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insi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舌质红、无苔,能否用黄芪?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2-22 2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jinsir


   个人以为:生地黄润阴制他药之燥无错,但是,中风患者救治后最害怕也最难缠的是"痰",生地黄此处似不宜。
况且血凝不只"燥"一端,寒也可让血凝,除非确能断定血燥,不然还请慎用。其实道理类似楼上爱友慎用大剂量黄芪。
32
发表于 2012-2-24 17:47 | 只看该作者
无意中扮演了终结者。如果碍眼,自愿收回,不碍爱友交流。
33
发表于 2012-2-25 08:48 | 只看该作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你能关注本帖,我当感谢不尽,兄弟何出此言?
今日汇报病情:
昨日午饭吃的也急,且有瘦肉3、50克,突然吐出,疑为心脏病突发,惊的俺一向冷汗,后观察数分钟,未见疑云,方定。
昨天从走路姿势看来,些许进步,不咋歪了,而且只许一人搀扶即可,舌面似生薄苔,或许滋阴有效了?
今日想再改动一下方子,黄芪再加至40克,余则不变,晋希不出变故。
另,后半夜不眠,但白天不起床之前,多眠睡,估计也是睡够了不瞌睡之故。
34
发表于 2012-2-25 0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CYS2008 于 2012-2-25 09:43 编辑

请结合西药输液,血压正常偏低酌情加低分子右旋糖酐   血塞通  进口脑蛋白水解物    参麦针(黄芪)针  等等 当然注意治疗感染
35
发表于 2012-2-25 12:57 | 只看该作者
请结合西药输液,血压正常偏低酌情加低分子右旋糖酐   血塞通  进口脑蛋白水解物    参麦针(黄芪)针  等等 ...
JCYS2008 发表于 2012-2-25 09:30

1.30日入院,2.17日出院就没有再输液。
目前在家中恢复,仍口服降糖、降脂、扩管、抑聚药物,外加中药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益气通络。
谢谢版主关注。
36
发表于 2012-2-25 12:59 | 只看该作者
今日中药处方:
在原方基础上减生地之半,加陈皮3、砂仁3、杷叶6(有呃忒)、黄芪加倍。
37
发表于 2012-2-25 16:37 | 只看该作者
脾瘅转为消渴,继又罹患中风。年既长,疾既久,当梳理病源,知因何逆,随证治之。
脾瘅之疾,中州运化不力,痰湿夹淤,是一因也;经络气血阻滞,是一因也;阴气虚衰,是一因也。
中风之作,所因同前。本实表虚,侯氏黑散加味
菊花15 白术15 细辛6 茯苓30 牡蛎30 防风15 桔梗9 人参18 矾石3研末装胶囊分服 黄芩30 当归30 生姜15 川芎30 桂枝30 水蛭9另研末装胶囊分服 葛根30 牛蒡子9   水煎服 7贴
38
发表于 2012-2-25 17:22 | 只看该作者
要看整体配伍,黄芪可用,要用活血化瘀行经通络的同时用效果更佳。
39
发表于 2012-2-25 2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深知医趣 于 2012-2-25 23:08 编辑
脾瘅转为消渴,继又罹患中风。年既长,疾既久,当梳理病源,知因何逆,随证治之。
脾瘅之疾,中州运化不力 ...
邯郸居士 发表于 2012-2-25 16:37


感觉用侯氏黑散治疗中风,是剑走偏锋,用药凡常却贴合,但是对于具体的人必须加减。
另外对于为何把侯氏黑散分为两种胶囊来服用,一时想不通有何道理?
最后对于后面的汤药用葛根,也不大能理解,

感觉前面用了侯氏黑散,后面的汤药则应该针对体质来配药,以气阴两虚和通络为主。

个人所识有限,还不能理解高义,希望大家解惑下。
==============================
对于侯氏黑散和大、小续命散,感觉很相似,
大小续命散得到火神派的欣赏,有专门文章讨论之,
而侯氏黑散也注重风寒气血各个方面的虚实变化,
但是从小续命散的加减,就可以发现似乎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患者情况再进行加减。
40
发表于 2012-2-26 09:39 | 只看该作者
脾瘅转为消渴,继又罹患中风。年既长,疾既久,当梳理病源,知因何逆,随证治之。
脾瘅之疾,中州运化不力 ...
邯郸居士 发表于 2012-2-25 16:37



    谢谢老乡关注本帖。
我对伤寒、金匮不很懂,对于中风、历节篇之论述也艰涩难咽,我父亲的体质,早先似有脾虚湿滞之像,在确定糖尿病之初曾开过中药,苔腻,后来用了大剂参芪、黄连等……
对于此次发病,完全没有湿邪之迹,体瘦、舌红、口干等,故除想到益气一端,未注重燥湿、渗湿、化湿。
对于口服药物,有西药,出院时西医交代:要研碎,怕误入气管,故至今仍不敢囫囵喝,用胶囊也心存余悸。
现在头脑乱,怪平时学习浮浅,临症无主见
41
发表于 2012-2-26 09:56 | 只看该作者
要看整体配伍,黄芪可用,要用活血化瘀行经通络的同时用效果更佳。
仓公 发表于 2012-2-25 17:22


谢谢仓公,黄芪已经在用了!
42
发表于 2012-2-28 21:17 | 只看该作者
已经4天未大解了!无痛苦,有呃忒,行步略有长进,只需搀其一手即可。
舌红、无苔,不渴、口干、流涎(患侧),随只滋阴通便、调胃。
生地60 白芍30 甘草10 丁香5(缺货,改用半夏15)、炒莱菔子15 煎得,两煎一次服下,约4、5小时即便,不干不稀,便量超过平时。
43
发表于 2012-3-2 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jinsir


