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中药治疗结核] 中医对肺外结核病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rl_5234 于 2012-11-24 10:55 编辑

中医中药对肺外结核的治疗研究






     其它肺外结核按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1998年制定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将其归为第Ⅴ类。一般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结核、淋巴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等。而传统中医则根据其部位及病变性质将其归于各种症型之中,如淋巴结核称瘰疬,骨结核称流痰,乳腺结核称乳痨,肾结核称肾痨,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则属中医的痨瘵、腹痛、积聚、鼓胀、泄泻等范畴,其辨证论治既有他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现择要予以介绍。
    一、淋巴结结核
    (一)概述
    淋巴结结核中医称瘰疬,多发生于颈部,因其结核累累如贯珠之状。故名瘰疬。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起病缓慢,初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以后逐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道。
    瘰疬之名,首见于《灵柩. 寒热篇》,以后历代文献多有记载,而且名称甚多,有已经络部位命名的,如生于项前的属阳明经,名痰疬;生于颈项两侧的属少阳经,名气疬;有以病因命名的如风毒、热毒;有以形态命名的,若累累如贯珠的称瘰疬;三五堆叠的名重瘰疬等等,总之,病名虽多,但按其性质可分慢性、急性的两类,急性的多因外感风温而发,是属风热、痰毒范畴,证治与颈痈相仿;慢性的多因气郁虚劳所致,为目前临床上所称的瘰疬。
    (二)病因病机
    瘰疬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伤脾,脾失健运,痰热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此症,病之后期,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成脓,或脓水淋漓,耗伤气血,有时可转入虚损。
    此外瘰疬也可先由肺肾阴亏,以致阴亏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形成本病。
    总之,本病多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热内生,或肺肾阴亏,痰火凝结以致结聚成核而为病。
    本病好发于颈项及耳前、耳后的一侧或两侧,也有延及颌下、锁骨上、腋部等部位的。 初期结块肿大如豆粒,一个或数个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热不痛。中期:结块逐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有的数个互相融合成块。推之不能活动。如果液化成脓时,则表皮转成暗红色而微热,接触有轻微波动感。后期:液化成脓的结块经切开或自行溃破后,夹有败絮样物质,疮口呈潜行性空腔,疮面肉色灰白,四周皮肤紫暗,可以形成窦道,如果脓水转厚,肉芽转成鲜红色,表示即将愈合。
    本病初起一般无全身不适,或有精神抑郁、胸胁胀痛、腹胀纳呆等气滞脾失健运之证。中期液化成脓时,可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等;后期溃破,日久不愈,肝肾气损,气血虚弱,可有潮热、咳嗽、盗汗或面色苍白、头晕、精神疲乏等虚象。若先由肺肾阴亏所致的,则在初起时就有上述虚象表现。
    总之,本病结核如延之数年,仍按之能动,且既不破溃,也不长大的,其病较轻;如初起累累数枚,坚肿不移,并粘连在一起的,则其病较重。预后一般良好,但每因体虚而复发,尤以产后更为多见。此外,部分患者,有的结核未消,有的已液化成脓,有的结核溃破,可三者同时出现。本病必要时可取***组织检查,帮助明确诊断。
