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781|回复: 9

[临床经验] 【转贴】以取耳尖穴点刺放血为主的临床运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以取耳尖穴点刺放血为主的临床运用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针灸理疗科 李兆洪

耳尖穴是耳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有效穴位之一,位于耳轮的顶端。根据耳尖穴的穴性,与三棱针点刺放血法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具有降压快,退热快,消炎消肿快,镇静止痛快等优点。现举例介绍如下:
1、静脉输液发热反应
孙××,女,47岁。1991年1月18日以发烧待查入观察室治疗。22日体温正常。26日输液时出现发热反应。开始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即停止输液。肌肉注射异丙嗪50mg。继之高烧,体温39℃,头痛、头晕,急取耳尖穴(双),屏尖穴(双),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耳尖穴放血10余滴。治疗完毕后患者微汗出,自感头痛大减,30分钟后体温降到36.6℃。
按 输液发热反应,主要是静脉输入致热物质,机体在致热物质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使保持体温平衡的功能发生变化,产热和散热矛盾激化,产热大于散热,因而体温升高。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取耳尖,屏尖穴具有启闭开窍,通阳泄热作用,使升高的体温下降,在经络的调整下,使保持体温相对平衡的功能趋于正常。
2、口腔溃疡
赵××,男,50岁,1993年5月26日来诊。舌部溃疡,热痛1天,心烦口渴多饮。检查见舌尖及其左右两侧3处溃疡,溃疡面淡黄,大如黄豆,溃疡周围粘膜红赤,稍肿胀。治疗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取耳尖、中冲,每天1次,每次每穴放血10滴,3次治愈。
按 溃疡生于舌尖和舌尖两侧,粘膜色红而赤,伴有心烦口渴,证属心火上炎。《厘正**要术》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轮上属心……。耳尖穴位于耳轮上端,取耳尖穴配中冲点刺放血有清心泻火的作用,两穴共达清热泻火的目的。
3、口唇周围疱疹
赵××,男,39岁,1993年7月19日就诊。感冒发热后,上下唇起疱疹,热痒疼痛。检查见口唇周围多处聚集成片粟粒样透明的小水泡,疱疹基底部皮肤发红,上下唇肿胀。取耳尖穴(双),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每日1次,每次每穴放血10滴,2次后痒疼和肿胀消失,3次疱疹干燥结痂。
按 口唇疱疹灼热,痒痛、肿,证属脾胃湿热,湿热之邪浸渍口唇周围皮肤。取耳尖穴点刺放血,以清热解毒,镇痛止痒,消肿祛湿,因此,能促使疱疹干燥结痂而愈。
4、感冒发热
柳×,男,21岁,1992年6月3日就诊。咽痛发热1天,微汗出,口渴喜冷饮,舌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咽颊部充血,体温38.4℃。治疗取耳尖(双)、大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天1次,每次每穴放血10滴,1小时后体温降到37.5℃,第2天体温降到正常。
按 患者因卫阳不固,风热之邪外袭所致,证属风热感冒(初期)。治疗取耳尖、大椎穴点刺放血,因耳尖穴位于耳轮之上,手足三阳经循行皆上耳,大椎属督脉之俞,又为诸阳之会。因此,以上两穴均于六阳经关系密切,所以都有良好的通阳解表退热的作用,均为治疗外感表证的要穴。又因大椎穴邻近肺脏,大椎又有清肃肺气的作用。两穴合用能疏散风热,清肃肺气,故可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
5、急性扁桃腺炎
阎××,女,35岁,1991年9月19日就诊。咽喉疼痛,吞咽时尤甚,发热1天。耳鼻喉科检查见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并有散在脓点,白细胞11.6×109L,体温39.6℃。诊为急性扁桃腺炎。治疗取耳尖(双)、少商(双)、商阳(双),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每日1次,每次每穴放血10滴,4次治愈。
按 急性扁桃炎多因风热之邪侵袭肺卫,结于咽喉所致。取耳尖穴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少商、商阳点刺放血能宣肺利咽。三穴共达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喉的目的。
6、瘀血头痛
张××,女,23岁。1993年2月14日因车祸,头部摔伤,在神经外科住院。摄片示颅骨骨折,CT示颅内血肿。诊为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患者因头痛,头顶部、头部两侧(颞区)着痛不移,痛如锥刺,伴头晕,健忘,反应迟钝,左侧肢体轻度活动不灵,舌紫暗,脉细涩。于2月28日进行**治疗,取耳尖(双)、太阳、四神聪、膈俞,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隔日1次,10次后头痛减轻,30次后头痛消失。
按 头为六阳之首,清阳之府,髓海所在,故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髓海受损,瘀血停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用点刺放血法,取耳尖穴可清脑明目,镇静止痛;又根据“以痛为俞”和“血实者决之”的原则,选取四神聪,太阳穴为局部取穴,有化瘀通络的作用,属苑陈则除之的方法;刺血会膈俞有活血化瘀行气定痛的作用,诸穴共达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目的。
