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tch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学习20111101(有奖读图第三期 获奖名单揭晓)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12-12 21:55 | 只看该作者

心电图学习20111101(有奖读图第三期 获奖名单揭晓)

版主提供的资料中也提到:一些不典型文氏现象由双径路引起,特点是PR间期大幅度增加或成倍增加。

这里的“大幅度增加或成倍增加”与“增加60ms”是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前提下,用不同的诊断标准。

在出现文氏现象时,假如用“增加60ms”的标准,将导致过度诊断,但“大幅度增加”究竟是增加多少?多数学者意见不一,有人认为100ms,也有人认为必须成倍延长,也有人认为必须在S1S2期前**下满足条件才能诊断,除非其他**方法诱发明确的房室结折返。

双径路被诊断泛滥的现象,被很多大牛多次提出,“增加60ms”诊断双径路传导的前提是出现在期前**S1S2间期缩短10ms时,或者S1S1**时增加60ms,但存在两个各自基本固定的PR间期,而非文氏现象时,当然了,文氏现象时PR间期增加60ms,不能绝对说一定不是双径路引起,但其可靠性不高,不宜诊断。

最后,还是前面提到过的,假如版主认为文氏现象时增加60ms可以诊断双径路的话,那么这份图中0.28和0.32s时应该考虑从快径路下传,0.38s时增加了60ms,才考虑从快径路改由慢径路下传,或者0.28s及0.32s已经由慢径路下传,0.38s时改从另一条更慢的径路下传。
32
发表于 2011-12-13 14:11 | 只看该作者

心电图学习20111101(有奖读图第三期 获奖名单揭晓)




   对于双径路的诊断,我也对于PR间期增加≥60ms的一个交待。正如你所说“假如版主认为文氏现象时增加60ms可以诊断双径路的话,那么这份图中0.28和0.32s时应该考虑从快径路下传,0.38s时增加了60ms,才考虑从快径路改由慢径路下传,或者0.28s及0.32s已经由慢径路下传,0.38s时改从另一条更慢的径路下传。”  你这个思路我也不反对。由于这名患者没有后续检查,也未做电生理检查,所以有些诊断是基于现象的解释,而非精准的阐述。同理,一份心电图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阐述。就是目前国内的心电图方面的泰斗,相互之间也有争论。所以我不反对你的看法,但我保持自己粗浅的意见。至于孰是孰非,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你及广大爱友能有更好的见解、诊断。另外,这份有奖读图的帖子,已发表一月有余了,我粗看了一下你的回帖,只有部分的阐述,而没有全面的诊断、见解,希望能在以后的讨论中看到你的精彩。
同时,热情希望你能积极参与心电图讨论,积极参与有奖读图的活动,在讨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展现你的风采。
33
发表于 2011-12-15 20:07 | 只看该作者

心电图学习20111101(有奖读图第三期 获奖名单揭晓)

本帖最后由 trg 于 2011-12-15 20:11 编辑

“一份心电图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阐述”--同意风影版主的说法。

这份图我和风影版主的结论就存在着争议,但是丝毫不影响最后公布的结论。结论的正确与否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吧我们各自的观点说出来。对于这份图我一直是坚持我的自己的诊断。最近一段时间事情很多,很少上网,今天把我对这份图的理解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这份图争论的关键点在于红色PR间期是否下传和QRS波形态的变化。


第一张图红色的PR,我认为没有下传,我测量一下,基本上有固定的逸搏周期,固定的逸搏周期--足可以证明没有下传心室,只是巧合的PR,我认为,患者本身就存在传导延缓的问题,过于长的PR才能下传,短的倒没有机会下传。至于蓝色PR间期应该是相等的,理由是看似短一些的P正向部分明显变窄,我考虑为仪器的原因所致,尤其这类心电图不是心电图机描记出来的,常常出现P-QRS-T形态的变化。

如果呈现rS型的QRS定位高位室早的话,红色的PR后的QRS可以用融合波解释,但是第二张图的红色的很短的PR后的QRS不好解释了。所以诊断不可能是融合波了。

关于QRS波形的变化,有人认为交界性逸搏是呈现rS型,红色的PR后下传的QRS呈现rsr’应改为窦性下传,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看第二幅图的很短的那个红色的PR诊断交界性逸搏应该没有问题,那么它也有同样的呈现rsr’QRS波,(相同的rsr’型的逸搏在风影版主另外提供的图片上更多)怎么解释?所以,我认为第一张图的红色PR同样没有下传,在阻滞的时候,有固定的逸搏周期应该重点考虑逸搏,呈现rS型的QRS可以考虑伴有非时相形室内差传。

还有就是我诊断的是高度阻滞,其实也觉得太合适,理由是如果考虑连续的交界性逸搏的话,窦性P波没有下传多是由于干扰性的房室分离造成,本图PR间期明显延长并伴有窦性P波脱落,诊断I度和II度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如此慢的心室率出现连续四次的交界性逸搏心律,我总觉得单纯诊断一个II度过于轻了,因此诊断高度未尝不可,如果能够在长导联连续监测到连续阻滞的窦性P波,诊断就清楚了。对于I度和II度能否同时诊断,我认为是可以的,最起码提示临床这与单独的II度阻滞不同。

另外对于是否是窦性P的问题,我的意见是能够确定是窦性P波,理由是V1导联的P波呈现先正后负的形态,是典型的窦性P波的特点。

以上是我的看法,我只是说明我对于此图的看法,不恰当之处请各位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htchb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9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