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689|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针 刺玄妙在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玄妙在手法(转)


       **手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经历代发展至今多达数百种。各有神奇,吾叹其才秀也。很多手法繁杂不易学会。亦有相悖。手法究竟作用如何?笔者将教训及本人手法一展,望同道涉猎。
       20世纪60年代初期,笔者初学针灸,有一牙痛患者来治,先刺合谷、再刺下关、又刺角孙、曲池、足三里、内庭等穴,从头到脚扎了20多针均无效。患者对我抱有希望,第2,3天又来求治,这样连扎3天,均无效而收场。过了几个月,有l个腹痛患者求治,先刺足三里、再刺中脘、又刺公孙、三阴交、阴、阳陵泉等都无效,只好败下阵来。这两名疼痛患者的事,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究竟是选穴不对,还是定穴不准?结论是手法不明,疗效不应。从此开始学习**手法。特别是1972年看了一部新闻电影,说的是一名患者做肺部切除手术,没有用任何麻药,仅用**麻醉而成功。针灸师选左侧支沟穴,一次将**到地部,然后不停捻转、提插,频率达200次/分以上。从地部逐步提到人部,再提到天部,然后又刺入地部。就这样反复行针,从不间断,直到手术做完。手术中患者清醒,对答如流,并无疼痛之面容。特殊玻璃天窗外的中外记者及来宾无不惊叹。为了学习这一手法,我连续3次看了这部影片。后来在自己的足三里施行刺这一手法,让别人拿持针器,夹我的腹部皮肤,有知觉而无痛感。当他把持针器取后,那块皮肤青紫发黑,有小块出血。从那以后,我将这一手法用于所有痛者,一针便差。
       自从看了那部影片后,才觉得承淡安等老一辈针灸学家,强调练指力的重要性。开始空手练提插、捻转。每Fl l、2次从不间断,直到现在仍日日练。每次时间从原来的3—5钟分到目前1小时仍觉自如。为了练指力,每天走路右手空抓,经过几十年的练习,不知不觉指力非常。用指针(以指代针)治愈了多名肩周炎、急腹症、牙痛、腰扭伤等患者。在学习**手法中,我始终遵循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源的原则。现将我的四种狭义手法及适应症,简述如下:
        1—1天地交战法(天部指刚进针的皮下部,人部指天,地之间部,地部指欲刺最深部)
                方法:一次将**入地部,立即开始高速来回旋转,同时提、插。提重插轻,均衡的将针提至天部,再深刺地部。反复此法,直到患者痛止。方可将针拔出,不按针孔。
                适应症:各种痛证,特别是疼痛难忍的患者,效果更佳。亦可施用于**麻醉。(没有相当功夫者,莫担此任)
        1--2温补法
              方法: 将**入天部,来回捻转3圈稍进一下,依此反复9下达人部,留针片刻。依上法再进9下达地部,留针3—5分钟。轻轻捻转后,一次将针拔出,左手急按针孔,稍许左手离开针孔,这一手法完成。
              适应症:各种虚证,寒证。
            有的患者觉针下热感流动,亦有觉全身温热。有的感冒初期未解表者,全身微微汗出。
        1--3清泻法
            方法:将**入地部,来回捻转2次提一下,共提6次达人部,稍停片刻。依上法再提6次达天部,即刻出针,不按针孔。
            适应症:各种热证,实证。
            有些患者觉针下凉感达病所,大便燥结者肠鸣欲便,多在针后2小时内排便。腹有蛔虫者,针后最长时间次日大便必见虫。
        1—4平补平泻法
               方法:**入人部,来回捻转数下,留针3—5分钟,再捻转数下,将针拔出,轻按针孔或不按均可。
               适应症:虚、实、寒、热不明显证。亦用于慢性病的初针者。 各种手法在得气中施行,反之气至病所者,没必要再施行各种手法,稍停片刻拔针。
          附:婴、幼儿快速进出不留针,为点刺法。
        初学者难辨虚实,故引《金针赋》一段,供读者掌握。“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有余者为肿为痛日实,不足者为痒为麻日虚。气速效速,气迟效迟”。(《针灸大成》l963年版55页)
        选穴少而精,“华佗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沈括日:“人之欲酸者,无过于醋矣;以醋为未足,又益之以橙,二酸相济,宜甚酸而反甘。”(摘自《良方自序》)从我的两次教训得出1+N=0,就是说,本应一针便差,而多针反而无效。一针针到病除的有:腹痛取足三里,牙痛取合谷,胆绞痛取阳陵泉,阑尾痛取阑尾穴或足三里…·”等。以上均用天地交战法。另外还有个时机问题,如慢性扁桃体炎,必须等到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吞咽困难,发热,白血球升高等),针鱼际用天地交战法或清泻法经3次(1次/日),都可根除。如果照此法,预防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则毫无作用。
        得气(针感)早迟、强弱,可判断疗效快慢和好坏。得气两方面都有感觉,针者针下沉、重、涩,患者针处酸、麻、胀,这种感觉按经络上、下传导,最好是气至病所。能否获得理想的针感,需从两方面考虑。针者身体素质,特别前面提到的指力,患者对针的敏感,敏感越强针感按经络传导越远,疗效亦越佳。往往晕针者获佳疗效。
        综上所述,简言之,选穴是疗效的前提,手法是疗效的关键,针感亦是不可缺少的方面。这就是余对**疗效的肤浅体会,抛砖在于引玉。
**是一种从外入内的**疗法,其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得气”,也就是“针感”。**的疗效除与**的部位、针具的选择、进针的方法以及患者的病情、体质状况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提插、捻转和振颤3种手法的配合,通过速度快慢、幅度大小和时间长短来体现补泻手法以及获得“针感”。