    (三)鉴别诊断
    (1) 核:(淋巴结炎)可由头面、口腔等部疮疖或破损引起,一般多为单个结块肿大,起发迅速,压之疼痛,很少化脓。
    (2)失荣:口腔、鼻咽、喉部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颈部。多见于中、老年,初起肿起即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固定不动,常伴有头痛、鼻血。破溃后,疮面如石榴样,血水淋漓。
    (3)恶性淋巴瘤:男性青年多见,以颈部结块肿大为多,早期肿大,结块质中等硬,各自分开,活动度大(游离),与瘰疬相似,但后期即互相粘连,肿块较瘰疬大而坚硬,带有弹性(如硬橡皮样)。此外,全身的淋巴结(腋窝、腹股沟部、纵隔等)肿大以及肝脾肿大、严重贫血,早期可有不明原因的周期性发热或不规则发热,可取***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
    主证:情志不舒,胸中郁闷,善太息或烦躁易怒,或思虑过度,于颈项或腋下突然发现一枚乃数枚皮下结节,皮色不红,按之不痛,推之能动,触之坚实。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 疏肝养血、解郁化痰。
    方药 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方中当归、赤芍、白芍、丹参养血活血;柴胡、黄芩、夏枯草疏肝清热;半夏、海藻、茯苓、陈皮解郁化痰。本方可用于淋巴结结核初起者。
    2、肺肾阴虚
    主证: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颈项部渐生结节,经久不变,午后低热,自汗盗汗,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 六味地黄汤加减:方中党参、生地、山药、山萸肉、南沙参、茯苓滋补肾阴;生牡蛎、海蛤壳、象贝母化痰散结。本方用于素体阴虚或合并有肺结核等阴虚证明显者。
    3、痰热互结
    主证: 结节渐大,与皮肤粘连,或结节间相互粘连成串成团,推之少动,按之微痛,触之微热,皮色暗红,可以转化或出现波动。甚者可有较明显的红、肿、热、痛。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弦滑。
    治则 清热化痰,托毒外出。
    方药 透脓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中银花、连翘、地丁清热解毒;陈皮、半夏、夏枯草、生牡蛎化痰软坚;黄芪、皂角刺、穿山甲托里透脓。本方适用于淋巴结结核合并化脓性感染或寒性脓肿形成者。
    4、气血两亏
    主证:病久溃破,长期不愈,脓液稀薄,肉芽水肿,皮色暗红,同时可见有面色少华,精神不振,身体倦怠,动则汗出等气虚血亏病象,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治则 补气养血,托毒生肌。
    方药 八珍汤加减: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补益气血;黄芪、野菊花、夏枯草托毒化痰。本方适用于破溃型淋巴结结核。
    (五) 其它治法
    1、结节型淋巴结结核可用多种药膏外敷。各地经验不同,总的原则用温阳散结之法。如可选用冲和膏,阳和解凝膏、黑退消、紫霞膏等,若合并非特异性感染,则可用金黄膏。
    2、脓肿初成,可用千捶膏或金黄膏加雄麝散外敷,脓肿形成后应行切开排脓。新鲜泽漆500g,(干品亦可)洗净,加水100ml,煎至500ml,去渣装瓶备用。用药液反复冲洗创面,或用注射器抽吸冲洗瘘管,日1次。
    3、脓肿初溃,腐肉较多,用红纱条换药,也可用五五丹使化脓伤口愈合。已做清创手术而未能缝合的伤口,可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
    4、窦道可用天龙粉30克,冰片1—2克,煅珍珠3克磨碎,拌匀,根据窦道大小将引流条置入窦道,日换1次,或以鳖甲粉50克与凡士林制油纱条100块,外敷或填塞病灶,隔日换药1次。
    5、**及截根术 硬肿型在局部消毒后,用火**透淋巴结基底部,1日1次,软溃型针后,用猫爪草50克水煎,黄酒125克分两次同服,连服2—3剂,间隔10天继服。药后令微汗出。截根疗法方法是:俯卧,局麻下于左右膈俞,肝俞处切开长1.5寸(深达肌层为度)之口;尖刀轻轻挑下面部分肌纤维组织,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并固定,1周后以同法于两侧肝俞处重复手术。可同时口服泽漆丸。
