知道肺病的特征是呼吸障碍,胃病的特征是消化障碍,那么,同样的发烧病人,如果兼见咳嗽气喘,就可以诊断为肺病,如果兼见上吐下泻,就可以诊断为胃病。

然而本篇所谓的“十二经脉之所生病”,显然是指下一篇《经脉》所描述的十二经脉的“所生病”。因此,实际上,《经脉》的写作在前,《终始》的写作在后。另外还可以据此确定,《经脉》篇的内容肯定已经获得了《终始》作者的完全认同。那么,最合理的推断应该是这样:《经脉》篇的编纂和写作,一直在《终始》作者的授意和关注下进行。根据本篇前文的分析,经脉就是终始,终始就是经脉,故《经脉》这篇文字其实正是《终始》作者要非常慎重地“传于后世”的“终始”。

这句话的具体意思,除了明确“十二经脉之所生病”(即古代症候学)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意义之外,还在歃血盟誓的基础上又提出一项技术性要求,即:在正式传授经脉知识(这是古代针医的最高机密)之前,务必先要把十二经脉各自的症候特征背诵得滚瓜烂熟。

这项要求似乎非常合情合理,但是实际上却是对初学者进行**的关键步骤。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把“十二经脉所生病”背诵得滚瓜烂熟,他就已经在潜意识中默认了十二经脉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大可能对十二经脉的起止循行产生任何的质疑了。

原文:
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说解:
实际上,针医在临床实践中,最经常遇到的正是这样一类患者:其脉口人迎的搏动幅度都很正常,并没有明显的盛衰偏倾,所以通过脉搏诊断根本无法判断病属何经,然而这些患者确实又有病痛在身,有的甚至病痛还非常剧烈。对于这类患者,显然不能适用于上述诊断治疗方案。《终始》作者对此类患者的应对措施就是采用症候诊断法:按照《经脉》篇对十二经脉所生病之特征性征候群的规定,看其症状特征归属于何经,如咳嗽气喘属于肺经之病、上吐下泻属于胃经之病,便直取某经就是,不必再考虑其阴阳二气虚实偏倾的问题了。在《经脉》篇中,这种纯粹的症候诊断法被概括为“不盛不虚,已经取之”,很显然,这两种说法没有丝毫的不同。

实际上,大量的常见的一般的功能性疾病都是不可能通过脉口人迎的脉搏跳动明确显示出来的,这句话已经把这个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了。但是后世中医往往把诊脉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好象无论什么病,一摸脉搏就知道了,其实不过是故弄玄虚而已。
13
发表于 2014-1-25 19:20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楼主这个从那弄的,路过哦
14
发表于 2014-1-25 19:22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其脉口人迎的搏动幅度都很正常,并没有明显的盛衰偏倾,所以通过脉搏诊断根本无法判断病属何经,然而这些患者确实又有病痛在身,有的甚至病痛还非常剧烈。
15
发表于 2014-1-27 22:53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溢,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说解: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是说针医治疗一般的疾病,最少也要**三次才能宣告痊愈。这是因为疾病既已到了必须看医生的程度,就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改善和纠正,因此虽然**疗法可以取得即时疗效,但也不要指望扎一次针就能治好一个病。

所以,根据“日一取之”的门诊规则,即使是治疗一个非常普通的病(比如牙疼),也得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其具体过程亦分为三步:第一步,治其阳邪;第二步,治其阴邪;第三步,调和阴阳。这就是“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的含义。

所谓“谷气至”,乃谓脉搏柔和匀畅,本篇下文有“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之语,也正是这个意思。“谷气至而止”,就是说阴阳已经调和,则疾病痊愈,可以结束治疗了。所谓“谷气”,乃古人关于“胃气”的又一种称谓,盖水谷受纳于胃也,故“谷气”其实也就是后天原气的意思,则“谷气至”也可以理解为后天原气得到复苏,除了脉搏调匀,起码其饮食、二便已经恢复正常了。

“已补而实,已泻而虚”仍是根据上文中判断即时疗效的两条标准。

然而我们要知道,这一段话并不属于学术理论,而是针医的门诊守则,是说医生在门诊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对治疗过程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个“属”通“嘱”,所谓“凡刺之嘱”,就是在门诊治疗之前务必对患者要有所叮嘱的意思。

所以我们看到,在“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溢”这些话语中,明显地带有一种病情危重不容耽搁的恐吓意味,同时在“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这些话语中,又明确地看出胸有成竹、手到病除的信心和把握。

这种对患者先威吓再宽慰的思想工作,也属于门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稳住患者,即:先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病相当严重,从而百依百顺地服从医生的治疗,同时还要让他们晓得,治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要祛除阳邪(即躯体表面的邪气),第二步要祛除阴邪(即躯体内部的邪气),第三步还要全面地调和表里阴阳。然而这一切又都在医生的把握控制之中,所以既不能急噪,也不必沮丧。尤其是在症状明显改善以后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那正是“邪气独去,而阴与阳尚未能调”的关键时刻,这个意思就相当于现代的很多医生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患者“好了以后还要巩固巩固”。

