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035|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救医学]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2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冷丁 于 2011-6-28 17:02 编辑

作为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工作一年来经历风风雨雨,感触颇多。
           提起县级急诊科,大家形象称之为“接诊科”,认为无非是担架抬起病人出现场,救护车拉上病人去医院,电梯送上病人进病房。其实,满不是这么回事。
           从接到病人完成简单的问诊及体检,在一没时间、二没设备的万分紧急下 ,短短数分钟,要完全凭经验做出初步判断、危险的等级、临床用药及其他治疗措施,同时完成医患交流、医疗文件签字等等,真的太难了。
           从病人上车直到医院,最多一小时甚至数分钟时间,要根据病人危险等级,决定是否可行进一步医器检查,是否直接送入病房,送到哪一个科室。要做到面面俱到,确实太难了。遇到疑难重症病例,如果在省院,有急诊病房,倒还可以担待,毕竟都是一个科室的同事。偏偏象我们,送入病房首先要接受专科医生挑剔的眼光,还要求爷爷告奶奶般的寄希望对方留下病人。末了,还免不了受人家白眼。急诊人地位低啊!
           然苦中亦有乐,哭中还带着笑,困难面前磨练出的是急诊人不屈的意志和超凡的能力。
           一年来,酸甜苦辣,感触良多。现将点滴心得及典型病例,择其精要,细细记录下来,博同行一笑。
病例一:医疗陷阱(十天前一病历)
           ***主诉:“头晕两小时。”十分钟车至现场,见:一女性病人,29岁。问有何症状,答:仅有头晕,一小时前入厕时短暂晕厥(此陷阱一)。随补充主诉:“晕厥一小时。”查体:神志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急查睑结膜,苍白——失血性休克?急测血压,60/40。心中隐隐有所怀疑,一边指挥快速补液急救、吸氧,一边继续问诊:有无其他症状?答曰:无(此陷阱二)。遂深问之:是否腹痛。才勉强点头。即按压下腹,剧痛,拒按,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心中已明。
            至车上,继续问诊月经情况,答曰:上次正常,本次该至未至(此陷阱三)。再问婚否,答:已婚(此陷阱四)。
            这回轮到家属发问:医生,到底什么病,这么凶猛?
            我脱口而出:宫外孕破裂并失血性休克。
            话一出口,车内气氛顿觉紧张。
            良久,家属淡淡的说了句:查查再说吧。
            心中不解。
            送人妇科,明确诊断后输血,手术。术中见;输卵管妊娠,胎儿八十天大小。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病人丈夫已死两年。我晕!
           想起了我的一位同事。对一未婚少女下‘宫外孕’诊断,令该少女跳下床,夺路而逃。当时暗暗一笑。
          而今,五十步笑百步矣。可笑。
          曾牢记未婚少女,不要说出‘宫外孕’诊断的圣训。而今,这一铁训又要增添新的内容:
          一:未婚少女;
          二:已婚,丈夫已亡;
          三:已婚,丈夫未亡而长期在外者;
          四:已婚,丈夫在家而长期分居者;
          五:已婚,丈夫在家未分居而近期无性生活者。
          哈哈哈。。。。。                                                                               【待续】

          ‘病案一’之所以称为医疗陷阱,是因为在医疗过程中,患方有意无意隐瞒了大量医疗信息,并做出了错误诱导。从而造成医务人员在预判及诊疗中可能出现偏差,易产生不可估量后果。
          在这一病例中:陷阱一,家属只诉头晕,其与晕厥在危险等级上属两个概念。医务人员从心理、行为上的重视程度肯定会有所不同。我院比较负责的老司机,每次出车都要问我一句‘什么病’?然后或唱歌或鸣笛飞驰而出。而我心中早已酝酿了必要预案。
          陷阱二:‘无其他症状’,是令医生颇为头疼的一件事,一个无头案,毫无线索可寻,你说急人不急人。
          陷阱三:宫外孕,上次月经时间正常,量正常,你说正常吗?完全是干扰诊断,引人入歧途。
          陷阱四:叫我怎摸说呢?丈夫已亡两年,宫外孕,当着家属的面。家属没骂我算是好的了。惭愧。
          ------医疗有陷阱,从业须谨慎!

