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胃肠] 中西医诊治慢性肠病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西医诊治慢性肠病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诊治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汪红兵 张声生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



              小丽参加工作两年多了,平时在学校时身体棒极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也没觉得肠胃有什么毛病,但近期总觉得腹部不适,腹胀,大便时干时稀。由于工作繁忙未正规诊治,最让小丽觉得狼狈的是,这种病有时腹泻,有时又便秘,最近一段时间她就总是腹泻,一天至少有三四次,有时候正接待客户时,不争气的肚子又闹“意见”了。但来到医院,经过胃镜、结肠镜、
            X线胃肠造影都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病变。时间长了,连她的男朋友都说她是装病。为此,小丽觉得苦恼极了。她为何无故又泻又便秘呢?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组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临床症候群,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等,但无器质性疾病(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指标等异常)的证据,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的功能性疾病。IBS呈良性过程,但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心身、工作和生活质量,耗费了大量有限的医疗资源,因此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

               肠易激综合征仍然属于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的概念。习惯上,根据临床表现IBS分为腹泻型(diarrhea-predominant)
            、便秘型(constipation-
            predominant)和便秘腹泻交替型。中医学没有肠易激综合征病名,根据临床证候,可归属于“泄泻、腹痛、便秘、滞下、休息痢、郁证”等病症范畴。

            一、流行病学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男女之比约1/2,占消化科门诊量的30-50%。在西方国家约20-30%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发展中国家就诊人数远低于实际患病人数,我国IBS患病率约占人群的15%。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仍不十分明了,目前认为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 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有人认为IBS患者更易出现焦虑、精神压抑等心理异常,各种精神性疾病如忧郁、癔病等的发病率也高于普通人群。
              (二) 胃肠动力学障碍:
              IBS患者肠道动力改变主要以结肠动力紊乱为表现,还可以伴有食管、胃、小肠以及直肠**功能紊乱,可在全胃肠出现症状,甚至胆囊、膀胱动力异常。许多研究证实IBS患者有肠道动力学异常。早期的研究提示IBS患者结肠肌电活动与正常人是不同的,其结肠平滑肌的3周期/min的慢波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有人推测这种异常慢波可能是IBS患者发生结肠异常收缩的基础。
            但上述观点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另一些研究表明这种平滑肌电活动的差异可能是非特异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IBS患者小肠的动力学改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目前的研究还不能证明IBS患者是否有确切的肠道动力学改变,以及其症状是否与肠道动力学改变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三) 肠道感染与菌群失调:
              在病原体已被清除,粘膜炎症消退后发生IBS,称为感染后IBS。约1/3的IBS病人在患病前曾有急性胃肠道感染史。研究认为痢疾、肠炎、受凉、凉食等是IBS危险因素。研究也表明内脏敏感性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说明了IBS的发病可能有炎症因子参与。一些学者报道IBS患者的粪便培养需氧菌计数明显高于正常,说明菌群失调参与IBS发病机制。
              (四) 神经内分泌因素:
              IBS患者存在着某些胃肠激素的变化: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乙状结肠粘膜内血管活性肠态(VIP)、生长抑素(SS)、P物质(SP)和胃动素(MTL)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异常且存在微循环障碍。腹泻型IBS患者血中VIP含量升高可能是其临床出现腹泻症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便秘型IBS患者血中神经肽Y(NPY)含量的降低可能是机体为对抗便秘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鸟苷素是调节肠道水及电解质的分泌、加强结肠平滑肌的运动的重要物质,故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胃-结肠反射的异常改变是腹泻和便秘IBS亚型主要区别之一。随着脑肠联系和肠道神经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许多困惑问题归属于神经功能不全。
              (五) 遗传因素与其他:
              IBS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IBS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但尚需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饮食结构不当及饮食习惯改变,以及道德、药物、理化、季节因素等可能参与其中。
              总而言之,IBS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它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心理、情绪、社会及环境因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受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制约。因此IBS是在特殊的基质基础上,以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为中介,以社会心理因素**为契机而触及的心身疾病。

            三、诊断标准
              IBS的诊断因缺乏形态学、生化异常改变,尚未发现明确的病理生理改变,故目前为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的诊断标准。1998年世界专家工作组依据实践,修改并制定了罗马II标准以提高准确性。
              (一) IBS罗马II标准
            IBS罗马II标准
                  在先前的12mo中,腹部不适或腹痛有12wk时间,发作不必是连续性的,症状符合以下3点中的2点排便后缓解
                    排便频率改变
                    粪便性状改变

                  以下症状补充支持IBS诊断排便频率异常(“异常”定义为排便次数≥3次.d-1或≤3次.wk-1)
                    粪便性状异常(硬结或稀便/水样便)
                    排便过程异常(紧张,急迫或排便不尽感)
                    粘液便
                    腹胀或腹部膨隆感

                  IBS症状分型排便次数<3次.wk-1
                    排便次数>3次.d-1
                    粪便硬结或结块
                    稀便或水样便
                    排便用力
                    便意窘迫
                    排便不尽感
                    粘液便
                    腹胀或腹部膨隆