原文: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说解:
最后提出的这个“先补后泻”的观点,作为**治疗的注意事项,显然是对上文“补阴泻阳”、“多补少泻”再作强调,意思是医生要谨慎使用泻法,千万不得孟浪,这是因为针医创始人所说的泻法是指使用锋针放血,非常严峻猛烈,而后人往往只知毫针补泻,则无论先补后泻还是先泻后补,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前文已说过阴盛的本质是虚,其实不仅如此,实际上所有疾病的本质都可以归之为虚,包括阳盛之病,都是真气不足所致,故古人又有“虚邪”之说(所谓“虚邪”,不是说邪气虚,而是把“虚”作为致病之邪的意思)。因此在治疗中,如果病人带有明显的虚象,比如瘦弱的人、上年纪的人、久病的人,则即使当下有邪气亢盛的体征,那也必须以补为先,以泻为后,庶乎安稳妥当。

以上讲的是以脉口人迎的脉搏诊断为主要内容的“终始”。
16
发表于 2014-1-28 16:33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脉口人迎的脉搏诊断为主要内容的“终始”。


好贴  学习
17
发表于 2014-2-1 20:02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泄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说解:
除却脉口人迎以外,人体还有一处较为明显的动脉,那就是足背动脉,即后人谓之“跗阳脉”者。毫无疑问,这里的“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说的正是足背动脉。

限于当时的条件,古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动脉搏动的机理。他们以为脉搏跳动就是血脉之“气”的鼓动,而血脉之“气”之所以不停地鼓动,乃在于为血脉的周流提供运转动力,此所以古人一律把脉搏称之为“脉气”,其作用如同循环泵一样,故又称脉搏为“终始”。因此,实际上,古人心目中的“脉气”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脏”,以其特有的“泵功能”而成为循环系统的动力源,故古人虽然不知道“心脏”的作用,也仍然能够通过脉搏推断血液循环系统是否通畅,其循环动力是否正常,乃至生命的存亡。毫无疑问,在《终始》作者看来,足背动脉也属于经脉循环系统的一个“终始”点,因此同样具有反应阴阳脉气盛衰的作用,也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

然而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终始》作者已经通过脉口人迎这两处动脉井井有条地囊括了全身十二经脉所有疾病的诊断,那么足背动脉还有什么诊断意义呢?这里的“三脉”就是对其具体诊断对象的说明。

在足部趾骨背侧皆有大肌腱系于踝上,而足背动脉即在大趾与二趾的肌腱之间。此动脉的特点是搏动范围较长,如果仔细扪按,从大趾本节至踝关节的整个脚面俱有脉搏跳动(盖脚面皮下脂肪组织浅薄的缘故),因此可以看作由三小段组成,分别代表人体的三个部分,故云“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这就是说,足背动脉的诊断意义是专门针对阳明、厥阴、少阴而言的,所以也可以看作是这三条经脉生理机能的综合表现。

在这里,“厥阴”代表筋的功能(肝主筋也),“少阴”代表骨的功能(肾主骨也),“阳明”则代表全身阳气的功能(在《终始》作者,阳明乃为“三阳”,而“三阳”就标志着全身最根本、最大量的阳气所在)。

古代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最为一致之处,就是都认为筋与骨俱属于运动器官,是肢体得以自主运动的物质基础。然而古人也知道光凭筋骨并不能自主运动,必须受阳气的调控。这个道理,与现代医学中的运动器系必受运动神经支配一样。故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虽表现为筋骨的异常,而本质实为阳气不足。这种情况,就如同瘫痪病人虽然表现为肢体不能动弹,但是却属于神经系统的疾病一样。故“阳明在上”即阳气为筋骨功能之宗主,或者阳气主导运动机能的意思,而“厥阴在中,少阴在下”则是筋骨乃运动机能之物质基础的意思。

因此,这句话总的意思就是,足背动脉的诊断意义主要体现在肢体运动方面。也就是说,凡是运动功能发生障碍的筋骨疾病,就不能通过脉口人迎来诊断,而是需要通过足背动脉进行诊断,所以这是***于脉口人迎诊断法之外而自成体系的另一套脉搏诊断理论。下面我们将看到,本篇关于足背动脉的叙述都是围绕着运动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凡刺此者”,即指肢体运动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对于此类患者,首先要通过扪按两侧的足背动脉,了解该侧肢体的血气虚实情况。其谓“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泄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则是说,凡是足背动脉的脉搏有力且疾数者为实证,应该刺用泻法;凡是足背动脉的脉搏无力且徐迟者为虚证,应该刺用补法。
18
发表于 2014-2-7 11:31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膺腧中膺,背腧中背。

