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571|回复: 7

[专题讲座] 心跳、呼吸骤停的快速诊断和处理程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心跳、呼吸骤停的快速诊断和处理程序


丹阳市人民医院 作者:邱林林  2007-3-10




概述:心肺脑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外伤、疾病、中毒、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必需采取紧急措施,重建和促进心、肺功能,从而保存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即为心肺脑复苏。
死亡概念和标准:现代医学伦理学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目前大多数国家基本还采用1968年美国标准:(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2)自主呼吸停止:人工通气停止3分钟仍无自主呼吸恢复的迹象,即为不可逆的自主呼吸停止;(3)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眼运动反射、吞咽反射、发音及腭反射一律消失;(4)脑电波平坦或消失。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h或72h内反复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并排除体温过低及服用过中枢神经抑制,即宣告其死亡。
心肺脑复苏的分期和步骤:1、第一期 基本生命支持:A、畅通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2、第二期 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D、药物与输液;E、(ECG)心电临护;F、室颤治疗。3、后继生命支持:G、病情评估;H、脑复苏;加强临护,主要是复苏后期的医疗和护理。
心跳骤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跳骤停的概念:心跳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完全停止的一种临终前状态,为心脏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全身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若及时施行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心跳骤停的分类:(1)心室纤维颤动(室颤):心电图上QRS波群消失,代之以振幅较低、形态下一、快慢下一的基线摆动,每分钟达到250-500次。这一类型在心跳骤停中约占80。(2)心室停顿:心电图上QRS波群完全消失,而是一直线。此时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功能。(3)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可以显示为正常波群的窦性节律,也可以是各种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或室性自主心律(慢而宽大畸型的QRS波群)等,但心肌无收缩功能。心脏不能有效排血,测不到血压和脉搏,听不到心音。此型少见,复苏困难。
心跳骤停的病因及诱因
      (一)心源性心跳骤停:约占心跳骤停的60,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尤其是在AMI的早期更易发生。其他如心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肿瘤、急性心包压塞、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或主动脉窦破裂等均可导致心跳骤停。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心脏解剖结构或心电传导异常和遗传性QT综合征也可导致心跳骤停。此外,原来依靠人工心脏起搏的患者,如起搏器突然发生帮障,也可发生心跳骤停。
     非心源性心跳骤停:(1)呼吸停止  如气管内异物、烧伤或烟雾吸入致气道组织水肿、溺水和窒息等所致气道阻塞、脑卒中、药物过量和头部外伤等所致呼吸停止,造成心肌严重缺氧可致心跳骤停。(2)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如严重的高血钾、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钙、高血镁、低血镁以及严重的酸中毒均可导致心跳骤停,其中以血钾异常最常见。(3)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  心导管检查、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安置心内起搏电极、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管或切开、胸腔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均可发生心跳骤停。此外,在治疗PSVT时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咽喉、声门、宫颈、尿道、结肠等检查因**迷走神经使其张力突然增高可导致心跳骤停。(4)药物中毒或变态反应, 以抗心律失常药为多见,其他如洋地黄、氨茶碱、锑剂、氯喹、钙剂等也可导心跳骤停。青霉素、链霉素、碘剂等药物以及血清制品发生严重的变态反应可心跳骤停。(5)电击或雷击  触电或被雷击时,强电流通过心脏可引起室颤或心室停顿。心脏电复律(房颤、PSVT)时应用不当或发生意外也可发生心跳骤停。(6)各种严重的外伤或疾病的终未期  心脏功能受到抑制,最后心脏停止跳动。(7)严重的恐惧或身体某些部位(如会**)突然遭受打击,可致心跳骤停。(8)严重低温  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可致心跳骤停。
处理:
一、判定并启用急救医疗体系
     如能在4min内施行CPR,而且能在8min内得到进一步生命支持,则可有较高的复苏成功率。在施行CPR前,首先判定(5-15s)(1)意识判定:抢救者应轻拍或轻摇患者并大声呼喊:“你怎么啦?”在确认意失丧失后如有条件电话联系“120”,并尽可能镇静地提供急症发生地、你的***、发生了心脏病、交通事故等、有多少人需要帮助。(2)脉搏判定:检测颈总动脉、股动脉(5-10s)。(3)呼吸判定:抢救者应在保持气道开放的情况下将耳贴紧患者口和鼻,注意胸、腹的起伏,聆听排气声及感觉气的流动。如胸无起伏,无空气排出,则无呼吸,(
发表于 2007-12-1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7-12-10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谢谢你的无私奉献 。
发表于 2007-12-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7-12-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苦啦。{MOD}。
发表于 2007-12-1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victory:
发表于 2007-12-12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发的帖子我一定要顶到头。。
发表于 2011-1-17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无私奉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8 18: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