    6、火针法 此法裁于《外科正宗》,现已少用。用此法治疗,诊断必须明确。本法适用于结节型者。选用粗的针灸针或缝衣针等,在酒精灯上烧红之后,用左手固定好欲刺的淋巴结,然后准确迅速地刺入结核上,留针1分钟,每个淋巴结核首次灼3针,隔3—4天重复1次,一般治疗4—10次。
    7、拔核法 用白降丹粉与米饭捣和,捏成绿豆大扁形药饼,也可用下方做药饼;黑猫齿6克,白降丹30克,红升丹1克,黄升丹1克,轻粉1克。将药饼敷于肿核处,外盖太乙膏,每天换药1次,约10天左右可将核拔出,核拔后,用生肌玉红膏等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8、挑治疗法 在肩胛下方,脊柱两侧寻找略高于皮肤,其色微红,按之颜色不退的结核点,用三棱针挑之出血。亦可在肩井,肺俞等穴位,消毒,局麻后,将针尖与皮肤平行,挑起皮肤,造成0.5厘米裂口,**入0.3厘米轻轻上提,左右摇摆,直到把纤维拉出。针向一侧转动,使纤维缠于针体上,最后将针直立捻转,使产生得气感后出针,无菌敷料包扎,每3天1次,每次1穴。
    9、**法 可直接**肿大的淋巴结,配以肝俞、膈俞,每日1次,中度**,亦可用三棱针,选膀胱经的肺俞、膈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局部消毒麻醉后,直刺达肌膜,纵行划动9次,划幅1.5厘米,每日1次,每次1穴(双侧),21次为1疗程。
    10、单验方
    (1)用炮山甲45克,蜈蚣2条、僵蚕15克、火硝1克、守宫2只、全蝎2只,白附子45 克,做胶囊服。
    (2)全蝎、蜈蚣、僵蚕、浙贝等量,共研为末。成人每次取1—2.5克,与鸡蛋1枚搅匀后,用植物油或不用油煎熟顿服。日两次,20—30日1疗程。
    (3)用红大戟、甘遂、白芥子各5克,朱砂10克,共研作蜜丸(0.4—0.5克/丸)1—2丸/日3次口服。
    (4)用过山虎30克,柞木40克,朱砂10克,飞天蜈蚣、川椒、乌药各10克(小儿酌减),日1剂。
    (5)猫头骨一个焙干醋煅;活蝙蝠一个剖腹,内装朱砂10克炙焦为末;天南星、白矾各30克为末,黄蜡熔化后调诸末为小丸如黄豆大,每晚临睡时大米饭送服30粒。
    (6)清创合剂 :银花15克,连翘15克,夏枯草20克,当归15克,丹参15 克,生黄芪20克,野菊花30 克,水煎服。本方为配合脓肿破溃型淋巴结结核清创术所拟,手术前后均可服用。
    (7)水红花散:水红花,一半炒用,一半生用,共研粗末,水煎温服,每次6克,1日3次,治瘰疬、肿核、结硬不消。
    (8)夏枯草散:夏枯草6份,甘草1份,共为末,每日2次,每次用3克,清茶调下。
    (9)夏枯草膏,每次10克,每日2次。
    (10) 内消瘰疬丸,每日1袋,分2次服。(11)红大戟120克,鸡蛋7只,同煮2小时,每日服鸡蛋1只。(12)猫爪草10克,水煎服。
    (六)[预防、预后及护理]
    本病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尤其是脓肿型和破溃型患者,应供给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手术前后宜忌辛辣**性食物及鱼腥发物。手术后宜卧床休息,注意伤口引流情况,伤口处用砂袋(重约500克左右),加压,以助消灭死腔,促进伤口愈合,伤口引流条于术后24—48小时拔除,5—7天拆除缝线。应劝导患者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忌暴怒郁闷和思虑过度,对预防复发有一定意义。手术治愈的患者为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应坚持用抗结核药半年以上。


二、骨与关节结核
    (一)概述
    骨结核中医称流痰,系发生于骨与关节的结核性化脓性的疾病,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所以命名为“流痰”。后期可以出现虚劳现象,因此又称“骨痨”。
    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起病很慢,化脓亦迟,溃后不易收口。因发病在骨与关节,故多数损伤筋骨,轻则形成残疾,重则危及生命。