说解:
这是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病机理制订出对应的治疗***。盖凡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譬如半身不遂,其本质并不在筋骨,而是在阳气的闭塞(这个阳气亦即古人所说的“神气”),故根本的治疗法则应该是调治于阳气中枢。“膺腧”即指阳明经脉;“背腧”即指太阳经脉,此二经即乃全身的阳气中枢。其中,“膺”又是阳明经脉中阳气最集中的所在,看“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可知;“背”又是太阳经脉中阳气最集中的所在,看“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可知。因此,所谓“中膺”、“中背”云云,乃谓取阳明经于膺、取太阳经于背也。《根结》篇曾提出少阳病之“节缓而不收”(即肌瘫)的治疗是“当穷其本”,实际上也是取膺腧背腧之意。

原文:
肩膊虚者,取之上。


说解:
“肩膊”乃谓上肢,“虚”谓气虚无力运动,故“肩膊虚者”实乃上肢瘫痪之意。凡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者,还须取之颈项缺盆系统诸腧(见《本输》说解)。盖颈项部位也是全身阳气的本腧所在,而位置更在膺、背之上。

原文:
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说解:
大凡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多由脑卒中所致,故亦有伴发言语蹇涩,以至语言不能者。古人认为,舌乃“音声之机”(见《忧恚无言》),“重”即笨重、不灵活,则“重舌”即形容言语功能障碍也。 “舌柱”谓舌下系带,“铍针”乃古代的手术刀,“刺舌柱以铍针”,即使之割开舌系带也。然而此种手术疗法,只适合于先天性舌系带短缩(即俗称“大舌头”)者,而于脑卒中的言语蹇涩并不适合,故此“重舌……”一句,只有疾病归类的意义。

原文: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说解:
此谓瘫痪病人,因长期不能自主运动,导致手指骨骼变形,而表现为手指内屈或外翻(其实足趾也是这样),这两种情况在瘫痪病人经常发生,而且都是其特征性症状。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运动功能障碍如果长期迁延,就会涉及到筋骨本身,那就不再是阳气不足的功能性疾病了,而是已经转化为运动器官自身的器质性疾病。那么,相应的治疗,除补益膺背颈项的阳气而外,还要取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即谓之“在骨守骨,在筋守筋”,盖肝主筋、肾主骨也。

但是,为什么说“守”,而不说“刺”或“取”呢?很显然,“守”仅仅是看守、守护的意思,而缺乏治疗的热情。面对如此严重的疾病,这个“守”字就显得态度暧昧,起码不够积极主动。

这是因为,凡是因瘫痪而致使骨骼变形的,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对于这样的病人,医务人员只能守护、看望,除了起一个精神安慰作用,很难再有其它的能为。

故所谓“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其实有两层含义。其更深层的含义,在于表明此类病人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非常深沉且难以挽回的地步。而这里所谓的“筋骨”,也已经不再仅仅代指运动器官,同时还表示生命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瘫痪病人一旦发展到骨骼变形的程度,就意味着精血即将枯竭,生命行将结束。盖肝不但主筋,而且主藏血,肾不但主骨,而且主藏精。精血对人而言,就相当于灯盏里的油,灯油耗尽,任谁也无力回天,此所以只能“守”。

原文:
补须。

说解:
“须”,《说文》:“须,面毛也”,也就是胡须。胡须之所以要“补”,肯定是胡须出现了明显不足的病症,而胡须的不足只能是指胡须的大量脱落。

在某些瘫痪病人,还会发生胡须脱落的现象,那是脑部肿瘤所引起的瘫痪,其病情相当严重。因此,这个“补须”的意思是,将胡须脱落与骨骼变形归属于同一性质的疾病。

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胡须是由精血转化所生,而肝主藏血,肾主藏精,故胡须脱落与骨骼变形一样,也表明精血的枯竭。

这个“补须”既然紧接在“守筋”、“守骨”之后,而没有更多的说明,所以也只能是补益厥阴和少阴经脉以治疗胡须脱落的意思。因为胡须是精血的象征,而精血在古人的心目里,只有不足,没有过剩。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前边的“守筋”、“守骨”当中就包含着补益肝血和肾精的意思 。

很显然,骨骼变形和胡须脱落是瘫痪病人当中最为严重的继发病症,表明疾病性质已经由功能性发展到了器质性,且到了不可逆的程度,这也正是“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的第二层含义。“中”与“下”乃谓主体和根基,那是一切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物质保证。
19
发表于 2014-2-10 17:28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


说解:
这是讲半身不遂突然发作时的应急治疗。

在一般人看来,半身不遂这种病,有一半身子能动如常,另一半身子则突然不能动弹,这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最典型的“虚实偏倾”,此所以谓之“一方实”、“一方虚”也。“方”的本义是两船并列,《说文》:“方,并船也”。在这里,显然就是左一半、右一半的意思。正是由于这种病的症状具有如此显著的特征,普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不能动的一方肯定为虚,能动的一方肯定为实。前文所谓“肩膊虚者”云云,也是把不能运动的“肩膊”认定为“虚”。

