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王幸福

[临床经验]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回复 29# 白术散


    有理。
发表于 2011-3-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希望经方发扬光大,学了十余年中医,辩证还是不准,惭愧
发表于 2011-3-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发表于 2011-3-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楼主真有才!请结合病例再谈一谈好吗!
勇敢的芯 发表于 2011-2-28 21:38


我的大多数文章里都有病例可参考。
发表于 2011-3-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我原来一直困惑的问题明白了,原来是辩证派与汤方派,以前我把他们搞混了,学得一团糟,有天赋的人毕竟少,中医博大精神,再没个好的学习方法和好的老师,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发表于 2011-3-1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楼主言之有理。学习了、
发表于 2011-4-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说实话 办实事 我就是科班出身 茅塞顿开啊
发表于 2011-4-1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中医青年学子的成才之路。
发表于 2011-6-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先走汤方辨证之路是青年中医成才生存的最佳选择。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真理。拜读了,很受启发!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1-6-22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王老师写的太好了,感觉有些豁然开朗
发表于 2011-6-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说出了一些道理,很受用,但是多少有些虚而不实的内容,能不能具体些。
发表于 2011-6-2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茅塞顿开  醍醐灌顶
发表于 2011-6-23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王老师新帖必看!谢谢分享,后辈应学之。。。。。。。。
发表于 2011-10-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真传一句话
发表于 2011-10-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看看丁甘仁**陈存仁de((我的医务生涯))也对中医药经营很有帮助
发表于 2011-10-9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话是这么说,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
发表于 2011-11-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对这样的贴子相见恨晚。多谢
发表于 2011-11-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写的太好了。怪不得我一直学不好中医,有时看了一个病后,竟不知用什么方。今天受教了,多谢老师!
发表于 2011-11-9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老师说的对极了 不过我觉得当即社会家里经济条件好的 貌似没有学医的 学医的都是我们苦孩子 没办法只好边学边实践   两位知名前辈都是属羊的啊真幸运 俺也是希望日后俺也成为前辈那样的实医
发表于 2011-11-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老师所言甚是,为我等初学者指明了方向,送花感谢!
发表于 2011-11-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王老师的书我最爱读,王老师中医“内功”深厚,非常佩服
发表于 2011-11-10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这才象个授业者说的话.。
发表于 2011-11-1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多实践,多总结,才能成功
发表于 2011-11-1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王老师所言极是,实在!受教了,谢谢。
发表于 2011-11-1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说的太好了,我心中的迷惑被你解开了。。。。。。。
发表于 2011-11-1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先生说的我极为赞同,我补充一点,如果青年中医先学会些针灸 推拿 ( 骨伤)等技术,就更容易生存下来了。众所周知,针灸推拿是操作性很强的,只要花3个月左右时间,一般就可以上手了,这样就解决了患者源的问题,等患者多起来了,再尝试着开中药,同时,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对经典的学习,伤寒和金匮是必须看的,而且要反复看,我提议大家可以看视频,(郝万山讲的伤寒论就很好)然后再看书,这样一步一步就可以上手了,我要强调的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发表于 2011-11-1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一语中的,中医学习确实是从汤方开始,老师带徒弟都这样
发表于 2011-11-1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不能说没道理,但所谓能成功经验是不能**的,就现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可能是老一辈人所说的,他们的思想无法让我们发扬,也没有能力发扬。
发表于 2011-11-1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很有道理,可以指导中国中医教育了
方证结合,是一位引经药啊
发表于 2011-11-11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