  掌握得效之要,在于得气

  程莘农认为,**欲取得效果,首先必须得气,气至才能生效。得气的含义有二:其一是对病者而言,就是当毫**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患者在**局部产生酸、麻、胀、重感,有时还循经扩散,也有按神经传导出现触电样的感觉;其二是对术者而言,**后施术者常常感到针下沉紧。这些现象称为得气,或叫针感。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沉涩紧的感觉要与因手法不当引起疼痛而造成局部肌肉痉挛或滞针严格区别开。一般来说,针感出现迅速,容易传导的疗效就较好,反之则疗效较差。

  若**后未能得气,程莘农常采用候气的方法摧气,或暂时留针,或再予轻微的提插捻转。程莘农认为循、按、刮、飞等法繁琐,故常用振颤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较快速的提插略加振颤,顺逆针均可运用自如。有些患者,不应单独强力行针寻找得气,可采用温和灸,或另配穴以引导经气。做捻转手法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速度快慢均匀,在捻转中也可配合提插。做提插手法时,要做到提插幅度上下一致,频率快慢一致,同时也可以配合捻转,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虽然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和“赤凤迎源”等特殊手法,由于很难理解,不易操作和体验,已很少应用。

  掌握病有虚实,针有补泻

  《千金方》曰:“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程莘农认为**得气后,依据病性及患者体质,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亦是**取效的重中之重。对于气血虚弱,身体羸弱诸虚病证,施用补法,以鼓舞人体正气,使某种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的作用;而对于高热疼痛,邪气亢盛诸实病证,则用泻法,以使某种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

  程莘农常用的补泻手法有:捻转补泻法、提插补泻法、平补平泻法。捻转一圆周为强**(泻法),捻转半圆周为中**(平补平泻),捻转不到半圆周为弱**(补法);提插时要有深浅,提插1cm以上者为强**(泻法),0.5cm左右者为中**(平补平泻法),0.2cm以下者为弱**(补法)。捻转、提插法可以单用,亦可联合使用。

  **补泻的运用,还要结合腧穴的主治性能。例如:**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等穴,可促进入体机能旺盛,即为补;而**十宣、中极、委中、曲泽等穴,退热祛邪,即为泻,所以**时正确地选用腧穴,也是实现补泻的一个重要方面。

  **补泻作用的效果,与机体的机能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体质虚弱的患者,医生虽经多次行针引导经气,针下仍感虚滑,这种往往疗效缓慢。凡正气未衰,**易于得气者,收效较快;如果正气已衰,**不易得气者,则收效较慢。