但是对于正式的医生来说,两侧肢体的内部情况究竟属虚属实,还得通过足背动脉来确定,这正是《终始》作者发明此种诊断方法的意义所在。因为古代针医对虚实的定义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而邪气和精气的大小多少需要通过脉搏强度对比才能确认,故此所谓“一方实”、“一方虚”者,其实是指两侧足背动脉搏动力度的强弱,并以之作为判定虚实的唯一依据。前文所谓“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泄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中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根据足背动脉搏动力度的大小来判断半身不遂的两侧肢体到底哪侧为虚哪侧为实。

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段话其实还有第三层含义,那就是足背动脉的搏动不仅仅可以表示该侧肢体是虚是实、当补当泻,而且还指出了**补泻的具**置。如果仔细体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应该能够清楚,它的意思分明是:在“以指按之”的地方施加**。也就是说,足背之上,手指扪按诊脉的部位,那正是需要实施**补泻的位置。

很显然,此所谓“一方实”,其实就是足背动脉“脉动而实且疾”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的“深取之”,显然就是用针在足背之上施加深刺的意思。
但是需要注意:这个“深取”并不是从足背上面深深地刺向足掌下面的意思,由前文与之对应的“疾泄之”以及下文与之对应的“以极出其邪气”可知,这个“深取”其实是古人关于“大量放血”的文字描述,那本是果断地刺入足背静脉的意思。我们知道脚面上都有比较明显的浅静脉,而且也就在足背动脉附近的位置。毫无疑问,足背静脉属于较为粗大的静脉,用三刃锋**破足背静脉必将导致大量出血,然而这才正是“疾泄之”的操作目的。

所谓“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是说刺破血管以后不要随即按闭针孔,争取让血尽量多出一点,这样才能够“极出其邪气”。但也不能无休止地任其淌血,此所以又要“稀按其痏”。“稀”的本义是稀疏,也就是间距较大的意思,所以“稀按”并不是永远不按,而是待血出到一定程度,如果还不能自动止血,就需要用手按闭针孔,以终止出血。这种治疗手段,即谓之“疾泄之”而“极出其邪气”。

此所谓“一方虚”,显然就是足背动脉的“脉动而虚且徐”者,那么,所谓“浅刺之,以养其脉”,显然是指**的补法。所以,这个“浅刺”并非刺得极浅的意思,而是说务必避开所有的血管,只可以刺正常的肌肉软组织。“养”即养护,“脉”即血管,“养其脉”就是保护血管以免伤及的意思。所谓“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就是出针后要随即按压针孔,以防止偶然性出血,这是古代**补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前述泻法的对称描述。

半身不遂这种病在《内经》又称为“大风”,这是因为它的发病猝然,没有先兆,有似大风骤起的缘故。

《刺节真邪》:“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黄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刺节真邪》作者对于半身不遂的治疗,显得很有信心和把握,但是他所给出的治疗手段——“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显然正是沿循了《终始》作者确立的“一方实……一方虚……”这一套治疗原则。由此可见,《终始》作者发明的这种**治疗方法,肯定在临床实践中多次应用,并且确有可靠的疗效。

半身不遂这种病在《内经》又称为“偏枯”,这仍然是因为有一半身子不能自主运动的缘故。

《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很显然,《热病》作者关于半身不遂的治疗理念以及对治疗效果的信心和把握,与《刺节真邪》如出一辙。

《热病》所说的“分腠之间”,其实就是皮下浅静脉的意思。“分”是指分肉,“分肉”乃谓肉的中分,即结缔组织和肌组织的分界线,有薄膜分隔其间,故曰“分肉”。“腠”是指腠理,腠理乃谓皮肤表面的纹理。盖皮下浅静脉的位置乃在腠理之下、分肉之上,故谓之“分腠之间”。

“巨针”,不是“巨大”的针(古代九针没有“巨针”之名),而是矩形之针,亦即有棱角之针,其实也就是“其刃三隅”的锋针,大概类似于现代的三棱针。《说文》:“巨,规巨也”,“巨”在几何学中是指直角,与“规”相对,归类于正方形,但是在古代针医学则是作为有棱有角的代称。《八正神明论篇》:“泻必用方,其气乃行”。这个“方”,就是指有棱角的针具。

把“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连在一起,那就是“病邪蓄积在皮下浅静脉,须用锋**泻放血”的意思。

很显然,这种治法,只是“损其有余”,并没有“益其不足”,居然“乃可复也”,说明“益其不足”的补法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陪衬,在实践中也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由此可见,按照针医先师的意见,用锋**破皮下静脉放血就是治疗半身不遂(初起)最有效的手段。