          闲话少叙,请看下一组:心梗系列。
          【病例二】咽部不适
            行车半小时至现场:一男性病人,59岁。自述,半小时前突发全身不适,短暂晕厥《约一分钟》坠床。现觉,‘咽部不舒服,全身不舒服’。无胸、肩、背及腹部疼痛,无胸闷压气等症,无头痛头晕及定位体征。既往体健。问之是否咽部紧缩感、疼痛,答:否。体检:呼吸20,脉搏78,血压100|68,神清,精神萎靡。心音低鈍,脉弱。
           曾经见识过咽部‘紧缩感’心梗。今咽部不适、全身不适,心音低鈍、脉弱。 当即按心梗处置,用药、吸氧、签字。【车内无心电图机】
           送至病房,早已等在院内的家属【满身酒气】,不听劝告,要求入住神内,多次劝阻,无果。家属怒目以视。
           无奈何急推神内,才进门口,急喊‘心电图’。
           详细交接病情、诊断、用药及家属要求。就是不说抬病人下担架【有时候急诊人需要一点油滑】。
           出具入院证,详细记明家属强烈要求入住神内。等接诊医生抬病人入床,转身走人。
           后电话回访,心电图示:急性心梗。转心内后家属要求过高,连夜转省院,介入术后2-4小时死亡。可惜。
           本次能做出正确诊断,缘于数月前一次惨痛的误诊经历。这又是下一个特殊病例。                                                           【待续】

【分析】心梗的症状多种多样。本例初期出现烦躁、晕厥,主要因为急性心梗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从而使脑供血骤然减少所致。机体逐渐适应后。矛盾集中在咽部----一种肌痉挛所致不适症状。
为什么心梗会引起离心脏较远的部位发生疼痛呢?人们的心脏上广泛分布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些神经同人身体各部位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联系。当心肌某个部位发生梗塞时,**这个部位的植物神经,反射到躯体不同部位,就会出现疼痛,这就叫“放射痛”。如下壁心肌梗塞就经常表现为上腹痛或腰腿痛,前壁心肌梗塞则会出现放射性牙痛、咽喉痛、肌痉挛等。
             事后想想,有点后怕。病人症状不典型,又无心电图支持。假若误诊,怎么办?心理一直比较矛盾。
             现提出这一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出诊时,怀疑心梗,而又无心电图支持,怎么办?

            【病例三】失语--------一个惨痛的教训
              初冬的某一天,街灯初上,夜色阑珊。北风带着些许凉意,飘零的落叶卷缩在无人的角落。大门口时不时走过稀落的人影。
              急诊夜难得的宁静。一种寂寞感爬上心头。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打破了寂静。又一项任务等待执行。
              急救车呼啸而至现场。见:一老年女性病人,77岁。因‘脑梗塞后遗症、左侧股骨颈骨折’卧床一年。家属代述‘一小时前吃饭时,突发呕吐【非喷射】,继之短暂晕厥。数分钟苏醒后,口不能言,持续不缓解‘。问诊【病人可用肢体语言交流,口中发出呜呜的声音】伴轻度头晕,无头痛,无胸肩背痛,无胸闷气促等症。体检:t正常p78 r20 bp110|70 神志清,精神萎靡,慢性消耗病容,双肺呼吸音清,心音尚可,律齐。左上肢肌力4级【与平时一致】,左下肢功能障碍【股骨颈骨折未处理】。
              拟诊脑梗塞。予甘露醇滴入。拉至ct室。
              示:陈旧性脑梗塞、脑萎缩。未见新鲜灶。
              一时傻眼。发病时间短,病灶未显现?那为什么血压不高?病人已拉到电梯口,到底怎样分诊?
              不知怎么想的,稀里糊涂送到了神内。可能第一印象左右了我的大脑。
              第二天一大早,急忙电话回访。神内医师仔细体检,发现坐上腹轻压痛。急心电图检查:急性心梗。治疗四小时后因病情较重,放弃治疗而出院。临走家属说误诊了。
              悔恨、羞愧、不安。。。。。心理满不是滋味。郁闷了好几天。
              回家后大量翻看资料。有一条映入我的眼帘:老年病人,警惕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心梗!惭愧啊!
              急诊人的压力谁能给解啊!
              从此,遇到三例类似病例,无一漏过。算是一点补偿吧。
                    
              自以为对心梗的诊断已得心应手,不料,一月前的又一例病人让我那浅薄的大脑又经历了一次冲击。
               这又是下一个精彩故事。                                                                                               【待续】

