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27|回复: 1

转 伤寒有“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伤寒有“理”论   转自 霜寒

                  

很多人认为伤寒论只是症状群与脉证的有机组合,认为伤寒论与内经毫无关系,伤寒论来自古经方家与医经家毫无关系,认为仲景没有写出他思维的过程,在仲景写的症状与背后看不出此刻疾病的本质,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妥,唯物辩证法告诉了我们什么那?虽然要注意事物的偏性,但是万事不可绝对化。

1
仲景三阳三阴的来源探讨:

1.1 三阴三阳来源于先秦哲学的一分为二的阴阳思想和一分为三的三才思想,而直接导源于《易经》的六爻卦和《易传》的六子卦:殷商时期的“阴阳”文字已经初显阴阳思想的端倪,西周末期以阴阳解释自然现象,更标志着阴阳学说的成熟。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提出了“三生万物”的观点。 “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说道家“三生万物”的说法体现了“一分为三”的思想。 而成书于西周前期的《易经》的六爻卦结构无疑是比老子更早的阴阳六分思想的体现。其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 明确提出 "三才"和“三男三女”概念。郑钦安就是受这个学说影响,而创立火神派,“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我们认为“三男三女”是“三阴三阳”的直接源头。“三男三女”提出的“长男、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的名称,是“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命名的基础。发展到《黄帝内经》完成了外、中、里十二经脉的完整称谓。在《周易》中,震、坎、艮三阳卦(三男),其阳爻分别居于下、中、上三位,这与十二脉“三阴三阳” 外、中、里格局恰好相同,下、中、上三位分别对应里、中、外三位。马王堆帛书作者直接借用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二阴二阳(即四象)的名称,并创造了“阳明”、“厥阴”两个名称。
目前学术界有学者反对将三阴三阳的源头看成是八卦六爻,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们认为虽然《内经》没有直接提到卦爻(除《灵枢 ·九宫八风篇》以外),也没有文字直接说明三阴三阳导源于《周易》,但思想的形成并不都是突现的,文化的传承并不都是显性的。《周易》的卦爻结构实际上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思维,提供了一分为三和六位时空的思维方式。这对《内经》以及《伤寒论》的理论整合和重建无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张仲景无形中就受到了影响。 此外,《周易》认为阴阳的传变具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的“天行”规律,这与《伤寒论》认为疾病发生后第七日正气始复而疾病自愈有着惊奇的联系, 这反映了《伤寒论》所揭示的疾病周期时间规律符合《周易》宇宙阴阳转变规律。

1.2. 关于三阴三阳六经的实质。现代研究者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概念与经络学说中的三阴三阳概念是毫不相干的, 若将二者机械地加以对应,必将导致对《伤寒论》的错误理解。 有人则认为 《伤寒论》中的六经与经络脏腑等有密切关系。 六经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 我认为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经范畴是一个贯通时空、连接生命功能状态的思维理论。不可能与经络脏腑等毫无关系。这一点可以从其来源上加以论证。《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直接来源于《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内经》的三阴三阳并不局限于经络,是包括气的盛衰、表里内外的空间层次、开阖枢等的人体的六大生命功能状态。 这同时证明三阴三阳本身就是时空合一,究其本源还是太极的混遁状态,阴即使阳,阳即使阴,所以理中汤可以治疗六经病,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六经病,甚至任意一个方子都可以治疗六经病。表现为疾病的传变阶段或开阖枢学说。三阴三阳是反应天地自然的变化现象以及人体功能状态,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认识宇宙的一种方法。 《内经》三阴三阳的思维方式对此后的《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人体的综合观察而形成的生命时空模型,是时空合一的人体功能状态。 伤寒论》六经是包括经络和与之相关的所属脏腑、经络分布领域、阴阳盛衰、开阖枢理论的综合的人体大生态理论、大功能状态。

2、仲景的辨证思想来源探讨

   很多人认为仲景写书没有写出他思维的过程,在仲景写的症状与背后看不出此刻疾病的本质,我恰恰要说的是仲景时时刻刻在显示他的思想以及他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伤寒杂病论上的方子很多不是仲景的方子,比如小阳旦汤,仲景的贡献是:提供人们无限的辨证思想、加减法度以及对方子的重新命名。他给人以渔,而非给人以鱼,加减灵活则方有12,由10100,由100及万也,伤寒论中大凡提及“必、因、当、所以然、以、者、故、故知、可、则、有、宜、此、属、先。。。。。。”等等,均涵盖着仲景的思想,日本人认为伤寒论是仲景症状群,这个还是理解偏颇的,我们要从症状群的本质去理解,我想以几个条文为例解释一下仲景的辨证思维,仅供参考:

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97条“血弱气尽,腠理闭,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肋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6条说了症状与方子,97条就给出了病因病机,说明为什么会引起96条的这些症状,看看仲景的分析“气血、腠理、正、邪、藏府、结于肋下”等,似乎看见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的影子,再看230“阳明病,肋下硬满,不大便。。。。。。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经脉动惕。。。”196“阳明病,。。。。。。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145“妇人。。。。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122“。。。。。。阳气微。。。。。。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108“伤寒腹满谵语。。。。此肝乘脾也,。。。。。。刺期门” 237“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259“伤寒发汗已,。。。。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191“阳明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282“少阴病形悉具,。。。。。。以下焦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这几条的分析似乎也看见经络辩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影子。八纲、经络、脏腑辨证是早于六经辨证的,从这个角度来金匮早于伤寒是可能的,其他的辨证后世人在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的,比如温病家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绝对是从伤寒论中而来,抛出一个观点以飨同 道,在伤寒论中能找到膀胱、肺、胃、脾、谷道(大肠)、心下、心等(3982933802772787117329117134109。。。。。。)辨证的很好,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热在膀胱、胃气不和等等。。。。。。任何一个辩证法的提出都是以前人的思维与实践相依靠的,是能找出其原型的,六经辨证是来源于内经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无异议也。也许张仲景的内容是论广而来,但是他的思维辨证离不开内经、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其实最具有说服力的是他的原序“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脏腑经络等等是最好的明证,张仲景对孔子很崇拜,当然儒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无奈现在人们不承认这篇序,但是从文中我们仍然能找见答案。于是再抛出一个观点:张仲景在分析很多条文的时候都没有全按六经辩证,还结合着“胃中冷,肝乘脾,瘀热在膀胱,寒热虚实阴阳,经脉,气血,津,上焦、下焦等概念进行分析,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抛弃内经以及国学而去单独分析仲景的条文。这样是学不好伤寒的。

发表于 2010-8-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汗多亡阳,遂虚”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阳气怫郁在表”“尺中脉微,此里虚”“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
“潮热者,实也。”
“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实则谵语,虚则郑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
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    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有经旨上的本质不同吗?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与“阴阳气不相顺接,变为厥”有经旨上的本质不同吗?
“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与“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有经旨上的本质不同吗?
为什么“内经”说的就是理论,“伤寒”说的就不是理论呢?“伤寒无理论”,无理论之作还能有经旨吗?
内经与伤寒,理论各有侧重,内经侧重于论外因,伤寒侧重于论内因。难道论外因的,就是理论,论内因的,就不是理论了?
内经是专门讲理论的书吗?不是,内经同时也是实用性的书,其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刺灸疗法上。伤寒论也是讲理论的书,其理论性,主要是为方药服务的。

伤寒论中大凡提及“必、因、当、所以然、以、者、故、故知、可、则、有、宜、此、属、先。。。。。。”等等,大部分涵盖着仲景的思想

创造性思维是突破常规,以新的方式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直觉和灵感因其不寻常规,经常由此导致重大的发明创造,所以应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关于直觉与灵感在发明创造中的作用,很多大科学家都有着体验深刻的表述,“直觉和想象在科学方法上有重大作用“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
   创造性思维不是随意的胡思乱想,创造性思维不是毫无根据,只是依据不充分,需要用一种思想去补充事实上的空白,使已知与未知之间获得联系,在思维中把未知的东西设想出来。如果没有这种思维,一切都按既定的逻辑去考虑问题,那就什么新的进步都不会有了。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条件是思想的自由,不能给以过多的限制,否则就会压抑创造性。循规倒矩的人不会犯错误,但也不会有发明创造。
    现实中,妨碍和压抑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很多,我们应注意加以克服。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锻炼和培养,我们也应该自觉地去锻炼和培养,
  求知是人的天性,保守惰性也是人的天性,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对待



转  合并了3个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