这种**静脉放血的方法,在《内经》又被称为“巨刺”。而所谓“巨刺”,其实是相对于“缪刺”而言的。缪刺是指用鑱**泻皮肤表面微细的血络,它要求刺得非常浅,同时出血量也非常少。相比而言,巨刺是指用三棱形的锋**泻那些粗大的浅静脉,当然就得刺得深一些,而且出血量也要大得多,故谓之“巨刺”。

《缪刺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这个“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意思就是**比较粗大的皮下静脉,而非皮肤表面细小的血络。

《调经论》:“痛(病误)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官针》:“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内经》对“巨刺”之所以特别强调左右侧对取,是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半身不遂的患侧为虚、健侧为实,故“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的本意在于:舍患侧于不顾,专门在健侧放血。
20
发表于 2014-2-14 22:29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泻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说解:
这一句话,应该是前面人迎脉口部分的脱简,而后人误补于此,以致前后两句,同义重复,殊不合古人文法。

在《终始》前半部分,主要讨论的是人迎脉口这两处脉搏对全身十二经脉的诊治意义,但是其中只是提到了“补阴泻阳”和“多补少泻”的治疗原则,却没有论及具体的补泻操作方法,从理论体系所应该具有的完整周密来看,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脱。

“邪气来也紧而疾”,是形容一盛、二盛、三盛的具体脉象,即力度大而频率快。“谷气来也徐而和”,是形容“气调而止”以后的情况,即徐缓柔和的脉象。则所谓补虚泻实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对于阳盛的疾病,要深刺其本经阳脉,浅刺与其表里的阴脉;对于阴盛的疾病,要深刺其本经阴脉,浅刺与其表里的阳脉。也就是说,这段话的精神实质在于抓住实证疾病的主要矛盾——邪气,故与之对应的治疗法则就是:对主要矛盾深刺,对次要矛盾浅刺,如此而已。

但是要知道,这个“深刺”也是刺泻静脉放血的意思,而“浅刺”则是务必避开血管的意思。所以“深刺”的意义唯在于“以泻其气”,而“浅刺”的意义则是“无使精气得出,以养其脉”。

总之,我们务必知道,针医先师所谓的“泻其气”、“疾泄之”、“极出其邪气”以及“夺之”、“排之”、“除之”、“诛之”等等这些描述具体操作的说辞,都是针对着某种实实在在的有形物质(邪气-恶血)而言的,而今人往往把**的泻法理解为强**,把补法理解为弱**,而且仅仅限于毫针的使用,其实都是误会。
21
发表于 2014-2-18 16:09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说解:
此所谓“诸痛”,是指由于肢体疼痛而造成运动功能障碍的一大类疾病,其实也就是风湿、类风湿以及痛风类疾病,其严重者,都将造成肢体关节的活动受限。

所谓“其脉皆实”,不是说全身各个部位的动脉搏动都非常坚实有力,而是指此类病人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其皮肤表面往往存在很多错综蔓延的血络,而血络在古人看来就是邪气蓄积于络脉,故谓之“其脉皆实”。

邪气侵入皮肤并产生血络其实是诱发肢体和关节疼痛的主要因素,因为它标志着局部的经络不通、血气凝滞了,而古代的病理学又认为“不通则痛”,故凡肢体关节疼痛者,刺泄血络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是一项很重要的治疗内容。《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所谓“久痹”,即关节疼痛而久不愈者(亦即风湿、类风湿、痛风类疾病),可见“诸痛”与“血络”确有密切的因果连带关系。

在《终始》作者,太阴为三阴,阳明为三阳,是以太阴阳明即乃人体阴阳之宗主,亦是阴阳脉气之发源。故此所谓“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太阴经脉和阳明经脉,而是代指全部经脉的意思,在这里又是特指全身肌表的络脉,或者全身的腧穴。《气府论》:“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即是全身的脉气与腧穴皆发源于手足鱼际的意思。盖古人本来把四肢作为脉气发生之原,而手足乃四肢之根,手足鱼际(即大指与大趾的根部)又乃手足之根,同时也是手太阴和足太阴经脉的起始点,所以,“手足太阴阳明”这个概念也有发生全身脉气的意义,则即全身络脉的代称。故所谓“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实即上半身的肢体和关节疼痛需要刺泄上半身血络、下半身的肢体和关节疼痛需要刺泄下半身血络的意思。
如果把这句话简单地理解为,上半身疼痛就**手太阴阳明经脉的腧穴、下半身疼痛就**足太阴阳明经脉的腧穴,似乎从单句文字上也能解释得通(但是如果联系“刺诸痛者,其脉皆实”这个前缀显然就解释不通了),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疏通淤滞的血气,也不能解除肢体疼痛,那就泯灭了这句话的实践意义。

原文: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说解:
“腰”,原本作“足”,据《甲乙经》改。

这个“病”仍是指疼痛。上病下取,即头痛取足;下病高取,即腰痛刺腘。这两种治法属于头痛病和腰痛病的常规治疗,即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头痛和腰痛,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快速缓解疼痛。