    本病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发病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下肢、上肢。
    流痰一病,在中医文献中清代前大多混淆在阴疽(无头疽)、流注及鹤膝风等疾病中论述。清《疡科心得集》才开始把它区别开来,如说:“附骨痰者,亦生于大腿之侧骨上,为纯阴无阳之症。小儿三岁五岁之时,先天不足,三阴亏损,又或因有所伤,致使气不得升,血不得行,凝滞经络,隐隐彻痛,遂发此疡。”并指出症状的特点是:“脓水清稀,或有豆腐花块随之而出,肿仍不消,元气日衰,身体缩小,面显鸡胸鳖背之象。唇舌干焦,二便枯秘,或脾败便泄,饮食少纳,渐成童痨而毙。”以后《马培之外科医案》及《医门补要》等书亦续有阐述。
    关于本病的病名,文献中尚有许多名称,如发生在背脊的叫龟背痰;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在膝部的叫鹤膝痰在足踝部的叫拐痰等。但无论生在何处,其病因,症状和治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统称为流痰。
    (二)病因病机
    本病的致病原因,多为先天不足,骨胳柔嫩,或有所损伤,致使气血失和,风寒痰浊凝聚,留于骨胳,才发本病。流痰的形成,与肾脏的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肾主骨,肾强则骨易合而骨质坚强,外邪不易侵犯,反之则生长有障碍而骨质疏松,外邪才有隙可乘。总之,流痰的形成,先天不足,肾亏胳空是病之本;而痰浊凝聚,风寒侵袭,或有所损伤,则是病之标。在整个病程中,其始为寒,其久为热;既有其先天不足,肾亏胳空之虚,又有其气血不和,痰浊凝聚之实;当其化脓之时,不仅寒化为热,阴转为阳,而且肾阴不足的情况更逐渐显露;此后阴愈亏,火愈旺,所以在病之中、后期,常出现阴虚火旺的证候,由于病久脓水淋漓不断,脓是气血所化,故又可出现气血虚的症状。
    骨痨初起时骨内虽有病变,而外形并不明显,既不红热,又不肿胀,仅觉患处隐隐疼痛,继则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疼痛加剧,但全身情况尚无明显变化。日积月累,在原发或继发部位渐渐肿起,身热朝轻暮重,此为寒化为热,进入酿脓阶段,如脓已成熟,则患处出现透红,按之应指。破溃之后,疮内流稀脓,或夹有败絮样物质,久则疮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形成漏管,不易收口。如病变在四肢者,则肌肉日渐萎缩;病变在颈椎,胸椎、腰椎者,则四肢不遂,或浊痰不用,甚至二便失禁。若病久元气不支,而身体日渐消瘦,精神萎顿、面色无华、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虚大者,此属气血两亏。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或咳嗽痰血、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者,此属阴虚火旺,到此阶段,则渐成骨痨,预后较差;倘脾胃未败,亦有治愈可能。凡病变在大关节者,治愈率较低,若在小关节者,则治愈率较高。
    除以上辨证方法外,也可根据出现已下的特殊症状,以诊断各部的病变。
    颈椎部:患者以手托下颌,而呈颈缩俯形之态,其脓肿多出现于颈部。
    胸椎部:脊骨外突,行路时常以两手支持腰胁,小儿若患此症,在俯卧时如将两腿向后拉高,则腰部不呈正常前凸曲线,相反地保持僵直状态与大腿一齐抬起,其脓肿大多出现于少腹、髂间或大腿内侧。
    髋关节部:患肢关节不能伸直或弯曲,两臀部肌肉不对称,患肢先长后短,稍有跛行,患处不痛,痛仅在膝部。其脓肿可出现于原发病变附近,或大腿外侧较远之处。
    肘、膝、腕、踝部:受累关节肿大,上臂和前臂肌萎缩,关节呈梭形状屈伸不利,脓肿出现在原发病变附近。
    指关节部:以中指的掌指关节较多,指关节肿大形如蝉肚,脓肿穿破在原发病变附近。
    (三)鉴别诊断
    (1)附骨疽:大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起病较块,开始就有高热,病变处呈胖肿,疼痛也比较剧烈。
    (2)流注:发于肌肉,无固定部位,随处可生,大多为多发性,起病较块,疼痛较轻,成脓较快,溃后亦容易收口。
    (3)历节风:本病虽亦生于关节,日久也可出现
    肌肉萎缩,关节变形,但初起即有寒热、汗出,肢节窜痛无定处,且有多发性关节炎病史。
