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81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刀]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nrtem 于 2013-7-5 21:23 编辑

超微针刀

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各论:
头痛、头昏
神经性头痛:
1
、枕大小神经头痛:最易形成卡压的部位位于下项线中点旁开2.5厘米。并发的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视力疲劳、前额疲劳、眼球发胀,甚至突出。
2
、三叉神经痛:疼痛不过中线,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2分钟,呈间断性发作,有一
个触发点(也叫***点)。其治疗点在C1横突尖上。
   3
、神经痛:其治疗点在内侧眉头部位,可扪及一个比芝麻粒还小的筋结,将其松解。
血管性头痛:
1
、头皮下静脉丛炎:头皮虚肿、头皮增厚,多有头皮外伤史。其治疗点在下项线寻找筋结点,用刀或针均可。也可以用火针散在点刺(注意针眼出血,因为头皮血管丰富)
2
、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用太阳穴、列缺穴、合谷穴、足三里、阳陵
泉、中封、足临泣、疗效肯定。
3
、椎动脉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为上位颈椎(C123)形成卡压,下位颈椎卡压相对较少,主要是:(1)由于上下两椎体错位,使连接的椎A发生扭曲,导致供血障碍(2)变形变小的椎间孔因无菌性炎症的**,导致椎A痉挛,发生供血障碍。(3)穿行于椎A上方的肌肉软组织因劳损而出现痉挛,压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碍,如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常见的治疗点:1C2棘突旁结节点;
2
、下项线的筋结点;
3
、相应椎间孔变小的棘突旁点;
4
C1横突尖点。
颈椎病:
复习解剖:1C1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长的
          2
C2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大的
          3
C7棘突是颈椎棘突中最高的
   
凡是最为突出的解剖部位,也是肌肉的应力集中点,是最易劳损的部位。
C1
横突综合征:1、头昏,头痛
               2
、耳鸣,耳聋
               3
、下颌关节紊乱
               4
、眼干,眼涩,眼球突出
               5
、三叉神经痛
               6
、太阳穴痛
                   7
、面痛面麻
                   8
、面肌痉挛,面瘫
9
、牙痛
治疗用针或刀在横突尖松解
颈生理曲度改变:
1
、生理曲度变直,其治疗点在C1 C7横突尖治疗
    2
、生理曲度变大,其治疗点在中部颈椎棘突旁
    3
C6-7棘突旁是颈椎病必做的两个治疗点。
其原因:C7椎**于颈椎与胸椎交点的枢纽部位,活动范围最大,最易劳损。
    4
、在后背酸痛,双肩胛带酸困时及上肢有麻木时,C7横突是其治疗点,其原因C7
横突筋膜一旦劳损会牵连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竖脊肌、
冈上肌、头夹肌、颈夹肌、大棱形肌穿过,损时会出现上述肌肉劳损的相应症状。
    5
、肩胛提肌: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当肩胛提肌劳损时,会影响整个肩胛骨上
附着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的功能,产生相应症状,其
治疗点多采用其止点(肩胛骨的内上角)
颈椎神经定位诊断:
1
、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2
C2-3椎间孔变小: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3
C3-4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4
C4-5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
C5-6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6
C6-7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
     
治疗只在相应棘突旁用超微针刀或圆利针治疗即可
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
1
、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2
、或四个指头发麻
3
、或5个指头发麻(C5-6C6-7。同时卡压也可引起5指发麻临床少见)
其原因:
1
、旋前圆肌综合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交点处。
    2
、腕管综合症。
二病的区别:
1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例:拇指的第一指关节不能快速地运动,而腕管综合征则无此现象。
2
、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特点。  
      3
、看肌肉的动作,旋前圆肌损伤,前臂旋前时疼痛。
   
治疗:针法:做肌肉的起止点、中点。
         
刀法:旋前圆肌只做止点,腕管综合征只做起点或止点,不做中点。
肩周炎:1、好发于50岁左右,又叫漏肩风
        2
、外伤原因可以发生在任何年
3
、在其他年龄段,多数为颈肩综合征      