7、流行性腮腺炎
郭×,男,15岁,1993年11月6日诊。双侧颊部腮腺肿大,张口和咀嚼困难,体温39.3℃,食欲欠佳,精神差,头痛。传染科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给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取耳尖穴(双)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放血10滴;又取腮治点(翳风穴与天容穴之中点),用0.38mm×50mm毫针,在下颌骨上缘,针身斜穿腮腺中心,向口角方向横刺。快速提插捻转,局部酸沉胀感为主,得气后即出针,每天治疗1次。**1次后症状大有好转,体温37.7℃,**3次痊愈。
按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由风热疫毒从口鼻而入,客于少阳,郁而不散,气血壅滞,结于腮颊所致。取耳尖穴以清热解毒,通络止痛;腮治点能宣散腮颊局部热毒,消肿散结。两穴共达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目的。
8、麦粒肿
万××,女,27岁。1992年11月9日就诊。右眼下睑痒痛,眼科诊为麦粒肿。检查见右眼部,下睑缘部肿胀有一硬结,触痛。即取右耳尖、肝俞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天1次,每次每穴放血10滴,2次治愈。
按 麦粒肿为外感风热毒邪,客于眼睑,气血壅阻而发病。取耳尖穴有良好的清热消炎,疏通气血的作用;肝俞穴属足太阳经,足太阳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灵枢、脉度》篇曰:“肝气通于目”。两穴均为治疗眼疾的要穴,相配共达散风清热,消肿止痛的目的。
9、急性结膜炎
刘××,男,42岁,1992年4月4日就诊。双眼红肿1天,热痒胀痛,伴头痛,流泪。检查见双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眼科诊断为急性结膜炎。治疗取耳尖(双)、太阳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2次治愈。
按 急性结膜炎因感受四时风热毒厉之邪,循三阳经脉上扰,郁于眼部而发;或因肝经郁火,外受风热之邪而致。治疗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取耳尖穴能疏散风热,泄火止痛;太阳穴能消肿,宣泄眼部郁热。两穴共达疏散风热,消肿定痛的目的。
10、痤疮
何×,妇女,27岁,教师。1994年6月9日就诊。
自述:从19岁开始面部起痤疮,曾看中医服汤药好转。之后几年内每于经前一周左右,面部就开始起3-5个小疙瘩,经后逐渐消失。近期由于连续熬夜,又加感冒,致食欲下降,每于饭时离不开辣椒。几天前不是经前期,脸上又起了许多痤疮,痒痛不适,伴有大便干,性情急躁易发火。查:患者额、颞、鼻尖、颧部均有红色丘疹样痤疮,少数还有硬结,下唇下部承浆穴周围是聚集的小粉刺,指腹触摸有轻微高起感,稍加挤压溢出象乳白色**样皮质腺。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数。治疗:取耳尖穴刺血10余滴,大椎刺络拔罐。少商刺血5-10滴。之后毫**中腕、天枢(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用泻法不留针,隔日1次,12次诸症消失。
按 此患者面部痤疮属肺胃积热,肝胆火旺型。治疗取耳尖、大椎、少商刺络出血,有清热泻火,通利血脉的作用。毫**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用泻法可疏肝解郁,调整脾胃气机,使脾升,胃降肠蠕动增强,因此,大便顺畅,食欲恢复,面部痤疮消失。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无名 + 1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5-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热爱中医的朋友,上贴中列举的病例在下也亲身实践过许多例,确实疗效卓著,对于感冒发热、麦粒肿、急性结膜炎,常规治疗辅助用之,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发表于 2006-5-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我们基层十分有用,谢谢。
发表于 2006-5-26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好,谢谢了.
发表于 2011-8-2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希望更多实践的东西.
发表于 2015-12-2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艾美

很好的文章谢谢受益非前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发表于 2015-12-26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好,谢谢了.
发表于 2016-1-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好,谢谢了.
发表于 2016-1-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的经验,谢楼主。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发表于 2016-1-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