    (4)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10—25岁,病灶多在肩关节下方或膝关节上方,初起隐隐疼痛,皮色渐变紫黑,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紧贴于骨,掣痛难忍,终不化脓。
    (四)辨证论治
    1、阴虚阳凝
    主证 全身无力 、面色苍白、形寒怕冷,患处肿胀,隐痛,苔薄白,舌质淡红或胖嫩,脉沉细。
    治则 温经散寒,通络化痰。
    方药 阳和汤加减:熟地、炙黄芪、鸡血藤各30克,党参、当归、干姜、赤芍、怀牛膝各15克,肉桂、白芥子、熟附子、炙甘草、鹿角霜(冲)各10克,地龙12克,麻黄6克。
    2.阴虚内热
    主证 午后潮热,盗汗、遗精、不寐,消瘦、患部漫肿无头,可自行破溃,脓水清稀,持续外出,久不收口,舌质嫩红,苔薄、脉沉细或细数。
    治则 滋阴补肾,通络化痰。
    方药 加味清骨散:党参、黄芪各20克,玉竹、丹参各15克,当归、白芍、青蒿、银柴胡、知母、地骨皮、鳖甲、丹皮各12克,胡黄连、炙甘草各6克。局部用3%双氧水清洗疮面,用生肌玉红膏纱条粘附滚脓丹(红升丹30克,广丹90克,冰片4克,麝香1克,共研细末)填塞窦道,外敷消毒纱布,2日换药一次。
    3.气阴两虚型
    主证 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疮口凹陷,脓水清稀,瘘管周围皮色暗褐,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
    治则 补养气血,滋补肝肾,佐以托毒外出。
    方药 托里消毒饮加减:党参、黄芪、熟地、鳖甲、龟版、茯苓各15克,焦白术、川断、黑杜仲、当归、鸡血藤各9克,山药、乳香、没药、穿山甲各4.5克,甘草3克。
    骨结核脓肿溃破,先用五五丹提毒去腐,再敷七厘散生肌敛疮收口。
    (五)其它治疗方法
    1.外治法 初起可选用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外敷,或配合隔姜炙,雷火神针灸等法,以促其消散。破溃后,瘘管长期不愈合,可用九一丹或五五丹管线插入,或用骨痨散为细末作成药线插入以提毒去腐。若脓肿赶紧,疮面红活时,可用附子饼炙熨,以宣散寒凝,其后用生肌散或生肌象皮膏收口。
    2.刺血疗法 取委中、阳交、足三里、委阳、上巨虚、阴陵泉和阳陵泉、委上等穴或其周围显露血管,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入静脉血管壁,使之流出紫黯色瘀血约10---20毫升,血止拔罐,约3分钟去罐,继以2%碘酒棉球涂之。
    3.单验方
    (1)服用乌白散(蜀黍炭2.5克,乌蛇3.5克,乌木屑珍珠各0.5克,百草霜7.5克,白花蛇1.5克)。有窦道而久不愈合者,配合外用红丹粉(红升丹、白降丹各2.5克,轻粉、煅石膏各0.5克,或制成药条放入窦道或创面上引流并祛腐生肌)。结果:骨结核病例中痊愈42例,显效13例,好转16例,无效7例。
    (2)结核散:白芨50克,川贝15克,炒大麦面20克,砂糖275克,雷米封5000毫克,共研极细末。3克/日2次口服。
    (3)加味犀黄丸:乳香、没药各50克,麝香3.5克,汉三七13克,犀牛黄1.5克,用大黄米面50克,制粥与上药面为丸,每丸重2.5克,每晚睡前1丸用温元酒化服。
    (1)阴虚火旺、肿痛化脓者予当归12克,赤芍、乳香、没药、穿山甲各4.5克,鳖甲、龟版、银花、连翘各15克,山药30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
    (六) [预防御后及护理]
    本病预防首先要按时接种卡介苗,避免接触结核病人,注意营养和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在患病之后,要积极系统地治疗,使关节功能损失尽可能小。要按疗程坚持用药,彻底消灭结核病灶,以防复发。其预后一般


    三、肠结核
         (一) 概述

    肠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多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