如果联系下文来看,这句话其实还有提示性含义,即:全身上下表里内外的联系方式非常神奇,疾病的发展演变机制也非常诡秘,这似乎已经超出了人类所能探究的能力,盖因生命机体的复杂程度委实不可思议,比如,头部的病痛往往会涉及到足,腰部的病痛往往会涉及到腿。

原文: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说解:
这是讲脑卒中之先期表现及预防性治疗。

“重”谓不轻灵、笨重迟钝。凡脑血栓之类,一般都发于高血压病,故患者往往首先出现蒙蒙沉沉之头重,而后才继发臂重、足重(即手脚逐渐地不灵活,越来越迟钝笨重),有经验的医生,一见其“头重”,就应该赶紧治疗。所谓“先”,谓发病之先也。盖头重、臂重、足重之类的症状,实乃脑卒中之先兆表现,故针医先师主张“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一来容易治疗,二来还能预防脑卒中。

原文:
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

说解:
这里所说的“此病”,乃谓半身不遂之发作也。盖半身不遂之发病,看似突然,实则有一长期发展演进过程,如同四季之气渐次由浅入深的发展一样。半身不遂乃肢体的运动功能丧失,在古人即认为属冬季筋骨之病,而筋骨最为深入在里,故所由来也必渐,须经毫毛、皮肤、肌肉而后致(古人一般认为疾病都是由浅入深发展的),因此从最初得病到最终暴发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金匱真言论》:“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那也是针对由高血压的头蒙头痛逐渐发展到脑卒中半身不遂的演进过程而言的。

所谓“春气在毫毛”、“春气者病在头”,都是指脑血管疾病患病之始尚属轻浅的阶段,只有蒙蒙沉沉之头重,或者皮肤感觉稍有局部麻木刺痒等异常,然而不亟治之,任其发展,则存在继发肩背疼痛、四肢萎废的趋势。故古人的本意,是当病在毫毛与头部时即开始治疗,与“先刺其病所从生者”其实是一个意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实在是非常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先刺其病所从生者”只不过是医生方面的一相情愿,实际上大多数病人并没有意识到病在头部和毫毛之时已经蕴含着严重的危机,所以当他们就医时,其病情早就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那么医生也就只能“各以其时为齐”,即病情实际进展到什么程度,就针对这种程度予以治疗。

原文:
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说解:
古人以为人体经脉与天道相应,既然天道之气在四季有浮沉升降的规律,则人之脉气亦随季节不同而有相应的浮沉变化。实际上,这也正是“脉口人迎应四时也”的理论根据。那么,在**治疗时,就要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来确定脉气的高低浮沉并由此决定**的深浅。所谓“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就是从这一理论引申出来的,只是作者的本意已经不在随季节变化决定**深浅,而是依据患者的肥瘦来决定**的深浅。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深浅都是指刺泻皮下静脉以治疗半身不遂。

肥人与瘦人的不同在于皮下脂肪的多少。肥人由于脂肪丰厚,其皮下静脉很不明显,似乎象是秋冬之气隐藏了起来,所以一定要深刺才能出血。瘦人与肥人相反,其脂肪很少,则皮下静脉暴露得很充分,犹如春夏之气蒸蒸日上,所以只要浅刺就能出血。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乃是出于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刺静脉出血。
22
发表于 2014-2-21 20:03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

说解:
这是讲半身不遂迁延期的治疗。因为急性(实证)期已过,而迁延期的主要症状表现只剩下了半身不遂,故治疗应该集中于偏瘫的患侧,又由于患侧为虚,所以对患侧的治疗只能采取补法,而且只能使用毫针。因此,这里不存在刺泻邪气(放血)的问题。

但是仅就患侧而言,也有不同的附带症状,表现出或阴或阳的不同属性,因此补的方式也应该随之调整。其总的原则是,阴症就刺深一些,阳症就刺浅一些。

“得”是获得好处的意思,《说文》:“得,行有所得也”。所谓“痛而以手按之不得”,乃谓肢体疼痛不因**而缓解,这就不是一般的血脉不畅,而是真正的骨骼疼痛,为其深入在里,故属于阴证。

这句话的本意是,在半身不遂的急性期实施刺泻健侧静脉放血(即“泄其有余”)之后,如果疾病仍然没有痊愈,下一步的**治疗重点就是“益其不足”,也就是要转移到患侧上来。

原文: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说解:
有的人是先出现筋骨方面的疾病,后出现毫毛方面的疾病,譬如先出现半身不遂,后出现头部的发蒙;也有的人先出现下肢不遂,后出现上肢不遂;还有的人先出现一侧半身不遂,后出现另一侧半身不遂。好象病情的发展并不是按照由浅入深的规律似的,那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要针对其具体病症具体对待就是了。其实这就是“各以其时为齐”的另一种说法。