4、少数为肺尖部肿瘤引起      

5、长期卧床肩关节废用而发作,多见老年人肩关节的三个运动轴:、前屈、后伸;2、内收、外展;3、旋前、旋后(内旋、外旋)患者需要解决的三个运动障碍:1、上举; 2、搭肩;  3、后伸摸背;(1)上举动作:主动肌:三角肌、冈上肌,根据软组织损伤症的原则选用冈上肌为治疗肌(即劳损肌)   拮抗肌: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的角度与肩关节外展的角度比是13,也就是说肩关节外展90度,则肩胛骨外旋30度,其中肩胛骨内上角必然下沉牵拉肩胛提肌)总结:上举动作不能完成我们只治疗冈上肌、肩胛提肌,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2)搭肩动作:主动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这两块肌肉共用一个起点,即喙突点。              拮抗肌:冈下肌、小圆肌    总结:搭肩动作:主要治疗肌肉: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下肌、小圆肌,根据解剖主要治疗点为喙突、肱骨大结节点(3)后伸摸背动作:主动肌:肱二头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拮抗肌:肱三头肌、喙肱肌    总结:后伸摸背动作,治疗肌肉为主动肌及拮抗肌的参与肌肉,根据解剖其治疗点为盂下结节、肱骨大结节点、肱骨小结节点、喙突点

肩周炎共有5个治疗点:

1、肩胛骨内上角点:肩胛提肌                     

2、大结节点: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3、小结节点:大圆肌                     

4、喙突点: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5、盂下结节点:肱三头肌长头肱骨外上髁处疼痛:(都有提重物疼痛的共性)   

分析动作:1:端重物疼痛,按肱二头肌损伤治疗              2:扫地疼痛,按肱三头肌损伤治疗              3:倒开水,拧毛巾疼痛,按桡侧腕伸肌损伤治疗    分析疼痛部位:

1:肱二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前下方                  

2:肱三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后下方                 

3:桡侧腕伸肌损伤疼痛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尖上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不治,先天性心脏病无效,其余心脏病均可用此方法    超微针刀治疗点:1T5-6棘突旁左侧2C 7横突尖上方筋结点,左侧              3、锁骨下窝,前斜角肌的附着点,左侧            

4、剑突结节点

乳腺增生:超微针刀治疗点;1T34同侧棘突旁;      2、膻中穴附近筋结点.

腰部疾病:腰部的运动轴:1:前屈:损伤的部位,腰骶三角区。前屈等同于坐位,可引起类似于L5S1阶段椎间盘症状 2:后伸:损伤的部位:腰肋三角区 3:左右旋转:损伤的部位:腰大肌,腹外斜肌。左右旋转等同于翻身动作 4:左右侧弯:腰三横突损伤总结:1、腰骶三角区刀法针法相同,在区域内找结节点治疗。2、腰肋三角区刀法只在L1-2棘突旁松解,圆利针法将针尖向下平刺,针体刺结节点即可。3、腰大肌刀法只在L1-2L5-S1棘突旁松解,圆利针针法在L4横突尖下方进针,达到阻力干感后,再向下进针2cm即可,目的是避开肾下极。4、腹外斜肌一般用圆利针在肌腹上穿过即可。5、腰三横突综合症一般用刀法在L3棘突旁同侧松解即可。腰大肌损伤: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肌肉临床症状:1:翻身疼痛。2: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会引起腰腿痛。3:在急性损伤时腰部没有具体的压痛点。4:有深在的叩击痛。5:臀部歪向一侧。6:小腿的外侧麻痛。7:膝关节内侧痛。8:早晨不能久睡。9:生理曲度变直,人为垫高腰部形成生理曲度疼痛可暂时缓解。10:可引起结肠炎表现,阳痿、早泄表现。11:腹股沟疼痛。腰椎神经解剖:(类椎间盘突出症)1L2-3突出:腹股沟疼痛,膝腱反射(+)。2L3-4突出:大腿前侧疼痛、腰痛、膝腱反射(+)。3L4-5突出:腰痛、大腿后侧痛、小腿前侧痛、小腿外侧疼痛、拇趾背伸试验(+)。4L5-S1突出:腰痛、大腿、小腿后侧疼痛、跟腱反射(+)。5:腰骶三角区劳损会引起L4~5 L5-S1阶段脊神经后支卡压,产生类似L4~5L5-S1阶段椎间盘突出症状。类似L4-5L5-S1椎间盘卡压症状的病症:1:腰大肌损伤。  2:腰骶三角区劳损。  3:骶结节韧带损。  4:梨状肌损伤。股骨头坏死:1:腰大肌。2:阔筋膜张肌。3:股内收肌。4:腰骶三角。5:股直肌。6:梨状肌。腹股沟疼痛的病症:1:髂腰肌损伤,包括腰大肌和髂肌。                 2:腹外斜肌损伤:腹外斜肌前侧肌纤维形成腹股沟韧带。                 3:股内收肌损伤。                 4L1-2神经卡压。下肢肿胀病因:1:肾性下肢肿。2:脉管炎。3:血栓。4:腹股沟筋膜卡压。梨状肌损伤:症状:1、坐骨神经卡压症状(神经压迫):下肢发麻2、间歇性跛行(血管压迫):间歇性跛行诊断间歇性跛行先要患者行走,以右腿为例:向前走症状明显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腰大肌;向后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二头肌;向右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阔筋膜张肌;向左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内收肌。梨状肌损伤的检查:目前教科书上的检查动作设计的不是太科学。我的检查动作: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髋90度,将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作一连线,为三角形的一个底边,在臀部以此底边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其顶点部位即位梨状肌的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损伤特点看其是否有结节压痛,如果有即诊断梨状肌损伤。

