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传染病的监测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基本概念
  疾病监测是一种长期、系统地收集某些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的方法。传染病监测是对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变动趋势及有关因素进行连续、系统准确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疾病发生的水平和规模,为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制定防止对策提供依据。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注重或重视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除国际共同监测的传染病病种外,各国在这方面患有自己规定的监测病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共同监测的传染病,主要有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等五种疾病。我国根据本国的发病特点,又增加了登革热病种作为同步予以监测的对象。为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和蔓延,我国卫计委门又把艾滋病列为国境检疫监测的传染病, 2003年我国又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为法定传染病监测,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6种。

二、监测目的
   通过定期、定点的系统监测,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为制定防止对策,开展防止工作、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如下:

  1. 估计人群中传染病发生的频率与人、时、地三间分布。
  2. 动态监测传染病的发展趋势。
  3. 从长期监测的资料分析,通过人群中现患率 、发病率 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4. 找出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组和低危人群组,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5. 估计传染病蔓延的危险因素。
  6. 验证传染病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差,更准确地预测。
  7. 为制定控制策略确定突破点。
  8. 充分地为社会服务,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和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信息。
三、监测的方式和基本概念

  1.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的划分依据是上级单位接受检测报告的方式。
  下级单位常规向上级机构报告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各国的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被动监测。如我国传染病防止法中规定的监测病种和报告方式即属此类。这种常规监测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不能包括未到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对于诊断的疾病可能错误分类,特别是发生了某种异常的疾病时更是如此。
  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资料,或者要求下级单位尽力去收集某方面的资料,称为主动监测。我国卫生防疫单位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按照统一要求对某些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进行重点监测,努力提高报告率和报告质量,均属主动监测。如SARS流行期间建立发热门诊对人群进行的监测。
  2.常规报告系统与哨点监测系统
常规报告系统是指诸如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由传染病义务报告人上报传染病病例。
  哨点监测则属于抽查。如:我国在全国13个重点省市建立的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选择某些大城市或者开放城市中的一些区域,抽样检查人群血清的HIV感染情况。
  美国有一个由120个医生组成的流感样病例监测系统,由自愿参加的医生组成,美国直接向传染病防止中心(CDC)报告其诊断的流感样病例。这类系统被称之为哨兵医生(Sentry doctor)报告系统。
  3.静态人群和动态人群
  监测过程中无人口迁出、迁入的人群称静态人群。如果一个地区人口有少量出生、死亡、迁出和迁入时,仍可视为静态人群。计算率时可采用观察期的平均人口数做分母。如果研究过程中人口频繁地迁出、迁入,则为动态人群。涉及动态人群的计算需要采用人时(人年或人月)计算法。
  4.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疾病与健康之间往往没有严格的界限,存在着诊断标准的问题。一般来说,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是较为可靠的传染病诊断方法。但是对发病率比较高,又缺乏特异症状的传染病,不可能对每一个病例都作病原学或血清学诊断。按照一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诊断又会忽略一部分实际病例。因此在传染病监测中,确定一种稳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这样确定的病例称为监测病例。我国很多种传染病监测上报的病例均属于监测病例。
  5.监测的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监测病例的统计数字,如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等称为监测的直接指标。有时监测的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流行性感冒(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难以分清,则可用“流感和肺炎的死亡数”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四、传染病监测方法和内容

  1. 发病学监测

  主要以发病和死亡报告为主的监测。国内外众多监测系统是以发病学监测为主。这种可了解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病、死亡的人、地、时三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另有暴发疫情、特殊病例的个案调查及其处理和效果(特殊病例是指疑似从外地传入的疾病或一般情况下似不应发生疾病病例)。

  2. 血清学监测

  血清学监测是对发病学监测的重要补充,可观察人群受某些传染病威胁的程度,预测某种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反应当前和过去的显性和隐性感染的情况,以及人群的感染水平。

  3. 病原学监测

  包括人和有关动物、中间宿主、病媒昆虫的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变异、毒力、耐药性情况的监测。

  4.调查不明疾病的原因及传播(流行)机制

  在突发疫情事件中遇到不明病因及传播途径的疾病。遇到此种疫情,首先研究病因及传播的途径。现代医学研究病因有三大方法:临床方法、实验室方法和流行病学方法。这三大方法要紧密结合进行,才能更全面和更深入地探索病因和传播机制。

  5.干预措施的监测

  是用人工手段来干预疾病自然分布,借以观察某一或某些因素是否是某一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可疑因素或试用人工手段来控制某病,以观察其防止效果。如使用某些疫苗、血清、药物或其他措施,以控制某病发生和发展。

  6.疫情及历史资料的收集

   本地区疫情、历史资料收集:收集各种传染病的旬、月、年报和动态分析资料;收集历年有记载的各种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及动态分析等有关资料。
   国内疫情、疫史资料的收集。
   邻近省、市各种传染病的疫点和年别动态资料。
   联防传染病的月、年别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资料。