   根据你的描述,老人家当为阴虚有热,“脉浮弦滑,略数,重按无力”当为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舌红无苔为阴虚,黄芪能补气升阳,不宜多用,或不用,可用参代之,黄芪能助热,故张锡纯每用知母监之,呵呵,一己之见
44
发表于 2012-3-3 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insir


   根据你的描述,老人家当为阴虚有热,“脉浮弦滑,略数,重按无力”当为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舌红无苔为阴虚,黄芪能补气升阳,不宜多用,或不用,可用参代之,黄芪能助热,故张锡纯每用 ...
xxylxr 发表于 2012-3-2 11:45

谢谢您的关注。
老人已送回农村老家了,况且不愿意再服中药,嫌苦,不愿意锻炼,嫌累,真是难办!
45
发表于 2012-3-3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jinsir

未知近况?
46
发表于 2012-3-3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ddljxs 于 2012-3-3 10:49 编辑
家父于上月30凌晨突发脑梗塞住院,检查梗塞面积达1/3,但与症状不符,就是梗塞重,症状轻。
左侧肢体不遂,言语不甚清,大便无知觉,小便为迟知(说尿时已经尿出部分),脉浮、弦、滑,稍数,左小于右,不任重按,舌 ...
jinsir 发表于 2012-2-20 16:34



    黄芪可以用,配合石斛(量略大)、西洋参,三七等。不愿意服中药,知柏地黄丸可否?
47
发表于 2012-3-3 12:04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同意5楼的意见。另据文献报道,黄芪对于糖尿病也有治疗作用。
48
发表于 2012-3-3 1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insir

未知近况?
Honxin 发表于 2012-3-3 09:49



    近来还好,今日回了趟老家,看望父亲,饮食、睡眠、行动还算可以吧,只是老人心理有些问题(家母在父亲住院期间去世,未曾见上一面),终归要度过的,需要时间。
现在就是加强锻炼,多多行走、运动才能逐渐恢复,因不配伍吃药,所以中药也停了。
谢谢关心!
49
发表于 2012-3-3 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wddljxs


    现在中药停服,主要是不配伍,心理有障碍。
谢谢关心!
50
发表于 2012-3-3 19:45 | 只看该作者
近来还好,今日回了趟老家,看望父亲,饮食、睡眠、行动还算可以吧,只是老人心理有些问题(家母在父亲住院期间去世,未曾见上一面),终归要度过的,需要时间。
现在就是加强锻炼,多多行走、运动才能逐 ...
jinsir 发表于 2012-3-3 17:16



    楼主节哀顺变啊
51
发表于 2012-3-4 14:30 | 只看该作者
中风,舌红绛无苔,阴已大伤。水不足,木气无根,极易动风。黄芪当慎用。不仅黄芪,一切搜剔的药都应慎用。现在既然病人不配合,看来我来晚了。不过金老师的事情,还是要提点意见,我的意见考虑以龟板为主滋阴试试。
52
发表于 2012-3-5 08:07 | 只看该作者
中风,舌红绛无苔,阴已大伤。水不足,木气无根,极易动风。黄芪当慎用。不仅黄芪,一切搜剔的药都应慎用。现在既然病人不配合,看来我来晚了。不过金老师的事情,还是要提点意见,我的意见考虑以龟板为主滋阴试试。
合家欢乐 发表于 2012-3-4 14:30



    合家欢乐仁兄好,能来不晚,谢谢你的关注。
你的意见我会在以后加以留意的。
53
发表于 2012-3-5 11:06 | 只看该作者
仔细学习一下,各位老师理法精妙啊,望老人早日恢复
54
发表于 2012-3-5 14:32 | 只看该作者
医道老师的通淤煎我看还是可以在用的,对病人的精神状况也可改善。
55
发表于 2012-3-8 09:00 | 只看该作者
外感之时应该使用金水六君煎,舌干红时还是用玄参代替生地之母的好,因后两者伤肾气
56
发表于 2012-3-16 09:3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家的回复,后面的处方比较好,如某公所言,用点虫类药,我个人觉得,加点柴葛根、桑枝之类或许有助于通络,黄芪可用,但效果可能不尽人意,仅供参考。
57
发表于 2015-1-18 20:09 | 只看该作者
是否考虑用:补阳还五汤
58
发表于 2015-1-23 18:38 | 只看该作者
jinsir 发表于 2012-2-22 13:44
言之有理,我觉得虽有阳气不足,但不明显,手脚虽有时凉,在被窝暖一暖,就得温。

阳郁,不是胸腹皮热,而四肢冷吗?胸部喜温,说明里面不热?
59
发表于 2015-1-23 1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191420447 于 2015-1-23 19:59 编辑

川芎配三棱(化瘀)25克/6克      冰片石菖蒲(开窍)7克   僵蚕15克  南星9克       磁石5克  琥珀10克   柏子仁  酸枣仁   茯神(安神利尿利便)   白勺或当归  柴胡   白芷  葛根(引经)   熟地     丹参15克  桂枝6克     
也可适量加麻黄   

用人参、大枣、桂圆,冲水喝就可以。不用黄芪。
60
发表于 2022-10-16 21:36 | 只看该作者
老人的中风跟你的胡乱用药有直接关系,单味药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胡乱组方,胆子太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8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