原文: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说解:
这里的“热厥”、“寒厥”,是指半身不遂患者长期迁延不愈,往往伴发手脚发热或发凉等植物神经症状。因为半身不遂的发作通常有一个神志昏迷的过程,而且半身不遂的迁延期往往附带各种意识障碍的症状表现,而意识障碍或神志昏迷在古人即谓之“厥”(其实现在也叫“昏厥”、“晕厥”),所以半身不遂在古代又属于“厥病”一类。根据《素问·厥论》的定义,无论寒厥、热厥,都属于虚症(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所以这里提出的“留针反为寒”、“留针反为热”显然都是用毫针的刺法,属于纯补无泻的治疗。很显然,“热厥”、“寒厥”(手脚发热或发凉)的出现表明急性期已经过去,正处于相对平稳的脑血栓后遗症阶段。

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强调“留针”,也就是在“气至”的基础上延长针感的持续时间。这是由于疾病迁延不愈,留针有加大补益力度、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留针时间的长短则以四肢原有的发热转变为凉爽,或原有的寒凉转变为温暖为度。如此方有确切可靠的疗效。

由此可见,对一个初次发作半身不遂的病人,刺泻浅静脉放血的治疗只适合于猝然发作时使用,一旦进入平稳的迁延期,就只能以毫针补益为宜,而“疾泄”放血法就不再适宜。前文曾提出“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的告诫,正是为此。

原文: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说解:
脑血栓一旦进入迁延期,就相当缠绵难愈了,古人的解释就是“邪气入深”所致,因此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

很显然,这个“深内”,就不再是刺泻静脉放血的意思了,因为后面有“久留之”的补充说明,故只能是用毫针深刺肌肉软组织并且留针时间较长的意思。
但是对于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针医先师并不主张每天都做**。因为即使是毫针,其本身也有耗散人气的副作用,故最好是“间日而复刺”,即隔日治疗一次。另外,再次强调,如果是初次治疗,总要首先诊察其两侧的足背动脉,根据脉搏的虚实,刺泻其实侧肢体的血脉,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刺道毕矣”,是说关于足背动脉的诊断意义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大体上就是以上这些法则。
23
发表于 2014-2-24 17:04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疾(原作“厥”,据《甲乙经》改)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说解:
这一段话表明,针医先师亦把“治未病”作为“终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古代针医“治未病”的具体手段,其实就是“缪刺”法。

“形气”是指外在的形体与内在的神气,也可以理解为“身体素质”,盖人的整个身体素质实际上就是外在形体与内在神气的综合体现。

“形肉未脱”是一重要前提,表示形体还没有明显的消瘦,意思是外表看起来还象个普通的正常人。

“少气”不是指气短、气喘类病症,此从“形气”角度而言,是指内在的神气衰少,即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当然也包括气短,或劳累后气喘)的意思。实际上,《内经》凡言“少气”,都不是专指呼吸系统的疾病,而是泛指身体素质的虚弱和整体抗病能力的低下。因此,人一旦神气衰少,出现精神欠佳、体力下降,就是一个明确的警告信号,提示其人身体素质已经出现问题,尽管当时并未出现明显的剧烈的病痛,也可预断其即将患病或已然患病,如果再出现阵发性脉搏躁疾(即心律加快),则更能增加这一判断的可靠度。那么,按照针医先师的思路,此时即应未病先防,其手段就是“缪刺”,也就是刺泻其皮肤血络。

《九针十二原》所谓“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其实也是把血络作为疾病之发源的意思(请参见彼篇说解)。则刺泻血络这种治法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解除当下的病痛(此人很可能当下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痛),而是在于“治未病”,也就是在其人抗病力稍衰之际,即未雨绸缪,疏通经络,消除病原,从源头上把疾病化解掉,则所谓“缪刺”,即未雨绸缪之意。因此,**血络法不仅可以用于治病,还可以用于防病。

血络一旦形成,一方面可以认为是神气耗散所致,一方面亦可认为是邪气聚集所致,故刺泻血络乃有“散气可收,聚气可布”之功。

原文: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说解:
此一段话,乃专为针感迟钝者设法。由于针感在古代即称为“得气”,故此法亦可称“得气法”。