  掌握诸法配合,联合并用

  程莘农认为针灸不是疗疾的唯一方法,常常配合艾灸和药物等,其目的在于扶正祛邪,促进康复。

  **的补法和艾灸法都具有扶助正气的作用,**的泻法和放血疗法则具有祛除邪气的作用。临床应重视正与邪,采取多种方法扶正祛邪,促病痊愈。如:若寒凝冲脉不能温煦四肢而致足痿,跗阳脉不动,程莘农常取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冲阳、太溪、照海加温灸法。另外,应根据体质、病情及所取经络腧穴、节气来灵活掌握留针时间或配合使用电针,对体质虚弱和久病的患者不应产生较强的**反应,而应以持续弱反应治疗,故留针时间宜短不宜长;对于热证患者不宜产生较强的升温作用,故留针时间宜短不宜长,寒证则宜长不宜短;对于顽证、痛证如**反应不够强,就不能达到治疗作用;阳经腧穴宜深刺而久留针,阴经腧穴宜浅刺而短留针甚至不留针;冬季可多留,夏季可少留。如程莘农在运用廉泉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舌强语謇时,向舌根方向深刺25~50mm,不留针,取针后轻按**处,避免出血;**天突、膻中治疗咳嗽、哮喘时,针天突多以针尖沿胸骨柄后缘,刺25~50mm不留针,针膻中则针尖沿皮向下刺7~12mm,留针,有针感则甚佳。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6-9 12:24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不错的经验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3# 板凳
发表于 2013-6-9 22:40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MOD} {MOD},{MOD}
4
发表于 2013-6-10 09:24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5
发表于 2013-6-10 11:29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选穴是疗效的前提,手法是疗效的关键,
6
发表于 2013-6-11 20:11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不错的经验
7
发表于 2013-6-12 09:59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好方法值得学习,手法需要常练!
8
发表于 2013-6-12 16:21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一直认为扎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肯定需要施术人的感觉~这个感觉需要取穴和手法的配合!一个好的疗效必须二者兼并!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9
发表于 2013-6-12 18:24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好的帖子不见加分,一些自我吹嘘、不知所云的却帖子加了分,唉~爱爱医,你这是肿么了?
10
发表于 2013-6-12 18:50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的精华在手法很好很好,有视频吗?好想学
11
发表于 2013-6-12 19:48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回复 10# 大家旺
其实认真去体会黄帝内经的那一句‘刺之微在速迟’就可以的
12
发表于 2014-3-17 20:25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MOD},{MOD}
13
发表于 2014-3-17 21:20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的精华在手法很好很好,有视频吗?好想学
14
发表于 2014-3-18 20:17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大家旺 发表于 2013-6-12 18:50
**的精华在手法很好很好,有视频吗?好想学

不动脑子!
你牙疼,你把针扎在石头上,再表现你的精华手法,看看有木有效果?!
15
发表于 2014-3-19 19:36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我相信            **玄妙在病穴  **玄妙在时间   **玄妙在手法.  三者尽得,大功成了
头像被屏蔽
16
发表于 2014-4-18 15: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14-4-18 19:18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加分!读过此贴我醉晤了,**手法我更进一步
19
发表于 2014-4-21 13:06 | 只看该作者

**玄妙在手法

针灸的精髓,手法是很重要的,
20
发表于 2014-6-10 20: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了
21
发表于 2014-6-10 20:27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楼主的经验之谈,现在很多针灸医生,基本上不讲究手法了,把针灸针扎上之后,接通电针治疗仪就完事了。听到响声就拔针,结束战斗。
22
发表于 2014-6-10 20:3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临床上在应用针灸时,疗效大大打折扣。同仁们,通过楼主的此篇文章应该反思反思了。
23
发表于 2014-6-10 20:41 | 只看该作者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值得收藏,谢谢。
24
发表于 2014-6-10 21:00 | 只看该作者
{MOD} {MOD},{MOD}
25
发表于 2014-6-11 10:5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强烈顶起
26
发表于 2014-8-17 21:06 | 只看该作者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好经验
27
发表于 2014-8-17 23:32 | 只看该作者
身体力行,切身经验
28
发表于 2014-8-18 20:43 | 只看该作者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值得收藏,谢谢。
29
发表于 2014-8-19 19:53 | 只看该作者
多年之经验,拿来与之分享,足见楼主之胸怀,非常感谢,鲜花送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