膝关节损伤

膝前痛:1、骨性关节炎2、髌骨软化症。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内上方滑囊炎。4、髌下脂肪垫劳损。5、股四头肌损伤。膝后痛:1、腘绳肌损伤(止点损伤)。2、腓肠肌起点损伤。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4、髌下脂肪垫劳损。5、腘窝囊肿。膝内侧痛:1、髂胫束损伤。2、内侧副韧带损伤。3、股内收肌损伤。4、腰大肌劳损。5L3横突综合症。               6、缝匠肌损伤膝外侧痛:1、髂胫束损伤。2、外侧副韧带损伤。3、股内收肌损伤。动作分析:上楼疼痛:股四头肌损伤。             下楼疼痛: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                       2、下楼膝后痛为腘绳肌损伤、髌下脂肪垫劳损。治疗:根据解剖,我们认识到髌骨为膝关节的一块活动籽骨,功能是协调膝关节运动的,如果髌骨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则膝关节的活动也受限制,膝关节疼痛的病中绝大多数是髌骨的活动范围受限。治疗上只需将髌骨四周的卡压筋膜松解,则膝关节活动就正常。1、上楼痛松解:10点、11点、1点、2点位的筋膜。2、下楼痛松解:4点、5点、7点、8点位的筋膜。3、内侧痛松解:2点、3点、4点位的筋膜。4、外侧痛松解:8点、9点、10点位的筋膜。5、对严重增生的膝关节,在髌骨的中央也可找到2——3条横行的筋膜进行切断松解,然后根据以上所讲的软组织损伤理论治疗相关的肌肉组织。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的治疗: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侧)                         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侧)                         五虎擒羊穴(包括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毫针方法: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后叫患者缓慢地屈伸膝关节,18次左右,后扎五虎擒羊穴,留针30分钟。足跟痛: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累后疼痛加重;2、跟骨脂肪垫劳损:起步不痛,越走越痛;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4、跟腱炎:跟腱处压痛;5、膑下脂肪垫劳损:将手按压内外膝眼后跟骨压痛消失,放开后跟骨压痛出现;6、骨盆移位: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原来长的脚变短了,短的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7、髋关节外旋: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9、骶棘肌劳损;       10C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治疗:机理:足跟痛属运动性损伤所致,人体运动最易损伤的C6-7、腰骶区,膝关节区。根据运动损伤原理,在此三区寻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数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C5-6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超微针刀进行切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的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踝关节疼痛: 1、内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内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2、外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外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失眠机理:阳不入阴阳:生发                   阴(收藏)阳不入阴:1:阳气不足:补阳,老十针;         2:阳明不收合:以调胃为主;         3:太阴不开:以治肺为主;入阴回阳:厥阴肝经的问题,以及少阴肾精的问题。便秘:1、气虚便秘:大便不干,解大便时无力排出        治法:以补气为主(上脘、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内关)。 2、热秘:大便干燥,呈颗粒状,以降火为主        治法:大肠俞、承山。3、寒秘:大便先干后稀,形寒肢冷        治法:扶阳为主(大椎、天枢、足三里)

超然拔针精髓

骨膜劳损即骨膜效应,目前尚未引起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它在急慢性软组织劳损上有所体现,治疗较为棘手。下面通过解剖与功能、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等来进行阐述。
一、解剖与功能:骨膜属最深层、最致密的结缔组织之一,它覆盖于骨组织之表面。具有营养、保护、传递、运输、支持等功能,是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起止点。它的支持点均附着于骨缘、骨面、骨突等解剖结构上。
  二、发病机理与诊断:由于各肌肉、肌腱、韧带等运动系统组织均附着于骨组织即骨膜上,因此所有软组织急、慢性劳损均能在骨膜上产生病变点,出现疼痛、酸胀、麻木、肢冷等临床症状。