    此外,还可由血行播散或腹腔内结核灶的直接蔓延引起。按其病理改变可分为溃疡型的、增生型的和溃疡增生型的三类。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诊断依据为:青壮年患者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发热、盗汗等症状;有右下腹压痛、肿块或原因不明的肠梗阻表现;胃肠X线检查发现回肓部有激惹钡剂充盈缺损或狭窄等征象;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病灶已控制,但毒性症状反见加重,病情继续恶化。
    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右下腹肿块、发热、盗汗等,因此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积聚、痨瘵等范畴。
    本病可分为脾肾虚弱,气滞血瘀,本虚标实等三类证候。
    脾肾虚弱症的特证是腹痛阵作,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腰膝疲软,气滞血瘀证的证候特征是右下腹痛、固定不移,且有瘀块;本虚标证则兼见脾肾虚弱证和气滞血瘀证的证候特征。
    (二)病因病机
    本病正气亏虚为内因,凡先天禀赋不强,后天嗜欲无节,如酒色过度、忧思劳倦,或大病久病失于调治,均可导致正气亏虚,从而成为本病的内在发病基础。
    感染“瘵虫”为外因,肺痨患者经常吞咽含有瘵虫之痰,或与肺痨患者经常共餐,忽视消毒隔离措施,或尤其它途径导致瘵虫侵犯肠道,构成本病的外来发病条件。
    本病以缓慢发病为多,但也有卒然腹痛而急骤起病者。本病病位在肠,但与脾、肾密切相关。本病的性质是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瘵虫是致病的病邪,侵犯人体以后,人体的正气势必与之相争,若邪盛正虚则为病势进展,若正胜邪退,则病势减退。
    病机转化主要决定于病邪(瘵虫)与人体正气之间的斗争及其双方力量的消长,若病邪盛,正气抗邪能力明显不足,则为邪盛正虚;若病邪已减,正气也衰,则为正虚邪恋;正虚邪恋和邪盛正虚,均属虚实夹杂,但后者要比前者为重。至于正胜邪退者应仔细辨析,如尚有余邪而正气已虚,则为虚实夹杂,但以虚证为主;若邪已除尽而正气虚弱,则为邪去正虚。
    (三) 辨证论治
    本病的辩证主要在于辨别腹痛、腹泻、发热的情况。实痛多为拒按;饱则痛为实,饥则痛为虚;得热痛减为寒,得寒痛减为热;气滞腹部多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多刺痛,固定不移;腹内结块,或胀或痛,触之可及是为瘀积。腹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实证;大便色黄褐臭秽,泻下急迫,**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多属虚证。
    本病患者的发热多为午后潮热、伴见形体消瘦,盗汗、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脉细弱或细数,为气阴亏虚所致,属内伤发热。
    本病以补虚培元、理气活血和抗痨杀虫为治疗**,补虚培元可增强人体正气,疏通气血壅滞,提高抗病能力,而抗痨杀虫,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扶正有助于祛邪,而邪去又有利于正气的恢复。
    1、脾肾虚弱
    证候: 脾肾虚弱,邪阻气滞,因而腹痛阵作,脾为气血之源,故见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纳食减少,肾虚则腰膝软。神疲乏力,苔薄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正气不足之证,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
    治法:健脾益肾为主。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药用党参 白术 茯苓 淮山药 白扁豆 广陈皮 补骨脂 吴茱萸 百部 肉豆蔻。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健脾益气;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陈皮理气和胃;补骨脂补益肾阳;百部杀瘵虫。大便秘结者,可加肉苁蓉,火麻仁润肠通便;潮热盗汗者,可加银柴胡、知母、青蒿以清虚热。
    2、气滞血瘀证