               【病例四】头晕、恶心
                一个月前的一天,科里接到我院副院长【心内出身】的一个电话,说是邻居病了,速派车来接。
                到达现场:一女性病人,60岁。自诉‘头晕、恶心二小时’在家按‘颈椎病’输液,效果不明显。既往确诊颈椎病两年。
                置车内,继续问诊,无胸、肩、背疼痛,无胸闷、压气等症。体检:p78 bp130\75 神志清,精神可,瞳孔等大等圆,胸、腹无压痛。四肢活动正常。
                病史很简单呀。
                三分钟到达医院。推车准备去神内。院长一步赶到,急喊:去心内。
                不觉一愣,心中纳闷。
                及至病房,掏出心电图:下壁心梗。
                原来:在诊所用药后,症状无改善。请院长会诊【毕竟是邻居】。借心电图确诊。我晕。
                后冠脉造影:右冠梗塞。
                我彻底晕了。到底心梗是什么。                                                                                      【待续】
         
                好了。暂时轻松一下,给大家说一个笑话。
                昨天值班,与同事聊天,说到了我院的一个经典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话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便血’男病人托熟人求治于我院x大夫。即行常规指检。病人膝胸位,x医生左手放置臀部,刚分开**。就那么巧。病人一个忍不住,‘璞’的一声,放疗一个屁,x大夫尴尬不已。周围学生、家属使劲憋着,不敢笑出来。
                好在检查很快结束,告之,痔疮,没什么可担心的。病人感激不已,而又觉很不好意思。
                于是,下来床,满面通红地解释道:
                ‘x大夫,其实刚才那是你'伯'【掰】的屁’。-----注:河南话‘伯伯’念baibai.
               众人终于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不已。
               此故事作为经典,在我院流传至今。                                                                               【待续】
              
               继续我们的心梗之旅。
               【病例五】烦人的‘胆结石’
                这是三年前我的同事经历的一个病例。今拿来引用,在此致歉并感谢。
                三年前的一个晚上。一女性病人来我科求治,60岁,主诉‘右上腹持续疼痛半小时’。无胸、肩、背疼痛,无胸闷、压气等症。追问病史,患胆囊炎、胆结石半年。体检:t36.7 p68 r18 bp120|65 神志清,表情痛苦。双肺、心无异常。左上腹无异常。右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遂复查b超,提示:胆囊炎、胆结石。推至外科。抬头见心电图室人正在现场,正欲返回。同事随口说了句:再做个心电图吧。
                 机器一拉,吓了一跳,急性心梗。慌忙拉入心内。心中暗呼:侥幸。
                 临床实践中还见有以‘右頚、右肩部疼痛’、‘意识不清’等等为首发的急性心梗。而报道中还有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心梗。
                 那么,到底心梗是什么?下面结合临床实践及文献资料,试总结如下,不当之处,大家批评指正。
                 一、疼痛
                 以前见爱爱医同道指出:上至上颌,下至下腹的疼痛,均应排除心梗。很精辟!
                 但文献亦有‘头痛’、‘双下肢疼痛’者,确诊心梗。
                 故不妨修改如下:
                 三十岁以上【网友 ybdx2000提醒,应放宽至25岁,是应该全部包括,还是考虑绝大多数。大家思考、发言】,全身疼痛,和|或伴心音低鈍病人,首先排除心梗;
                但,对于老年病人,警惕无痛性心梗的可能。有人统计;老年病人急性心梗无痛性约占七成。可能是老年人痛觉减弱、痛阈高及痛觉传入末梢变性坏死有关。
                二、晕厥、精神失常
                可能是急性心梗致脑灌注不足所致。
                三、胆囊炎型
                四、脑血管意外型
                五、消化系统症状型
                六、泵衰型
                七、心律失常型。
                需要指出的是,二到六型主要见于老年人。故,对于六十岁以上老年病人需格外注意。                                           【待续】
  