腰筋膜解剖与发病机理:腰筋膜是全身最厚、最大、最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之一,分浅、深二层,它形成骶棘肌的肌纤维鞘。向上附着于第十二肋下缘,向下附着于髂嵴,向内附着于棘突、横突,向外浅深二层筋膜愈合构成腹肌的起始腱膜。该腱鞘是全身运动量最大、受力最强的腱鞘,它负担着上身重量及肩负外界重量,该部是腰L4/5L5/S1传递到下肢之枢纽,该部又是全身最薄弱之处,也是发病率最高,症最重之处。由于活动频繁,在动静力劳损下,内压增高,静力劳损使细胞膜钠/(Na/Cl)离子转运失衡,导致负离子蓄积、静电吸附而产生反射性症状即骨膜劳损症。

髂腰部治疗:各种保守疗法均是间接地打断其反射弧和降低腱鞘内高压而产生疗效。利用超然拔针治疗,应以笔者通过临床多年总结出的七定原则为基础:
1.定型的目的:主要是确定病变部位大少,制订治疗方案,定范围时宜大不宜少,它分为:定位、定点

根据疼痛发生的部位及其放射的部位,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A:定范围又叫定位:根据阳性点与隐性点和拔针进何病变肌间隙层时所出现的针感(酸、胀、麻等放射感)而定范围

1)、后侧型:症状行径线:腰椎L3-5S1→5,臀中央坐骨结节大腿后中央腘窝小腿足根部位。类似于足太阳经

2)、外侧型:腰椎L1-3S1-3→髂前上、下棘胫腓骨之间外踝前缘、足趾234。类似于足少阳经

3)、混合型:后侧型与外侧型同时兼有,根据症状和压痛点的几个阶段,定上、下各一个阶段即可。



B
:定点:根据病人主诉测知的为阳性点,根据医者测出的为隐性点,阳性点与隐性点同治效佳。

1)腰骶部在棘突旁开1厘米左右、上、下各点距离12厘米,一般定1~2个点;

2)骶髂关节处定一点

3)臀部又分:

后侧型:定髂后下棘,即臀大肌起始部和皮下脂肪垫。一般定1~2个点。

外侧型:定臀部中肌、阔筋膜张肌起始部定一点。

前侧型:前内侧型定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起始部定一点。

4)下肢:各长肌中段的支持点和肌间隙。
3.(治疗):定深度:深度决定疗效,过浅不及,过深入不安全,有时深浅结合。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后,病人取俯卧位,双手叠合前额置于手背。天宗穴(冈下窝)处定位,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注入2%利多卡因1ML,12号无菌针头打孔,用超然3号拔**入透过浅筋膜后,直达骨面进行摩擦**骨膜。此时病人诉说针感向病灶的方向传导直至手部,留针5分钟后再行**骨膜。如果无传导感,可移动针端更换治疗部位,至肩胛冈下缘及肩胛骨孟或肩胛骨冈上角等部位,针感即向患肢传导再留针5分钟,此时病人诉说手部有轻松感,最后在针孔周边360度透拨,上至斜方肌及肩胛骨内上角,内侧至胸椎棘突处,外至三角肌下缘,下至肩胛骨下角小圆肌附着处。透拨时可上挑针体,力度大约1kg,力量可增加针感传导。出针,无菌纱布覆盖。术毕。嘱:应用抗生素3天,避免过度疲劳。如肩胛骨上部及颈部软组织筋膜有病损的再行补针,体质虚弱者可配合中医辨证施治,辅以中药治疗。

腰背部:腰背筋膜下浅至1-2 MM深至骨面。

骶部:腰髂肋肌腱膜下及骶骨背面之间。

各肌组织以起点部为主,深入达肌腱基底部,长肌中段,阔肌中央部,支持点为主。

皮下脂肪垫:取脂肪垫层。
4:定力度:因人而异,因部位而异。

1):以针感(酸麻胀痛)放射下行对疼痛部位,或症状减轻、或肢体出现在舒适感为最佳力度。

2)一般拔针有扛杆力度:腰部2-3公斤、臀部6-10公斤、小腿1-2公斤不等,视病人体质和耐受能力而定。

3)脊柱:中央型用合力即左右向中心拨。

4)一侧型向脊柱向上向下用分力拨。

4:定方向

1)腰部以棘突1厘米为主,进入腰背筋骨膜层后向上45度,再向下45 度拨形成内切口。进入骨膜层后遂点慢慢松拨,动作轻柔,让病人有轻松感后再扎,因为疼痛有累加反应。治疗中要时时询问病人,一是了解治疗针感,二是分散病人注意力,使之积极配合。

