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5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皮肤病] 【分享】皮肤病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皮肤病性病治疗中外用药物疗法占很重要作用。根据病因、皮损特点,正确选用外用药物及剂型。
外用药物的性能 常用外用药物按其性能分为10余种,按疾病不同原因、皮损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
1.清洁剂 (clearing agents)用于清除皮损部位的渗出物、鳞屑、痂和残留药物。常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植物油和液体石蜡等。较厚痂皮需凡士林封包,使其浸软,易于清除。鳞屑多或头部厚痂、软膏等,可用温水、肥皂洗涤除去。
2.保护剂 (protective agents)具有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防止外来**的作用。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淀粉、植物油等。
3.止痒剂 (antipruritic agents)通过表面麻醉作用或局部皮肤清凉感觉而减轻痒感。常用的 有5%苯唑卡因、1%麝香草酚、1%苯酚等。抗组胺剂也可止痒,但可致敏而较少使用。各种焦油制剂,如煤焦油、糠馏油等,虽是角质促成剂,但也有止痒作用。
4.抗菌剂 (antiseptics)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有些抗生素易致敏而不宜外用。常用的有 3%硼酸溶液、0.1%雷佛奴尔、5%~10%过氧化苯甲酰、0.5%~3%红霉素、1:2000苯扎溴铵、1%氯洁霉素、0.1%黄连素、1%四环素、0.5%~3%红霉素、2%莫匹罗星(mupirocin)等。
5.抗真菌剂 (antifungal agents)具有杀灭和抑制真菌的作用。常用的有:唑类如2%~3%克霉唑、1%益康唑、2%咪康唑、2%酮康唑和1%联苯苄唑;丙烯胺类如1%特比萘芬;多烯类如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合成药如10%十一烯酸、5%~10%水杨酸、6%~12%苯甲酸、10%~30%冰醋酸、 2.5%硫化硒、5%~10%硫磺等。
6.抗病毒剂 (antiviral agents) 3%~5%无环鸟苷、5%~10%疱疹净用于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每日外用5次以上。1 0%~40%足叶草酯主要用于尖锐湿疣及跖疣治疗。足叶草酯毒素 (podophyllotoxin)是足叶草酯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更可靠,使用更安全。0.5%足叶草酯毒素,2次/日,用3日停4日为一疗程,可重复4疗程。
7.杀虫剂 (insecticides)有杀灭疥螨、虱、蠕形螨等寄生虫的作用。常用有5%~10%硫磺、1%γ-666、2%甲硝唑、25%苯甲酸苄酯、50%百部酊、5%过氧化苯甲酰等。
8.角质促成剂 (keratoplastics)能促进表皮角质层正常化,常伴有收缩血管、减轻炎性渗出和浸润的作用,适用于有角化不全的疾病如银屑病等。常用的有2%~5%煤焦油或糠馏油、5%~10%黑豆馏油、3%水杨酸、3%~5%硫磺、0.1%~0.5%蒽林、钙泊三醇软膏(50μg/g)等。
9.角质剥脱剂 (keratolytics)又称角质松解剂。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常用5%~ 10%水杨酸、10%雷锁辛、10%硫磺、20%~40%尿素、5%~10%乳酸、10%~30%冰醋酸、0.01%~ 0.1%维A酸等。
10.收敛剂 (astringents)能凝固蛋白质、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抑制皮脂和汗腺分泌。常用有0.2%~0.5%硝酸银等配成溶液湿敷。2%明矾液和5%甲醛用于多汗症,但对皮肤有一定**。
11.腐蚀剂 (caustics)能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或赘生物。常用30%~50%三氯醋酸、纯苯酚、硝酸银棒、5%~20%乳酸等。
12.外用细胞毒性药物 (topical cytotoxic agents)0.5%~5%氟尿嘧啶软膏用于治疗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等。
13.遮光剂 (sunscreen agents)能吸收或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有遮光和防晒作用。用于多形性日光疹、红斑狼疮、光毒性药疹、日光性荨麻疹。常用5%二氧化钛、10%氧化锌、5%~10%对氨基苯甲酸、5%奎宁等。
14.脱色剂 (depigment agents)可减轻色素沉着,如3%氢醌(hydroquinone)、20%壬二酸 (azelaic acid)等。
15.甾体抗炎剂 (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即糖皮质激素,外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抗炎和止痒作用。按其作用可分低、中、强、特强效四类。低效有醋酸氢化可的松(0.5%~ 2.5%)、甲基**龙(0.25%~1%);中效有丁酸氢化可的松(0.1%)、**(0.1%)、曲安西龙(0.1%)、特戊酸氟美松(0.03%)、糠酸莫米松(0.1%);强效有肤氢松(0.5%)、戊酸倍他米松(0.1%)、氯氟舒松 (0.1%);特强效有丙酸氯倍他索(0.05%)、卤美他松(0.05%)、双醋酸双氟拉松(0.05%)。
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及毛囊炎等,因此面部及婴儿不宜长期外用。长期大量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吸收引起全身性副作用,需加注意。

皮肤局部治疗可以用清洁剂,吸收剂,抗感染剂,抗炎剂,收敛剂(促进蛋白沉淀的干燥因子,使皮肤收缩),润肤剂(皮肤柔软剂)和角质松解剂(能使表皮的鳞状细胞变软,疏松和易于剥脱).

  必须谨慎选用外用药的基质(赋形剂或媒介),因为它可以改变有效成分的效果.基质的成分和活性部分一样,可以成为过敏或**反应(即接触性皮炎)的原因.

局部制剂

  霜剂为水和油的半固体乳剂,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剂型.它应用方便,当涂擦后容易渗入皮肤.