                【 病例组六】急诊之夜------过敏
                 一月前的一个晚上。气候反复,忽冷忽热。急诊室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真不知现代人的体质竟然会这样不堪。而接下来的连续四个过敏病例又着实令我惊讶不已。现如实记录下来供大家掺考《唯次序有所调整》。
                 例一。女,22岁。主诉“全身皮疹二天”,自诉二天前,服用茯苓丸后四小时,出现全身多出红斑,发痒。后范围逐渐扩大、颜色加重、瘙痒,影响夜眠而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可。全身多处红色斑疹。诊断药物过敏,予扑尔敏、甲氰咪胍、VC及小量激素治疗。
                 不到五分钟,第二例就诊。一女性病人,孕8月,主诉“下腹及下肢皮疹十天”。自诉瘙痒,夜不能寐。亦未接触特殊过敏源。体检:下腹及双下肢上段密布紫红色斑、丘疹,局部有抓挠痕。结合病史,诊断妊娠疹。因涉及胎儿问题,建议妇科就诊,咨询是否需要保胎。
                 正谈话间,第三个病人来到。为一50岁妇女,从事养殖业,病史比较特殊。自述半月前为鸡注药时【抗生素】,鸡抓伤手背,药液污染伤口。后逐渐出现左侧口腔黏膜肿胀,数天后自行消退,继之,出现左侧面颊肿胀、麻木。再后来轮换到上唇肿胀麻木,自行消退后,再转至下唇部。现下唇部明显肿胀、麻木,颜色正常。怀疑过敏。药物治疗,并告之注意事项,不适随诊。
                 看完后,惊奇不已。短短半小时内,连续看了三个过敏,也太多了点吧。
                 不承想,惊奇还在后面。
                 十点多,随着一声紧急刹车声。急诊室内多出了一男一女。打头的女士手捂着眼。自述三天前因‘上感’在诊所输注先锋必、替硝唑。今日第三次输液,刚刚换上替硝唑五分钟<约滴注20毫升》,突发头晕、心悸、黑矇。急静注地米五毫克。开车三分钟至我科。现双眼视物模糊,咽部紧缩感。急测血压120|90,心律88。以替硝唑过敏收住。
                 第二天翻看记录本,一夜之间,看了九个病人,竟然有四个过敏。
                  为什么现在有那麽多人过敏?而爱爱医同道讲,所有药物都有过敏可能。为什么?
                 思索了许久,个人总结了下面几点,供大家讨论参考。
                一、个体体质问题
                       内因永远占第一位。为什么同样药物对绝大多数人正常,而有人就过敏?个体差异是主要原因。曾有爱爱医网友总结:肾阳虚体质人容易过敏。我不懂中医,不敢妄下断言,但这是否提供聊一条诊断及治疗思路?大家思考。
                二、药物自身问题
                       现在的药物品种繁多,五花八门,而药品质量良莠不分,参差不齐。我国的化工业又相对落后,提纯工艺有待提高【不信,看美国、印度及国产的善宁价格、疗效】。药品内杂质增加了过敏发生的几率。特别是中成药,尤为突出-----声明一点,我是民族医药的支持者。听医药从业者讲:只要用过拜耳公司青霉素一次,终生不用再皮试。这是何等的质量保证!反看我国,间隔三天,皮试;换厂家,皮试;换批号;皮试。饶是如此,依然过敏。
                三、药物影响
                        现代人体质减退,有个伤风感冒,动辄吃药、**、输液。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造成免疫功能的埙害。客观上造成过敏的多发。
                四、化工品泛滥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植物催熟剂的长期影响,必然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反过来影响人体功能状态。
                五、大气污染
                        这点大家深有体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天不再蓝,水不再清,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再纯净。机体的内环境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化学品的过度反应或许就是一种。
                以上几点,纯属自己薏猜。不当之处,大家斧正。                                                                                         【待续】
(又添加 一条)六:社会因素
                                 现代人社会压力增大,生活不规律,不良习气增多,导致生、心理失调,客观上影响了人的免疫机能,这也可以算是原因之一吧


                   近日,与同事聊起第三例过敏病例。同事考虑:食物过敏。抓伤手背已半月,而伤口部无症状;过敏部位集中在口周,应为持续饮食因素所致。深以为然。
                  忽然又想起两年前的又一例过敏病例:
                  两年前,拜访外院朋友。进屋等了不到一分钟,朋友从放射科赶回来,兴冲冲地说道,告诉你们一件新鲜病例,保证没听说过。
                   一下肢骨折病人,手术切开矫正、钢板固定治疗。十月后复查,骨不愈合。再次切开对位,钢板螺钉固定。半年后复查,仍不愈合。深以为奇。
                  仔细询问病史,病人身上悬挂铁类饰品时,接触部位起红、发痒。遂改用钛合金板固定。今来复查,愈合良好。
                  原来铁过敏。奇。
                  真是不虚此行!                                                                                                                                                【待续】