每一个学中医的青年学子,都希望自己早日成才,象老中医一样顾客盈门,施展才技,解人疾苦,受人尊敬。但又苦于自己年轻,经验匮乏,而自叹: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慢慢熬吧。那么有没有缩短这个过程的可能和办法呢?我认为完全是做得到的。只要方法思路正确一定能提前达到理想的彼岸——名中医。
下面就谈一谈我的认识。
中医从古到今一直分为两大派,一为医经派;一为医方派。医经派奉《黄帝内经》为圭臬,走的是辨证施治的路子;医方派遵奉的是《伤寒杂病论》(或也可称为神农扁鹊方),走的是汤方辨治的路子。二者孰长孰短,客观的说,只要学好都能达到著名中医的水平,即中上工的水平。但是从客观实际来看,医方派之路更适合青年中医快速成才和生存。
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都是先从具体的事物开始的。先认识香蕉、苹果、西瓜,才进而认识水果的概念;如果没有香蕉、苹果的具体形象,你怎样告诉他水果的涵义,他都很难理解。学中医与此同理,中医理论学的再好,没有具体的方药病案基础,也还是不会看病。过去的老中医,尤其是农村的,没有很系统很全面的理论知识,学个三二年就会看病,就是先掌握了具体的老师传授的方药;相反的是我们中医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博士生学了五六年,饱读经书,满腹经纶却不会看病,是什么问题呢?我看就是认识论出问题了。学习过程颠倒了。如果我们的学生先不要学高深的理论,而是先跟老师学方药,学具体看病,一招一式积累个二年,增长些具体形象的知识,再学习内难经一类,恐怕就不一样了。这就叫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汤方辨证就是具体的形象的。我只要先记住,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用桂枝汤就行了;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就够了,就可以先看简单的病,实际上经验多了一样能看复杂病。不必先要去弄懂什么营卫不和、少阳太阳之类的理论。说明一点,不是不要弄明白理论,而是说暂时先不要去纠缠这些东西,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床经验的增多,再看书研究,自然而然就会懂了,也会运用了。专方专药相对好掌握,也容易见效,从而可以大大地增强学习运用中医的信心。实际过去的医学大家都走的这个路。先录一段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孟景春教授自叙学医的历程片断以证我言。
我祖籍在江苏张家港市 ,自曾祖父至父辈,素以耕作传家,年届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至杨舍镇(即现张家港市[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所在地)汤礼门先生处学医。汤先生乃沪上名医丁甘仁先生的**,故也可称是丁派了。由于汤师也是一方名医,诊务比较忙,当时做医生的规矩,都是上午门诊,下午出诊。由于这样,所以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是:首先交给学生几本必读的医著:唐容川编著中西汇通医书5种,即《伤寒论》《本草问答》《医经精义》《血证论》《金匮》,将此5种书作为基本读物。由于忙于诊务,无时间对学生讲解,只是交代学生说明这是学好中医的必读之书,由学生自学。在门诊时随着先生看病抄方,下午出诊时,只带高年资的学生跟随。其余学生都进行自学。学习书籍除以上5种外,还有由丁甘仁先生所编著的《中药辑要》、由汪昂编著的《汤头歌诀》,均要求我们背诵。学习的方法基本如此。在一月中抽一两次时间,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讲学习的重点和重要性,抽某一医书(当然均在5种书内)中的片段讲一讲。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点学习心得体会。再有便是做一些实际操作的技术。都是属于中医外科方面,如熬膏药(创口外贴),摊膏药,研中药,做纸拈(称为药线),相当于现在西医用消毒纱布,还有包药,又如先生行外科手术时,学习消毒和切开始如何用刀、如何排脓等等。所有学习的方法基本如此。到了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结束后,即将自己开业,走上社会,如果一点技术都没有,则将无所作为了,所以也非常担心。但是,老师还是关心学生的前途,为了自己的声誉,也总是希望从他们下学习的**,不能无声无息。于是给每个学生赠送几件开业的“资本”,令学生抄录丁甘仁的医案,抄录丁甘仁的“一百十三方”,其中有内、外、妇、幼各科常见病的辨证处方,并有加减方法等。还有外科(包括皮肤,五官科)各种病的外治方药。也是先生日常应用的配方,不过在未学习前,只见到方的名称而未知其具体的药物和配制方法。到了学习结束时,就作为为师送给每个**的礼物。并反复交代:初出茅庐,对待每个病员,不论疾病的轻重,必须慎重细微,切不可推诿,可先按丁甘仁先生的“一百三十方”挑选一较合适的处方,嘱服1-2剂后复诊。处理完后,接着应再从丁甘仁的医案中,找到相应的病种,在医案中从症状、舌苔脉象和病机分析等,弄清楚病因病机和立法处方,做到心中了然。再次复诊便能有的放矢开针对病情的处方,如三诊时获效,这一经验便能牢记于脑海之中。这一方法,确实稳妥而效。
从以上叙文可以看到孟老中医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方药,并不是什么内难经**虚理论,净玩实的。方药实际上也就是汤方辨证,易学易懂易用。
第二个方面的理由是:青年中医,初出茅庐,走上社会,首先面临的是生存,要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如果不能很快打开局面,争得顾客,获得收入,那怎么能行呢?要想打开局面,迅速出名,专病专方,汤方辩证为一捷径,舍此无二。君不见社会上常有一医恃一方吃一片,凭一招吃遍天之现象嘛!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孜孜于理论研究,搞辨证施治,我可以不客气的说,一没有临床经验你辨不了,即使你辨出来某证,又面临一大堆方子的选择,因为没有实践经验你也选不了。一个肾阳虚,就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阳和汤、四逆汤等汤方,没有经验怎么选!辨不好,治不了病,没有收入,吃什么喝什么?汤方辨证就没有这个弊病,一病一方,死模式。好学,好掌握,又容易见效。只要你治好几个病,病人就会蜂涌而至。病人是最实际的。他不管你年龄大小,资历深浅,专家教授,只要能治好病他就认你。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真理。先走汤方辨证之路是青年中医成才生存的最佳选择。
那么辨证施治的路子可不可以走,答曰:当然可以。只要经济条件富裕,慢慢积累个十来年临床经验,再用点心,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我想没有哪个青年中医愿意慢慢熬,等到白头皓首才出名。实际上叫我看,先走汤方辨证之路不吃亏,既能早出名早得利早有经验,到后来也能走到辨证施治这个路上。各位青年中医不妨试试,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非常感谢王幸福老师的指导,“汤方辨证”是学习中医的捷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