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93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药经验] 细辛临床用量及毒副作用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彭家谋

  
提要 讨论了细辛的临床用量及毒副作用,指出临床细辛用量关键在于正确的辨证,还必须以品种、剂型、古今用量折算、煎服法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关键词 细辛; 临床用量; 毒副作用

  
细辛的临床用量及毒副作用,古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临床医者也因囿于古有“细辛不过钱”,“以其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之说而不敢重用细辛。笔者综合古今有关资料,反复进行分析,认为细辛的临床用量多寡及毒副作用,关键在于正确的辨证,还必须从品种、剂型、古今用量折算,煎服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关于应用细辛的辨证
  
《河北中医》1984年第1期报道,细辛用量高至30 g,其中部分患者产生“心悸,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律紊乱”。《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8期报道“1例因头痛牙痛在80 min内共服细辛五钱中毒,呼吸急迫,汗出,神志昏迷,经抢救而愈”。古代重用细辛,早有记载,历代医家曾用大剂量细辛治疗沉寒痛冷的重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细辛用至二两至三两,换算成今天重量,就分别是32 g和48 g。《金匮要略》中应用细辛,量轻者一两,一般2~3两,如主治伤寒表寒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细辛用3两;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当归四逆汤,细辛也用3两之多等等。今贤黑龙江中医学院华延芳教授,自服9 g细辛,未见不良反应,可见细辛用量的多寡及毒副作用,关键在于正确的辨证。

综观历代医家临床应用细辛,一般用于阴盛寒湿水气凝重的咳喘及风寒湿痹,也用于对症的头痛齿痛,耳聋,鼻塞;张仲景用于少阴证反发热者,能发少阴之汗;细辛之辛亦用于反治法辛散浮热;根据细辛能行水气以润之的功用,药效更显。在半身不遂证与肢端动脉痉挛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加用可增强疗效。
  
当代医家也注意到细辛不适用于严重心血管病、实证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肾性高血压等。实验证明、过量细辛可致肾脏中毒,尿检时可出现红、白细胞、蛋白和管型。因而认为细辛临床用量当因人,因证,因时制宜,不可拘一。但细辛毕竟系辛温燥烈之品,一般以5~10 g为宜。如药后感烦躁,眩晕,汗出过多,皮肤显现红疹,当减量或停用。

2 关于细辛的品种
  
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1987年首次确定我国细辛有31种,4个变种,1个变型。对细辛挥发油分析,中医习用的北细辛(华细辛)、朝鲜细辛,含甲基丁香酚均可达40%以上,与历来中医认为该两种细辛质优的看法相吻合,故临床北细辛用量**过大。实验证明,北细辛煎剂给小鼠灌服静注的CD50分别为123.75 mg/kg和7.78 mg/kd。给犬0.75g则发生呕吐,犬的致死量,皮下注射或内服均为1 g/kg。细辛挥发油少量长时间给猫及家畜,则引起磷中毒样的肝、肾脂肪变性。其他如短尾细辛、川北细辛、青城细辛、灯笼细辛质差,用量可稍重。尤其应当注意是一种紫背细辛和深绿细辛含黄樟醚高达60%以上,对肝细胞有损害,而且有致癌作用。

3 关于临床运用细辛的剂型
  
《本草纲目》卷十三:“华州真细辛,根细而味极辛,故名细辛。”又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非本有毒,但不识多寡耳”。这明确地指出“细辛不过钱”是指散剂而言,且品种指华细辛。实验证明,在相同剂量情况下,根中挥发油含量几乎是全草煎服20 min后的12倍。若为达到相同的疗效,则汤剂的用量至少应增加到散剂的12倍,这是因为煎剂中挥发油及黄樟醚含量随煎煮时间增加而降低。故汤剂大剂量治疗顽症痼疾可用至15~20 g,但必须久煎40 min以上减其毒性。据现代分析细辛挥发油有镇静作用,超量可致呼吸麻痹,故曰“气闭不通而死”。

4 关于古今用量折算
  
中医历来医界师徒相传,以讹传讹,在普遍使用汤剂时限制了细辛的用量。故当代医界认为“古方药少量重,今方药多量轻”。东汉时一两分二十四铢。宋以后度量衡才与今渐一致,故《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药量均需折算。据近贤柯雪帆考证,东汉一两约等于现在16 g,而后世《本草经疏》《本草汇言》等,均主张少用,“以其味俱厚而性过烈耳”。故《证类本草》引用南宋陈承《本草别说》中“细辛不过钱”之说。这里的“不过钱”是指的散剂,换算成今天重量就是1.6 g,而汤剂用量至少增加到散剂的12倍。也就是说,一般煎剂配伍中,细辛量至少可以用至19.2 g。故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细辛用量一般在2~3两,也未引起不良反应。历代医家曾用大剂量细辛治疗沉寒痛冷的重证,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必须久煎40min以上减其毒性。

[ 本帖最后由 本草堂 于 2008-6-21 21:06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8-6-22 12:52 | 只看该作者
细辛为根茎类药材,但是全草入药,根含挥发油约90%以上,茎叶含挥发油极少,占全草比重的45%,所以不必拘泥“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古代只是用根入药。
3# 板凳
发表于 2008-6-22 14:57 | 只看该作者
有小毒的,数上写的不可超过3克
4
发表于 2009-5-8 03:28 | 只看该作者
有小毒的,数上写的不可超过3克
5
发表于 2009-5-8 22:26 | 只看该作者
汤剂不必拘
6
发表于 2009-6-5 12:24 | 只看该作者
方证相合万无一失。这就有必要系统研究我古典中医学了。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看实验室搞的那一套。他们从来都是把局部放大到整体,而把中医中药所体会的个体化弃之不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