                  左夜坐诊,碰到一休克病人:
                  男性,69岁。自诉‘腹痛、乏力十小时,加重伴大汗半小时‘。诉:半天前食粽子四个,觉腹部隐痛,分别于把小时前、四小时前各服藿香正气水一只。腹痛无明显改变。半小时前突发大汗、头晕、乏力、心悸。体检:t正常p88r20bp80|60 四肢湿冷,心音尚可,上腹及中腹轻压痛。急以休克查因收住,送入病房。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休克病因:
                   急腹症?不太像。无腹膜**征,无腹水、无贫血,无体温,无反跳痛,可正常排便、排气。可以排除。
                   藿香正气水过敏?毕竟太少了。况且时间上也不太符合。
                   满脑子的疑问,叫我怎么也睡不着。
                   辗转反侧到半夜,猛然想起,藿香正气水里面含有酒精,是不是病人腹痛服用了头孢类药物,引起双硫仑反应?
                    兴奋的一夜没睡好,心想又是一个好病材。
                   第二天一早,早早电话打过去。
                   急问,是否服用了头孢类药物?
                   答:无。------大失所望
                   又问,那考虑什么?
                   答:用药后,病人呕吐三次。现病情稳定。考虑饮食不节胃肠反应所致。
                    到底是用药缓解,还是胃肠反应所致?
                    心中不解。糊涂医治糊涂病。
                    失望之余,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警惕藿香正气水的过敏反应。这一点医学上有报道。
                   二、饮用藿香正气水的病人,告诫不要开车。酒精测试,一测一个准。坐牢可不要怪我哦!
                   三、饮用藿香正气水的病人,一定不要再服用头孢类药物。切切。                                                                   【待续】

   2011-06-19                今早七时三十五分,正要收拾下班。接到出诊电话,说是媳妇挨了婆婆打,老生气,要来医院检查。标示地点三十公里外。接线员派车。明知道要放空,不去又不行。无奈何发车。心理这个别扭,别提了。
                   车至路上。再次电话确认,病人只说老生气,要求来,一切费用尤其丈夫负担。要求其丈夫接电话,告诉到底来不来。沉寂半天,电话挂断。再拨五、六、次,关机。确定要放空。仍无奈何,继续驱车一小时。到达指定地点,询问村民,到其家门口。病人已躲避,家属死不认账,说找错家了。说着话,关起门,纷纷夺路而逃。
                    留下我们,面面相觑。心中哪个气呀!无奈何加无奈何。
                    最后决定。车停其家门口,警报拉响,高呼其名三遍。返回。
                    依我注意,还要绕村一周。司机劝我,罢了,常有的事。
                    九点三十二分回到医院,车程七十二公里。
                    骚扰的代价就这么低!
                    发此贴仅为发泄,大家同意,我就删掉此贴。                                                                                                                          【待续】

2011-06-27 新鲜病例,期待参与
                  昨晚值班,接到急诊电话,说是‘心脏病’。正往医院送,让速去接。
                  行车二十公里,与送诊车接头。见病人男,80岁。意识模糊、失语。接至救护车,病人呕吐不止,间带少量暗红色血性液。家属仍苏心脏病、晕车。
                  先不做解释。输注甘露醇、吸氧、签字,一气呵成。再详细问病史、体检。
                  家属诉:病人半月前因“压气伴左侧背部疼痛”在我院及省院住院,反复多次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诊为冠心病。住院治疗十余天,今好转出院。开车行至半途,下车吃饭后,突发侧倒,口不能语。急送治。既往患高血压十年余。
                  体检:意识模糊,精神差。t正常p84r20 bp170|100 瞳孔右4.0 左2.0 对光反射尚可。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多次催促】。双肺无异常。心音可,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不一致。腹无异常。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正常。病例反射未引出。
                  二十分钟到达医院。ct示:腔梗、脑萎缩。心电图示:房颤、下壁心肌缺血。
                  按‘房颤、脑栓塞’收住icu.
                  不料。应用降颅压、醒脑、营养脑神经治疗三小时后。病人突然意识转清,口能言语,瞳孔恢复正常,右下肢基本正常,右上肢3-4级。病情大为缓解。
                  请问:
                   一、病人诊断是什么?
                  二、病情迅速缓解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是传说中的“自溶”?
                 期待大家的回答。                                                                                                               【待续】