   国际疫情、疫史资料的收集:
   邻近国家传染病疫史和年、月别的疫情动态。
   某种外袭性传染病的世界各国的疫史和年、月别的疫情动态。
   重点防止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及其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资料。

  7.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

  1)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即了解人口、出生、死亡、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准、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的情况。
  2)监测传染病在人、时、地方面的动态分布,包括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
  3)监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4)监测传染病、宿主、昆虫媒介及传染来源。
  5)监测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及耐药情况。
  6)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7)开展病因学和流行规律的研究。
  8)传染病流行预测。

五、我国传染病监测工作的开展概况

  我国法定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反馈系统始建于1950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传染病宏观监测系统。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疾病监测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自1978年开始,我国陆续建立了流感、乙型脑炎、流脑、副霍乱、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单病种的监测系统。1979年在北京、天津开展疾病监测试点。1980年,在我国建立了长期综合疾病监测系统(又称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开展了以传染病为主并逐渐增加非传染病内容的监测工作。1989年初,提出了第二阶段疾病监测总体设计方案的原则,即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不同类别的地区,按真实人口分布建立疾病监测点,对监测人群的出生、死亡、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的发病、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情况进行监测。此后,大多数省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在省防疫站设立了疾病监测小组,有专人负责,并制订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199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传染病为主的四卡、四册登记报告制度,即出生报告卡、册,死亡报告卡、册,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册,以及计划免疫报告卡、册。部分点进行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此外,1985年,我国还建立了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用以监测院内感染和病原菌的耐药性信息。
  除了上述疫情监测系统,国境卫生检疫部门也承担了大量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对于防止传染病的跨国境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紧急情况下,Zhengfu部门往往会在常规的疫情监测工作的基础之上制定严格的适应特定病情的监测和报送措施。
1950年         
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反馈系统建立
1978年                 单病种监测系统建立
1979年                 北京、天津开展疾病监测试点
1980年                长期综合疾病监测系统
1985年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1989年                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疾病监测点
1990年                四卡、四册登记报告制度

我国传染病监测工作的开展
六、WHO和传染病监测的全球化

  1.疾病监测的全球化
  自从抗生素发现和疫苗的问世以来,人类对传染病的控制能力空前加强,传染病对社会的危害也被控制在很小的程度。但是最近20年,平均每隔一两年,就会出现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在控制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一些新型传染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些消失多年的传染病也间断地复发和重现,这些疫情促使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主动改善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工作。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极力主张,为了促进监测紧急出现的新发现的疾病,所有成员国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并认为可以采用当前已经具有的传染病监测能力来鉴定新的传染病 [1]。
  WHO开创全球监测系统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发展世界工作网络,即把现存的地方、区域、国家和国际的实验室工作网络和医学中心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监测网络。该网络与192个WHO成员国和其它伙伴团结在一起进行工作,包括欧洲联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机构。
发现时间(年)        疾病名称        病原体
1973        婴儿腹泻        轮状病毒
1975        慢性溶血性贫血        细小病毒B-19
1976        小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
1976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1977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
1977        弯曲菌病        弯曲小杆菌
1980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T细胞嗜淋巴病毒I型
1981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1982        出血性肠炎        O157:H7大肠埃希氏菌
1982        毛细血管白血病        HTLV2型病毒
1982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杆菌
1985        疯牛病        病原体未证实
1989        戊型肝炎        肝炎病毒
1989        丙型肝炎        肝炎病毒
1992        O139型霍乱        霍乱弧菌
1997        甲型流感(禽流感)        核糖核酸病毒
2002        SARS        冠状病毒

  2.全球化监测的实例——全球流感监测
  流感监测是WHO多个开展监测和监视系统之一[2]。它开始于1948年,发展至今已建立起高度成功的全球伙伴关系。目前的网络包括82个国家的110个协作实验室,经常性提供正在发生的疫情情报,以及相互提供各地正在蔓延的各种流感株,共享各地分离到的流感病毒。
  通过WHO,其合作伙伴采用国际标准加强了各国的疾病检测系统和实验室,并可以在4个WHO流感协作中心的任何一个中心对自各国实验室的病毒分离物进行更详细的分析。通过与监测系统有关的专家,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WHO会在认为必要时提出在流感流行的预防警告以及与流感疫苗有关的建议。
  在1997年底中国香港甲型流感(H5N1)病毒的暴发期间,WHO流感全球疾病监测流行充分发挥了其作用。通过来自美国WHO协作中心专家的动员和协调,在荷兰一个协作实验室迅速鉴定了病毒株并开展了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开发了国际标准的诊断试剂盒,鉴定了发展疫苗的适宜病毒株。所有这些均归因于当时对流感暴发做出了及时、有序和有效的反应。
  WHO对传染病流行的反应:一旦证实传染病暴发,WHO 会在其网站上立即公布(http://www.who.int/),并在流行病学周报上(WER)发布恰当的情报。同时,如果需要的话,WHO将会提供国际援助。在暴发证实的24小时内,WHO工作队就能够到达现场工作并开始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