须知古代针医主要治疗的其实是内科疾病,所以也必然是以毫针为主要医疗器具,而大凡以毫针治疗,一个总的要求就是必须“得气”,亦即所谓的“气至而有效”,也就是必须产生针感才有疗效,否则就是瞎耽误工夫。然而临床实践中又总有一些感觉迟钝的患者,无论**深浅,**轻重,就是没有针感;更重要的是,按照针医先师的理论,没有针感就没有疗效,这就意味着**疗法对此类患者毫无作用。那么,如何解决和解释这种疑难现象,亦即如何促使“得气”,也就成为针医“终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终始》作者对于这类针感迟钝的患者,主要是采用精神转移法来促使针感发生。比如,安排一个幽静去处,关闭门窗(深居静处,闭户塞牖),杜绝闲杂人等,以保持绝对安静(毋闻人声,以收其精),或者还可以刻意营造一个庄重肃穆、神神秘秘的环境氛围(占神往来,就是由医师设一个神灵牌位或者祭台,摆放香烛供品,然后虔诚地醮占祈祷,卜问吉凶。这在古代是非常庄重、神秘的事情,一般人在这种场合下都会不由自主地收敛精神、肃然起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患者“魂魄不散,专意一神”,使其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接下来的**治疗这件事情上(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如此就可以促使其产生针感了。我们知道,人在宁静肃穆的环境中,感觉神经会格外灵敏,所以这应该是促使针感发生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主动的精神转移法没有达到目的,还可以采用被动的精神转移法,即“浅而留之,微以浮之”。就是先以针尖轻轻挑刺皮肤,令其局部产生刺痛感,则其全部意识必然会被动转移并集中到**部位(以移其神),然后再深刺该部位的经脉腧穴,直至产生针感为止(气至乃休)。

如果上述方法统统不行,那就只能考虑该患者的精髓是否已经枯竭。盖古人认为精与神是体用关系,故不能产生针感不仅应归咎于神气的迟钝和衰疲,同时还预示着精髓的极度匮乏,而精髓匮竭的原因必然是患者对自身淫欲的放纵,而使得**大量损失,况且填精补髓这种事情不可能由医生代庖,只能靠患者自己长期保养,于是医生的职责和义务就巧妙地推给了病人。“男内女外”,是指两{BANNED}合之事。“坚拒勿出,谨守勿内”,即尽量把**用以填补精髓之意,盖禁绝{BANNED}(即谨守勿内)或虽{BANNED}而能保持**不泄(即坚拒勿出)是古人看来能够补益精髓的最有效的实用手段。本篇后文所云“形体淫逸,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正是从“得气”的反面再次强调这个观点。

“是谓得气”,是说以上三种方法都能促使“得气”(产生针感)。然而我们要知道,前两种方法或许可行,最后一种方法(禁绝{BANNED}或{BANNED}却固守**不泄)则只是古代“良工”的推脱之词。在无论怎么**都无法产生针感(这意味着对此人的**治疗彻底失败,没有丝毫的疗效)的时候,提出患者精髓匮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种禁止{BANNED}或者交而不泄的特殊保养法,实在是自诩包治百病(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的“良工”唯一能够避免陷于尴尬难堪的退身之步。
24
发表于 2014-3-1 15:53 | 只看该作者

《灵枢·终始第九》白话说解

原文: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逸,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说解:
此十二禁,其实主要是对患者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人之所以患病,肯定是因为自身行为的恣意放荡违反了养生之道的缘故,那么,如果真想治疗疾病,起码应该在治疗期间节制一下,尽量除掉那些有损健康的坏毛病,庶乎可行。如果仍然随心所欲、肆意妄为,那就决不可能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俗话所说:“三分治疗、七分保养”,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还要知道,这种话如果从医生嘴里说出来,显然是在推卸疗效不很理想的责任。比如“新刺勿内”、“已刺勿醉”这些禁忌,都非常含糊,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和量化标准,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作为疗效不佳的理由。

原文: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掣纵,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说解:
本篇名为“终始”,故以生命之终结作为收尾。从原始宗教的观点来看,死亡就是精神解脱了肉体躯壳而重归于大自然,因此死亡本身也可以看作是“终始”。

然而这段话最明显的用意,就是指出,无论如何,人都终有一死。这其实是对某些道家人物所宣扬的长生术(比如《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敞天地,无有终时。”《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的明确否定。针医创始人本来是道家门徒,他继承了道家学派的自然哲学,并从中领悟出生命的真谛,然而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荒诞无稽的邪说所蛊惑,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理论探索能够沿着理性、务实的轨道,这也正是他所创建的针医学派(其代表著作就是《黄帝内经》)的很多理论至今仍然光彩照人的缘故。

所谓三阳之终者是描述急性暴病患者在弥留之际的濒死症候,所谓三阴之终者是描述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在弥留之际的濒死症候。其中,太阳之终者乃谓癫痫病之持续发作者的濒死症候;少阳之终者乃谓突发脑溢血的濒死症候;阳明之终者乃谓急性高热(如败血症、化脓性感染之类)的濒死症候(其中“口目动作”,谓面部肌肉痉挛也;“喜惊妄言”,谓惊厥谵语也;“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是说人迎与跗阳上下两处脉搏,俱属阳明,先出现异常急促而有力的脉搏跳动,稍后即转为脉搏间歇,随即又完全停止跳动,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故描述为“盛而不行”);少阴之终者乃谓肾衰竭的濒死症候;厥阴之终者乃谓肝衰竭的濒死症候;太阴之终者乃谓消化道肿瘤的濒死症候。(完)
25
发表于 2023-3-10 22:4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受益颇多,感谢前辈的讲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3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