  软膏为油性,可含有少量的水.它有油腻感,但一般能耐受,多用于润滑皮肤,特别是用于水化皮肤,对肥厚痂皮,苔藓化或堆积的鳞屑更好,在某些糜烂或开放性损害(如郁积性溃疡)比霜剂**性小.药物中软膏的穿透作用比霜剂强.

  洗剂原本为细小的粉状物质(如炉甘石)混悬于水或酒精基质中,然而许多现代的洗剂(如某些皮质类固醇激素)为水基质的乳剂.洗剂使用方便,可使急性炎性和渗出损害凉爽,干燥.

  溶液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均匀混合.像洗剂一样,溶液也可使皮肤干燥.使用方便,特别是用于头皮.最常用的溶媒为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和水.

  封包疗法适用于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红斑狼疮和慢性手部皮炎.通常是在治疗区域用不透气聚乙烯薄膜(塑料袋)整夜覆盖在霜剂或软膏上面以增加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吸收和效力.其**性要比洗剂封包疗法小.浸有丙酮缩氟羟龙的塑料胶带特别适用于孤立或顽固的损害.封包疗法可发生粟粒疹,萎缩纹,细菌或真菌感染.长期大面积使用封包疗法后,儿童和成人(较少)可发生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的抑制.

  二丙酸倍他米松和醋酸去炎松气雾剂现有售,但很少用,因为比起霜剂,洗剂和溶液来并无实质性的优点.

种类和指征

  清洁剂 主要为去垢剂和溶剂.肥皂是最大众化的去垢剂,但合成的去垢剂也被应用.婴儿香波在眼周通常能很好耐受,而且可以用于清洁创口和擦洗,常用于银屑病,湿疹和其他类型的皮炎以去除结痂和鳞屑.但是在急性对**敏感,渗液多的损害,最适宜还是单用水或等渗盐水来清洁.

  为了增强或提供某种疗效,可在清洁剂或其他皮肤科制剂中加入某些成分,如为了达到抗头皮屑的作用可在香波中加入巯基吡啶锌,硫化硒或焦油浸剂.

  水是用于清洁的基本溶媒.用自来水浸泡,洗浴或湿敷(用纱布或旧被单)48~72小时(每隔1~2小时换1次),一般来讲将会起到干燥,镇静,冷却的作用,可使急性渗出或流水损害清除.含醋酸铝,硫酸镁的溶液湿敷并不比自来水更好,因为蒸发可以使溶液中的成分造成**性的浓度.

  保护剂 粉剂常被用于保护间擦区(如趾间,臀沟,腋窝,腹股沟和炎症部位).粉剂使浸渍的皮肤干燥,并吸收水分减轻摩擦.然而某些粉剂如果变潮湿时有可能结块而具有**性.滑石粉常较麦淀粉为好,因后者能诱发真菌生长.粉剂可被混合于护肤性的霜剂,软膏或洗剂中.火棉胶和其他膜剂能产生一层有弹性的,半硬化的连续性膜.嗜水性多聚物敷用时上面可盖一块纱布.锌明胶(Unna靴)为一种封包敷料.遮光剂保护皮肤避免紫外线照射(参见第119节).

  抗感染剂 根除引起皮肤感染的特异性因子(如细菌,真菌,原生物)将在本手册的其他部分讨论.局部抗生素治疗痤疮和某些药物(如莫匹罗星)可治疗某些表浅皮肤感染.局部杀真菌药,杀疥虫药和灭虱药,如系统性抗生素一样均被常用.

  症状缓解剂(用于瘙痒,烧灼和疼痛) 除止痛药外,0.5%~3%的樟脑或0.1%~0.2%的薄荷可单独或混合后制成霜剂或软膏.局部**(如利多卡因或地布卡因)对皮肤一般无作用,但有时对粘膜表面有效果.含有盐酸普拉莫星的局部制剂对于皮肤瘙痒有一定的疗效.除此之外,普拉莫星与苯海拉明,利多卡因或地布卡因等药物相比,致敏反应较少.较新的局麻药易熔混合物(如Em-la霜剂)对皮肤病的治疗有帮助,尤其是与封包疗法合用时,效果更佳.

  抗炎制剂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最有效的局部抗炎药物.除非全身大面积广泛使用,否则它没有全身副作用(相关效用见表110-1).瘙痒性炎性皮肤病通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治疗效果.然而它们也可以使某些疾病加重(如痤疮,酒渣鼻和某些真菌感染).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其他制剂通常制成霜剂,软膏,洗剂,凝胶或溶液使用,较少被制成气雾剂和胶布.

  尽管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不同功效的制剂可以选用,往往一开始便应选用强效制剂(表110-1),除非是面部或间擦部位的病损,这些部位副作用发生的机会较多.中效和高效糖皮质激素在用于治疗面部皮肤病时,应短期使用,因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会引发酒渣鼻,痤疮或严重的口周皮炎.每天局部使用2~3次或在某些皮肤病可以较频繁使用.非常强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常较少使用.为了达到最大效果,霜剂必须涂擦均匀.1%氢化可的松可用于轻度炎症性皮肤病而不需开处方.因为氢化可的松不含氟,常不会引起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口周皮炎,皮肤萎缩和萎缩纹,所以宁可选它来代替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用来治疗面部皮肤病.局部抗生素制剂和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是很少有理由的,联合应用不比单独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更有效果,而且由局部抗生素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特别是新霉素)可以使原来的问题复杂化.

  损害内注射 损害部位注射皮质类固醇混悬液(几乎总是醋酸去炎松)可释放高浓度的药物,对慢性损害或对局部外用皮质激素不敏感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混悬液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应用的浓度为2.5~5mg/ml以减少局部皮肤萎缩的危险.在黑人可出现色素减退.皮肤萎缩常是可逆的.高浓度达40mg/ml可用于治疗瘢痕疙瘩.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0-4 21: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