2):骶部:除脊中线旁上下贯通透拨,再向外透向骶骨外侧缘。

3)肌性:起止点、支持点作上、下、左、右透拨。

4)皮下脂肪垫:用拔针从中心向四周360透拨

注意:治疗时腰、臀部也可作360°透拨,直径可达40cm,大小腿可作上下、左右透拨长度可达40~50cm,即点面结合,上下结合,范围宜大不宜小,可防止复发。


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等病症。今讨论腰推间盘突出症及腰部筋膜鞘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前突、后突、侧突三型。从影像学骨膜劳可见椎体硬膜受压,因此**硬膜而产生反射弧,该硬膜是靠近脊神经节L3~4.5S1神经阶段,具有丰富的神经和高敏度的神经反射弧。它的反射效应首先起于腰骶部,为原始级级,然后反升至臀部,为级,再次下引至大小腿、足底、足背、足趾,为级,产生疼痛、酸胀、麻木、肢冷等症。外侧向腹部反射性牵拉痛,常见下腹部、**、生殖器等部位疼痛。向上反射于腰背部组织而产生胀痛、组织僵硬、背肌紧张隆起,也可通过阔肌起始部向肩关节放射,产生上肢上举、外展功能障碍等症。

8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名航国医馆+8一下子要拿那么多钱去学,真想了解这方面多些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愧吾无术疗民疾 + 1 很好的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8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7-4 20:13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不错的分享,应该是超微针刀目前公开的一些资料,虽然很多超微针刀高手说超微针刀的精髓并不在这里,但我想还是应该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的,静待各位爱友评论。
3# 板凳
发表于 2013-7-4 23:39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回复 2# 愧吾无术疗民疾


   发过几次的帖子也加分啊?
4
发表于 2013-7-5 11:34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回复 3# 混然天成

多谢监督!将链接发上来,***上确实已经有的会收回积分的。
5
发表于 2013-7-5 12:19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回复 1# snrtem
真心感谢!祝好运!
6
发表于 2013-7-5 17:33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很好的资料啊,谢谢分享!
7
发表于 2013-7-5 18:30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怎么回事  回复都自己看?
8
发表于 2013-7-5 21:19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本帖最后由 snrtem 于 2013-7-5 21:20 编辑

这是本人去年参加培训班的部分资料,不知之前有没有其他爱友发布过没有。如有不妥。请群主见谅,收回积分,以后我会谨慎发布其他资料。
9
发表于 2013-7-5 22:07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回复 8# snrtem

不管如何,还是要感谢您的分享。对超微针刀也有了更多一点的认识。其实有些内容和《超微针刀》一书是相同的。在没有爱友发出链接以证明该贴在***早有发布之前,积分暂时保留,期待您分享更多的临床经验和资料。
10
发表于 2013-7-6 10:09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不管如何,还是要感谢您的分享。对超微针刀也有了更多一点的认识。其实有些内容和《超微针刀》一书是相同的。在没有爱友发出链接以证明该贴在***早有发布之前,积分暂时保留,期待您分享更多的临床经验和资料。。。。。。谢谢,分享了。
11
发表于 2013-7-7 18:32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腰骶劳损--------------------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爱爱医
12
发表于 2013-7-9 15:17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回复 2# 愧吾无术疗民疾


   发过几次的帖子也加分啊?



以前的没有这么全面
13
发表于 2013-7-13 18:19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回复 1# snrtem


    希望发更多资料上来,一万元几天的培训费,真想看看到底是学了什么。。。。
14
发表于 2013-7-13 18:20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希望发更多资料上来,一万元几天的培训费,真想看看到底是学了什么。。。。我原把我所有的花都送给你
15
发表于 2013-7-13 19:27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这是超微的内功心法
超微的精华在于其运动医学思路。要学好超微:首先要掌握思路,其次要良好的手感。缺一不可
16
发表于 2013-9-15 15:59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好帖。尽管我不常用,但是很喜欢,希望有机会多临床用上。
17
发表于 2014-1-15 21:45 | 只看该作者

超微针刀内部资料2

是好材料   可惜我还没有去学习
18
发表于 2015-2-11 22:0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针刀差不多效果把
19
发表于 2015-2-27 21:17 | 只看该作者
{MOD},学习.......
20
发表于 2015-2-27 21: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21
发表于 2017-3-29 04:3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小针刀手术的危害有哪些?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22
发表于 2017-4-23 20:00 | 只看该作者
进去效果好,远期效果不稳定
23
发表于 2017-12-24 19: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下次试试,祝楼主福气又安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15:2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