4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4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5-24 22:26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呵呵,总结的很好,期待精彩继续
3# 板凳
发表于 2011-5-24 23:42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我去年的一个晚上遇上一个病人,打120说有心脏病让我们去接,在郊区(晚上没有车),到达到等半天病人终于出来了(全是平房不知道是哪家),上车后准备查体,病人说好多了,暂时不让做任何检查和治疗,就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外地人,来本地已经3月了,在工地干活,没有进过市区,到了市区后病人小声对我说,随便找家有特殊服务的宾馆停下就行,我惊呆了,到了后我让司机停车,让病人付钱后,并签字后果自负,回去后大家都快笑死了,从来没有遇上过这么经典的病人。
4
发表于 2011-5-26 12:25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2# maliujiang2008


    多谢鼓励  

     急诊人 加油
5
发表于 2011-5-26 12:33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3# zhoushen002


    多谢分享。同感。听同事讲:以前出车不收费,半夜无车回家拨120,醉酒回家拨120,没事骚扰拨120。。。。常有的事。唉。
6
发表于 2011-5-26 14:43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同意楼上的并且补充一下,病人在家中已经死亡,为了开死亡证明方便,拨打120,等我们到了发现病人都已经僵硬了,家属说你们来了,得给开死亡证明,我晕。。。。。
7
发表于 2011-5-26 14:56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本帖最后由 冷丁 于 2011-5-26 14:58 编辑

回复 6# mlxyxy

曾经有一个死亡病人,家属叫我们去了三次。第一次现场抢救,宣布死亡;放置办天,尸体不僵,第二次打电话;置水晶棺二天,家属说手指会动,再次打电话,并态度恶劣。无奈何抱心电图机出诊,直线。这才饶过。
8
发表于 2011-5-27 00:16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好贴 顶。。。。
9
发表于 2011-5-27 20:10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急诊车上什么时候给带心电图机就好了,这样判断病人死亡是个证据,不然给他们家属解释有的不相信,有的说身上还有温度,要纠缠很久的
10
发表于 2011-5-27 20:14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大家说的很好 加油
11
发表于 2011-5-27 20:56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9# 云锣
你们出院前不带心电图机吗?
12
发表于 2011-5-27 22:31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带心电图机非常必要
13
发表于 2011-5-28 09:07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9# 云锣

真是遇到知音了。
14
发表于 2011-5-28 09:15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11# fga1618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5
发表于 2011-5-30 11:35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一个简易心电图机才一两千块钱,我们出诊都是带起心电图机和简易呼吸器的,你在接诊后,在赶往途中联系家属,知道大概情况,在判断120下车后是否带心电图机。这个年代都是举证倒置,你不拿出临终心电图,怕以后真出现**很难说清楚啊!
16
发表于 2011-5-30 11:53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急诊科是最难做的,在医院里没那个科会喜欢急诊科医生,
基层医院领导又不重视我们,对急诊医生简直没有人性可言啊,
唉。。。有苦也只能自知啊!!!
17
发表于 2011-5-30 21:19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写的不错,期待更多原创
18
发表于 2011-5-31 21:11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呵呵,好帖
19
发表于 2011-6-2 09:28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16# 烽仔

同感同感。但作为急诊人不应自暴自弃。即所谓当xx不可避免,就要学会享受。
20
发表于 2011-6-7 14:11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今献上过敏系列,供大家讨论。
21
发表于 2011-6-7 16:02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看了过敏系列,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国家还有什么能叫人放心的食品、药品!
感谢楼主您提供的故事!!
22
发表于 2011-6-7 16:05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精辟!
23
发表于 2011-6-7 17:37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21# xxf2108204

社会的发展、转型,必然带来各种思潮的改变。也必然经历一个阵痛期。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正在积极扭转。这也算是改革的负面影响吧。
24
发表于 2011-6-7 20:03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相当的负面了,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25
发表于 2011-6-9 14:51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精辟,很有同感哦
26
发表于 2011-6-11 11:44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24# maliujiang2008

感谢斑竹二次关注。
27
发表于 2011-6-14 10:44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谢谢楼主的分享,非常精彩的急诊室故事。
28
发表于 2011-6-16 12:16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27# 麦捷伦科技

谢谢关注。
29
发表于 2011-6-17 19:34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心梗年龄应该放宽到25岁以上。。。因为我见过27岁的心梗。 那个女病人有孕8产1史!!!!
30
发表于 2011-6-17 20:03 | 只看该作者

急诊科的故事(持续添加中)

回复 29# ybdx2000

{MOD},下次修改、完善。
欢迎爱爱医网友不吝指导,使该帖不断改进。完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