    证候:瘵虫侵犯肠道,气机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见右下腹痛;气滞又可导致瘀血内阻,因而疼痛固定不移,腹内结块,舌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涩。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
    治法:理气化瘀。方用:四逆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用北柴胡 枳壳 赤白芍 五灵脂 全当归 川芎 生甘草 百部 延胡索 没药。方中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五灵脂、蒲黄、当归、赤白芍、川芎、没药、延胡索活血化瘀;百部抗痨杀虫。腹部胀者,可加厚朴、槟榔、木香行气消胀;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代赭石和胃降逆。
    3、本虚标实证
    瘵虫入侵,邪气颇盛,而正气抗病能力已经明显不足,从而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证见右下腹痛,腹中有块,面色萎黄,潮热,盗汗,神疲乏力,大便时溏时秘,苔薄舌红,脉细弱或细数。多见于溃疡增生型(混合型)肠结核。
    治法:扶正祛邪。方用:秦艽鳖甲散合***汤加减。药用大秦艽 肥知母 当归 鳖甲 青蒿 醋柴胡 地骨皮 台党参 黄芪 白术 生地黄 天门冬 百部 赤白芍。方中秦艽、知母、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鳖甲软坚散结;百部抗痨杀虫,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生地黄、天冬养阴清热。便溏食少者,可去生地黄、天冬、鳖甲加扁豆,薏苡仁、莲子肉健脾助运。
    另柯与参曾拟治肠结核方现收录于此,供大家参考。
    治肠结核方 柯与参
    组成 生黄芪60克 炒当归24克 茯苓24克 白术20克 诃子15克 薏苡仁45克 山药30克 枸杞子30克 炙鳖甲45克 仙茅30克 白芍24克 川芎15克 党参45克 补骨脂(炒)20克 煨肉蔻15克 炒吴茱萸15克 炒阿魏15克 升麻15克 云木香12克 枯白矾12克 甘草9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用猪胰子1具在黄酒内都煮至半熟,连酒捣如泥状,拌入药末适量蜂蜜为丸,每丸重4.5克,瓷坛或大口瓶装贮备用,勿令受潮。每服2丸,于早、晚各服1次,白开水送服。
    功用 健脾温肾,养阴清热。
    主治 肠结核
    (四) 转归预后及康复
    本病患者的转归与感染瘵虫的轻重、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早期机体抗病能力尚盛,感染瘵虫较轻,多表现气滞血瘀证,以实证为主;若瘵虫未得到控制,病邪日盛,正气受损,可逐渐转化为本虚标实证或脾肾虚弱证;若患者突然腹中绞痛,伴有腹胀、肠鸣、呕吐、便秘、则提示本病已转化为走哺重证(肠梗阻),宜用大承气汤攻坚决壅,通腑泻实;若腑实不解,腹痛 拒按,腹壁板硬,应立即会同外科共商手术治疗。
    本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合理地选用抗痨西药,保证充分的剂量,足够的疗程,也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
    在康复阶段可继续选用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药,如四君子汤,八珍汤,六味地黄丸,桃红四物汤等,均有助于巩固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另患者可食用白凤膏。白凤膏制法:白鸭1只,大枣2升,参苓平胃散1升,陈煮酒1瓶,将鸭去毛,取出肠杂拭干,次将枣子去核每个中纳入参苓平胃散末,填满鸭肚中,以麻扎定,用砂锅盛鸭,文火慢煨,将陈煮酒分三次添入,煮干,然后食。枣子阴干,随意取用(摘自《十药神书》)



2# 沙发
发表于 2015-8-10 21:34 | 只看该作者
真全乎   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9: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