                  腹泻为主型具备2、4、6中的1项或多项,但不具备1、3、5中任一项;或者具备2、4、6中的2项以上而不具备1、5中任一项。
                  便秘为主型具备1、3、5中的1项或多项,但不具备2、4、6中任 一项;或者具备2、4、6中的2项以上而不具备2、6中任一项。

              (二) 鉴别诊断:
              由于IBS属于排除性诊断,所以鉴别诊断尤其重要。鉴别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肠道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乳糖酶缺乏、甲亢、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缺血性肠病等。

            四、中医学的认识
              (一) 病因病机:
              IBS的主要病因病机有饮食不节、外感时邪、情志失调、素体阴虚或阳虚,致使脏腑气血失调,而出现气滞、瘀、寒、湿、热等内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其病位主要在肝、脾胃及大肠,甚则与心肾有关。其病证虽以脾胃为主,但其本多在肝,由于肝失疏泄,致使肝木乘脾,导致脾失健运而泄泻;或因气机失调而致腹痛,而气机不畅或疏泄不及,则可使粪便内停,久之则形成便秘。因此,肝郁脾虚是IBS的主要病机,同时脾虚、湿热、寒凝、气滞等虚实夹杂证候也是本病的病理特点。
              (二) 辨证分型:
              临床分型目前尚未统一,《中医胃肠病学》概括为以下证型。
              1 .肝郁脾虚
              症状:每因情志怫郁即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急躁易怒,嗳气少食。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郁乘脾,脾失健运。
              2. 寒热夹杂
              症状:腹中作痛或肠鸣腹泻,便下粘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作,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舌红苔腻;脉弦滑。
              病机:肠胃不调,寒热夹杂。
              3. 肠道津亏
              症状:顽固性便秘3-4日1行,硬结难下,大便为卵石状、羊屎状。部分患者可在左下腹触及条索状包块,少腹痛痛,伴失眠、头痛、烦闷、手足汗出。舌红少苔或苔燥;脉弦。
              病机:肝郁化热灼津,大肠失于濡润。
              4. 脾胃虚弱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与**性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上腹部隐隐作痛,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缓弱。
              病机:脾气亏虚,运化失调。
            五、中西医治疗  
              对IBS来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药物疗法、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各种疗法的单独或联合应用可能有效,总趋势预后良好。
              (一) 西医:
              目前对IBS的治疗尚没有一种药物和单一疗法能对病人完全有效,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饮食、中西药物及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
              (1)微生态疗法双歧杆菌制剂;
              (2)肥大细胞稳定剂或肥大细胞产物拮抗剂;
              (3)解痉镇痛药,如奥替溴胺、抗胆碱能药,如美贝维林钙拮抗剂,如硝苯吡啶;
              (4)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
              (5)止泻剂,如洛派胺;
              (6)通便剂;
              (7)抗抑郁药;
              (8)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5-HT4受体拮抗剂、K受体激动剂,如非多托秦、聚卡波非钙、亮丙瑞林、胆囊收缩素拮抗剂,如氯谷胺、选择性毒覃碱M3受体拮抗剂,如扎非那新。
              (二)中医:
              1. 肝郁脾虚
              治法:抑肝扶脾,调理气机。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
                炒白术12g,生白芍12g,防风9g,炒陈皮10g,柴胡9g,煨木香6g,炒枳壳10g,制香附10g,生甘草5g。
              2. 寒热夹杂
              治法:调和肠胃,寒热并用。
              方药:乌梅丸加减
                乌梅10g,细辛3g,党参15g,炒白术10g,炒川椒6g,制附子5g,黄连6g,炒黄柏10g,茯苓10g,炮姜10g,煨木香10g,当归10g,炒白芍12g,甘草6g。

              3. 肠道津亏
              治法:润肠通便。
              方药:一贯煎加减
                北沙参15g,麦冬12g,当归12g,生地25g,川楝子10g,白芍12g,玫瑰花(后下)6g。
              4. 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
                党参12g,炒白术10g,茯苓12g,白芍12g,山药12g,炒扁豆12g,莲子12g,薏苡仁15g,砂仁6g,炒陈皮6g,木香6g,甘草6g。
            辨证分型及理法方药
                  辨证分型病机治法方药
                  肝郁脾虚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抑肝扶脾,调理气机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味
                  寒热夹杂肠胃不调,寒热夹杂调和肠胃,寒热并用乌梅丸(《伤寒论》)加减
                  肠道津亏肝郁化热灼津,大肠失于濡润润肠通便一贯煎(《续名医类案》)加减
                  脾胃虚弱脾气亏虚,运化失调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六、存在问题与展望
             
            日益增多的证据显示IBS发病受精神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的综合调节,其中炎症至少对部分IBS患者的发病机制起重要作用,用新的思路来研究IBS的发病机制,将提高我们对IBS认识的关键。同时,加强对本病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进一步探讨其病机及证治规律,找出有特异性的指标,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目前IBS的研究仍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与公认的动物模型。2、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与病证疗效评定标准;3、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和肯定的方案。胃肠病学工作者仍须积极努力。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4: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